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染色体片段置换系的野生稻粒长QTL——qGL12的精细定位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h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野生稻染色体片段置换系以及次级群体,精细定位与水稻粒长相关的QTL,发掘野生稻中影响粒长的新基因,为水稻育种提供遗传材料和基因资源。【方法】利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野生稻实验室已构建的野生稻染色体片段置换系群体,定位到一个与粒长相关的QTL——qGL12。在此基础上,选择粒长与受体亲本9311差异显著,且携带qGL12片段的置换系CSSL141与9311回交构建次级分离群体,设计区间内分子标记引物,筛选交换单株,结合粒型表型分析与基因型鉴定,对qGL12进行精细定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
其他文献
第一节克拉通盆地稳定型建造概述一、形成的背景条件克拉通盆地具有地台型构造性质,主要是稳定大陆壳板块区内以均匀沉降为主,地势平坦、长期稳定、地形坡度很小的陆表海和内
【目的】通过对一个水稻短穗小粒突变体的鉴定与基因精细定位,为水稻等禾本科作物的籽粒发育及分子改良奠定基础。【方法】在水稻EMS诱变体库中鉴定到一个短穗小粒突变体,暂
在地质学中,红色岩石或称红层通常是指被少量细分散的铁的氧化物染成各种红色色调的沉积物或土壤残积物。红层在地球上分布广泛,它有不同的成因、不同的成分、含各种矿产,因
近世在研究全球性地质事件方面主要从地壳构造运动、火山喷发活动、异常气候剧变、古地磁极性变化、海平面的急剧变化、沉积矿产的分布、某些元素的含量激增及生物大量减绝、
引言安特勒盆地的密西西比纪沉积岩出露于从爱达荷经东内华达至南内华达的连续区域内。这些岩石为硅质碎屑盆地充填序列,并超覆在晚古生代以碳酸盐沉积为主的北美西部边缘之
为适应地学工作深入研究的迫切需要,加速古地磁学科的发展,我所于1985年建立了一个新型的古地磁实验室,从美国SCHONSTEDT仪器公司引进了整套先进的DSM-2数字旋转磁力仪,其中
引言混层伊利石-蒙脱石广泛分布于泥岩和砂岩填隙物中,不同的混层类型(指规则或不规则混层)和混层比例是判断成岩强度、尤其是成岩温度的极其重要的手段,这在沉积学及石油地
【目的】分析Pi-ta的3'-UTR区遗传变异与该基因抗性功能之间的关系,了解Pi-ta的抗性决定机制,为培养更持久的抗性品种提供依据。【方法】以遗传多样性极高的云南水稻地方品种
浊流、风暴和洪水事件沉积中的痕迹化石研究开始于七十年代,迄今已有不少重要著作相继发表(如 Crimes,1970、1973、1976;Seilacher,1977、1982;杨式溥,1982、1983、1986;吴贤
前言本文提出了泥质碳酸盐岩系中元素的成因原理及判别公式,重点讨论了陆源元素。指出:(1)Al含量是陆源组分在岩石相对含量的典型标志,而与陆壳成分变化关系不大;(2)陆源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