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蕾:孑然恒河边,听佛陀说

来源 :优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mp12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50度的高温里,郝蕾与畏冰于佛陀成佛讲经的地方,用镜头聆听寂静,用舞裳感知自己与内心的距离,无言地行走在这婆娑世界中,寻觅真我。这不仅仅是一次拍摄,更是一次心灵的朝圣。“如是”对于郝蕾来说是“借由一个名字、一副皮囊行走在此世。”
  “如是我闻,如是我观,如是我思,如是我行”。
  影展开幕那天,北京的风很大,798有些萧索,路上的行人被吹得东倒西歪,广告牌在街道旁呼呼作响,只透过咖啡屋的玻璃窗看到温暖的灯光下坐着躲风的人时,才能感到些许暖意。不过这终究是不太寻常的下午,再过一会儿,这个现在只有三两工人忙碌的画廊便会极度热闹起来。
  画廊室内有一缕萦萦女音在流淌,面目清晰、眉清目朗的女人坐在临街的窗边,阳光下她的端正面容泛着光辉。窗外行人在风里匆匆走过,偶然有惊醒的人认出了她,徘徊窗边,端详良久再继续行路。回想入门听到那女音,断定必是曾溯水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的她无疑。这个趟过恒河的女人,十五日佛国高温中的行走早已结束,可一段经历将一段时空永固,那些不凡的日与夜,必在身中回环、在今日与来日间长此往复。坐在偏安一隅的画廊中,郝蕾仍似身处清明无尘,月色如银的印度之夜,细雨咽咽地将故事语与此岸人知。
  白色幕墙的展厅已布置好,大尺幅的影响记录片段式地把时间空置——这样一个身着薄纱的人,没人知道她从哪来,将要往哪去。像是一段无法定义的显影,虚空到不被记住,不被探求。剥去浮名浮利,虚苦劳神的身份,亦无三千烦恼丝,郝蕾孑然一身。不是开始,也并非了断,如果非要谈发生,那就是一场自然与佛境的偶遇。
  苦行的国度
  2010年6月,郝蕾终于到达印度,40多度的热浪炙烤着脚下的土地,满街各种交通工具横行。没有孔雀般艳丽的纱丽、流浪的大篷车、随时起舞的人们或踽踽独行的僧侣;植物在烈日下垂头丧气;“杂技演员”在追赶没有门且还在行进中的公共汽车;电三轮上挤着十几个印度人,拧着眉毛,眼神中满塞的焦愁,让人无法放松。这个传说中诸佛栖息的国度,满眼望去却遍地是简陋污浊的棚屋和瞪着眼睛茫然无知看着世界的孩子。
  那一年走了不少佛教圣地,郝蕾却原来越不明白,佛的家乡为何依然处处行苦、坏苦、苦苦?似乎更接近释迦牟尼在世时的世界,与理想极乐之境相去甚远。然而正是这种落差,令她意识到心灵的修行的重要,明白为何要反观自心,降伏其心。
  郝蕾曾写下:菩提心发醉生花,从多年前对佛教一无所知时,她就对‘菩提’二字有亲昵和好感。但当真正站在释迦牟尼成佛的菩提树下时,她却甚感疏远,“这是那2500年前的树吗,怎么没想象中茂盛?这是当时的那个地点吗,还是移植过来的?”人为痕迹太重,层层铁栏杆拦住了她的崇拜感,“眼前的真实不如视觉外的虚幻”。
  面对未曾料到的心中之佛境与现实之境的距离,郝蕾心百味杂陈,“无论如何,这只是一棵树,佛不是一定要在这棵树下才能参透生死,修行者也不是一定要崇拜菩提树才能追随释迦牟尼。倘若有人相信这棵菩提树拥有神通,相信释迦牟尼的成佛之地就是净土,那他必然会大失所望。”
  来自世界各地的佛教徒,忍受着40多度的高温,踩着能把脚煮熟的地热,顶礼膜拜盘坐诵经,这土地已并非化佛遗址那形式上的表面留存,而成为很多人的精神家园,外在不过是肉体暂驻搁置的承载空间。尽管有不断飘飞的思绪,郝蕾依然会虔诚地触摸佛的大脚印。
  此时的她与众人诉说着鹿野苑,“这片土地上当年的精舍已经塌毁殆尽,只剩下被大火烧红的矮墙和瓦砾”,彼时她突然异常感动,想起《释迦牟尼佛传》里形容鹿野苑最昌盛时候的场景,走在前面的人,抵达的常是不毛之地,“他第一次坐在这里讲经,会有多少反对的声音,多少疑惑,但是这些如今都像浮云般消失无迹,被烧尽,被吹散,什么都没留下,但是几千年后,这个名字还存在我的心里,这就是佛祖的伟大。”
  
  酒斟时,须满十分
  在印度的第12日,郝蕾想家了,“还有40几个小时,就能回到祖国。要求不太高,吃个火锅庆祝‘心之旅’圆满完成。”她重情,不仅如同人们印象中那般对艺术疯狂执着,感情上也常常大鸣大放抒发十分,激烈得让人爱上瘾。
  房子是自己赚的,舒服就行;车子是自己喜欢的保时捷,一辆足矣——可是她的贪嗔痴并止于此,“我贪情!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有情。爱本身是自私的,是不要爱情还是不要自私?”大家总是用“沙子抓得越紧流失得就越多”来形容太过用力的情感,她却很反感, “不见得你执著就要抓得很紧。心里爱着一个人,却可以几年不见人不联系。”
  真正让她无力的是,爱情是一种信仰,可现在大家却已经不需要这种信仰。
  这也许是人们觉得郝蕾敏感、激烈的原因。“其他人不是不敏感,只不过没有拿出来示于众人,而是用很重很厚的壳罩住自己,我却不愿意。人生已经这么累,何必再添负担?”
  回头看当年,郝蕾习惯于看心不看脸,“那时候那个苍白的没有厚度的小孩子,太锐利突出,不够宽广圆融。”
  记得在《恋爱的犀牛里》像要把自己掏空的她,声声坠入心头的喊与交付生命的撕咬。她现在不这样了吗?当然不是,有一种激流叫暗涌。
  影像中郝蕾身边有一个男童,目光纯净,听说是拍摄途中遇到的热心的印度孩子,一直跟着看着,有需要时就帮忙,没有要求,没有发问。也许在他看来,与“如是我闻”的交集是浑然天成的,这际会对他来说偶发又淡然,因为是孩子,没有对遇到的事产生俗世的定位与预期,来了就容易融入,走了也许很快忘记——我们在修行,修行什么?回到本真的自己:人生的源头,生命的源头。
  坦荡、洁净,圆满
  光头的郝蕾看起来像清秀的男子。若未曾见到真人,大概会用世俗眼光体察照片中的她:胖了点,没有想象中僧侣的矍铄,是个有酒有肉的出家人。可再度近距离解读,却越发觉得这清辉下的僧人洁净如许,如满月下乘风的佛陀,圆满如空。
  这并不是一次表演。她曾唱歌,羡慕歌者,觉得演员是假以身份的扮演,而歌者却是对自己直截了当的剖白。在摄影展的一段视频里,展现了郝蕾从落发到选择出镜服装的过程。观众或许稍有失望,因为想象中的摄影展是以纯记录的方式记录修行的过程,但视频呈现的却是“有表现目的”的艺术活动。   然而这种坦荡荡诱发的失望感,却让人释然。当我们从对明星出格行为的猎奇性心理解脱出来,认真体会一场自我剖白的真实表演,这是幸运。曾经羡慕歌者的郝蕾也恰恰是在这次行为艺术的“扮演”经历中脱离了“角色”,在“扮演”中全无遮挡找到自己。
  短短一下午时光,徐克、贾樟柯、孟京辉夫妇、娄烨、艾敬、张亚东、王中磊、陈嘉上等圈中人的身影在一幅幅影像前悄声驻足,春寒料峭的季节里,有人备齐行头扎堆巴黎秀场华丽转身,有人割舍青丝身裹白绫行走在恒河岸边。哪里都可以是舞台,郝蕾做的只是静静地“听佛陀说”。
  
  优雅对话郝蕾
  Grace:2010年时想起做这个活动,是自发无目的还是特意?
  “其实从09年开始就想做有关‘佛’的活动,正好那时学佛的一些师兄想去宗教圣地印度、尼泊尔走走,我就去了。想用心去改变环境,而不是由环境扭曲内心,但当第一天去到印度,我们的心就被扭曲了。因为环境实在太艰苦,人也没有那么友善。
  虽然拍摄时有主题,但回来之后,畏老师却发现没什么意思。沉淀了一年多再拿出来看才发现了主题。所以你会发现‘生要表达是没有意义的’。”
  
  Grace:我们发现你的性格里面有很强悍的男孩的部分,你有这种感觉吗?
  “我从小就是泛性别,做什么很重要。我只承认我是个女人。这个世界就是二元对立体,一个人的八卦图阴阳两面是很神奇的,不可能有纯净的一面。在什么环境下,你就会选择用什么状态去示人。比如工作中会选择用阳的一面,即工作态度,因为用阴的一面根本做不成。我的温柔只会给一个人看,要不然就太不值钱。”
  Grace:对女孩来说,头发很重要,一定要采取这种相对极端的形式才能表达情感吗?
  “因为我想干净,很多地方我都没有穿鞋。服装的问题和服装师沟通过,他想了一个礼拜,给了我四块布,到最后你会发现这块布起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有人说,‘这块布可以有千变万化,但你却一直未变’,我很喜欢这句话。对我来说,想表示自己,并不只是表示一个符号,头发剃了是可以长出来的,没有必要去考虑这些外在的东西。
  关于生和死,我有我的信仰。人都不可避免地离开,所以在乎这些符号做什么呢?我可以是我,也可以是任何人。”
  Grace:女艺术家更不好平衡家庭和事业,菜市场里可以谈艺术吗。
  “不在于女艺术家本身,而在于对方能不能承载你的能量,这个人如果不能承载你,就不配爱你。并不是说你会演戏写书就不会洗衣做饭,因为艺术来源于生活。我的两任经纪人都和我说过,你根本就不是做贤妻良母的料,你就是来做女艺术家的。平淡的生活根本造就不了好的艺术家,所以我选择接受。”
  Grace:理想中的爱情状态是什么?
  “我一直要寻找的是soulmate,追寻的是灵魂伴侣。女人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身体很容易,但是要找到适合的灵魂却很难。因为需要先找到自己的灵魂,才能找到那个他。”
其他文献
这是一个永不会被磨灭的女人的名字。  她可以有浓烈的唇,却绝不会随便印在哪个不入眼的物体上;  她喜欢在镁光灯下沐浴,可无论它们怎样挚烈也损伤不了她个性的外皮;  她随着每部作品增长阅历,只为绽放全世界的那一天,而这点滴间积累下的却是任何人都无法复制的传奇。    歌女转型  玛琳·黛德丽,1901年12月27日出生于柏林郊外的一个小镇。父亲是一名皇家警察中尉。她是家里最小的女儿。童年的玛琳嗜好音
期刊
我叫ANNE,今年28岁,家里亲人、朋友,甚至邻居的朋友,都开始热心为我介绍对象。  与一位文学爱好者相亲时,全程都在滔滔不绝地谈论他欣赏的作家和文学作品。他还不断地向我抛出“你喜欢这部作品吗?”“你觉得这本书给你留下了什么深刻印象?”“你发现没,其实这本书……”等一系列问题。在我委婉说,时间不早了,今天就这样吧时,他还意犹未尽告诉我,文学就是他的生命。  另一位则约我在位于体育场附近的一家咖啡厅
期刊
GRACE八年,采访过无数的优秀女性,她们是散落在世界各地优秀中国女性的代表,她们在各行各业从事着她们喜爱的工作,她们用她们睿智的话语、真诚的心灵、广博的学识、向GRACE敞开她们的心扉,和我们的读者一起内省自己、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太多的名字,太多的回忆,在做这期人物回顾,翻看那些过往的杂志时,数度被文中的只言片语所感动,也被彼时采访对象所处的境地所感知,或欣喜,或悲悯,或沉思……  从中,
期刊
本季秋冬,各大牌在稳健的时尚经典色彩中,都不约而同的呈现出丰富的纯色系风貌,  Givenchy在包豪斯风格中展示了浓重的白、红、黑,GUCCI则将黑色系运用到极致,不厌其烦  的演绎到这一系列的大多数服装,CHANEL的爱斯基摩风铺天盖地的原始的白则快要将人融化,  就像拉格费尔德说的:“我非常喜欢雪和冰。在我看来,冬天是一个神圣的季节。”而简单厚  重的纯色系,如同寒冷冬季的场景,一切回归到生
期刊
如果说比利夫山庄的主妇跟电视剧里的主妇有什么不同,  那一定是对于婚姻的依赖程度,  因为好莱坞明星夫妇们离婚的消息已是太常见,  甚至不如其垫个鼻子来得劲爆。  但事实上,每一段失败婚姻的背后各有各的故事,  谁比谁幸福,谁又比谁绝望,  不过是一杯冰冷的烈酒,冷暖自知罢了。  而伊娃·朗格利亚,在别人的故事里扮演绝望,  更懂得在自己的故事里重拾自信与希望——  这也许才是我们应该效尤的生活态
期刊
化了妆也可以不洗脸?YES!   不可否认,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所有的美容师们都高举着惊叹号向我们列举着带妆睡觉的一千种可怕后果——那些融化在化妆品里的各种化学元素可不是闹着玩的。   但相信我,这则文字绝不是标题党,bareMinerals敢打出这样的标语是因为它的彩妆产品中只含矿物质,包括钙、磷、镁、铁及锌等,它们提取自从未开发过的土壤,而且都被人体所需。   见过油性、干
期刊
2012年,纽约秋冬时装周,老资历如Donna Karan、Diane von Furstenberg、亦或是Michael Kors,都能让人感受到世界时尚之都的雄厚底气。此外引人议论的是,在这里时装秀的数量达到一百多场,毫无疑问该是多么壮观的景象。积极地讲,这个城市正在孕育着无数时尚圈的新鲜血液,新一代的设计师如Tory Burch、Rodarte、Preonza Schouler都渐入佳境。
期刊
或者在少女时代某清晨的偶遇?或者球场边上的一声尖叫?或者冥冥睡梦中被警幻仙子唤醒……在什么时候,你突然发现了男女之间的差异,看到异性会脸红,会不自主地想到“那个事”?你什么时候开始了性的初觉醒?又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原因,让你突然明白了性爱的真谛?在性生活中从被动变主动,去寻求性愉悦和性快乐,乐此不疲地研究两性关系、钻研性姿势、提高性能力?是的,什么时候,你变成了一个彻底的“色狼”?  专家们认为,
期刊
什么是“咬唇妆”? 其实咬唇妆的这种妆容设计灵感就来自于寒风中咬着嘴唇的效果,暗红色的唇部就像是被牙齿咬过而出现的红晕一样的妆效,会显示出楚楚可怜的性感。2012春夏T台,咬唇妆不再暗红深厚,而是透出更自然的浅淡裸妆效果。  《飘》风靡近百年后的今天,还有谁像郝思嘉一样,拼命捏自己的脸颊、咬自己的嘴唇,只为了那一抹自然美丽的红晕?《蝴蝶梦》风行70余年后的今天,还有谁在用纸写信,以吻封缄将红红的香
期刊
明媚的季节,你是否也要穿上明媚的服装,来迎接如此欢跃的心情呢?这个夏日的潮流单品是什么?什么样的搭配能让你闪亮出街?看看《GRACE》编辑为你精心准备的带有夏日气息的潮流搭配吧!  1.  亮色长裤+清爽上衣  亮色的西装裤可是这一两季的潮流单品,搭配上短款的上衣,或者是外扎,都能让气质很挺拔!  白色西装 Mango  绿色长裤 Mango  米色高跟鞋  绿色戒指  白色手链 Mango  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