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感觉”让副刊不“副”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_lang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副刊作为“报屁股”的编辑理念显然已经过时,因为随着人们对报刊阅读诉求点的变化,读者不仅是纯粹被动阅读的客体对象,而更是主体化的参与对象;报刊的风格也逐渐由意识形态化的“硬性”位移于满足读者生活诉求需要的“软性”。“副刊”为报刊“最温柔的部分”已经由配角变成了挑大梁的主角儿。《大河报》“茶坊”版自诞生之日起就以自己明晰的定位、平民化的视角、朴素温馨的风格成为《大河报》诸多栏目中一朵亮丽的奇葩、一个耀眼的星座,它传达出了处于转型时期的人们精神生活中那一连串细腻真切的感觉,呈现出涌动的生活湍流中那一朵朵美丽的浪花。抓住生活中的真实“感觉”使副刊不“副”。具体说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活泼真切的“动感”
  
  “副刊”的时效性在惯常新闻思维中是非常弱化的,或者偏执地认为副刊本身就没有时效性,结果形成了副刊信息的滞后、面孔的僵硬呆板、形式的陈旧凝固。“茶坊”版却紧跟时代生活的脚步让自己充分地“动”起来、“活”起来,它选准了人们日常生活情感指向的聚焦点,及时地推出各种极富亮色和特色的“专题”,如圣诞节、母亲节、情人节、春节,为众多的读者提供一隅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倾诉表达的幽深恬静的“茶坊”空间。如2005年12月26日推出的“圣诞”专题,刊出了“圣诞热后的冷思考”系列文章,对国人圣诞狂欢热进行理性层面的学理思考,4篇文章各有侧重,观点迥异,但都能自圆其说,都是一家之言,也都是具有代表性、针对性的“群言堂”,读者爱读也更热衷于积极地参与。又如2008年3月12日“茶坊”推出的“植树节”专题也是一期非常具有生活“动感”的好内容,既有对植树节的“遐想”,又有对植树的“怀想”,还有对“滩区的树”的生命叩问。选题精要,选文全面,布局整严,一期“茶坊”,3篇小文却传达出人们对植树节的无限情趣,也让人们在这个中国本土节日里触摸到天、地、人三位一体的理性思考。“茶坊”永远与生活保持同步,它在本同的节令气候、不同的社会事件中,都能及时迅速地传达出自己的声音,都能活泼真切地传达出生活中时时刻刻、分分秒秒的“动感”来。
  
  细腻真诚的“情感”
  
  时代的转型代之而来的是人们情感的转型,即由专家学者所言的由“宏大叙事”回到了传达内心情感关注个人生活的“生活叙事”中来。另一方面,随着工具理性对个人化情感的遮蔽与侵蚀,人的情感越来越呈现粗放的特点,这是一个大规模组织化的世界,一个传播和信息成倍增长的时代。各种事物、事件、形象与符号一方面令人眼花缭乱,另一方面人的感觉经验又出奇的匮乏,似乎人的生活经验领域在不断地扩展,但意义领域却在继续缩小、消失。“在大规模组织化的公众生活中,个人生活所具有的意义在减弱,在这个传媒的时代里,个体经验的可叙述性也就不足了,公众热心的是制造事件,而非发现生存的隐秘的意义。”①“茶坊”版却是这样一块关注“隐秘意义”的芳草地,它以平民化的姿态,青睐于个人事件中的个人情感,揭示个人生命情感中那独特韵律的颤动,“茶坊”天地小,情感空间大。“茶坊”从文化隐喻学上看,本身就是与“广场”公共空间相对的极具休闲化、个人化、私密化特征的小空间,所以我们在“茶坊”里躲避世俗的扰攘,沉静下来那颗被功利追逼发晕的焦躁、浮躁的内心,追忆往事,抚平创伤,睹物思人。如一首名为《小学同学》的小诗:“不像大学同学/有更多/浪漫和激动的情节/小学同学/有的是/青青涩涩的日子……”小诗质朴厚重,韵味悠长,它以诗性的追怀,来抗拒着生活中情感日益粗疏的俗性;又如王剑冰先生所写的《你在我的感觉里》,作者分别以“贾平凹与陶”、“李存葆与烟”、“平原君的幸福”为题以点带面,焦点透视,人物品行风貌跃然纸上,很有中国“志人小说”古风雅韵的功力,当我们越来越以功利的符号如身份、地位、财富来阅人品世时,“茶坊”版却以生命的视角来解读名人、关注普通人,它以人内在的情感的悸动为视角,不厌其烦、不厌其微地聚沙成塔、聚腋成裘地汇聚着人世间真诚细腻的情感因子。回望那渐行渐远的人类情感背影,回望那渐行渐远的人类情感驿站,“茶坊”是一丛绿,它涂抹掉了生活中那苍白的底色;“茶坊”是一座岛,它给在功名利海中泅渡的人们以精神的栖息地;“茶坊”是一个小小的暖炉,给“风雪夜归人”以奔波跋涉的勇气与希望。正如2005年12月30日“茶坊”版何立伟先生那篇《向时间汇报》中的几句话:“我放牧文字如同放牧群羊。让它们朝回忆的山坡下慢慢走去。让牧者感到生活的意义,感到某种只有他自己知道的书写的快乐。”“茶坊”的每篇文字,都是这样“放牧情感”的洁白羊群,天宽地阔,悠雅闲适。
  
  玲珑剔透的“美感”
  
  “茶坊”版的每篇小文,不能说都是“珍品”、“精品”,而且还可以看出玉中之瑕,但却都能给人以“美感”;每一篇文字,都是对生活场景的一种淘洗、打磨与过滤,都是发自肺腑的真诚之语,不求大而全,只求细而真,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尺幅千里,思接万载,更不以势利之眼,重名人之作而弃普通人之作,相反,“茶坊”版却是既可以高朋满座、少长咸集,同时也更欢迎引车卖浆、工农商学兵等各个阶层的人们来此品茗闲谈、亮相登场。“茶坊”的门槛很低,“茶坊”的招牌很响,“茶坊”的品位却很高,雅俗共赏,童叟老妪少男少女都可以在这里推杯换盏,评说家长里短,俚语俗语、轶闻趣事都可以来此一聚。“茶坊”虽包容大度同时又拒斥泥沙俱下、良莠兼收,它每期都在沙里淘金、精耕细作的选择中追求着一种美感。“茶坊”的格调是高雅的,色彩是鲜明的,气度是恢弘的,它在世俗化平民化的追求中超越着生活的庸常与琐碎、感伤与低沉,处处洋溢着一种生活阳光的明媚亮色,一种昂扬向上的达观通透的生命热情。作为一个极具个人化情感化色彩的文化副刊,稍不留神,极易滑入一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庸俗氛围中去,气象狭窄,境界带仄,将“茶坊”中的“私语”变成了“怨语”、“物语”、“情语”,多年来“茶坊”每一期文字都绕开了这个极易沉浮的陷阱,而是以“美感”格调的追求为人们的生活驱散掉暂时的阴霾,以对生活的无限热爱来去除掉那种种因个人心理与视角形成的审美偏差。就如2008年3月7日的“茶坊”版中题为《三月的女性》一文所言:“我们在三月里知道,有许多女性,她们和我们一样,站在春风里,正在准备开花。”“茶坊”珍藏个人化的情感,但它倡导一种语言透明的情感,一种散发着无限“美感”气息的情感,因为生活本身就是对美丽的眺望。
  
  柔中见刚的“质感”
  
  文学副刊最易成为装点生活的花边线条,也即人们所说的喜鹊而不是猫头鹰和啄木鸟。难能可贵的是“茶坊”在这方面却做了重大的突破,处处显出柔中带刚的生活质感来,不粉饰生活,不伪饰生活,而是让生活本身裸露出其真实的面貌来,在“茶坊”里我们既能听到生活的呢喃和情感的喁喁私语,又能听到对生活中一些丑恶现象的鞭挞与揭露,“副刊”不“副”,它一身正气,它敢于以媒体的良知与责任心发出真实的声音,如2007年12月7日“茶坊”版一篇《农民的责任和媒体的良心》的文字,就能看出“茶坊”的风格,该文以生活中各个广播电台都能随时听到的夸张、神经、煸动的有奖竞猜节目骗取听众信息费的事件为切入点,犀利深刻地指出:“听那些‘媒’人整天对社会哇里哇啦,一副真理在握的嘴脸,背后的手脚有时却比他们所指斥的黑心棉还要黑。”“茶坊”不仅是生活闲适的调侃,是生活面包切下的薄片,它同样也是金刚怒目式的抨击与谴责,而且是拿自己的同行开刀,“茶坊”就更多了份亲和力和感染力,更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的张力。“茶坊”不充当话语权的霸主,而是要让民间真实的声音真正地传播出去。“副刊”不是香软浓艳般时尚文字情感的拼盘,而是有自己的血气、自己的硬气。如2008年3月11日刊出的《门的遐想》,作者针对当时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艳照门”事件,一针见血地指出:“谈来谈去谈不出什么新意,更没什么精彩之处,无非给人们茶余饭后增添一点笑料罢了。”“对于现代的一些大众媒体而言,门不过是窥隐的道具罢了。”“茶坊”里的谈话绝不是局外人的清淡,而是要在这种鞭辟入里的剖析中显示出生活的真实质地,就如鲁迅先生所言的“榨出皮袍下藏着的小来”。“茶坊”虽小,却同样情系众生,心忧天下,同样赤子般地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同样怀有“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炽热情怀。“茶坊”是心灵的栖息地,是灵魂的避难所,是精神的乌托邦。副刊“茶坊”不愿充当为生活涂抹油彩的化妆师,它要充当的是敲击生活的砧石,是铮铮作响的林中响箭,是如鲁迅所言的“爱的大纛、憎的丰碑”。
  “茶坊”作为文艺副刊的新闻意义,就在于上述“四感”中重塑着副刊的新形象,挖掘着副刊的新内涵,拓宽着副刊的新空间。副刊不“副”,相反它在自己一系列展叶喷花的生长中,让我们看到了副刊那青枝绿叶、茁壮成长的新形象,悟到了它给我们新闻副刊研究的新启迪新思考。
  
  注 释:
  ①耿占春:《话语与回忆之乡》,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1月版。
  (作者单位:河南经贸职业学院)
  编校:施 宇
其他文献
“人”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对象,在传递意识形态的过程中,人文属性表现得尤为突出和重要——即不仅仅是把工作态势看作是一个客观、静止、孤立、冷峻的对象,而是把思想政治工作看作是参与每一个个体内在发展需要的,同时又与外部人文环境互为关照的、动态的表达与诠释过程。由此可见,在方法上抓实质,在活动上抓多元,以凸显感性因素和情感因素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核心作用。    在方法上抓实质    抓根本:思想导引。
期刊
论“痴”    关于“痴”字,在最初造字的时候,它的意思应该近于一种生理现象。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说它是“不慧也”,《说文解字系传》中说是“神思不足”之病,而关于“痴”字的意义演变,周汝昌先生在《点评红楼·说痴》一文中,开篇就进行了探究。他认为,“痴,本来是一个生理问题,无甚深意可言。大约从魏晋南北朝那段时期起,它渐渐‘转化’成为一个‘文化问题’。它原来是一个骂人的难听的恶词,后来却成了赞人甚
期刊
汶川大地震,牵动报人心!  震后的第4天,从上海学习归来的我,急切打听到了可以赴灾区采访的消息,便主动请缨,和摄影记者陈更生一起,于次日零点时分,即赶到了到处断壁残垣、尘烟滚滚的都江堰。  在灾区采访的10多天里,我的内心,时时被一种东西撞击着:大灾面前,生命,是如此的脆弱;而精神,却是那么的坚强!    穿行灾区,眼里常含泪水    在都江堰市疾控中心家属院倒塌现场,一位中年人神情凄然,眼巴巴地
期刊
县市广播电视在加强农村宣传报道方面取得的效果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县市广播电视的农村宣传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比如,由于县市广播电视从业队伍大都没有受过新闻专业培训,但是贴近“三农”(农业、农村、农民)是县市广播电视宣传报道的最大优势,也只有报道好“三农”,才能使这一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那么,如何采集、选择、提炼,将农村的新闻报道出去,还得靠记者深入农村,进行认真采访,深层次发掘,在县市广播电视报道的“
期刊
近年来,伴随着平面媒体之间的竞争加剧和网络媒体的高速发展,平面媒体,尤其是IT类平面媒体,依靠广告和发行的“二次营销”模式很难保持利润的高速增长和自身的持续发展。在此情况下,会议活动营销,即平媒“三次营销”的概念应运而生。  会议活动营销,是指平媒在对市场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后,根据市场需求,经过精心策划,依靠自身的传播影响力、政府及读者资源,整合发行、广告、数据库等多种平台,为客户和读者搭建起
期刊
他17岁从事新闻写作,至今已有20个年头;他从一位农民成长为县委新闻科科长和县文联副主席;他以发表重要稿件6000多篇的骄人业绩站立业界前沿;他先后两次出版了自己的新闻专集和文学专号。  捧着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金少庚丛书》,笔者感慨不已,这个仅仅初中毕业的农村青年,文集却多达100多万字。    荷锄笔耕,新闻伴着庄稼长      1986年,金少庚初中毕业,但由于家境贫困,辍学在家。同年,金
期刊
随着舆论环境的不断开放和电视媒体数量的骤增,电视媒体间的竞争力已经呈现出白热化的趋势;与此同时,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风云突起,它们凭借着其开放性和交互性优势,正在迅速分流大量的电视受众。现阶段,电视媒体究竟应该如何应对新形势下的新挑战,有效争取受众呢?  明确自身定位,做全国性或区域性的特色媒体,充分发挥电视媒体的“价值传播者”的角色,使自己成为某些领域、某些理念的价值倡导者和传播者。这里需要说
期刊
在传播学研究领域内,媒介框架是指媒体在报道某个事件时,基于某种特定的看法,通过反复使用特定的关键词、隐喻、图片或论调,从某个固定的角度来说明问题。媒介框架的存在使事实的全体背景简单化,突出事实的一些方面,而忽视另外一些方面。社会学家戈夫曼在“框架”说的论述中,认为个体的主动性是有限的,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真实”体验是在各种复杂程度不同的框架下构造出来的。本文拟通过对新华网、CNN、BBC三家有代表
期刊
品牌是商品的“脸谱”、“牌子”。美国著名市场营销专家菲力普·科特勒这样定义品牌:“品牌是一个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图案,或是它们的相互组合,用以识别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与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相区别。”①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品牌不同于名称、名字。名称和名字主要是用于识别事物,是表面的;而品牌则是针对竞争对手的,是体现商品个性和消费者认同感、象征生产经营者的信誉,被用来与其他商
期刊
大凡重大常规性的新闻事件都较难评论,一则因为评论的取材点难以创新,二则评论所运用的事实材料以及需要说明的道理大多数人都明白,因此很多类似的新闻评论往往流于形式,让读者难以阅读。面对奥运这样一个宏大的主题,如何写出有深刻见解、既符合奥运需求又符合受众需要、变宏大叙事为微观表述的评论便成了摆在各媒体面前的一个巨大的问题。  自2008年8月1日起至2008年8月9日,人民网奥运频道相继发表11篇“奥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