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等师范院校音乐系所开设的专业课程都是为塑造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理论、技能和知识结构而开设的。但是,由于高师音乐教育长期以来在很大程度上沿袭了专业音乐院校的一套模式,因而在办学方向、培养模式、课程结构与教学方法等方面均缺乏自己的体系,在很多方面脱离了中学音乐教学实际,弊病甚多。声乐教学就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例子,它无论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存在不少问题。下面,笔者就当前高师声乐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下步的应对措施作一简要探讨。
一、高师声乐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模式单一。传统的高师声乐教学主要是以小课的形式进行的,即一位声乐教师对若干名固定的学生按照一定的教学计划从一而终地来组织教学。声乐本是一项技巧性极高的学科,而以小课形式为主,则导致同事之间缺乏交流,造成技术封闭,同事之间的优点长处得不到传承,每人都按各自的方法教学,必然学不到别人的科学方法和先进经验,大大妨碍了声乐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同时,由于每个教师的程度是有差异的,又各有长处,采用这种教学模式,也不利于学生博采众长、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陈旧。有些教师不充分考虑学生嗓音条件的差异和音域情况,对他们有选择、针对性地进行训练,而是以不变应万变。多年来始终用老一套教案教学生,曲目总是那几首,每一届学生都唱同一支歌,男女生所唱曲目连调都一样,致使授课乏味,没有新意。现在的声乐教材作品丰富多彩,仅选择几首曲目传授,不考虑学生的喜好、兴趣以及作品是否适合学生的声音条件,直接影响学生对作品的完成质量,同时单调的教学内容也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忽视声乐理论教学。由于受西方艺术教育体系和非师范专业艺术院校教学影响,近几年,高师声乐教学忽视了系统的理论教学。有时,教师即使讲解了一些声乐理论,也只是散见于平时的技能课教学中,严重地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一些学生尽管在歌唱技能、技巧上有了长进,但对声乐理论却是一知半解,这对于将要走上中学音乐教学岗位的师范生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
(四)教学方法不科学。有些声乐教师布置作业时不是让学生去分析作品的内涵,把作品理解透再表现,而是让学生找原唱,先听感觉,再照猫画虎地去练唱。这无形给学生的创新套上了枷锁,学生在表现作品时总摆脱不掉原唱的束缚,丢失了自己的个性和特点。同时这种教学往往使学生养成吃现成饭的坏习惯,遇上原创歌曲就不知如何唱了。有些声乐课教师不是讲课,而是唱课。一堂课就是教师唱一句学生跟一句,这种授课方式把学生囿于教师的思路范围,往往是教师费力不小,学生进步不大。这种包办一切的幼儿园式的教学方法,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发挥。
二、高师声乐课改革措施
1、采用小组课与个别课相结合的授课方式。高师的声乐课应按学生进校程度的高低分成小组课与个别课,程度高的上个别课,程度浅的上小组课。在小组课教学中,学生可以互相观摩,增强歌唱的信心和学习热情;互相判断、指出对方歌唱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老师的点评指导,既“诊断了病情,又掌握了医治的方法”。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而且突出体现了注重教学能力培养的师范特征。个别课上教师要针对学生个人的嗓音条件制定教学方案,一切教学手段都是围绕学生个人的情况而实施,使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的学生更快地提高专业技能。小组课和个别课还可交叉进行,对各方面能力明显超出小组其他成员的学生,可安排上个别课,以求更快更高的挖掘其潜力;对于个别课无明显提高的学生可调至小组课,以便激发其学习热情,这两种教学形式相辅相成优势互补,显示出音乐教育专业机动灵活的全方位声乐教学优势,也体现了师范性与专业性的辨证统一。
2、更新教学内容。要让每位学生掌握不同风格特点、不同民族风味的中外声乐作品6~8首,这样也促使声乐教师继续学习,不断创新,提高讲课艺术品位,一改吃老本、用几首曲子打天下的旧习。同时适当补充一些艺术性高、时代气息强的新歌作为高师声乐教材,这些新歌有利于提高学生试唱新歌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掌握歌曲时代风格的能力。
3、强化声乐理论教学。在声乐教学中,教师要系统地讲授发声、演唱的原理,使学生对其参与发声歌唱的各器官进行有意识的操作与控制,有利于学生掌握好发声、演唱有关的技巧,如吸气与呼气的方法,喉器与共鸣腔体的调节等等。学生的声乐理论学好了,就可运用所掌握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声乐实践,提高自己的技能,从而有效地促进技能课的教学。
4、创新教学观念与方法。教师在给学生布置新歌时,一方面要帮助学生了解作品的背景和所要表现的内涵,千万不能模仿原唱,在完成作品的同时表现出个性,并且建立正确的、美好的声音概念,以此使学生掌握学习、处理新歌所需要的步骤、要点。另一方面教师在上课时应把精力放在讲解如何建立正确的歌唱状态,如何辨别正确的声音,如何分析理解作品等方面,而不要给学生过多的“拐棍”。声乐的发展也在与时俱进,这就要求每位从事声乐教育的工作者都要把学习和交流当成进步的阶梯,经常吐故纳新,要在实践中理论上深入探讨,决不可浅尝辄止。
5、加强听赏训练。著名声乐教育家沈湘先生说过“应当明确我们声乐训练的标准是什么?标准是正确的声音概念,是我们的耳朵。”他还指出“好的声音概念是非常要紧的,声乐的最终目的就是改变学生的声音概念。”如何达到这个目的呢,办法就是多听多看。多听多看不仅仅指多听好的声乐作品,还要多听多看歌剧、音乐会、中国戏曲等其它歌唱艺术,树立一个宏观的艺术概念,教师要有目的的去引导学生,及时提供各種演出信息,并经常组织听赏讨论,听取学生听赏后的感受,督促他们真正把听赏内容落到实处。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鉴赏水平,更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思维,这是提高声乐课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
一、高师声乐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模式单一。传统的高师声乐教学主要是以小课的形式进行的,即一位声乐教师对若干名固定的学生按照一定的教学计划从一而终地来组织教学。声乐本是一项技巧性极高的学科,而以小课形式为主,则导致同事之间缺乏交流,造成技术封闭,同事之间的优点长处得不到传承,每人都按各自的方法教学,必然学不到别人的科学方法和先进经验,大大妨碍了声乐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同时,由于每个教师的程度是有差异的,又各有长处,采用这种教学模式,也不利于学生博采众长、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陈旧。有些教师不充分考虑学生嗓音条件的差异和音域情况,对他们有选择、针对性地进行训练,而是以不变应万变。多年来始终用老一套教案教学生,曲目总是那几首,每一届学生都唱同一支歌,男女生所唱曲目连调都一样,致使授课乏味,没有新意。现在的声乐教材作品丰富多彩,仅选择几首曲目传授,不考虑学生的喜好、兴趣以及作品是否适合学生的声音条件,直接影响学生对作品的完成质量,同时单调的教学内容也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忽视声乐理论教学。由于受西方艺术教育体系和非师范专业艺术院校教学影响,近几年,高师声乐教学忽视了系统的理论教学。有时,教师即使讲解了一些声乐理论,也只是散见于平时的技能课教学中,严重地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一些学生尽管在歌唱技能、技巧上有了长进,但对声乐理论却是一知半解,这对于将要走上中学音乐教学岗位的师范生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
(四)教学方法不科学。有些声乐教师布置作业时不是让学生去分析作品的内涵,把作品理解透再表现,而是让学生找原唱,先听感觉,再照猫画虎地去练唱。这无形给学生的创新套上了枷锁,学生在表现作品时总摆脱不掉原唱的束缚,丢失了自己的个性和特点。同时这种教学往往使学生养成吃现成饭的坏习惯,遇上原创歌曲就不知如何唱了。有些声乐课教师不是讲课,而是唱课。一堂课就是教师唱一句学生跟一句,这种授课方式把学生囿于教师的思路范围,往往是教师费力不小,学生进步不大。这种包办一切的幼儿园式的教学方法,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发挥。
二、高师声乐课改革措施
1、采用小组课与个别课相结合的授课方式。高师的声乐课应按学生进校程度的高低分成小组课与个别课,程度高的上个别课,程度浅的上小组课。在小组课教学中,学生可以互相观摩,增强歌唱的信心和学习热情;互相判断、指出对方歌唱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老师的点评指导,既“诊断了病情,又掌握了医治的方法”。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而且突出体现了注重教学能力培养的师范特征。个别课上教师要针对学生个人的嗓音条件制定教学方案,一切教学手段都是围绕学生个人的情况而实施,使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的学生更快地提高专业技能。小组课和个别课还可交叉进行,对各方面能力明显超出小组其他成员的学生,可安排上个别课,以求更快更高的挖掘其潜力;对于个别课无明显提高的学生可调至小组课,以便激发其学习热情,这两种教学形式相辅相成优势互补,显示出音乐教育专业机动灵活的全方位声乐教学优势,也体现了师范性与专业性的辨证统一。
2、更新教学内容。要让每位学生掌握不同风格特点、不同民族风味的中外声乐作品6~8首,这样也促使声乐教师继续学习,不断创新,提高讲课艺术品位,一改吃老本、用几首曲子打天下的旧习。同时适当补充一些艺术性高、时代气息强的新歌作为高师声乐教材,这些新歌有利于提高学生试唱新歌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掌握歌曲时代风格的能力。
3、强化声乐理论教学。在声乐教学中,教师要系统地讲授发声、演唱的原理,使学生对其参与发声歌唱的各器官进行有意识的操作与控制,有利于学生掌握好发声、演唱有关的技巧,如吸气与呼气的方法,喉器与共鸣腔体的调节等等。学生的声乐理论学好了,就可运用所掌握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声乐实践,提高自己的技能,从而有效地促进技能课的教学。
4、创新教学观念与方法。教师在给学生布置新歌时,一方面要帮助学生了解作品的背景和所要表现的内涵,千万不能模仿原唱,在完成作品的同时表现出个性,并且建立正确的、美好的声音概念,以此使学生掌握学习、处理新歌所需要的步骤、要点。另一方面教师在上课时应把精力放在讲解如何建立正确的歌唱状态,如何辨别正确的声音,如何分析理解作品等方面,而不要给学生过多的“拐棍”。声乐的发展也在与时俱进,这就要求每位从事声乐教育的工作者都要把学习和交流当成进步的阶梯,经常吐故纳新,要在实践中理论上深入探讨,决不可浅尝辄止。
5、加强听赏训练。著名声乐教育家沈湘先生说过“应当明确我们声乐训练的标准是什么?标准是正确的声音概念,是我们的耳朵。”他还指出“好的声音概念是非常要紧的,声乐的最终目的就是改变学生的声音概念。”如何达到这个目的呢,办法就是多听多看。多听多看不仅仅指多听好的声乐作品,还要多听多看歌剧、音乐会、中国戏曲等其它歌唱艺术,树立一个宏观的艺术概念,教师要有目的的去引导学生,及时提供各種演出信息,并经常组织听赏讨论,听取学生听赏后的感受,督促他们真正把听赏内容落到实处。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鉴赏水平,更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思维,这是提高声乐课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