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曲折历程

来源 :考试·高考文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w0310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的完成,为实现国家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振兴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共和国成立后,党和人民为之奋斗的中心目标,就是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共和国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曲折历程,就是中国现代历史发展的主线。
  
  一、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949.10——1956)
  
  早在新中国成立前夕,1949年3月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就明确提出了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任务(两个转变)。新中国成立后,从1949年10月至1956年,用了大约七年时间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这“过渡时期”的七年又可分为“前三后四”两段。
  1.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0——1952):社会主义改造的准备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前三年的中心任务是巩固政权,恢复经济。在此期间,完成了土地改革,进行了抗美援朝卫国战争,开展了剿匪反霸、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斗争,建立并巩固了各地各级人民政权;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稳定市场、统一财经、调整工商业,迅速恢复了旧中国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到1952年全国工农业生产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有了根本好转,为国家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准备了条件;同时,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也为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2.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1953——1956)
  这一阶段的后四年,中心就是贯彻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开展以“一五”计划为中心的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这四年主要干了三件事:(1)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2)以一届人大和第一部共和国宪法颁布为标志,创造性地形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3)开展“一五”计划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奠定了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1952年6月,毛泽东指出:“在打倒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以后,中国内部的主要矛盾即是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随着主要矛盾的变化,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任务提上日程。1953年6月,中共中央公布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这条“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其特点是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其实质就是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我们国家和社会的唯一经济基础。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在实践中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其主要特点是通过逐步过渡的形成,采用和平方法(赎买政策)解决了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对抗性矛盾。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使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在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已占绝对统治地位(92.9%),这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共和国历史发展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为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了一块最坚实的基石。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颁布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形成了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和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我国基本政治制度。
  1953年开始实施的“一五”计划规定的基本方针是:集中主要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以156项苏联援建项目为中心的基本建设的完成,奠定了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工业结构有所改善,东北成为共和国的重工业基地。
  
  二、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期探索(1956.9——1976.10)
  
  1. 良好的开端
  (1)面临的形势:1956年,当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时,全国人民就面临着转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际局势趋向缓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步入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揭露了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更加促使中国共产党人独立地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2)《论十大关系》:1956年5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以经济建设为着重点,阐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的十个方面的矛盾及解决这些矛盾的基本原则。这成为探索适合本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起点。
  (3)中共八大(1956.9):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初始阶段,中共八大向全国人民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纲领。其中最重大的决策,就是对三大改造完成后的国内主要矛盾作出了科学论断(我国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提出了党和全国人民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尽快地把我国建设成先进的工业国。这就在实际上提出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转移,即由革命和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由此,共和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阶段。
  (4)《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提出必须正确区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2. 严重的失误
  胡绳主编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指出: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探索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当时面临的主要是两大问题:一个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一个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规模速度问题。在前后约达二十年(1957——1976年)之久的长时间中,我们党在这两大问题上都一再发生严重的失误。”中共八大后不久,党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出现了曲折,八大决策的贯彻受到“左”的错误的严重干扰。
  (1)反右派斗争扩大化:1957年反右派斗争犯了扩大化的错误,它不仅打击了一大批被错划为“右派”的治国兴邦的优秀分子,而且改变了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重新认定“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始终是我国内部的主要矛盾”。这就成为这个阶段党在阶级斗争问题上连续犯错误的理论根源,也是后来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理论依据。
  (2)“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制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它在实际上放弃了八大确定的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总方针,片面追求高速度,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模。此后,全国掀起了以全民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高潮,以“一大二公”为特点的人民公社在农村一哄而起。“大跃进”运动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公社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和生产积极性。这是这一阶段党在指导经济建设上所犯“左”倾 冒进错误的主要表现,使共和国建设出现重大曲折。
  (3)“反右倾”斗争和三年经济困难
  1959年中共中央召开庐山会议,本为纠正1958年以来的一些“左”倾错误。由于彭德怀致信毛泽东,尖锐批评“大跃进”以来的“左”倾冒进,结果被打成“反党集团”首领。会后,反右倾运动在全党展开。这场“反右倾”斗争造成两大后果:一是把阶级斗争扩大化带到党内,并导致党内“一言堂”和个人崇拜的恶性发展;一是打断了已有的纠“左”进程,并导致“大跃进”狂潮再起。
  由于从1958年连续三年“大跃进”等原因,使我国从1959年起出现持续三年国民经济困难时期。这主要表现在: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农业、轻工业产量大幅下降;人民生活贫困,市场物资匮乏,有的地区甚至出现饿死人的现象。面对严重困难,党中央开始纠正工作中的“左”倾错误。1960年党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1962年召开“七千人大会”,作出了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调整的重大决策。经数年艰苦奋斗,终于走出困境,国民经济重新步入正轨。但与此同时,政治思想领域阶级斗争扩大化错误不断升级,特别是1963年在社教运动中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针,1965年明确规定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最终导致了后来的“文化大革命”。
  (4)“文化大革命”
  1966——1976年发生的“文化大革命”是由执政的中国共产党领袖毛泽东亲自领导和发动的,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恶性发展的结果。执政的共产党内个人崇拜盛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的原则遭到破坏,使党失去了纠正自己领袖错误的能力。《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历史已经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文革”期间,宪法与法律成了一纸空文,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陷入极不正常的状态;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10年中仅国民收入就损失5000亿元(相当于建国后30年全部基本建设投资的80%),使我国与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3. 巨大的成就
  在开始全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中,虽有严重曲折,但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上还是正确趋向占主导地位,仍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十年间,我国初步建成了独立的工业体系。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大庆、胜利、大港三大油田建成投产。电子、原子能、航天等新兴工业从无到有逐步壮大。新修铁路8000多公里,建成兰新、包兰等铁路。在一些尖端科学技术上取得突破,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中国发射第一枚中近程运载火箭,研制成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在这一时期建设起来的。
  在“文革”十年中,我国国民经济虽遭巨大损失,但社会主义建设并没有停止,许多方面仍然取得了一定进展,科学技术的某些领域甚至取得世人注目的成果。石油工业、铁路建设有较大发展,南京长江大桥和成昆、湘黔等内地铁路干线相继建成。1966年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1967年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1970年发射第一颗卫星,1971年核潜艇建成并试航成功,1975年我国成为继美、苏之后第三个能回收卫星的国家。1973年,“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
  
  三、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1976.10——2007.10)
  
  1.共和国伟大的历史性转折(1976——1981)
  (1) 徘徊中前进
  “文革”结束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历史转折关头。粉碎“四人帮”为这一历史转折提供了契机,但由于“两个凡是”干扰使共和国的发展出现过徘徊。1977年邓小平复出,着手整顿科技和教育。1978年邓小平支持并领导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冲破“两个凡是”的束缚,形成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实现伟大转折作了准备。
  (2)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12)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共和国伟大的历史性转折的根本性标志。全会实现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决定性转变,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这次全会标志着:中国从此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从此开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探索。
  直到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全面完成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宣告了伟大历史性转折的全面实现。
  (3)改革开放的起步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影响最为广泛的是普遍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包产到户为主要特征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虽然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实行的,但它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农村改革的推动下,城市也开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1980年对外开放迈出了决定性的第一步,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设置了四个经济特区(1988年海南岛建省,成为第五个经济特区)。
  2. 开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1982——1992)
  (1)中共十二大(1982.9)
  邓小平在开幕词中首次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崭新命题。这不仅为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竖起一面旗帜,也成为正在形成中的邓小平理论的主题。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十二大制定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奋斗纲领。
  (2)中共十三大(1987.10)
  党的十三大在深入分析中国国情和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系统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就实现了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重大突破,宣告我们党已开始找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也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初步形成。十三大还确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3)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在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同时,农村改革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到1987年夏其产值首次超过农业总产值,实现了我国农村经济一个历史性变化。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从1985年全面展开,一个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新格局逐步形成,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也改变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
  在80年代初建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的基础上,1984年开放大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随后,又相继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区,以及环渤海地区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91年决定开放上海蒲东;此后,长江沿江及内陆与沿边的一些城市也陆续开放。从而在全国范围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种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向跨世纪发展的新阶段(1992——2002)
  (1)中共十四大(1992.10)
  1992年初,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攻关之际,邓小平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深刻阐明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根本问题,强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同年10月召开中共十四大高度评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次大会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2)中共十五大(1997.9)
  1997年9月,在邓小平逝世7个月后召开的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要求全党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大会还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3)贯彻“一国两制”方针,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并成为我国的国策。1997年7月和1999年12月,先后顺利实现了香港、澳门的回归。“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我们党和政府对台工作的基本方针,按照“一国两制”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4. 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2002——2007)
  (1)中共十六大(2002)确立了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作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决策,提出了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大会选出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的党中央领导机构。
  (2)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2003)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首次提出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这就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创新发展观念,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
  (3)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2004)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第一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崭新的课题。
  (4)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2005)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第一次提出“新四化”(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概念,强调国民经济要“又好又快”的发展;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
  (5)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2006)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全会强调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综合实力大幅跃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增强。从1978年到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2165亿美元增加到26269亿美元,年均增长9.7%,远远高于同期世界平均3%的速度。按照汇率折算我国经济总量列世界第四(人均GDP已超过2000美元),我国已成为工业经济大国和世界贸易大国(进出口总额位列世界第三),中国工业化水平已经达到工业化中期。2007年10月,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中共十七大,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我们将沿着十七大指引的道路和方向奋勇前行,新世纪头20年到建党百年,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国百年,我们要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审稿:王富友编校:孙卫东)
其他文献
高三复习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地毯式”轰炸,层层推进,扫除障碍,知识点要面面俱到;第二个阶段是“重点攻坚”,打开缺口,以知识专题为核心,对课本进行重新整合;第三个阶
某校高三(4)班同学通过观看60周年国庆庆典的现场直播,进一步了解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光辉历程,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
期刊
“逋赋”是常见于中国古代典籍之中的一个专有名词,按本义来说,逋赋指“未出之赋”,也就是未能按时按量缴纳的田赋,此外,还有一种引申义,指拖欠、逃避田赋的行为。如果类比于
石棉是被国际癌症研究组织(IARC)认定的1类致癌物质,目前已被许多国家禁用。但我国依旧是石棉的第一消费大国和第二生产大国,对石棉行业的发展缺少政策指导和行政管理,难以解
一、典例剖析读某日北半球部分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精馏塔运行的能耗程度取决于在精馏塔详细设计过程中,对一系列设计问题进行节能优化,以达到降低能耗节约能源,本文主要从精馏塔的基本结构设计着手,包括改变进料温度和与位置
[专题梳理]    一、近代化的含义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它们源于同一英文单词“modernization”,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近代化就是工业化和与之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变化,也就是实现社会的转型,即从中世纪社会转化为近代社会。    二、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    1、起步阶段(1840年鸦片战争到1895甲午中日战争前)  这一阶段,主要是地主
期刊
将丙二腈与对甲基苯甲醛置于乙醇中,室温下搅拌,迅速反应,得到高纯度产物4-甲基苯亚甲基丙二腈。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最佳反应条件:搅拌2h,温度25℃,丙二腈:对甲基苯甲醛的物质
在阐述绿色发展理念提出背景、内涵、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了绿色发展理念与高校培养化工创新人才的关系,确定了绿色创新人才的基本素养要求,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下高校培养化工创新人才路径:完善高校发展政策制度、相关教育、教学、科研的规章制度,把绿色科研融入教学,实施高校绿色创新化工人才培养实践,提高企业对于绿色人才的重视程度。
为了大幅度提高聚醋酸乙烯酯的耐水性,本文采用全氟烷基乙基丙烯酸酯单体(FA)对其进行改性,并通过羟甲基丙烯酰胺(HMA)进行内交联,以醋酸乙烯酯(VAc)、丙烯酸(AA)、丙烯酸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