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主要简单介绍了移动学习的特点,通过对现阶段高职计算机类课程中移动学习的状况进行分析,探讨创新高职计算机类课程移动学习模式的有效措施,以充分发挥移动学习的作用,转变传统的高职计算机类课程教学模式,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响应高职教育改革号召,提升高职计算机类课程教学水平,从而保障高职计算机类课程教学质量,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计算机类人才。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类课程;移动学习模式;有效措施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现代教育改革过程中,高职计算机类课程教育也积极响应改革号召,旨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要求。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互联网时代,计算机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也给教育领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移动学习模式应时而生。在高职计算机类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开展高效的移动学习活动,突破课堂教学的时间局限性和空间限制,让学生利用随身携带的移动智能设备来进行随时随地的学习,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间,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类课程学习水平,使之掌握扎实的计算机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从而促进高职计算机类课程教学效益的提升。
1 移动学习的特点
移动学习指的是学生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于移动电子设备中的相应平台上进行自主学习,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性评价,帮助学生利用碎片时间积极开展各项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此同时也有利于强化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移动学习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利用移动电子设备来登录学习平台,不受时间、空间的束缚,能够自己决定,实现个性化学习,具有移动性;第二,即使没有一段完整的时间,学生也能开展学习,利用碎片时间来获取知识点,长期积累下来收获也不少。而且可以专注于某一个知识点的渗透学习,使学生真正掌握所获取的知识点内容,便于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第三,移动学习有利于加深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学生在遇到问题后可随时随地进行线上提问,学习效率有所提升;第四,学习平台的功能性十分强大,而且有着大量的学习资源,学生可以直接于平台中搜索学习知识点,观看教学视频,做测试习题,以了解自己的不足[1]。
2 现阶段高职计算机类课程中移动学习的状况
高职院校的学生对移动学习资源的需求量较大,也有不少学生开始在课余时间进行移动学习,利用移动终端来进行电子书阅读,或是用社交软件来与人沟通,这为移动学习的开展奠定了扎实基础。但是现阶段,高职计算机类课程中的移动学习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大部分的高职学生能够主动开展学习,但是其更专注于实践学习,对理论知识的自主学习欲望不强。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较好地掌握计算机基础,自主学习能力不高,以致于其并不能有效完成移动学习活动;第二,当前所采用的移动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学生虽然可以在课堂下通过社交软件来向教师和其他学生请教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但并不能有效应用课堂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缺乏实践训练;第三,计算机课程教学资源还不够丰富,有关于移动学习模式的理论研究还不够成熟,需进一步探讨[2]。
3 创新高职计算机类课程移动学习模式的有效措施
3.1 建立课程资源库,实施在线互动
就目前而言,几乎所有的高职学生都拥有一台移动设备,或是智能手机,或是智能平板,或是笔记本电脑。这是高职计算机类课程移动学习模式开展的基础。移动学习不同于正式的课堂教学,教师不仅要考虑计算机类课程知识的传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以及其所在的专业来予以其一定的指导,丰富学生的专业课程知识体系,使之获得更多的相关学习信息,保障移动学习的顺利开展,帮助学生获得较好的学习成果。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学管理系统,来设计电子学案,实施高效的课前导学工作。这就建立健全的课程资源库,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图片等。可设计微课,制定电子任务单,让学生在课堂外也能够进行系统化学习。在课堂教学开始前,学生可以通过教师布置的电子任务单,来进行预习,掌握课程的基础知识点,然后再利用微课资源进一步研究课程中的重难点部分,这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能够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的不足实施对应的讲解教学,保障计算机类课程教学质量。与此同时,当学生开展移动学习模式的时候,遇到不懂的问题,可直接于线上进行提问,其他学生或是教师看到后可以随时随地回复,这有利于加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而且如若遇到一些典型问题,学生和教师还可以通过学习平台来进行在线讨论,增加学生的参与感,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投入于移动学习中。其优势在于即使是在课堂外,教师和学生仍然可以进行有效的沟通,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将学习延伸至课外[3]。
例如,在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这一内容的时候,学生便可以利用校园系统来进行内容导学,了解计算机的基础内容,进行课前导学。可参照电子导学案来进行相关知识的阅读,基本掌握所要学习的模块知识,然后可搜寻微课资源,来观看有关于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相关视频,如“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的组成”等,之后还可以观看有关于计算机基础操作的教学视频,跟随视频进行自我练习,完成课程后的测试习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如果遇到操作问题,或是对某个知识点不理解,都可以在讨论区中提出疑问,和教师及其他学生进行在线探讨。
3.2 建立专业课程实践平台,开展高效移动学习
高职教育不仅是教授学生理论知识,其更注重于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其本质在于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强调学生的技能培育。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并不能实现这一目标,忽视了学生的实践教学,而移动学习模式的实施,则能够改变这一状况。在职业教育中,应用移动学习模式,需要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效结合,不可独立于学生的专业教学之外,因此在实际学习过程中,需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创设真实的工作场景,建立专业课程实践平台,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强化学生的操作能力,使之能够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完成各阶段的课程教学[4]。 例如,在对汽车配件与维修专业的学生进行计算机类课程教学的时候,可以将学生的专业和所要学习的计算机知识相结合,充分利用汽车配件相关软件来引导学生开展移动学习。可充分发挥现代科学技术的作用,通过VR技术来模拟真实的汽车维修场景,让学生观看计算机维修课程视频,将学生未来的工作环境呈现在学生眼前,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体验感,从而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又比如说,面对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开展计算机类课程教学的时候,则可以利用电子商务模拟软件,来为学生构建真实的场景,让学生通过模拟情景来进行相应的操作,完成实践学习。
3.3 充分发挥智慧平台的作用
移动学习模式相较于普通课堂教学来说,其优势在于便利,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但其也需要学生具备自律性,教师要予以有效引导,帮助学生学习会使用各项信息资源,做到规范学习,从而才能提高移动学习效率,达到教学目标。现如今,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予以学生移动学习更多的支持,智慧平台如超星学习通、雨课堂等功能越来越强大,可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应当充分发挥智慧平台的作用,科学考核和评价智慧平台,选择适宜的智慧平台开展移动学习。智慧平台的应用,有利于拉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实现彼此之间的全方位互动,改善过去沉闷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找到计算机类课程学习的乐趣[5]。
例如,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在进行计算机类课程学习的时候,便可以利用智慧平台来进行移动学习。教师可以在智慧平台中为学生发布任务,指导学生使用平面设计的相关计算机软件,如美图秀秀、PS等,让学生用此软件去设计一个企业LOGO,并于智慧平台中进行提交,在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来进行点评和讲解。
4 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职计算机类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开展移动学习,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挥智慧平台的作用,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周金容,曾庆勇.基于移动环境的高职计算机类课程教学新模式探讨[J].科教文汇,2017(16):64-66.
[2]王西锋.计算机类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微型电脑应用,2015(8):50-51.
[3]陳长印,王朝晖.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7(7):269.
[4]曲欣欣.“互联网+”下高职计算机专业实践类课程教学模式探索[J].现代商贸工业,2018(22):183-184.
[5]姜峰,石晓玲.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新模式探析与实践[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4):26-28.
(编辑 傅金睿)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mobile learning mod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mputer courses
Li Chunyan, Li Gen
(Inner Mongolia Chemical Vocational College, Hohhot 010070,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briefly introduc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bile learning. By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obile learning in computer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ffective measures to innovate the mobile learning mode of computer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omputer courses; mobile learning model; effective measures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类课程;移动学习模式;有效措施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现代教育改革过程中,高职计算机类课程教育也积极响应改革号召,旨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要求。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互联网时代,计算机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也给教育领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移动学习模式应时而生。在高职计算机类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开展高效的移动学习活动,突破课堂教学的时间局限性和空间限制,让学生利用随身携带的移动智能设备来进行随时随地的学习,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间,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类课程学习水平,使之掌握扎实的计算机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从而促进高职计算机类课程教学效益的提升。
1 移动学习的特点
移动学习指的是学生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于移动电子设备中的相应平台上进行自主学习,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性评价,帮助学生利用碎片时间积极开展各项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此同时也有利于强化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移动学习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利用移动电子设备来登录学习平台,不受时间、空间的束缚,能够自己决定,实现个性化学习,具有移动性;第二,即使没有一段完整的时间,学生也能开展学习,利用碎片时间来获取知识点,长期积累下来收获也不少。而且可以专注于某一个知识点的渗透学习,使学生真正掌握所获取的知识点内容,便于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第三,移动学习有利于加深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学生在遇到问题后可随时随地进行线上提问,学习效率有所提升;第四,学习平台的功能性十分强大,而且有着大量的学习资源,学生可以直接于平台中搜索学习知识点,观看教学视频,做测试习题,以了解自己的不足[1]。
2 现阶段高职计算机类课程中移动学习的状况
高职院校的学生对移动学习资源的需求量较大,也有不少学生开始在课余时间进行移动学习,利用移动终端来进行电子书阅读,或是用社交软件来与人沟通,这为移动学习的开展奠定了扎实基础。但是现阶段,高职计算机类课程中的移动学习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大部分的高职学生能够主动开展学习,但是其更专注于实践学习,对理论知识的自主学习欲望不强。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较好地掌握计算机基础,自主学习能力不高,以致于其并不能有效完成移动学习活动;第二,当前所采用的移动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学生虽然可以在课堂下通过社交软件来向教师和其他学生请教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但并不能有效应用课堂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缺乏实践训练;第三,计算机课程教学资源还不够丰富,有关于移动学习模式的理论研究还不够成熟,需进一步探讨[2]。
3 创新高职计算机类课程移动学习模式的有效措施
3.1 建立课程资源库,实施在线互动
就目前而言,几乎所有的高职学生都拥有一台移动设备,或是智能手机,或是智能平板,或是笔记本电脑。这是高职计算机类课程移动学习模式开展的基础。移动学习不同于正式的课堂教学,教师不仅要考虑计算机类课程知识的传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以及其所在的专业来予以其一定的指导,丰富学生的专业课程知识体系,使之获得更多的相关学习信息,保障移动学习的顺利开展,帮助学生获得较好的学习成果。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学管理系统,来设计电子学案,实施高效的课前导学工作。这就建立健全的课程资源库,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图片等。可设计微课,制定电子任务单,让学生在课堂外也能够进行系统化学习。在课堂教学开始前,学生可以通过教师布置的电子任务单,来进行预习,掌握课程的基础知识点,然后再利用微课资源进一步研究课程中的重难点部分,这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能够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的不足实施对应的讲解教学,保障计算机类课程教学质量。与此同时,当学生开展移动学习模式的时候,遇到不懂的问题,可直接于线上进行提问,其他学生或是教师看到后可以随时随地回复,这有利于加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而且如若遇到一些典型问题,学生和教师还可以通过学习平台来进行在线讨论,增加学生的参与感,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投入于移动学习中。其优势在于即使是在课堂外,教师和学生仍然可以进行有效的沟通,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将学习延伸至课外[3]。
例如,在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这一内容的时候,学生便可以利用校园系统来进行内容导学,了解计算机的基础内容,进行课前导学。可参照电子导学案来进行相关知识的阅读,基本掌握所要学习的模块知识,然后可搜寻微课资源,来观看有关于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相关视频,如“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的组成”等,之后还可以观看有关于计算机基础操作的教学视频,跟随视频进行自我练习,完成课程后的测试习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如果遇到操作问题,或是对某个知识点不理解,都可以在讨论区中提出疑问,和教师及其他学生进行在线探讨。
3.2 建立专业课程实践平台,开展高效移动学习
高职教育不仅是教授学生理论知识,其更注重于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其本质在于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强调学生的技能培育。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并不能实现这一目标,忽视了学生的实践教学,而移动学习模式的实施,则能够改变这一状况。在职业教育中,应用移动学习模式,需要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效结合,不可独立于学生的专业教学之外,因此在实际学习过程中,需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创设真实的工作场景,建立专业课程实践平台,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强化学生的操作能力,使之能够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完成各阶段的课程教学[4]。 例如,在对汽车配件与维修专业的学生进行计算机类课程教学的时候,可以将学生的专业和所要学习的计算机知识相结合,充分利用汽车配件相关软件来引导学生开展移动学习。可充分发挥现代科学技术的作用,通过VR技术来模拟真实的汽车维修场景,让学生观看计算机维修课程视频,将学生未来的工作环境呈现在学生眼前,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体验感,从而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又比如说,面对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开展计算机类课程教学的时候,则可以利用电子商务模拟软件,来为学生构建真实的场景,让学生通过模拟情景来进行相应的操作,完成实践学习。
3.3 充分发挥智慧平台的作用
移动学习模式相较于普通课堂教学来说,其优势在于便利,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但其也需要学生具备自律性,教师要予以有效引导,帮助学生学习会使用各项信息资源,做到规范学习,从而才能提高移动学习效率,达到教学目标。现如今,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予以学生移动学习更多的支持,智慧平台如超星学习通、雨课堂等功能越来越强大,可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应当充分发挥智慧平台的作用,科学考核和评价智慧平台,选择适宜的智慧平台开展移动学习。智慧平台的应用,有利于拉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实现彼此之间的全方位互动,改善过去沉闷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找到计算机类课程学习的乐趣[5]。
例如,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在进行计算机类课程学习的时候,便可以利用智慧平台来进行移动学习。教师可以在智慧平台中为学生发布任务,指导学生使用平面设计的相关计算机软件,如美图秀秀、PS等,让学生用此软件去设计一个企业LOGO,并于智慧平台中进行提交,在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来进行点评和讲解。
4 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职计算机类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开展移动学习,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挥智慧平台的作用,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周金容,曾庆勇.基于移动环境的高职计算机类课程教学新模式探讨[J].科教文汇,2017(16):64-66.
[2]王西锋.计算机类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微型电脑应用,2015(8):50-51.
[3]陳长印,王朝晖.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7(7):269.
[4]曲欣欣.“互联网+”下高职计算机专业实践类课程教学模式探索[J].现代商贸工业,2018(22):183-184.
[5]姜峰,石晓玲.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新模式探析与实践[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4):26-28.
(编辑 傅金睿)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mobile learning mod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mputer courses
Li Chunyan, Li Gen
(Inner Mongolia Chemical Vocational College, Hohhot 010070,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briefly introduc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bile learning. By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obile learning in computer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ffective measures to innovate the mobile learning mode of computer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omputer courses; mobile learning model; effective meas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