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3月,一尊巨型的青铜雕塑——大禹铜像,在汶川饱含沧桑的大地上矗立。这尊巨型大禹铜像,耗铜近30吨,高12米,是广东援助震后汶川项目之一。几千年前,大禹治水的传说从铜像背后的岷江流域传出,今天巨型大禹铜像赫然出世。此时的大禹头戴斗笠、手执耒锸,仿佛站在治水的雨夜,劳身焦思,但双腿坚实、面容坚毅,力拔山河。
是一双来自海边的手塑造了这尊铜像。这双手为世界塑造了美丽与惊喜。让我们走近他——著名雕塑家许鸿飞,这位大海的儿子。在那座靠海的南边小城,他是怎样追逐梦与现实的。
怀 梦
画画是源于一种原初的兴趣。我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父亲开始引导我学美术。阳江只是一个小城,当时的美术资料很少,幸好父亲是供销业务员,经常要出差,他每到一个地方首先逛的一定是文化用品店和新华书店。父亲买回来很多画谱,我看到一些特别的图画,比如传统国画、芥子园之类的,有喜欢的就临摹下来。有时候老师看见了,就称赞说画得挺像的。获得老师的肯定,我画画的兴趣更大了,临摹越来越多。我对于画画的热情和投入,甚至影响了其它功课。我的父亲不会画画,但他很支持我画画,没有因此而批评我。
有一回,父亲到武汉出差,带回来一座名为“海盗”的外国人石膏像,我觉得特别新奇,因为从未见过外国人,不知道外国人长什么模样。我以为外国人就是石膏像那个样子的。和我一样喜欢画画的还有几个朋友,我约他们过来,一起对着“海盗”石膏像写生。当时在阳江城,石膏像是很稀罕的,谁家有了石膏像,一般都会被借来借去。
我有一群画友,每个星期都会聚聚,各自把画卷好拎着,步行到文化馆去找老师点评,文化馆里有一位姓唐的老师,他是广州美术学院毕业的。唐老师每次都用心地点评,我的作品总会有得到肯定的地方,对于画画的见识也慢慢开始积累了。
我还结识了一位画电影海报的大朋友。我觉得能画电影海报的人很厉害。电影海报是用水粉画的。每次县城电影院有新电影要上映的时候,他就在大大的画纸上作画。《望乡》《刘三姐》等电影海报,我看了觉得喜欢,自己也学着临摹下来。有时候我就拿着自己描摹的画,向他请教。他待我很好,放电影的时候就带我进去看电影,平时还让我呆在影院后台画室里,看他怎么画海报。现在回头想来,那些海报的画法,很多都并不符合学院派的规范,而是民间的画风技法。但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却是受益良多。
画得多了,学校的美术橱窗、美术版画栏目等,都有我的作品。在学校里,大家就都知道我是画画的了。打篮球、乒乓球、游泳、唱歌……这些我都试过,并不出众,但是画画,我可以画得很出色。这让我有一种特别的感觉。记得有一次,我照着苏联画册,描了一幅列宁头像,参加县城文化馆的展览,居然被选中了,展览在文化馆的橱窗里,还得了5毛钱稿费——我的第一笔稿费!那幅画,我画得很勇敢。画领袖头像是需要勇气的。我也画得很像,这让我觉得很骄傲。
乡村与城市
有一年暑假,父亲请了他的一位在郊区做老师的同学当我的启蒙老师。我带上粮食和买菜的钱,到离城十多里的乡下,跟着这位老师的儿女一起生活……
在乡下,我经常到田野画速写。画番茄,观察人们怎么种番茄;野生的玫瑰花怎么生長;甘蔗,一片连着一片生长在田地里,一半是翠绿的修长的叶苗,一半是裸露出来的黝黑的蔗秆;禾苗在水田里生长,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变化。临近收割的时候,早造的水稻,颜色依然青涩,唯有稻穗是浅黄色的,垂下来,不堪重负,有时候随风飞扬,田野一浪追着一浪,风里有甜蜜的米香。晚造的水稻是亮亮的黄,颜色深沉浓郁,长在早已干枯的田野里。乡下的鱼,草鱼、鲤鱼、鲫鱼,在鱼塘里游来游去。有的私家鱼塘,小巧玲珑,养鱼是供给自家吃,鱼塘上搭着瓜棚,塘堤种植的瓜,藤蔓沿着瓜棚攀爬。瓜花开在鱼塘上,有时候垂下来一节青涩的小瓜,差一点挨到水面。农家的鸡,圈养在人家附近,鸭子在水边放养,顺水逐流,羽毛的颜色与水的颜色,水草又与天光云影映衬……
我对这些野外写生很有感觉,觉得有情调,有意思。
后来我考上了专业学校学美术,去了广州,到了城市,一切都觉得新奇、新鲜、刺激。我常在广州火车站和省汽车站画速写,画旅客候车的各种姿态。那里人最多,来来往往,一天下来可以见到成千上万张面孔。有时会到公园去,流花湖公园、越秀公园,画公园里的风景。从乡下的自然风光到城里的人文景观,是一种变化。这种变化拓展了我绘画的空间……在城市里,接触的人多,我的视野开阔了。
画了这么多年,到现在做雕塑,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很多人想法很多,有的从未开始行动,有的又半途而废,我却坚持下去。当初画画,我从来没想过以后要做画家、艺术家,只是当成一种手艺来追求,可以自力更生,亦可以让别人知道我是个画画的。现在,我依然如此,依然在路上,依然在坚持,追求我的梦。
许鸿飞 广州雕塑院副院长,石磨坊主持。
(采访整理张家瑜)
责任编辑陈土宏
是一双来自海边的手塑造了这尊铜像。这双手为世界塑造了美丽与惊喜。让我们走近他——著名雕塑家许鸿飞,这位大海的儿子。在那座靠海的南边小城,他是怎样追逐梦与现实的。
怀 梦
画画是源于一种原初的兴趣。我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父亲开始引导我学美术。阳江只是一个小城,当时的美术资料很少,幸好父亲是供销业务员,经常要出差,他每到一个地方首先逛的一定是文化用品店和新华书店。父亲买回来很多画谱,我看到一些特别的图画,比如传统国画、芥子园之类的,有喜欢的就临摹下来。有时候老师看见了,就称赞说画得挺像的。获得老师的肯定,我画画的兴趣更大了,临摹越来越多。我对于画画的热情和投入,甚至影响了其它功课。我的父亲不会画画,但他很支持我画画,没有因此而批评我。
有一回,父亲到武汉出差,带回来一座名为“海盗”的外国人石膏像,我觉得特别新奇,因为从未见过外国人,不知道外国人长什么模样。我以为外国人就是石膏像那个样子的。和我一样喜欢画画的还有几个朋友,我约他们过来,一起对着“海盗”石膏像写生。当时在阳江城,石膏像是很稀罕的,谁家有了石膏像,一般都会被借来借去。
我有一群画友,每个星期都会聚聚,各自把画卷好拎着,步行到文化馆去找老师点评,文化馆里有一位姓唐的老师,他是广州美术学院毕业的。唐老师每次都用心地点评,我的作品总会有得到肯定的地方,对于画画的见识也慢慢开始积累了。
我还结识了一位画电影海报的大朋友。我觉得能画电影海报的人很厉害。电影海报是用水粉画的。每次县城电影院有新电影要上映的时候,他就在大大的画纸上作画。《望乡》《刘三姐》等电影海报,我看了觉得喜欢,自己也学着临摹下来。有时候我就拿着自己描摹的画,向他请教。他待我很好,放电影的时候就带我进去看电影,平时还让我呆在影院后台画室里,看他怎么画海报。现在回头想来,那些海报的画法,很多都并不符合学院派的规范,而是民间的画风技法。但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却是受益良多。
画得多了,学校的美术橱窗、美术版画栏目等,都有我的作品。在学校里,大家就都知道我是画画的了。打篮球、乒乓球、游泳、唱歌……这些我都试过,并不出众,但是画画,我可以画得很出色。这让我有一种特别的感觉。记得有一次,我照着苏联画册,描了一幅列宁头像,参加县城文化馆的展览,居然被选中了,展览在文化馆的橱窗里,还得了5毛钱稿费——我的第一笔稿费!那幅画,我画得很勇敢。画领袖头像是需要勇气的。我也画得很像,这让我觉得很骄傲。
乡村与城市
有一年暑假,父亲请了他的一位在郊区做老师的同学当我的启蒙老师。我带上粮食和买菜的钱,到离城十多里的乡下,跟着这位老师的儿女一起生活……
在乡下,我经常到田野画速写。画番茄,观察人们怎么种番茄;野生的玫瑰花怎么生長;甘蔗,一片连着一片生长在田地里,一半是翠绿的修长的叶苗,一半是裸露出来的黝黑的蔗秆;禾苗在水田里生长,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变化。临近收割的时候,早造的水稻,颜色依然青涩,唯有稻穗是浅黄色的,垂下来,不堪重负,有时候随风飞扬,田野一浪追着一浪,风里有甜蜜的米香。晚造的水稻是亮亮的黄,颜色深沉浓郁,长在早已干枯的田野里。乡下的鱼,草鱼、鲤鱼、鲫鱼,在鱼塘里游来游去。有的私家鱼塘,小巧玲珑,养鱼是供给自家吃,鱼塘上搭着瓜棚,塘堤种植的瓜,藤蔓沿着瓜棚攀爬。瓜花开在鱼塘上,有时候垂下来一节青涩的小瓜,差一点挨到水面。农家的鸡,圈养在人家附近,鸭子在水边放养,顺水逐流,羽毛的颜色与水的颜色,水草又与天光云影映衬……
我对这些野外写生很有感觉,觉得有情调,有意思。
后来我考上了专业学校学美术,去了广州,到了城市,一切都觉得新奇、新鲜、刺激。我常在广州火车站和省汽车站画速写,画旅客候车的各种姿态。那里人最多,来来往往,一天下来可以见到成千上万张面孔。有时会到公园去,流花湖公园、越秀公园,画公园里的风景。从乡下的自然风光到城里的人文景观,是一种变化。这种变化拓展了我绘画的空间……在城市里,接触的人多,我的视野开阔了。
画了这么多年,到现在做雕塑,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很多人想法很多,有的从未开始行动,有的又半途而废,我却坚持下去。当初画画,我从来没想过以后要做画家、艺术家,只是当成一种手艺来追求,可以自力更生,亦可以让别人知道我是个画画的。现在,我依然如此,依然在路上,依然在坚持,追求我的梦。
许鸿飞 广州雕塑院副院长,石磨坊主持。
(采访整理张家瑜)
责任编辑陈土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