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很多大学生都是团员身份,是党员的重大来源,因而团建与思政教育的结合是十分必然的。但是中国高校在团中建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存在不少有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这些问题表现在方方面面。主要体现为团建活动形式单一,难以满足当下年轻学生的学习兴趣点。团建领导者缺乏将理论以及方法论与活动内容有效连接,导致思政教育的目的不能很好实现。
关键词:大学生团建;思政教育
大学生团员作为党人才储备队伍中的重要来源,一直都是高等教育各大院校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目标对象。每年都会围绕国家政策行进相关的团建活动。加强团建不仅仅帮助大学生学习党的精神,同时更是党建的重要基础,因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团建要求学生参加到各种活动当中,尤其是社会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群众意识”,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能及时的了解到群众的生活现状,这样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好的服务社会。对学生进行同步的思想教育工作更是团建精神层面的活动目标。将马克思主义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种理念进行传递,理论与实践并行,在实践中掌握好理论。
一、团建中思政教育的问题
(一)忽视了团员的主体地位
在高校团建活动中,往往是学校行政人员硬性要求学生加入进来,而不是学生主观意愿。活动形式也是学校相关部门已经设定好的,然后学生强行执行。这样的后果便是,学生活动热情难以调动起来,从意识深处具有一定的抗拒性。对思政观点也不能很好的接受进去,最终达不到思政教育的目的。这点在中国绝大多数高校都存在这样的现象。与此同时,团建活动的内容与形式都缺乏创新性。基本上都是停留在听讲座,而青年学生对思想政治内容往往处于一种陌生疏离的状态,很难从一个空洞的讲座以及汇报当中,真正的领悟中國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的知识。
而基层团组织当中的负责人不少都是刚毕业的年轻教师,缺乏对学生的深入了解,虽然他们经过硕士博士的专业理论学习,但是实践教学比较欠缺。除此之外组织能力以及管理能力都是有待提升的。“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大学生们的思想教育接受程度以及配合程度,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高校基层团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终效果。”
(二)无法将政治思想与活动完美融合
有的院校也组织了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习。但是活动形式与政治思想能不能完美契合也是一个经常遇到的问题,十分考验组织者的团建活动驾驭能力。团建活动也要将活动的内容与形式根植于党政思想当中。并且在活动进行当中,启发学生学习社会主义一些哲学观和方法论,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团建的目的。但是中国高校团建活动中,往往将活动形式与党政思想割裂了,关联度并不高,或者组织者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仅仅把注意力放到团建活动的顺利展开与完成,而没有意识自觉地把党政教育思想嵌入进入,这也是需要注意的一个地方。
二、解决的方法
大学生团建思政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很普遍的,需要科学合理的方法去改善存在的弊端。
(一)创新活动形式提升学生积极性
传统团建形式学生热情不高,学校效果不理想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而提升学生积极性最大的方法便是让团建活动变的生动有趣,让学生加入活动设计当中来。当代学生是在互联网环境下长大的,“高校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宣传团组织理论, 积极探索网络建团模式, 不断增强网络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避免走向空洞说教的误区,而新颖灵活的团建活动便是吸引学生学习的第一步。例如,可以以微信公众号的方式定期的推送相关的团建活动信息,征集活动策划方案,召集对活动感兴趣的学生,并给予参与者一定的认证与奖励等等。还可以通过微博发布相关信息,把当下年轻人感兴趣的因素融入推广文案当中。都是提升学生积极性与热情的重要渠道。
(二)增加思政内容与活动内容的连接性
提升学生积极性与热情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相关理念。从过去被动机械接受走向在兴趣的基础上的主动接受,这也是提升学生主体性的一种体现。要让学生明白,团建活动为什么要这样展开,有什么理论依据,掌握了这些方法论对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可以提供多大的帮助等等。团建活动可以与当地的革命建设与改革相关的历史事件结合起来。在了解中国党史以及提升知识的过程中掌握方法论的使用。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各种党政基层工作中,了解现实环境以及当下政策如何与方法论结合等等。
三、结语
中国大学团建中与党政思想教育往往在实践的过程中产生割裂,这种割裂主要原因是学生的主体性不足,参与度不高,无法充分的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深入思考的动力,最终也无法深入的体会到思政内容。而充分的了解当心年轻人的喜好以及生活方式,并融入思政教育当中,可以极大的提升学生的投入程度。将活动内容与思政方法论结合,将理论切实的体现在活动当中,将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理论素养。
(作者单位: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简介:王文娟,1986年生,女,本科,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思政教育。
参考文献
[1]饶苗苗.SWOT视域下高校大学生团建工作引导策略探索[J].鄂州学院学报,2015(6):84-85.
关键词:大学生团建;思政教育
大学生团员作为党人才储备队伍中的重要来源,一直都是高等教育各大院校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目标对象。每年都会围绕国家政策行进相关的团建活动。加强团建不仅仅帮助大学生学习党的精神,同时更是党建的重要基础,因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团建要求学生参加到各种活动当中,尤其是社会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群众意识”,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能及时的了解到群众的生活现状,这样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好的服务社会。对学生进行同步的思想教育工作更是团建精神层面的活动目标。将马克思主义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种理念进行传递,理论与实践并行,在实践中掌握好理论。
一、团建中思政教育的问题
(一)忽视了团员的主体地位
在高校团建活动中,往往是学校行政人员硬性要求学生加入进来,而不是学生主观意愿。活动形式也是学校相关部门已经设定好的,然后学生强行执行。这样的后果便是,学生活动热情难以调动起来,从意识深处具有一定的抗拒性。对思政观点也不能很好的接受进去,最终达不到思政教育的目的。这点在中国绝大多数高校都存在这样的现象。与此同时,团建活动的内容与形式都缺乏创新性。基本上都是停留在听讲座,而青年学生对思想政治内容往往处于一种陌生疏离的状态,很难从一个空洞的讲座以及汇报当中,真正的领悟中國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的知识。
而基层团组织当中的负责人不少都是刚毕业的年轻教师,缺乏对学生的深入了解,虽然他们经过硕士博士的专业理论学习,但是实践教学比较欠缺。除此之外组织能力以及管理能力都是有待提升的。“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大学生们的思想教育接受程度以及配合程度,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高校基层团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终效果。”
(二)无法将政治思想与活动完美融合
有的院校也组织了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习。但是活动形式与政治思想能不能完美契合也是一个经常遇到的问题,十分考验组织者的团建活动驾驭能力。团建活动也要将活动的内容与形式根植于党政思想当中。并且在活动进行当中,启发学生学习社会主义一些哲学观和方法论,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团建的目的。但是中国高校团建活动中,往往将活动形式与党政思想割裂了,关联度并不高,或者组织者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仅仅把注意力放到团建活动的顺利展开与完成,而没有意识自觉地把党政教育思想嵌入进入,这也是需要注意的一个地方。
二、解决的方法
大学生团建思政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很普遍的,需要科学合理的方法去改善存在的弊端。
(一)创新活动形式提升学生积极性
传统团建形式学生热情不高,学校效果不理想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而提升学生积极性最大的方法便是让团建活动变的生动有趣,让学生加入活动设计当中来。当代学生是在互联网环境下长大的,“高校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宣传团组织理论, 积极探索网络建团模式, 不断增强网络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避免走向空洞说教的误区,而新颖灵活的团建活动便是吸引学生学习的第一步。例如,可以以微信公众号的方式定期的推送相关的团建活动信息,征集活动策划方案,召集对活动感兴趣的学生,并给予参与者一定的认证与奖励等等。还可以通过微博发布相关信息,把当下年轻人感兴趣的因素融入推广文案当中。都是提升学生积极性与热情的重要渠道。
(二)增加思政内容与活动内容的连接性
提升学生积极性与热情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相关理念。从过去被动机械接受走向在兴趣的基础上的主动接受,这也是提升学生主体性的一种体现。要让学生明白,团建活动为什么要这样展开,有什么理论依据,掌握了这些方法论对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可以提供多大的帮助等等。团建活动可以与当地的革命建设与改革相关的历史事件结合起来。在了解中国党史以及提升知识的过程中掌握方法论的使用。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各种党政基层工作中,了解现实环境以及当下政策如何与方法论结合等等。
三、结语
中国大学团建中与党政思想教育往往在实践的过程中产生割裂,这种割裂主要原因是学生的主体性不足,参与度不高,无法充分的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深入思考的动力,最终也无法深入的体会到思政内容。而充分的了解当心年轻人的喜好以及生活方式,并融入思政教育当中,可以极大的提升学生的投入程度。将活动内容与思政方法论结合,将理论切实的体现在活动当中,将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理论素养。
(作者单位: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简介:王文娟,1986年生,女,本科,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思政教育。
参考文献
[1]饶苗苗.SWOT视域下高校大学生团建工作引导策略探索[J].鄂州学院学报,2015(6):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