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频段星载相控阵双波束发射链路载荷设计与实现

来源 :航天器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duanhua05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二代中继卫星S频段多址相控阵系统对前向多波束服务能力的需求,设计了一种用于星上射频波束形成的S频段双波束16通道发射链路,其产生的波束具有高EIRP、高实时响应的特点,具备波束指向计算、通道移相、功率放大与控制等功能.针对发射链路搭建了测试系统,对通道的性能指标进行了有线测试,证明该发射链路具有良好的幅相一致性及优异的波束切换性能,并在与相控阵天线集成后的无线测试中,对系统的EIRP、波束扫描和跟踪能力、数传性能进行了验证.
其他文献
探月工程推动了我国航天器热控技术长足发展,基本形成针对月面探测器月昼散热、月夜保温相融合的热控技术体系.文章论述我国在探月工程中开发的新型热控技术及其应用情况.展望后续长期无人及有人驻留月球探测任务,建议发展大功率同位素温差电池(RTG)和小型核反应堆技术,以提升月夜期间的热-电联供能力和效率;发展泵驱两相流体回路技术,提升月昼与月夜期间可控热传输能力;发展热泵技术及低吸收、高发射涂层热控涂层技术,以提升月昼期间的辐射器热排散效率.
本文以石墨电极生产过程在线体密称重为题,通过秤体、称重托架和提升机构一体化设计,实现电极在两种不同介质中的称量和控制,从而可自动计算得出电极的体密指标.
为通过数值仿真计算方法准确预测冲击响应,基于模态试验和冲击响应试验,对响应板的碰撞冲击过程进行动力学参数修正.模态试验过程,通过响应面优化的方法对响应板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厚度参数进行优化,优化后的固有频率计算值相对误差在±2%以内.冲击响应试验过程,冲头冲击高度6.3 cm条件下,对试验和数值仿真的响应谱曲线进行误差评价;基于响应谱各分析频率点均方根误差最小的优化目标,通过曲面拟合得到最优的质量阻尼系数和刚度阻尼系数.动力学参数修正后的模型在3个不同冲击高度条件下的冲击响应谱预测中,大部分频率段的误差在
传统遥感卫星星上成像、地面处理的方式制约了用户信息获取的效率,为提升遥感卫星在轨处理的智能化水平,文章针对多项在轨智能处理技术,设计并研制了星载智能处理器,突破了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在轨云检测实时处理和多层级在轨重构等关键技术,并基于某遥感卫星对软硬件设计进行了在轨验证,测试结果表明:在轨智能处理可显著提高用户信息获取的有效性和时效性,倍增卫星对地观测效能及服务能力,可应用于后续遥感卫星设计.
针对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如何支持月球探测器导航的问题,根据信号功率电平计算模型,辅助航天器姿态模型信息,全面考虑发射/接收天线增益方向特性、飞行轨道特征、飞行姿态和天线安装位置及指向等因素,改进GNSS信号可见性分析方法,并利用嫦娥-5 T1探测器的实测数据验证了改进方法的正确性.以嫦娥五号探测器为例,利用该方法分析了GNSS信号可见性,结果表明:相比单GPS系统,采用GPS+“北斗”双模工作模式,可以显著增加可见卫星数,最大增幅可达100%.对于地月转移轨道段,接收机载噪比门限达到21 dBHz
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数据拟合得到在轨情况下的相对半长轴拟合结果,并以此为输入构建应用GNSS数据拟合计算的卫星自主维持星座构型策略.自主构型维持策略根据卫星轨道纬度幅角与半长轴之间的微分关系与星载GNSS接收机测量得到的高精度纬度幅角信息,对星座构型维持过程中相对半长轴的变化情况进行拟合计算,得到高精度的相对半长轴拟合计算结果,从而大幅度提高利用GNSS数据对轨道相对半长轴的测量精度.对极轨星座的仿真结果表明:上述星座构型维持策略能够有效提高构型维持精度,可以满足未来大规模星座自主高精度构型维
多维力传感器能够测量三维空间内多个方向的力和力矩,因此广泛应用于称重、机器人、机械加工、航空航天、医疗康复等领域,已成为近年来的热点领域.由于多维力传感器一般通过安装在弹性结构上的多个应变敏感元件来实现,为了保证传感器的精度与可靠性,需要对弹性结构和敏感元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设计.本文综述了多轴力传感器敏感元件和弹性结构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并以此为基础对多维力传感器小型化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阐述和探讨.
卫星上常用的静态随机存储器(SRAM)型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器件易受到空间环境中高能粒子辐射发生单粒子翻转,从而可能导致电路出现故障,引起卫星无法正常工作.针对此问题,文章采取的抗单粒子翻转方法是通过FPGA的内部访问接口(ICAP),对配置数据进行回读刷新,并使用纠错能力更强的RM(2,5)码来替代常用的FRAME_ECC纠错码,最高可以支持对3个比特位的翻转进行检错纠错,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纠错能力.除此外,还对刷新控制电路部分进行三模冗余加固处理,降低了刷新控制电路出现单粒子翻转的可能性.并且
针对异轨卫星相对位置大范围动态变化的问题,在分析单颗卫星可见性、轨道特性及天线指向范围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异轨等高中地球轨道(MEO)卫星的建链模式设计方法,推导了与建链模式匹配的最小离轴角解析式和指向范围判断式,并结合不同类型建链情况提出了两类建链模式实现流程及其匹配的最小离轴角解析式.对典型工况的稳定链路数、指向范围类型及最小离轴角进行计算,并与STK软件仿真结果比对,结果表明:文章设计的建链模式完全可行,最小离轴角计算值与仿真修正值偏差(小于0.1°)优于工程要求的指向精度(0.2°),具备工程应用
与低地球轨道合成孔径雷达(LEO SAR)相比,地球同步轨道合成孔径雷达(GEO SAR)具有合成孔径时间长、波足速度慢和幅宽大的特点.根据GEO SAR的特点,提出GEO SAR波束误差综合补偿方法,主要包括基于主被动联合振动抑制的高精度波束指向稳定度控制、基于卫星平台姿态摆动的波束方向图测量和基于分块处理的数据域波束误差补偿.该方法综合考虑了GEO SAR波束在各环节的误差源,可以最大限度地补偿波束误差,从而很好地改善GEO SAR的成像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