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EB病毒DNA与鼻咽癌预后关系的临床观察

来源 :临床肿瘤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_te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血浆EB病毒DNA(Epstein-Barr virus DNA,EBV DNA)水平与鼻咽鳞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初治319例无远处转移鼻咽癌患者,均行调强放疗联合或不联合辅助化疗,随访记录患者的生存、复发、转移情况.所有患者在治疗前、放疗结束时、治疗后随访期检测血浆EBV DNA,比较治疗前、放疗结束时血浆EBV DNA的水平,分析血浆EBV DNA水平与患者的生存及肿瘤复发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 患者总体5年总生存率77%,5年无病生存率68.9%,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84.9%.治疗前血浆EBV DNA阳性与阴性者、放疗结束时血浆EBV DNA阳性与阴性者5年总生存率、5年无病生存率、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71.2%和90.6%,62.2%和86.1%,80.7%和96%;35.6%和81.7%,34.4% 和72.3%,44.7% 和8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局部复发的患者治疗前、放疗结束时的血浆EBV DNA水平高于无局部复发的患者,有远处转移的患者治疗前、放疗结束时的血浆EBV DNA水平也高于无远处转移的患者(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N分期和放疗结束时的血浆EBV DNA水平是鼻咽癌预后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血浆EBV DNA水平可作为判断鼻咽癌患者预后的重要血清学标志,治疗后随访期应复查血浆EBV DNA水平,对阳性者加强随访,以期及时发现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予以挽救性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采取翼状胬肉切除与自体游离球结膜瓣移植术联合方案治疗后戴角膜绷带镜对康复的促进作用.方法 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采取翼状胬肉切除与自体游离球结膜瓣移植术联合方案治疗的患者80例(80只眼),均为我院眼科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收治,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随机分组,就术后常规康复(对照组,n=40)与戴角膜绷带镜康复(观察组,n=40)角膜上皮恢复总有效率及术前以及术后不同时点泪膜破裂时间(BUT)评分、干眼症状(OSDI)评分、角膜荧光素染色(CFS)评分,术后24 h舒适度展开对比.结果 观
目的 观察眼部毛母质瘤的临床表现、影像特点及治疗方法,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研究.收集自2014年11月至2020年5月在河北省眼科医院手术治疗,病理诊断为眼部毛母质瘤患者共33例(33只眼),其中1例为外院术后复发病例.年龄最小6个月,最大70岁,平均年龄5.94岁,中位数年龄4岁;男性18例,女性15例,右眼18例,左眼15例,病程15 d至9年,中位数病程2个月,研究其临床表现,影像特点及治疗情况.结果 所有肿物均表现为眼部皮肤结节样隆起,直径5~20 mm,表面皮肤颜色表现为正常、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结直肠癌相关基因1(COLCA1)对肺癌细胞增殖、凋亡和自噬水平的影响.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正常人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和人肺癌细胞(SPc-A1、H1650、A549、H1975)的COL-CA1水平.选择H1975细胞作为细胞实验研究对象并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转染空质粒pcDNA3.1)和过表达组(转染COLCA1过表达质粒pcDNA3.1-COLCA1).CCK-8法测定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qPCR和Western
目的 探讨后发性白内障不同临床形态对YAG激光后囊切开术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9年6~11月间符合入选标准并在我院行YAG激光后囊切开术的95例(114只眼)后发性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后囊混浊形态将患者分为珍珠样小体型后发障组和纤维型后发障组,观察并记录术前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logMAR)、眼压(NCT)及人工晶状体偏移度(Tilt of IOLs),采用十字形YAG激光后囊切开术,并记录激光所用能量及术后1 h、术后1周的患者BCVA(logMAR)、眼压(N
目的 了解河北省眼科医院青光眼住院患者的类型构成、性别、年龄分布及变化特点.方法 回顾性研究.分析7520例于2012年10月至2018年10月间在河北省眼科医院住院治疗青光眼患者的病例资料,对患者年龄及性别分布,各种类型青光眼的构成比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为临床提供防治策略.结果 原发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SG)、先天性青光眼(CG)占青光眼总数的65.51%、32.68%、1.81%,其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占原发性青光眼的86.70%,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占13.30%.在原发性
患者女性,52 岁.因腰痛伴右下肢疼痛7 个月余,于2019年9月16 日以“腰椎间盘脱出伴坐骨神经痛”收入院,入院时血压为155/99 mmHg(1 mmHg =0. 133 kPa),高血压病史多年,每日常规口服替米沙坦片40 mg.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检查结果除凝血酶时间为11. 3(11. 5 ~15. 5)s,轻度减少外,余检查结果无异常.2019 年9 月19 日在全身麻醉下行“后路L/5 椎间盘摘除融合固定术+椎管减压术+脊髓神经根粘连松解术”,手术顺利,手术时间约2. 5 h,术中输入晶状
期刊
目的 比较CHAID决策树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两种模型对肺癌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预测能力,为找出重点人群提供建议.方法 回顾性分析徐州市中心医院胸外科2017年1月至2020年5月接受胸腔镜手术的肺癌患者352例.分别建立决策树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比较两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的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和约登指数.结果 术后共54例患者发生肺部并发症.决策树模型中,决策点所涉及到的因素是年龄、糖尿病、COPD;决策树模型的AUC为0.868(95%CI:0.828~0.
0 前 言rn胃肠间质瘤 (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其发病机制主要为KIT/PDGFRA基因的获得性突变[1] ,这一里程碑式的发现极大地推进了GIST基础研究和临床诊疗进程.随着有关研究深入,其他少见的分子驱动因素如琥珀酸脱氢酶( succinate dehydrogenase, SDH)缺失、神经纤维瘤病 1 型( neurofibromatosis type 1, NF1)基因突变等也逐渐被发现[2].以伊马替尼( I
目的 探讨康柏西普(conbercept)对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相关机制,为临床预防和治疗后发性白内障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实验研究.实验分为5组,即对照组(0 mg/ml)和4个不同浓度的康柏西普组,康柏西普的浓度分别为(0.1 mg/ml,0.5 mg/ml,1.0 mg/ml,2.0 mg/ml),用不同浓度的康柏西普分别处理培养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株SRA01/04,用MTT法检测康柏西普对晶状体上皮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用western blot法检
患者女性,63 岁.因右眼视物不清3个月余就诊.双眼自幼视力较差,否认全身病及家族遗传病史.眼科检查:右眼视力0. 02,+3. 25 DS/-3. 50 DC ×175°,矫正视力无提高,左眼视力0. 3,+1 . 50 DS/-4. 00 DC ×140°,矫正视力无提高.双眼角膜透明,前房深度正常,晶状体皮质混浊,核I级,玻璃体轻度混浊.眼底检查:右眼眼底轻度豹纹状改变,血管走行大致正常,视盘界清色可,视盘颞侧及下方可见长条状脉络膜萎缩,上下血管弓内黄斑区见一类圆形凹陷,边缘陡峭,底部暴露脉络膜粗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