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收藏的几件瓷器

来源 :文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lph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伦·林(Helen Dalling Ling)是一位美国的收藏家兼文物商人。2002年,海伦的家人把她收藏的53件中国文物捐献给了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下面介绍的就是其中的3件瓷器。
其他文献
志丹苑水闸遗址位于上海市普陀区志丹路和延长西路交界处的志丹苑小区(图一)。2001年5月发现,2002~2006年经过多次发掘后全部揭露。现将遗址的发掘收获简报如下。
2005年12月~2006年1月,我队在配合洛阳市土杂公司住宅楼基建工程中,清理了一处宋代砖瓦窑遗址。该遗址位于洛阳市人民路与环城北路交叉口西南角,业余体校以北,东距渥河600米(图一)。砖瓦窑遗址有5座窑(Y1~Y5),地层堆积较为简单,窑开口于近代层下。现将清理情况简报如下。
1983年12月,湖北江陵张家山出土的张家山汉简《算数书》,一般被认为成书于前汉初期,然而就一些算题而论,它的完成或许可以追溯到秦代。流传至今的中国数学书中最古的《九章算术》被认为完成于东汉时期,《算数书》则是比之早两三百年的数学文献,因此它不仅被中国的数学学者,而且也被世界上的数学学者所瞩目,现在许多研究者正致力于它的解读。我们于2001年组织了张家山汉简《算数书》研究会,着手展开解读工作,目前为止已经将其成果分成数篇发表。
1998年8月,河北丰润卢各庄村民在村南还乡河中取沙时,发现1件铜鼎。 该鼎通高43.3、口径35.3、腹径34.8、壁厚约0.6厘米,重11公斤。为侈口,圆唇,直耳,束颈,三柱形足,器底外部三角形范痕明显。颈部饰弦纹三周。外底部有烟炱痕。器底有一直径0.4厘米的沙眼(图一)。
丝绸之路古国钱币,主要是指丝路沿线国家制作使用的各类用于贸易流通的货币。20世纪以来,我国各地的考古发掘中有不少贵霜、萨珊或拜占庭王朝等钱币实物出土,它们不仅见证了丝绸之路上东西方物质文明的交流,也为文化交流承载了珍贵的信息。在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研究中,古代丝路钱币文物始终有着特殊的地位。
为配合景德镇市环城高速公路南环段的基本建设,2006年2~4月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景德镇民窑博物馆联合组成考古队,对公路途经的铜锣山窑址进行了抢救性的考古发掘。铜锣山窑址位于景德镇市昌江区竟成镇银坑村银坑小学后山叶家坞西侧铜锣山的山坡上(图一),西南约300米处是道塘里窑址。
期刊
明清两代沿袭宋元时期设立官窑的做法,在江西景德镇设置御窑,以满足宫廷对瓷器的需要。文献记载及研究成果表明,明代御窑创建于洪武二年(1369年)…,称“御器厂”,明王朝灭亡,其遂为清王朝所有,并改称为“御窑厂”,直至清王朝灭亡,前后延续了542年。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