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的泥巴传奇

来源 :民间故事选刊·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g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没有硝烟的战场


  清光绪十一年,按公历算是1885年,此前的汉口布匹市场,是三种布鼎立,各有千秋。它们是上海产的阴丹士林布,日本产的三洋布,以及汉口本地产的土布。阴丹士林布与三洋布都是宝蓝色,但阴丹士林布色彩均匀,且不褪色;三洋布色彩一般,褪色,但质地却细腻些;土布是由本地产的土坯布染色而成,色泽斑驳易褪色,织纹粗糙,但便宜耐穿。这就形成了三种布的不同价位,适应了汉口不同层次的市民需要,因此它们才能够井水不犯河水,并存于汉口的大市场。
  但是,到了1885年,这种长期形成的市场布料格局陡然起了变化,原因是北京的谦祥益布店来汉口设立分店了。
  北京谦祥益布店,在全国共有七处分店。老板孟传珠将眼光瞄准了江汉之交的汉口大市场,拨银5万两,将他的独子孟继富派到汉口,筹备第八家分店。
  孟继富也的确没有辜负其父的厚望,从他1885年秋在汉口汉正街的仁和街开设谦祥益布店起,到1889年一共才5个年头,就已经让谦祥益生产并销售的宝蓝官布、宝蓝竹布、宝蓝洋布名满汉口,号称三宝蓝布,声名远播到荆襄、陕川、湘赣一带,吸引那儿的客商纷纷来汉口进货。
  在谦祥益来到汉口要分一杯羹的新形势下,汉口布匹市场的格局自然要起根本性变化,上海产的阴丹士林布,退出了汉口市场,本地产的土坯布转向以供应谦祥益再加工为主。不愿退出市场的,只剩下一家日本人开的三洋布店。日本人在汉口经营既久,是不会轻易认输的,而三洋布店的地址,就在汉口六渡桥一侧,距仁和街不远,只要放眼一看,彼此都可望见。这就注定这两家店谁也不会善罢甘休,必有一番你死我活的恶斗。
  三洋布店的总店在日本大阪,老板叫三和久之远,一般人嫌他的名字别扭,便干脆叫他三和拉倒。此人四十多岁年纪,秃头、蓄仁丹胡,常穿件日本和服,手里却端着个中国铜水烟壶,颇有点儿不伦不类。但是,这个三和可不是一盏省油的灯。
  三和从1890年3月起,对谦祥益发起了一轮又一轮进攻。当时汉口市场的布匹价格,以每匹布长2丈、宽1尺2、重约3斤的而言,平均售价是纹银0.3两。三洋布店是洋机织的布,又是从日本运来,卖得贵些,每匹原售0.35两。谦祥益的洋布实际是由本地土布染整而成,虽然质量不逊洋布,却只售0.25两。三和就将三洋布店的布也降到了0.25两一匹。
  听到三洋布店降价的消息时,孟继富正在店堂后侧的会客室,与一位姓陈的四川客商喝茶谈生意。他放下手中的茶杯,平心静气地对传话的伙计说,传我的话,咱店的布都卖0.2两纹银一匹,就从现在开始。
  孟继富眼光一瞟,看到那位姓陈的川商似乎坐不住了,便微微一笑地对伙计补充说,记住,还有一句话,不要传漏了,就是給这位陈先生的货,也都按新价重算,不得有误。
  就在孟继富降价的当儿,三和应声又降了,每匹布卖到了0.2两纹银……
  谦祥益与三洋的这场拉锯战,杀得硝烟弥漫,难解难分,直到双方都降到了0.15两纹银一匹。三洋从日本大阪先后两次调来价值30万两纹银的货物,谦祥益从天津与山东分别调来价值40万两纹银的货物,统统投入了汉口市场。倒是汉口的老百姓,每日价两个店轮流跑,便宜布买了不老少,得到了实惠。

潜伏深入为偷泥


  5月中旬的一天,有手下人向孟继富报告说,老板,这么一斗,顾客倒是盈门了,咱们自己生产的布,加上总店调来的布,都有点儿供不应求的势头,特别是染房,实在是劳力不足,能不能让染房招四个学徒,应个急?孟继富想了想,便答应了。
  手下人一走,孟继富就纳闷起来:三和这家伙也太邪门了,俗话说得好,强龙敌不过地头蛇,他是犟个啥?有情报说,现在三和再没货从日本运来,凭他店里的那点儿老本,折腾不了几天了,哪里会是谦祥益的对手?孟继富想,三和既然明知道拼不过,却又不肯撤退,还是要往死胡同里钻,是不是另有什么不可告人的打算?
  于是,孟继富决定走出店门,到茶馆酒肆去,同那些与三和有来往的商人接近,听听消息,摸个底儿。说起来,中国人到底是向着中国人的。这个摸底,还真没费什么劲儿。
  这些人告诉孟继富,三和一开始自然是因为不愿意放弃汉口市场,到后来眼看大势已去,另一个念头就起来了。说来好笑,这念头简单地说,就是摸不着母鸡,能拔到一根母鸡毛也是好的。三和想得到几块谦祥益货真价实的泥巴,好带回大阪,给他铩羽而归挽回点儿面子。
  谦祥益的泥巴到底是怎么回事,竟能让三和如此看重呢?
  原来,谦祥益将民间织的土坯布买回去后,都要重加平整,然后用一种特殊的泥巴将土坯布两面糊平实了,露天晾上两天,这才三进染缸,轮番上色。外面的传说极其神乎,说谦祥益不仅染料有秘密,尤其是泥巴的秘密更大。
  谦祥益卖的宝蓝布,色泽均匀鲜丽不褪色,效果比德国闻名世界的染料阴丹士林还好,就是因为经过了泥巴糊平这道工序。而日本,当时的染布技术是没有过关的。因此,三和想,他如果能带上几坨谦祥益用的泥巴回国,经过化验得出泥巴的化学成分,再仿制出来,用在本国的染色工艺上,岂不是成了有功之臣?
  得此消息后,孟继富不由想起染整场招工的事,便特意到汉口与黄陂交界处的岱家山去了一趟,那儿正是谦祥益的染整场所在地。他在周工头儿的陪同下,特意召见了那四个新近招进来的学徒。
  四个还不到16岁的娃儿,一字儿站在了孟继富的面前。其中有一个辽宁口音的,长得平头蹙额,细眉长眼,个子稍矮,见了孟继富缩着脖子,害怕极了。孟继富就特意与他多聊了几句,问了他家里的一些事儿,才让他与那三个徒弟一起回了。然后他问周工头儿,学徒中怎么会有这个辽宁口音的?周工头儿说,他是贺老板担保招进来的。孟继富道,我看这辽宁孩子有点儿蹊跷,你得盯着点儿。当然,只要你在培养学徒上按老规矩办,也出不了什么大事。贺老板是咱们的大客户,大概与三洋也有点儿生意上的往来。他保的人,咱们没有不招的道理。   孟继富视察染整场才过5天,他的怀疑就得到了证实。这天傍晚,周工头儿气喘吁吁地从岱家山跑到汉口,一连声地顿脚道,那辽宁娃儿跑了。
  孟继富问,何时跑的?带走了咱们的什么东西没有?
  周工头儿上气不接下气道,今天中午跑的。看到的人说,他是甩着空手尥蹶子跑的,打着赤膊,连咱们的工作服都没敢穿,一会儿就跑得没影没踪了,看来啥子也没顾上带。
  孟继富这才笑着说,跑了就跑了吧,他又没写卖身契。你知道他是哪儿人吗?敢情你到现在还蒙在鼓里哈,这小子不是辽宁人,他是在辽宁长大的日本人。
  周工头儿不由瞪着眼睛问,那日本人跑到咱们这儿当学徒是要图个啥?
  孟继富说,我看是为了泥巴呀,就是那染布用的泥巴,是三和派他来弄的。没偷成泥巴当然好,就是偷去了,也没关系,成不了三和的救命符。

宽宏大度送泥巴


  几天后的一个早晨,谦祥益的大客户贺老板说是受三和委托,给孟继富送大红请柬来了。三和约孟继富于当日晚上7点,到六渡桥的湖南福庆和酒店二楼雅间内小聚。
  孟继富问,贺老板,能否将三和请客的用意透示一二?
  贺老板道,据我看,他是要关门大吉回日本了。在回日本前,他找你是要请你这个与他拼了命的,救救他的命。
  孟继富不由笑笑说,不是请我救他的命,是想请一样东西救他的命吧!为这样东西,贺老板可没少费精神,还保过一个日本崽进咱谦祥益吧!
  贺老板脸一红说,我这事儿是办得不地道,你孟老板既然识破了,就大人大量,放我一马吧。
  到了晚上,三个人准时聚到了福庆和的雅间,面对满桌菜肴,三和只是一个劲儿地敬酒。酒过三巡,三和才开腔说,继富君,咱败军之将,不敢言勇,在返国之际,先在此向你道歉了。
  孟继富说,三和先生言重了!咱们竞相降价,百姓获利,乃是件大好事。咱要在这里代表咱的客户,感谢你呢。
  贺老板也连忙应和道,是的。我本人就两家的都买,再批到外地去,屡获小利。特别是要感谢孟老板,要不是你今日应三和君的邀请赴宴的话,我还当不成陪客,赚不到酒喝呢。只是不知道孟先生既来赴宴,按咱们中国人为客的规矩,有何礼品送给三和君,也好让他回到东瀛作个纪念?
  孟继富说,有倒是有,就是不知三和君瞧不瞧得上眼。说罢,掏出一个油纸包放到了桌上,请三和君自个儿打开看。
  三和向孟继富鞠了一躬,颤抖着手打开纸包,不看犹可,一看就捧着泥巴朝孟继富弯腰三鞠躬,又哭又笑地泪流满腮。然后,三和掏出一把尖刀,激动地说,这刀就送给继富君了。然后将刀一下子插进了桌面,刀尖入桌寸许,刀把儿还在一个劲儿晃悠着呢。就在两人惊讶不已的时候,三和解释说,如果今儿见不到泥巴,或者我不能带上谦祥益的泥巴回日本,我就只有以死谢罪,这刀就是我剖腹自裁用的。现在好了,我回日本有个交代了。
  第二天上午,孟继富又亲自陪三和来到岱家山染整场,任他选了几块泥巴。孟继富知道日本人疑心重,他大度送给三和的泥巴,三和不免会怀疑其中有诈,让他自个儿来这儿尽情地选,他就放心了。同时,也让三和见识了咱中国商人的气度与胸怀。
  三和回日本后,有好多人问孟继富,你孟老板就不怕他带去泥巴化验成功,配制出来后,卷土重来,砸了谦祥益的牌子?
  孟继富微微一笑道,日本人从来就是个死心眼儿,他認定什么就是什么,其他概不入眼。他们就没想到,我所以如此慷慨,是因为我们的泥巴,与咱们的染料、土坯布、染整工序,四者是相互配合相得益彰的。譬如咱们的染料,就全是植物研成,且含有中药的成分。土坯布的性能,保证了泥巴经糊晾后,能更好地上色。染缸又是三进,三次工序各有千秋,因此才能生产出上等的三宝蓝布来。三和回去,就是搞清了泥巴的成分,却与日本生产的布匹、化学染料、染整工序,甚至水质等等,都对不上号,那一切还不是白费劲儿。
  三和回日本后,果然没传出什么动静来,日产的布匹,也还是老样子。他带回日本的那几坨泥巴,仿佛沉入了日本海,毫无消息了。倒是谦祥益的布匹价格马上就回升了,当年利润就达到创纪录的白银20万两。
其他文献
这是一座有着200多年历史的古镇。依山傍水,古朴,静谧。一条在风雨岁月里被磨蚀得溜光,泛着清冷光泽的青石板小路,曲曲折折,从古镇西头向东头延伸。街道两旁,一溜儿老房子青砖黛瓦,或民房,或店铺。有人丈量过,古镇这条唯一的街道足足有两公里之长。也恰是这两公里长的街道将陈家、李家两大习武之家支开。  陈家居东头,向日而居,乃风水宝地;李家居西头,旁侧是鱼埠,难得的商贾繁华地带。平日里,两家各自表面风平浪
期刊
我和小张是大学同学,而且睡上下铺,所以我们关系特别好,有什么事都可以直接拜托对方帮忙,只要事后请对方吃顿饭就可以了。  一天晚上,小张陪他女朋友看话剧去了,我则在宿舍看电影。这时手机响了,小张打来的,他说他的票忘在宿舍了,让我赶紧给他送去。剧院离学校大概有20个公交站的距离,小张很急,于是我立刻動身去给他送票。最终在话剧开始前给他送到了,把票给他的时候我问道:“这次帮了你这么大的忙,你不请我吃顿好
期刊
莫里斯和罗丝结婚25年了,恰逢周年纪念日,两个人好好地庆祝了一番。夜晚,准备上床睡觉时,莫里斯突然盯着妻子看起来。  “你盯着我看什么?”罗丝问。  “亲爱的,我在想,25年前,我俩结婚的時候,我们住在一间小公寓里,开一辆廉价的福特车,看一台15英寸的黑白电视,连一张像样的床都没有,就着个沙发夜里拉开当床。尽管如此,我却很满足,因为我每夜抱着25岁的金发美女睡觉。可是现在,我们在汉普斯特德有这么大
期刊
位于倒流江畔的打箭庐,就是羽冲天制造利箭的地方。打箭廬造出来的狼牙箭,不仅精准异常,更是犀利无比。契丹国屡次南征,就是吃亏在这密若冰雹般的箭雨之下,契丹王召集全国的能工巧匠,模仿了两年,制出的大箭在外形上虽可乱真,可一旦被强弓射出,那可就优劣立辨了,不仅射出的距离较原箭少了二十几步,准头也是大打折扣。    契丹王派出了很多密探,刺探并收集打箭庐的秘密,可是根据收集来的情报,契丹的能工巧匠还是造不
期刊
20世纪80年代,江浙一带丝厂还很多。丝厂里三班倒,其中最晚的一班要上到凌晨两三点。这个时候万籁俱寂,如果是冬天的话,更是漆黑一片,一踩一脚霜,因此上下班实在是件苦差事。  夏天虽然没那么苦,但那时电力供应极不正常,停电是常事,黑灯瞎火走夜路,还是让人担惊受怕,尤其丝厂里大多是些女工。  有一年夏天,有个女工下了晚班回家,正值停电。走进一个巷子里,更是黑漆漆的什么都看不见。  本来她还带了个手电,
期刊
挑战  第一场雪落过后,海半仙从酒坊出来对翠屏说,酒花开得刚好,再过一礼拜可以蒸酒了,今年得再请个伙计。翠屏说,昨天来了个后生,手脚挺麻利的,我让他明天来,你看看再说。  第二天,在酒坊忙乎的海半仙听到身后响起积雪踩踏的声响。海半仙转过身,一个夹着蓝印花包裹的后生朝他过来。李初七站在海半仙面前,头发短短,眉清目秀。海半仙问了他几个蒸酒的事儿,他都答得上。海半仙点点头说留下。  李初七特别勤快,天天
期刊
一年冬天,我一哥们儿骑自行车和一个大爷相撞了,两人双双倒地,哥们儿没敢动。过了20多分钟,大爷起来了,问:“小伙子,你没事吧?”我那哥们儿马上起来说:“大爷,你没事我就没事。”你看懂了吗?  1. 头儿写一“众”字,问下属何意?  答:打牌三缺一。  头儿说:错!意为:虽然仅有三人,也须有一人高高在上。  2. 头儿又写一“从”字,又问何意?  答:形影不离。  头儿说:错!意为:即便二人也分主次
期刊
一、乘车  陈小北提着黑色的皮包站在候车亭里,此时已经入夜,大雨滂沱。真是一场好雨,细密的雨珠连成了线,耳边只能听见“哗哗”的雨声,此时此景倍感凄凉。  陳小北看看表,已经是夜里十一点了,公交车久等不来,亭里冷冷清清就他一个人。他烦躁地放下皮包,掏出一根香烟点上。暗红的烟头在黑漆漆的夜里一闪一灭。已经起风了,初春乱穿衣,他裹了厚厚的大衣还是感到无尽的凉意。  这时,大雨里亮起了两道灯柱,一辆出租车
期刊
托比和马克是一对好友。一次,他们去山里探险,不料迷了路。这期间,马克的腿受伤了,他们得抓紧时间找到下山的路。    一天早上,馬克腿上的伤口发炎了,他对托比说:“你自己走吧,我连50步都走不了了。”托比问他:“那你可以走49步吗?如果可以,那我们出发吧!”马克咬咬牙站起来,托比扶着他走了49步,然后坐下来休息,接着又走了49步……  第二天早上,马克的伤口更肿了,他沮丧地说:“这下连20步都走不了
期刊
谁也没想到,在韩知古七十寿诞的宴席之上,快枪梅林和飞刀北霸天竟凑到了一桌上。本来笑语喧哗的大厅瞬间变得鸦雀无声,仿佛被这两尊神施了定身法。人呢,心若擂起了鼓,嘴呀眼呀手呀的动作,就有点变形。上菜的小二跌碎了一个盘子,人群引起一阵骚动。梅林和北霸天的两个小跟班都噌棱棱亮出家伙,又引起一片尖叫。梅林和北霸天咳嗽了两声,两个小跟班又不约而同地收起了飞刀和手枪。这时,老寿星韩知古嘴叼着玉石烟袋,在算命先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