张晴:“一条”的成功是原创内容的成功

来源 :莫愁·智慧女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ochang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晴

  视频类微信公众号“一条” 2014年9月8日上线,每天推送一条原创生活艺术类短视频,15 天后粉丝数便突破百万,每篇阅读量均在10万以上。一年后,旗下微信公众号“美食台”上线。目前,“一条”和“美食台”微信端粉丝数2100万,全网粉丝达4000万。在“一条”合伙人张晴看来,“一条”的成功是原创优质内容的成功。

难以复制的“一条”


  “一条”创始人徐沪生是《外滩画报》杂志的总编,张晴是副总编。创立“一条”之前,他们已经在传统媒体工作了二十多年。创始团队的基因也决定了“一条”最初做产品的逻辑:用优质的内容赢取观众流量,通过承接广告变现。
  在张晴看来,2014年还在微信的红利期,“一条”通过视频和图文表达生活方式美学,几年的积累才有了爆发。我们有时候复盘也觉得,‘一条’是碰到了自己的机遇。”
  2015年5月,“一条”发布了名为《全中国最孤独的图书馆》短视频。这座图书馆名叫三联书店海边公益图书馆,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南戴河的海边,由建筑师董功设计。图书馆伫立在空旷的沙滩,恍若世界的尽头,这里没有车道和捷径,游客要走上几百米才能抵达。建筑专业性强,使用过多的术语来描述建筑,会让读者产生距离感,“一条”用通俗的语言报道高冷的建筑。这座“全中国最孤独的图书馆”,在被“一条”报道之后,迅速变得热闹起来,引来大批游客,以至于场地方不得不采取限制人流的措施。这条视频在全网有8亿的浏览量,也成为了“一条”探索优质内容自带流量的最好案例。
  与传统媒体的呈现方式不一样,微信朋友圈只露出一个标题,之后才会有题图、摘要等辅助信息。“在微信朋友圈,你只有0.1秒的机会,如果抓不住用户的兴致,你就放掉了这个用户。”张晴意识到标题的重要性。一开始,“一条”按照报选题、定选题、拍摄、剪辑、制作微信、取标题的流程工作。“一条”生产视频追求原创,从图片、影像甚至配乐创作,都出自团队,90%的时间都花在了前端。“标题是文章的第一个入口,要是标题没起好,我们甚至觉得这个选题本身就不成立。现在,我们不断把取标题的行为往前置。”张晴说。

追求流量也坚持自我


  拍摄视频有周期,从编辑到选题再到最后播出,一条三分钟的视频,需要团队花费一个月的时间。这就意味着“一条”的选题,很难跟着大众的热点走。这也让“一条”另辟了一种挖掘选题的能力。
  2020年1月13日,在江苏省女性融媒体新力量峰会上,张晴分享了“一条”为知名画家、作家蒋勋拍摄的短视频。视频中,蒋勋从台北搬到台东的农村池上,住在一栋废弃的老旧宿舍里,红砖墙,红色大门,木头窗户上刷着绿色的油漆,厨房出来就是院子。“在这里,我可以知道下雨了,刮风了……冬天太阳好的时候,我就会拿把椅子到外面坐一下,晒一晒太阳。”视频的节奏不紧不慢,呈现了蒋勋的日常生活与池上风景。视频发布后,有观众在微信上留言:“这是池上的城市宣传片吗?没见过城市宣传片拍得这么美。”
  当其他的微信公众号都在蹭热点的时候,“一条”的生活方式视频就像一股清流,给观众提供了多样性的选择。这条被误认为是城市宣传片的视频也给了张晴灵感:这个领域也是可以被颠覆的。城市宣传片该怎么拍?快速的高铁、飞机的起降并不是标配,它需要更多接地气的东西。
  互联网生活方式类视频的传播,用户的自然生长非常缓慢。在张晴看来,酒香也怕巷子深,优质的内容同样需要不断地去研究流量與平台,通过大数据找到播出的内容和方式。
“一条”线下店

  不过,在对待大数据的态度上,张晴是谨慎的。通过大数据可以找到流量在哪里,但什么内容是优质的、隽永的,作为媒体人,心里要有数。“有时大数据显示低俗新闻是流量爆款,但这些内容你自己都觉得不体面,还好意思跟别人分享吗?”张晴说,“一条”想要改变中国人的生活美学,就要把自己擅长的东西做到极致,而不能一味追求流量。流量在不断地变化,如果什么挣钱就去学什么,到头来就会失去立身之本。

从媒体到电商,从线上到线下


  2000多天,“一条”已经拍了3000多条原创短视频。从自媒体到电商再到线下店,很多人很好奇,“一条”在创业之初就规划好了发展路径吗?张晴坦言,“一条”从最开始就是在真诚地跟用户分享生活美学,通过一个个有情感的故事,从而赢得了用户的信任。“如果一开始就想着如何带货,那‘一条’就不纯粹了。”
  媒体有“种草”的功能,可以把一件产品描述得很吸引人,勾起很多用户的购买欲。在张晴看来,这是一个商机,当把故事说得到位的时候,用户乐意为优质和高价买单。同样,品牌需要有信用背书的平台。微信已经把这条路给打通了,从媒体到电商只需再增加一个购物车就能完成闭环:所见即所买。
  2016年,“一条”的电商平台“一条生活馆”开始运营。作为代销平台,目前“一条”已经与国内外2600多个品牌合作,月销售额将近1亿元。张晴更愿意把“一条”描述为一个买手平台。“我们销售他们的产品,并不是简单地把产品拿过来就上架。我们有自己的标准和立场,所有的东西都要亲测、拍照、写文案,甚至拍视频。这就是内容电商的定位。”
“一条”线下店出售的商品

  积累了越来越多的长期合作品牌,2018年9月22日,“一条”在上海同时开出3家实体门店,通过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打开了零售的新格局。线下店让用户走进“一条”,真实体验到日用之美。目前,“一条”在全国已经有20家线下店。
  张晴记得“一条”线下店第一单生意的顾客是位六十多岁的大叔,他买了一个香薰机。张晴问他:“为什么买香薰机?”大叔说:“香薰机很好看,送人体面,而且价格也不贵。”“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说出了消费者的三大痛点:好看、设计好、不贵。”在经营线下店的过程中,张晴发现,除了年轻人,中老年人群同样是“一条”的潜在用户。“这个人群是有美感的,只不过要看你通过什么渠道触达他们。”这也是她未来要思考的问题。
其他文献
《希望之线》  【日】东野圭吾 著 张舟 译 南海出版公司  本书讲述了一个本不可能发生的案件故事,案件背后的真相令人动容。作者用冷峻的笔触书写生命源头奇迹般的邂逅,温和又不失力度。《两个人的晚餐》  叶眉 著 海豚出版社  这是一部美食包裹下的家庭故事。书中,罹患癌症的美食作家邱池在去世前,为丈夫、孩子留下一本温情的美食书。当三口之家变成两人,在亲人文字的陪伴下,单亲爸爸和女儿终于在一食一饭中走
期刊
东南大学档案馆里珍藏着一张1925年的毕业证书,它见证了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次大变革。毕业证书的主人叫张佩英。   1899年,张佩英出生于上海一个小商人家庭。4岁陪哥哥读私塾时,她读的是《女儿经》《女儿孝》,从小就被灌输“三从四德”。转眼,兄弟们都上了小学,而她只能留在家里做针线、学女红。听到兄弟们唱着教育家沈心工编的歌曲“一个小球圆滚滚……”,她心里既羡慕又不服气,求学之心更加迫切。  11岁时,
期刊
郑桂萍(左二)  她与丈夫潜心钻研35年,带领团队研发的水稻保护性栽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多项殊荣;丈夫因公殉职后,她投入到丈夫未竟的事业中;她在黑龙江垦区引进和示范推广的水稻新品种、新技术,累计创造经济效益达5亿元。  她,就是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水稻研究中心主任、黑龍江农垦总局水稻耕作学科带头人郑桂萍。从助手到队友,她与水稻结缘  上世纪80年代初,郑桂萍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专业毕业后
期刊
彭艳(中)挑战无人艇领域  彭艳1982年出生在山东沂蒙老区的一个农民家庭。父母起早做豆腐,卖完豆腐再去附近的工厂打零工,一天只能挣十来块钱,每到交学费的时候,父亲就四处借钱。“只要你们愿意,我和你妈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你们读书。”父亲对生活充满激情,经常带彭艳姐妹俩去山里抓野兔、看风景。父亲不畏困难、热爱生活的态度,给了彭艳巨大的精神支撑。  2000年,彭艳被沈阳建筑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录
期刊
婦女维权知识宣传“花开淮安在你身边”爱心助残巾帼志愿服务中国好人金驹讲述雷锋故事  在淮安,近千支巾帼志愿服务队、10万余名巾帼志愿者活跃在城乡各地、群众身边,以“立足社区、面向家庭、扶危济困、守望相助”为宗旨,开展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让巾帼红在淮安大地熠熠生辉。花开淮安,在你身边“花开淮安温暖童心”巾帼志愿服务  二月二“龙抬头”,这天,孙秀珍带着520爱心志愿者联盟的志愿者们,又一次来到三树镇
期刊
不服输女孩爱狗狗  90后女孩杨倩蕾是江西高安人,大学毕业后,追随男友来到武汉,应聘到一家初创企业做互联网招聘项目。因为公司刚刚成立,她不仅要做设计、运营,有时还要做测试。前期项目没有盈利,工资只够基本的生活费,然而她却感觉很刺激。“生锈的脑袋转起来了,莫名感觉人变聪明了!”她每天像打了鸡血,就连曾经很排斥的销售岗位,她也硬着头皮上。努力没有白费,杨倩蕾的业绩做得最好。后来,她带领十几个人的团队,
期刊
在困境中保留對世界的好奇  乔乔·莫伊斯是英国当代流行小说作家,1969年出生于英国伦敦,自幼家境贫寒,跟母亲生活在一起。  一次莫伊斯过生日,母亲问她生日愿望是什么。莫伊斯说:“我想把卧室变成马厩,这样我就可以在里面养一匹可爱的小马。”母亲实现了她的生日愿望。每当想起这件往事,她都非常感激,因为母亲保护了一个孩子对世界的好奇心。  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莫伊斯从14岁开始四处奔波,先后在洗衣店、酒
期刊
常州市钟楼区有这样一个普通家庭,老少两对夫妻干的都是环卫,而且干得风声水起。这样的环卫之家别说在常州,就是在江苏也不多。这一家在2019年入选了常州市文明家庭,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个家庭,好好认识认识他们。环卫处的夫妻档  老徐本名徐宏,常州本地人,今年68岁。早年赴溧阳社渚插队时,结识了比自己小两岁的当地女子孙如英,1976年回城招工的第二年,他把后来成了妻子的孙如英带到了常州。  老徐结缘钟楼环
期刊
张桂梅创办女子高中,让贫困女孩有学上  张桂梅1957年出生在黑龙江,17岁时随姐姐到云南支边并在当地安家落户。1996年,丈夫去世后不久,张桂梅调入丽江市华坪县民族中学任教,担任学校最难管班级的班主任。  班里有学生,经常旷课跑进山里玩。张桂梅第一天上课,就有学生缺席。下课后,她只身进山寻找逃课的学生。张桂梅心想,这些调皮鬼必须得有人看着,她干脆从家里搬到学校,与学生同吃同住。  张桂梅把学生当
期刊
方龙慧子  疫情期间,方龙慧子将武汉的景物与建筑元素融入珠宝设计以此表达对武汉的爱。九省通衢、浪漫的樱花、云雾缭绕的黄鹤楼、滋味十足的热干面……这些武汉特有的标志,都在她的笔下,展示着疫情遮盖不住的武汉之美。画出心里的样子  方龙慧子今年27岁,是江苏扬州人。8年前,就读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分院,毕业后便留在武汉定居,现任中国地质大学珠宝学院设计教师。8年来,方龙慧子在武汉学习、工作、成家,她早已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