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里德《黄后盖收音机破了》中的媒介霸权意识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c_x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黄后盖收音机破了》是非裔美国后现代主义作家伊斯米尔·里德的代表作之一,在这部作品中,里德以其敏锐的眼光和锋利的笔锋展现了一个已经陷入“媒介霸权”困境的不一样的美国社会,昭示了作为一名非裔美国作家的他已经跳出黑人身份的局限,展现了自己作为一位美国公民对整个美国社会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伊斯米尔·里德 媒介霸权 困境 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
  
  19世纪初,美国人李·德·弗雷斯特(Lee de Forest)第一次把卡鲁索(Caruso)的歌声从纽约大都会歌剧院传送到20千米以外,人类从此开始在真正意义上消除了时空的障碍,进入了无线电广播时代。从1920年起,美国的广播电台就定时为不确定的听众广播节目;到世界大战前夕,70%的美国人定时收听TSF,无线电广播开始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并极大地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人们开始利用无线电广播和其他媒介来传达或吸取信息,媒介的作用变得越来越大;与此同时,人们对媒介的依赖也日渐加深。我们现在习惯打开电视机收看新闻;我们现在已经习惯听取专家的意见,告诉我们应该读什么书,听什么歌;我们对一件事情的看法在播音员说“好了,我们进入下一条”的时候便迅速掐断。更可怕的是,我们开始慢慢变得像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预言的那样:我们感到痛苦的不是我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我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伊斯米尔·里德在他的作品中就向我们描绘了这样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媒介世界。
  伊斯米尔·里德(Ishmael Reed)是美国后现代主义派作家,从1967年出版第一部作品至今,他已经创作了近20部长篇小说、诗集、散文集和剧作,并曾获普利策奖提名,入选美国国家图书奖。里德受到了西方评论家们褒贬不一的评价:褒扬者赞他是当代最优秀的讽刺大师,是文化多元主义的积极倡导者;苛评者斥他为“桀骜不驯、虚妄、爱炫耀、性别歧视、自命不凡”的狂人。笔者认为,作为一名非裔美国作家,里德已经跳出了其黑人身份的局限,与白人比肩而立,并将其对美国社会问题进行的严肃而深刻的思考呈现在其小说中。本文拟通过分析里德于1969年发表的《黄后盖收音机破了》(《Yellow Back Radio Broke-Down》)来考察他对当代美国社会陷入“媒介霸权”困境所表现出来的人文关怀。
  一 “媒介霸权”及其可行性
  “媒介霸权”这个概念最早是由意大利共产党创始人葛兰西在其著名的《狱中札记》中提出的。葛兰西认为:一个社会制度的真正力量并不是统治阶级的暴力或其国家机器的强制性权力,而是被统治者对于统治者世界观的接受,霸权的产生、再生产以及转换是市民社会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作用的结果,这与国家暴力机器的强制性不同。对于葛兰西来说,国家实施压制,而市民社会则行使霸权。霸权在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运作时必须通过市民社会的各种机构,如教育、家庭、教会以及大众文化和大众传媒等社会机制来实施。
  那么民众为何会心甘情愿地对这些媒介俯首听命?我们首先得弄清楚意识形态是如何在社会中运作的:我们每个人都属于社会某一阶级的成员,表现为社会这个大结构中的一个功能或某个效果,在某一生产方式中占一定地位;同时我们这个个体也是社会众多其他个体和因素作用下的产物。问题是,社会上大部分的个体在社会上通常都是处于不自知的状态的,我们看不到隐藏在背后的影响自己的诸多因素,反而觉得自己是依据自己的选择而生活的。让我们有这种假象的原因就是意识形态。它使我们对自我产生虚幻意识,让我们认为自己与社会有重要联系,自己的存在对社会具有意义和价值。由于这种意识形态是无处不在且不易被人察觉的存在,所以,当我们融入社会逐渐形成自我的同时又会不知不觉地与国家机器联系在一起。这点可以用拉康的“想象层”来解释:我们每个人犹如镜前的儿童,先和外物认同,然后此外物再以封闭自恋的方式把形象反映出来,给自我以满意的自足形象。
  里德在《黄后盖收音机破了》中就用文字仿建了这么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在这座黄皮收音机城中有这么一批放弃思考放弃寻求真相的成人,他们整天沉迷于收听收音机里的无线电节目,把从无线电波中听来的信息当成日常的行为准则。小说中的反派头目德拉格手下拥有数量众多的牛仔,德拉格在手下每天聚会的房间里安装了闭路电视和窃听器,暗中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给牛仔们造成一种他拥有超能力的假相从而达到控制他们的目的。这些成人和德拉格手下的牛仔代表着美国社会中沉默地充当服从者的大多数群体;而站在无线电波后面的那些权威和德拉格则代表着掌控着媒介的统治阶级。里德就这样在美国西部的一座小城中戏仿出一个充斥着“媒介霸权”的小型社会。
  二 《黄后盖收音机破了》中的媒介霸权
  故事发生的地点被命名为“黄后盖收音机”(Yellow Back Radio),寓意故事发生在一个媒介世界里,小说标题中的“Broke-Down”暗含着作者希望“解构”这个媒介世界的寓意;小说主人公Loop Garoo Kid中的“Loop”一词本身就有表示“电路的回线”的含义,“Kid”则暗示了在小说中的路德是属于孩子们一派的,他代表着反抗社会媒介霸权的力量。
  整个故事的发展是围绕着抢夺黄皮收音机城的电波掌控权而展开的。当故事的主人公路普·加鲁·基德到达这个小城的时候,发现整座小城已经被一群手持燧发枪的小孩占领了。这些小孩不满城里大人们的专制统治,用一种能迷惑人头脑的“魔王丹”控制了大人,并将他们赶出了城。在原文中,小孩说到:
  “他们(大人)就喜欢听脱口秀节目里的那个老妇女,让她的废话塞满自己的脑子。她反对快乐不要生活都是一帮老朽乏味的呆老头,可她却让他们一个鼻孔出气。他们老是命令我们结对行军,去攻打异教徒。”
  于是,这群小孩就将那些被媒介(脱口秀节目)控制的大人们赶出了城外,把黄皮收音机城变成了自己的乐土。可惜,好景不长,被赶出城外的大人们找到了对黄皮收音机城觊觎已久的牛仔队队长德拉格。德拉格带领着他的牛仔部队在一个晚上突袭了还在酣睡中的孩子们,迅速控制了城内电波。路普侥幸从那场屠杀中逃脱并躲到了一个山洞中潜心修炼伏都教,随后用伏都教的魔法更改了黄皮收音机城的电波,制造了一系列神秘事件。
  无独有偶,二战时期的欧洲曾发生过类似的事件:从柏林发动的奥地利纳粹分子企图于1934年7月25日在维也纳发动政变,他们在谋杀了总理陶尔菲斯之后,又急遣了15人强占了广播电台。这些人出其不意地闯进了大楼,成功地控制话筒整整一个下午。一位当红记者被迫宣读了一篇宣布奥地利归并于德国的宣言书。但这场胜利最终落空了。电台主任打电话给比桑堡高原并命令其播放为转播困难而准备的应急节目。最终奥地利军队又夺回了这座大楼。
  这场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事件是否是引发里德创作灵感的源头我们不得而知,但这两者却同时反映了作者想在这部小说中想要传达的信息:谁控制了媒介谁就控制了局势。马歇尔·麦克卢汉在他的《机器新娘——工业人的民俗》一书中提到:有史以来第一次,在我们这个时代里,成千上万训练有素的人耗尽自己的全部时间来打入集体的公共头脑。打进去的目的是为了操纵、利用和控制,旨在煽起狂热而不是给人启示,而这一武器便是媒介。纳粹分子抢夺电台的目的在于抢夺对民众的发言权,小说中的德拉格在制服孩子军后的第一件事也是夺回了城内电波控制权。此时,传播媒介的性质对于社会的影响已经超过了媒介内容对社会的影响。在当时的美国,各方面都占优势的美国白人几乎控制了所有的媒介,操纵着美国民众尤其是美国少数族裔人群的意识,从而达到统治的目的。里德塑造出来的主人公路普是一个黑人牛仔,但他又不单单仅是代表着非裔美国群体,而是代表着整个美国社会中的所有弱势群体。
  虽然在小说中作者可以塑造出一个英雄,但里德也清楚地认识到个人的力量无法改变整个社会的走向。所以,在小说的结尾,教皇的出现结束了一切的混乱,路普随教皇而去;从上次屠杀中幸存下来的孩子带领着大家奔向他们找到的理想城市——锡伯拉的七座城(无政府—科技主义的天堂)。事实上,里德设计的这座标榜“无政府”的理想之城也仅仅只是作者制造的另一个幻想。这座城市的名字隐含了美国社会今后将会迈入另一个高科技时代的含义,美国民众所憧憬着的这座未来理想城市也仅仅是另外一个霸权社会而已。
  三 伊斯米尔·里德媒介霸权意识的形成
  实际上,伊斯米尔·里德的媒介霸权意识早在他的第一部小说《独立抬棺人》中就已经初露端倪。在这部小说中,里德揭露了一个被强权操控的学术界,无权无势的人被人玩弄于股掌之上。小说中的主人公布卡·杜丕达虽然成绩优异,但在以白人为主导的学术界里,他根本得不到别人的认同和理解,而长期被媒体轰炸的人们对表面意义背后的真相熟视无睹,最后,电视台直播了他被吊死的情景。作者以此向人们警示了一个不知道或找不到自己地位的黑人的下场。到了《黄后盖收音机破了》这部小说,里德的媒介霸权意识已趋于成熟。里德的媒介霸权意识是与他的特殊身份分不开的:首先,与同时期的白人作家相比,里德的非裔身份使他对统治阶级施加在民众身上的霸权行为更为敏感;其次,由于受到美国“装点门面作家”(里德认为,大家在提到黑人文学时,总会将几位获得过重大奖项的作家拿来做代表,而忽视了其他优秀非裔作家,里德称这些总被用来代表黑人文学的作家为“装点门面作家”)的无形压迫,使得里德比同时代的其他黑人作家对美国社会的霸权形势更加深有体会。另外,当时的美国社会正处在大众传播飞速发展的时代,麦当劳的成功、好莱坞的风靡全球无一不借助于媒介的力量。这种种因素直接影响了伊斯米尔·里德的媒介霸权意识的形成。
  四 结语
  伊斯米尔·里德特立独行的作风多少触怒了美国主流评论界,使得他的作品并未被广大民众所知,但他小说里所描绘出来的世界确确实实地反映了美国现代社会的弊端。随着我们开发世界的活动的进展,物质现实似乎在成比例地缩小。我们越来越少地直面周遭的事物,转而在不断地和自己对话,把自己完全包裹在虚拟当中,以至于不借助人工媒介我们就无法看见或了解任何东西。就像美国学者波兹曼《娱乐至死》中所说的那样:电视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政治、宗教、教育和任何其他公共事务领域的内容都不可避免地被电视的表达方式重新定义。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一切文化内容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而且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里德也曾在接受一次采访的时候宣称:“美国人是在电视上成长起来的”。里德清楚地知道自己并不会因为写了几本反映社会弊端的书就能改变这个社会发展的轨迹,但他确信,他需要把他看到的问题告诉大家,因为这是他作为一位作家所要肩负的使命。
  
   参考文献:
   [1] hmael,Reed.Mixing it up,Taking on the Media Bullies and Other Reflections.New York:Da Capo Press.2003.
   [2] Ishmael,Reed.Yellow Back Radio Broke-Down.New York:Avon Books,1969.
   [3] Joseph,Henry;Ishmael Reed.A MELUS Interview:Ishmael Reed.MELUS,Vol.11,No.1,Toward a New Literary History(Spring,1984).
   [4] Madge,Ambler.Ishmael Reed:Whose Radio Broke Down.Negro American Literary Forum,Vol.6,No.4(Winter,1972).
   [5] 林元富:《历史·神话·虚构·幻想——伊斯米尔·里德和他的〈黄后盖收音机破了〉》,《外国文学》,2004年第6期。
   [6] 林元富:《美国后现代的一头黑牛——伊斯米尔·里德其人其作》,《外国文学》,2004年第6期。
   [7] 马歇尔·麦克卢汉:《机器新娘〈工业人的民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9] 让-诺埃尔·让纳西,段慧敏译:《西方媒介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 王家湘:《20世纪美国黑人小说史》,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
  
   作者简介:彭艳,女,1986—,湖南人,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2008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非裔美国文学。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通过对彼得·泰勒“一个老处女的故事”探讨,解析了老处女伊丽莎白在多因素作用下的畸形的青春期成长历程,反映了加强青春期性心理教育的重要性。 Through the discussion o
咖啡是当今世界上消费量最大的一种饮料.近年来,我国饮用咖啡的人也日趋增加.由于工作和社交的需要,许多女性 Coffee is the most consumed beverage in the world today,
人工饲养的美国青蛙肉质白细嫩,味道鲜美爽口,营养丰富,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高级滋补品,被列为当今世界九大菜之一.确实,多食这样的蛙肉,不仅可一饱口福,还可补中益气、
几年前,美国作家恰克·帕拉尼克小说集《Haunted》的台湾版《恶搞研习营》中的《肠子》在网络流传的时候,和菜头指出,这是书商的先期炒作,等到这本书推出内地版的时候,肯定不
摘要 《梅丽迪安》不仅是一部反映黑人如何反抗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的小说,也是黑人探索自我实现和自我决定的一种人文表达。通过对20世纪美国黑人身份危机的敏锐观察,艾丽丝·沃克提出了自己对黑人民族战胜种族歧视、实现社会平等问题的看法。本文以小赫斯顿·A·贝克提出的黑洞理论为视角,分析了女主人公梅丽迪安发现自我、实现自我完整的三次尝试,肯定了黑人传统文化中的“祖先智慧”对黑人争取社会公平和种族平等斗争中的
大多数的痣是良性的,一般不需做任何治疗。如面部的痣过大而影响美观时,或者怀疑有恶变倾向时,则应切除和整形。对于一些点状的皮内痣,可以使用冰 Most of the beggars are
海水呀,你说的是什么?是永恒的疑问。天空呀,你回答的话是什么?是永恒的沉默。你看不见你自己,你所看见的只是你的影子。不要因为峭壁是高的,便让你的爱情坐在峭壁上。我的存
日本专家曾指出,多吃白糖对小孩会产生三大危害:骨折、脊柱侧弯、龋齿。此外,还有癌症。听到癌,你是否会相信呢? 可能大家会问:“白糖怎么会与癌症联系起来呢?日本研究人员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