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下如何培养小学生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0406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明确提出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幼儿园直至大学教育的育人全过程当中。小学阶段是爱国主义情操培养的黄金时期,更应该贯穿爱国主义教育。但在信息化的新时期,各种思想在互联网平台上交汇,对爱国主义思想构成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因此,明确新时期小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培养的现状,更有针对性地培养小学生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至关重要。
  【关键词】爱国主义;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1]在《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幼儿园直至大学教育的育人全过程当中。小学阶段是爱国主义情操培养的黄金时期,更应该贯穿爱国主义教育。但在信息化的新时期,各种思想在互联网平台上交汇,对爱国主义思想构成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因此,明确新时期小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培养的现状,更有针对性地培养小学生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至关重要。
  一、新时期小学生爱国主义培养现状
  (一)小学生爱国主义知识匮乏
  爱国主义知识匮乏主要表现为对历史上的林则徐、戚继光、岳飞等爱国主义英雄所知甚少,对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火烧圆明园等历史事件不知道、不了解,历史知识匮乏。相比而言,孩子们更倾向于TFboys、EXO等潮流明星。
  在爱国主义知识的教育上,目标过于高大,脱离了现实生活。学校的教育多局限于历史上英雄伟人、革命先烈榜样力量的填鸭式灌输,呈现高、大、空的现状,这些英雄伟人虽然能给小学生带来正面的激励,但毕竟距离学生的生活现实和时代太遥远,很难产生情感共鸣,以至于学生只是听了故事,对情操的培养效果不大。
  (二)学校教育重智育、轻德育
  素质教育和新课改虽然推行了多年,但是在小升初、中考、高考的应试教育环境下,人们还是更多的注重升学率和考试分数的高低。因此,学校、家长、教师和学生更多地将精力放在语、数、外等文化课成绩的提高上,忽视爱国主义教育等品德教育,以至于在教学功能上德智失衡。
  (三)家庭、社会教育环境缺失
  学校、家庭和社会是培养小学生爱国主义情操不可分割的三大途径,三者互为补充、相互配合。但在现实中,家庭教育倾向于于利己主义的实惠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缺失,社会教育追求利益回报的商品教育,爱国主义情操培养氛围不足,这让重智育轻德育的学校教育更为势单力薄,而且,容易对涉世未深的小学生造成思想混乱,削弱爱国主义情操培养的正面效果。
  二、新时期培养小学生高尚爱国主义情操的对策建议
  (一)学校教育为主
  学校教育是培养小学生高尚爱国主义情操的主要力量,应该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爱国主义教育体系,循序渐进地培养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1.课堂教学为主渠道
  在培养爱国主义情操过程中,应当十分重视课堂教学这条主渠道的作用。一是学校、教师在思想观念上重视小学生爱国主义情操的培养,树立向课堂要效果的观念。二是实施适当的教学方法,一改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板书模式,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增加感染力和形象性。三是教学内容上理论联系实践教学。抓住汶川地震、日本钓鱼岛事件、菲律宾黄岩岛事件、韩国乐天玛特事件等重大事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有形的活动更好地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2.课外教育为辅渠道
  一是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活实际,将爱国主义情操培养与学校、当地实际结合,如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遗址等,向灾区人民献爱心,物化、现实化爱国主义情操。二是深入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课外生活节约用水电、垃圾分类等,在点滴积累中以小见大地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3.教育文化环境协助
  俗话说“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爱国主义情操依然如此。因此,班级、学校都要积极营造良好的爱国主义文化环境,可以通过板报、广播、宣传栏、典型学生表扬或批评等形式,营造积极向上的教育文化环境,让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
  (二)家庭教育为基
  家庭教育是小学生教育的第一课堂,耳濡目染地影响着孩子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配合与补充作用。目前,多数家长教育子女的科学经验匮乏,且重教不会教,因此,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对家长培训,向他们传递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理念,让他们清楚孩子的心理特点、发展规律,掌握有效的爱国主义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习共同体”的作用;还可以让家庭多组织富有爱国主义教育的亲子活动、观看爱国影片和电视节目、涉列新时代的英雄事迹等,并及时获得反馈信息,巩固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
  (三)调动社会教育资源
  爱国主义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教育是主要渠道,家庭教育是基础渠道,社会教育是不可缺少的輔助渠道。因此,小学生高尚爱国主义情操的培养还需要社会教育资源的配合,加强与当地图书馆、少年宫、博物馆、影剧院、文化宫等社会文化教育资源的固定联系。一方面让社会机构、社会团体等社会优势力量走进学校,通过课堂传授、教学设计等形式进行爱国主义情操培养;除了“请进来”外,还可以“走出去”,带领小学生走出校门,进入专门的拓展基地、文化场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体验生活主题活动、接受文化熏陶等,通过训练、学习、体验等方式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四)利用红色资源教育
  在利用红色教育进行爱国主义情操的培养上,传统教育手段方法单一、生硬,缺乏灵活和创新;教育内容陈旧空洞,缺少实在和富有新意的东西;而且,临时性的活动比较多,缺少经常性的教育。因此,要建立革命传统教育系列化体系,充分挖掘利用红色资源的效用。
  一是依托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二是,持之以恒地严格升降国旗、唱国歌、国旗下讲话,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三是,将红色教育渗透到规章制度、德育工作计划、课堂教学、校本课程当中,形成系列化、常规化的体系。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第2版)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崔兴国,吕文梅.当代中小学爱国教育存在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3(32).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杭州港内河辖区从危货船舶进港开始,到锚地待泊、港口作业、船舶出港的全过程监管,总结经验,提出提升相关建议。
作为一种特殊工程,港航工程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和复杂性,为了提高整个港航工程生产管理水平,必须要加强对于港航工程施工风险源识别的重视程度。鉴于此,文章在叙述港航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作用的基础上,介绍了关于如何识别危险源的几种方式并提出了相关控制措施,旨在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本文主要从船长履行自身职责的重要性、船长需要具备并履行的职责这两方面,介绍了在当前水上交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为进一步提升运输人员安全,保障运输工作质量,船长需要具备的能力以及需要履行的职责,以期为我国水上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提供助力,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启发。
水工项目为作者所在公司的传统市场,主要分布在内河及沿海,施工环境复杂,受水文、气候、地质等因素影响大,施工及管理难度大,对各环节的控制要求高。由于是传统项目,人员配备、施工工艺、技术设备成熟,但利润点相对单一,并且安全文明施工、工程品质要求逐年提升,导致成本投入上升,利润逐年下降。对于水工成本管理,方法不尽相同,仁者见仁,本文以太仓四期码头工程为例,阐述在新市场环境下,通过“开源节流”成本控制措施,使传统市场焕发新的生机。
为了打破传统的理、实独立的教学模式,提高船舶辅机课程教学质量,提升航海类专业学生适任评估考试通过率,根据船舶辅机课程的特点,本文提出了布鲁姆分层教育理论的新型教学模式。并将其应用于船舶辅机课程的教学实践。通过海事局船员适任评估考试成绩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新型布鲁姆教学模式能够显著提高船舶辅机课程的教学质量,提高了船员适任考试通过率。
今年的8月,中國—上海合作组织数字经济产业论坛、2021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同期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向大会发来贺信,刘鹤副总理发表视频致辞,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数字经济的高度重视和对重庆发展的亲切关怀。  这是一次共聚智能时代、推动数字技术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大会,彰显了国际性平台的影响力,展现了数字经济繁荣发展前景。  时代赋予重庆使命,世界赋予重庆机遇。不论是上合组织数字经济论坛上国
文中阐述实行党员积分量化管理的重要意义,通过对东莞海事局党员积分量化管理案例分析及交通运输部系统党员调研分析,论证党员积分量化管理在交通运输部的可行性,并梳理目前党员积分量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实际提出交通运输部系统推行党员积分量化管理的建议。
发展与广东省港航硬实力相匹配的航运软实力,增强国际竞争力,离不开高端航运服务的建设,而高端航运服务人才是重要支撑。高校是培养人才的第一线,本文立足广东省高校,分析现状,找出航运特色高校在培养高端航运服务人才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此探索广东省高校培养高端航运服务人才的路径,促进航运服务产业链的完善及提高高端航运服务人才的培养水平及质量。
8月23日,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数字经济产业论坛、2021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在重庆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数字经济产业论坛、2021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致贺信。
浅地层剖面仪常用于探测海底浅部地层结构,在搜寻掩埋目标物的场景中也能发挥作用,本文将以搭载在自主式无缆潜航器的浅剖仪为例,介绍设备工作原理,以推演的方式简要阐述其在深海搜寻的应用,包括作业方案、数据采集和图像判读等,并讨论其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