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_s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者根据多年的育人经验,结合当代教育的新理念,认为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语文教学观、学习方法与评价方法能够达到不断加强学生情感体验,进而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目的。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情感体验 健全人格
  
  爱因斯坦曾说:“学校的教育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于漪曾说:“教在今天,想在明天。”这就表明我们的教育应为明天培养一个个的和谐因子,从而构筑和谐的社会。
  语文课标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1]
  课改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而情感教育则是一个主要的目标。只有将人格培养融入到一种积极、愉悦的情感氛围中,语文教学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
  一、彻底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促进语文学习的情感交流
  教师要摒弃传统的师道尊严,牢固树立“教育就是服务”的观念。魏书生曾说:“为学生服务,就不应强迫学生适应自己,而应努力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原有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以使自己的教学适应学生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真正做到“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公正地对待每一个人,向他们提供最恰切的教育,使具有不同天赋、潜能,不同气质、性格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都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以使他们在社会生活中找到应处的位置,最充分地实现他们作为“大写的人”的价值。[3]
  1.加强自身学识与思想修养,创设融洽的师生关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会使学生受益匪浅。因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的行为、活动已经潜移默化地达到了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目的。教师应把学生纳入到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师生关系中。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作为独立自主的、有人格尊严的、发展着的、前途不可限量的人,会积极地参与一切课内外教育活动,在与教师的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教师通过创造积极的师生关系,可使学生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体验,引导学生的自由個性和健康人格的生成与确立。[4]
  2.加强师生的日常交往,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应主动接触学生,以亲切的目光注视学生,以浓郁情味的话语温暖学生,以优美的语言启迪学生,使学生感到老师和蔼可亲,以愉快的情绪、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语文课的学习之中。这一切都应以爱作为行动的底蕴。这种爱使教师在语文教育中极具涵养和耐心,具有春雨、春风、春光般的抚育能力和技巧。他们教书育人,使学生“如坐春风”。在交往中,教师应尊重学生,宽容学生,尽可能地尊重多样性、珍视个性。最重要的是教师应能够等待,以对学生多一分亲切,多一分理解,多一分信心。只有教师的爱心为学生所感受,学生的心弦才会为教师所拨动。只有学生对老师感到亲切、平等,才敢于独立思考,才敢于交流思想,才会产生学习兴趣。
  二、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观,注重语文学习的情感陶冶
  语文学习应注重学生的情感陶冶。有人曾说:“作者完成了书的一半,读者完成了另一半。”这种“完成”就暗含作者与读者的双向交互作用。当学生带着期待走进作品空间时,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丰富的心理体验,当这种体验与作者产生共鸣时,就会达到一种至纯至美的审美境界。
  教材中文质兼备的作品相当多。优美的作品是作者真情的外化,“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真情最容易打动学生稚嫩而又单纯的心灵:土地的誓言中的爱国之情;背影中的舐犊之情;斑羚飞渡的不屈豪情;珍珠鸟与人的和谐之情;还有“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悠悠思乡之情……这里有对祖国的爱、对人民的忠、对事业的追求、对信念的执著;这里有赤子之心、莫逆之交、朋友之情、手足之谊;这里有拍案而起的激愤、催人泪下的凄切、细雨霏霏的柔婉、天地动容的悲惨;这里有开怀的笑、嚎啕的哭、会心的悦、无名的愁……这一切如何不让学生怦然心动,而终有所悟呢?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打开心扉,尽情感悟,做主动的探究者,最终得到愉悦的心理体验。
  三、改变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注重语文学习的合作与创新
  语文学习活动更多的是一种开放的群体活动,因而多个个体之间的交流、沟通在学习中的作用至为关键。不同的学习者因性格、爱好、情感、阅历、知识储备的不同,势必产生效果的不均衡性,这就需要建立一种以合作探究为学习方式的合作体,以期资源共享,共同进步。合作使学生学会了接纳与必要的退让。创新是一种心态,一种人格特征,它已成为时代的要求。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基础学科,包含着丰富的创新内涵。为此,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注重语文学习的合作与创新。
  四、改变传统的语文评价方法,关注全体学生的健康成长
  传统的评价是单一性的评价,它把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较为宽泛的也就是加上了德育内容。而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一直处于教师包办中。这种评价只能激励少数尖子生,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教师的包办性评价,忽视了学生自我评价的意识和能力,往往造成学生在学习与评价中处于被动状态;单一的评价,使部分高分学生认识不到自己的缺陷和不足,也淹没了低分学生的优点和长处,使部分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与做人的自信,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障碍。
  教师应以多元智能理论为依据,构建新型的评价体系:评价应以帮助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关注每一个学生,从语言、逻辑到数理、运动、音乐、自我认知、人际关系空间、自然观察者智能开展多方面的评价。[6]其方式可以是各学科成绩评价、特长评价、课堂评价、练习评价、民主评价、自我评价等。学校应设置多种奖项,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智能强项,并在其强项智能与弱项智能之间架起桥梁,使学生既能发挥个人的优势和长处,又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不足,使学生从评价中得到成功的体验,树立自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之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与活动中,达到使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目的。
  总之,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学,将是一种开放性极大的活动,用真诚诱导每一颗求知的心灵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增长知识、发展个性、健全人格,这才是最终的目的。
  最后,要强调的是,在语文教学中特别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说语文教学的设计最关键的是要符合儿童的天性。“当教育一旦符合儿童,就会同他们的与生俱来的学习天性发生巨大的‘共振’”[7],唯有如此,语文教学才能真正激扬学生的生命,才能真正步入教育的春天。
  
  参考文献:
  [1]陆志平,顾晓白.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对比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152.
  [2]魏书生.魏书生文选.漓江出版社,2002.10,VOL2:196.
  [3]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北京师范大学教师培训学院,P31.
  [4]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北京师范大学教师培训学院,P41.
  [5]张正君.当代语文教学流派概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3:39.
  [6]林宪生.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的运用.开明出版社,2003.7.
  [7]郭思乐.教育激扬生命——再论教育走向生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3:386.
其他文献
  目的:从患者证候学、心功能、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射血分数、缩短分数、血压变化等方面评价益气升陷活血汤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及本方案的安全性。   方法:将入选的30
阅读理解型问题主要是提供新颖的背景材料,让学生通过阅读自主获取信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迁移与应用。阅读理解型问题涉及的面较广,内容丰富,有代数方面的、几何方面的,甚至是学生目前没有接触过的高中数学内容。虽然背景各不相同,但问题的层次仍在学生“跳一跳、够得着”的范围之内。这类试题的特点是在所提供的阅读材料中蕴含着某些规律、信息、数学思想方法或一些新的规则,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通过观察、归
摘 要: 本文从几何的角度解答2011年浙江省高等数学竞赛(文专类)的试题。由函數满足的不等式推广得出两条函数曲线的公切线, 并运用公切线简洁地解答了导数计算问题, 另外运用曲线凹凸性和抛物线极值研究了其它问题。  关键词: 高等数学竞赛 凹凸性 公切线    对文科的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应更多放在对数学文化的认同与理解方面,而对数学知识及方法的掌握要求与熟练程度,均不应列为重点.无论是弘扬数学文
  目的 通过观察股骨颈骨折术后骨折部位疼痛消失时间、骨痂生长情况以及髋关节功能恢复,验证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内部中成药制剂特制接骨丸的止痛、促进骨折愈合及促进髋关
目的 了解孕妇膳食营养素摄入状况,探讨其体内叶酸、Hcy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进行孕妇健康教育及合理营养平衡膳食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397例孕早期孕妇进行跟踪调查,酶联免
摘 要: 素质教育历来是高等教育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从高等教育现状出发,分析了素质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认为强化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着力点。从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内容创新方面阐述了素质教育内涵,进而指明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素质教育 高等教育 发展现状 有效途径    素质教育,一个全民性的话题,横亘在我们面前,激发我们的思考和行动。面对新世纪国际竞争的发展趋势
摘 要: 本文从构建科学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自主性学习;着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人为本,变“教书”为“铸魂”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在新形势下如何来打造打造高中历史教学课堂。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高中历史 教学反思    在高中课程改革中,确实有很多东西需要我们去学习、去了解、去掌握。在新形势下继续深化教育改革,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那如何打造好自己的历史教学以适应新课程改革呢?我谈谈
二战时英国首相丘吉尔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宁肯失去印度,也不能失去莎士比亚。”这是对文化的极大尊重。学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和社会文化的孵化器,校园文化是学校历史传统、环境氛围、工作作风、道德规范、行为方式等因素的总和,其中学校美术文化是“文化立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那么美术教师从自身专业的角度可以从哪些方面积极参与构建学校美术文化呢?实践中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尝试。 
摘 要: 文化是指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可以反映某个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形态。语文课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文化的载体,民族文化是语文的灵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要兼顾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通过语文课堂这个平台,展现文化的魅力。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初中语文教学 文化意识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文化多元化的重点之
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中指出:“高中语文课程要满足多样化和选择性的需要,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参与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建设,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谈谈对这一适应新课改而诞生的实验教材的整合运用。  一、苏教版教材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