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人云:“授人以鱼,足解一日之饥;授人以渔,足食终身之鱼”。自古以来,人们就明白传授方法是教育的关键,那么在新课程体系下我们更要明白掌握方法技巧的重要性。我们应该“授之以渔”让学生终身受益,要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以致用,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本文中,笔者也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来谈几点收获和体会。
关键词:数学学习;提高效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4-0055
一、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新的思路
在《思路决定方法》这一本书中,有一句话是这样的:“思路是灯,方法是路。路走的对不对关键是灯的问题。”如果把以前我们的一堂课当作一站路;教师当作公交司机相当贴切。司机只要将乘客送到目的地就可以了,司机心里只有他心中的那些点,到站即停、即停即走。而以前的我们也是如此:教师一味的讲,学生只有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一切灌输。师生之间显然是不平等的。加之激烈的升学竞争,更导致师生矛盾加剧,造成了学生严重的逆反心理,甚至形成情感对立。这种状态下的教学,势必事倍功半。在新课程体系下我们如何能让学生事半功倍呢?现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领路人,更是指路明灯。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以人为本,也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所以,我们首先要解放学生的思想:让学生明白自己是主人,课堂上要独立思考,学会与其他同学交流、合作。
比如,笔者讲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第五章《圆》这一课时时,圆的定义、圆的一些概念学生很难接受,笔者是用游戏化解难点的。笔者找了一根大约半米的直木棍,一个转椅(转盘上有一点可以和直木棍固定)就可以了,笔者设计这样的游戏规则:找两位学生,一个坐在转椅上,另一个学生用木棍推着这位同学转一圈。然后让同学们结对,保证每位学生都能推一圈。接着再介绍圆的定义,笔者想同学们都会接受的,并且永远也不会忘记。这样的一节课效率怎能不高。
二、改以教定学为以学定教
以前有一句耳熟能详的话: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学生的命根。光关注学生分数,不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也就是所谓的高分低能。叶圣陶说过并不称赞某教师讲课时有怎样的最高艺术:“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教师讲课。”一堂课究竟怎么上?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地学习,学习的主动性也渐渐丧失,何谈培养学生、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我们不能以分数论英雄,而是以学生是否得到发展为依据。
如笔者在处理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第二章《数据的离散程度》时,创设的情境:老师想从两位同学中选一位同学去参加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老师看这两位同学最近两次的数学成绩,甲两次成绩分别为40、60;乙两次成绩分别为30、70。同学们你能告诉我该让那位同学代表我们学校参加省里比赛那,马上有同学选乙,他说因为乙有可能考最高,笔者没给答案,紧接着有同学反驳乙,乙有可能考最少啊。同学们陷入到沉思中。于是笔者说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有时只考虑到平均数是不行了,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数据的离散程度》中的内容,下面学生开始自学课本内容。学生们都沉浸在知识的探寻中,看大家能否判断两台机床出来的产品更符合标准;看大家能否判断两种品种麦穗长出来更整齐等等。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先计算出平均数,如果平均数一样,再算方差”。同学们从这节课中学到了很多。
三、激发学习兴趣,增强信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的开始时就要注重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的能力大小不在于只“讲授知识”,而在于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下面,笔者以两个例子来说明:
案例1:解直角三角形
要沿斜坡辅设水管,从剖面图看到,斜坡与水平面所成的∠A可用测角器测出,水管AB的长度也可直接量得,当水管辅到B处时,设B离水平面的距离为BC,如果你是施工人员,如何测得B处离水平面的高度?
A同学:从B处向C处钻个洞,测洞深。
B同学:反对,因为根据实际情况,这样做费力。
C同学:这不是费力问题,C点无法确定。
D同学:因为AB,∠A均已知,应该运用解直角三角形知识去解决:
BC=AB·sinA。
这是一个施工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这一问题的提出可以使学生感到具体的实际问题就在自己身边等待解决,增强了主动意识,激发了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应该知道,它又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以致用能力非常必要,可以帮助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生产中的许多问题,并且可以提高学生的技能操作素质,发展能力。
案例2:观察下列等式,回答问题
8 9 8×9=89
78 9 78×9=789
678 9 678×9=6789
5678 9 5678×9=56789
(1)写出类似的两个等式:
(2)这些等式有什么规律?你能用语言简述这个规律吗?
这个例子使学生根据特例进行归纳、猜想、用数学符号表示并给出证明这一重要的数学自主探索的过程。
学习是一项以学生参与为主的认识活动,没有学生的参与,教学很难有所成就。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做到心中有学生,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方法,唤醒学生参与的意识。许多成功的课堂教学实践表明,学生作用发挥得好,学习积极性高,教学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新沂市草桥中学 221300)
关键词:数学学习;提高效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4-0055
一、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新的思路
在《思路决定方法》这一本书中,有一句话是这样的:“思路是灯,方法是路。路走的对不对关键是灯的问题。”如果把以前我们的一堂课当作一站路;教师当作公交司机相当贴切。司机只要将乘客送到目的地就可以了,司机心里只有他心中的那些点,到站即停、即停即走。而以前的我们也是如此:教师一味的讲,学生只有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一切灌输。师生之间显然是不平等的。加之激烈的升学竞争,更导致师生矛盾加剧,造成了学生严重的逆反心理,甚至形成情感对立。这种状态下的教学,势必事倍功半。在新课程体系下我们如何能让学生事半功倍呢?现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领路人,更是指路明灯。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以人为本,也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所以,我们首先要解放学生的思想:让学生明白自己是主人,课堂上要独立思考,学会与其他同学交流、合作。
比如,笔者讲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第五章《圆》这一课时时,圆的定义、圆的一些概念学生很难接受,笔者是用游戏化解难点的。笔者找了一根大约半米的直木棍,一个转椅(转盘上有一点可以和直木棍固定)就可以了,笔者设计这样的游戏规则:找两位学生,一个坐在转椅上,另一个学生用木棍推着这位同学转一圈。然后让同学们结对,保证每位学生都能推一圈。接着再介绍圆的定义,笔者想同学们都会接受的,并且永远也不会忘记。这样的一节课效率怎能不高。
二、改以教定学为以学定教
以前有一句耳熟能详的话: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学生的命根。光关注学生分数,不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也就是所谓的高分低能。叶圣陶说过并不称赞某教师讲课时有怎样的最高艺术:“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教师讲课。”一堂课究竟怎么上?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地学习,学习的主动性也渐渐丧失,何谈培养学生、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我们不能以分数论英雄,而是以学生是否得到发展为依据。
如笔者在处理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第二章《数据的离散程度》时,创设的情境:老师想从两位同学中选一位同学去参加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老师看这两位同学最近两次的数学成绩,甲两次成绩分别为40、60;乙两次成绩分别为30、70。同学们你能告诉我该让那位同学代表我们学校参加省里比赛那,马上有同学选乙,他说因为乙有可能考最高,笔者没给答案,紧接着有同学反驳乙,乙有可能考最少啊。同学们陷入到沉思中。于是笔者说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有时只考虑到平均数是不行了,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数据的离散程度》中的内容,下面学生开始自学课本内容。学生们都沉浸在知识的探寻中,看大家能否判断两台机床出来的产品更符合标准;看大家能否判断两种品种麦穗长出来更整齐等等。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先计算出平均数,如果平均数一样,再算方差”。同学们从这节课中学到了很多。
三、激发学习兴趣,增强信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的开始时就要注重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的能力大小不在于只“讲授知识”,而在于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下面,笔者以两个例子来说明:
案例1:解直角三角形
要沿斜坡辅设水管,从剖面图看到,斜坡与水平面所成的∠A可用测角器测出,水管AB的长度也可直接量得,当水管辅到B处时,设B离水平面的距离为BC,如果你是施工人员,如何测得B处离水平面的高度?
A同学:从B处向C处钻个洞,测洞深。
B同学:反对,因为根据实际情况,这样做费力。
C同学:这不是费力问题,C点无法确定。
D同学:因为AB,∠A均已知,应该运用解直角三角形知识去解决:
BC=AB·sinA。
这是一个施工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这一问题的提出可以使学生感到具体的实际问题就在自己身边等待解决,增强了主动意识,激发了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应该知道,它又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以致用能力非常必要,可以帮助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生产中的许多问题,并且可以提高学生的技能操作素质,发展能力。
案例2:观察下列等式,回答问题
8 9 8×9=89
78 9 78×9=789
678 9 678×9=6789
5678 9 5678×9=56789
(1)写出类似的两个等式:
(2)这些等式有什么规律?你能用语言简述这个规律吗?
这个例子使学生根据特例进行归纳、猜想、用数学符号表示并给出证明这一重要的数学自主探索的过程。
学习是一项以学生参与为主的认识活动,没有学生的参与,教学很难有所成就。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做到心中有学生,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方法,唤醒学生参与的意识。许多成功的课堂教学实践表明,学生作用发挥得好,学习积极性高,教学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新沂市草桥中学 22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