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一大那个醒目的空白将不复存在

来源 :北京档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fr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专家点评: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因为是开天辟地的“第一次”,在中共党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当年的每一位参加者都是史家和民众所极为关注的。但令人遗憾的是,几十年间,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在介绍15位出席者的版面中,14位均有大幅照片,唯独第15人却是无奈的醒目的空白。
  尼克尔斯基,你的音容笑貌如何?永记前贤、知恩图报的中国人在苦苦寻觅,这块历史空白成了许多人的心病。
  令人万分欣喜的是,事至今年初秋,历史迷底终于被揭开——经俄罗斯数家档案馆和中、俄、蒙学者的不懈努力,尼克尔斯基的身世和照片终于浮出水面。
  我们不由得再次感叹档案在拨开历史迷雾中的无以替代的神奇作用。
  
  媒体故事:
  
  熟悉中共党史的人都知道: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共有15位参加者,国内出席者13人,还有两位共产国际的代表:马林和尼克尔斯基。
  15人中,14人的履历、照片和人生故事,都一清二楚,惟有尼克尔斯基,成了一个谜团,几乎无人知晓他的模样、他的故事。86年前匆匆走进上海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的这位俄国人,作为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代表,被郑重委派来帮助中共建党,并在“一大”有过重要发言和建议。如此重要的历史角色,却仿佛成了一个隐约的影子,一晃而过,音容杳然……以致有俄国历史学者撰文称之为“被遗忘的中共一大参加者”。
  于是,在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第三展厅,在介绍15位出席者的版面中,14位均有大幅照片,惟独到了尼克尔斯基,成了一块醒目而无奈的空白,让许多参观者迷惑不解。
  这块历史的空白,到了今年初秋,终于将被完整地填补:俄、蒙两国学者,经由不懈的努力,几乎是同时发现了尼克尔斯基的照片和档案!
  
  寻寻觅觅,女学者发现尼氏传奇一生
  本该悬挂尼克尔斯基照片处的那块空白,一直是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的“心病”,他们从未间断过解谜的努力。据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馆长倪兴祥回忆:上世纪80年代,还曾通过外交途径,致信当时的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请求帮助寻找。这一信息,引起了苏联有关方面的注意。
  俄罗斯著名中国问题专家、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研究员卡尔图诺娃曾撰文说:1987年,苏共中央一位书记应中共中央邀请访华,回国后,他交给苏共中央马列主义研究院一项任务:寻找中共一大参加者尼克尔斯基的生平材料和照片。卡尔图诺娃接过了这项“解谜”工作。尽管她多方努力,也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却一直没有重大突破。
  直到去年,卡尔图诺娃在俄罗斯联邦安全局中央档案馆的帮助下,终于揭开了尼氏的传奇经历。原来,“尼克尔斯基”是军人出身的弗拉基米尔·涅伊曼·阿勃拉莫维奇的化名。他生于1889年,1921年成为俄共(布)党员。不幸的是,1938年,他因莫须有的“间谍罪”被捕,很快便在哈巴罗夫斯克被枪决。1956年,苏联最高法院军事委员会为他平反昭雪。
  尽管尼克尔斯基的生平渐渐浮出水面,但是。因为找不到他的照片,他的面貌仍然模糊不清。热心的卡尔图诺娃教授忍不住在媒体呼吁:吁请远东和西伯利亚的档案工作者和研究者,一旦发现尼克尔斯基的照片,请寄给我们或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
  
  柳暗花明,俄教授携照片重访“一大”会址
  今年6月29日,在一个闷热的黄梅天,转机出现了!小雨淅沥中,来自俄罗斯的参观者、远东国立大学历史学教授阿列克赛·布亚科夫,要求面见“一大”会址纪念馆的领导,称手头持有尼克尔斯基的照片。一大会址纪念馆副馆长张小红闻讯,又惊又喜,一路小跑着来见这位特殊客人。原来,阿列克赛去年曾经来沪参观过“一大”会址。当时,同胞尼克尔斯基留下的那片“空白”,给他带来某种震撼:这个所有人都知晓的中共一大参加者,却又是一个不为人所知的人!哦,我要把尼氏照片送还给中国——阿列克赛暗下决心。
  原来,如同卡尔图诺娃教授一样,他也被尼克尔斯基独特的人生和谜团所吸引,一直在苦苦寻找他的下落,先后向尼克尔斯基工作过的数个边疆地区的档案馆致函查询,均无所获。直到俄罗斯有关方面向他建议,根据尼氏生平的一些线索,不妨向鄂木斯克州档案馆问讯。这封征询信在两个月后,终于有了让他喜出望外的回函,一张光盘中,有两张照片:一张是尼氏人事档案封面,另一张是带有尼氏本人头像的履历表。据称,档案馆中,还有尼氏的几十页文字资料,他的本名与化名均有明确记录,其自传中还披露自己去过上海工作。
  张小红凝视着阿列克赛展示的尼克尔斯基照片,这个神情严肃、眼睛里透着一丝忧郁的中年人,果真是尼克尔斯基吗?阿列克赛提供的,会不会因为是孤证,而不被史学界采信呢?
  
  好事成双,蒙古学者再添有力佐证
  想不到,时隔两个月,“孤证”便不孤了。8月,一个来自内蒙古的电话,让倪兴祥、张小红再添喜色:他们也找到了尼克尔斯基的照片!原来,早在2001年,蒙古国人民党的一位负责人莅临上海“一大”会址参观,也发现了尼氏照片竟付诸阙如,不由回国向蒙古国研究共产国际历史的著名学者达西达瓦询问,能否找到尼氏照片?
  2005年,达西达瓦到中国呼和浩特参加一个学术会议,又听到中国同行向他提出同一个问题。
  不能让中国同行失望!这段历史不能再继续“空白”下去!2006年的4月、9月、10月,达西达瓦先后赴俄,“泡”在与尼氏可能有关的数家档案馆、博物馆,披阅大量相关资料,尼氏的生平事迹渐渐清晰起来。然而,他本人的照片极难查获。直到他的朋友拉·博·库尔斯利用工作便利,在鄂木斯克州的专业档案馆终于发现了尼氏的两张照片!
  达西达瓦喜出望外,立即通知他在中国的朋友,并且相约在金秋9月,一起远赴上海“一大”会址纪念馆,送交这两张珍贵的照片。
  9月12日,当达西达瓦拿出照片的一刹那,倪馆长的心怦怦直跳:和阿列克赛教授提供的,会是同一个人的照片吗?他只用余光轻轻一扫,立时激动起来:两张照片中,一张与阿列克赛提供的尼氏在上世纪30年代的照片完全一样,另一张则是新见,是尼氏在上世纪20年代的英姿——离他参加中共一大的时间更近!心中一块大石落了地,倪兴祥、张小红喜出望外:这个历史的悬念。终于解开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史从此将更加完整!而为了这个“更加完整”,国内外多少学者,做了大量艰辛的求索和研究,让他们感佩交加。
  现在,在上海兴业路那个小弄堂里,长达86年的一片历史迷雾,被轻轻拨开,化名为“尼克尔斯基”的这位共产国际代表,正向我们微笑着走来。用他深邃的目光、坎坷的人生,向世人昭告着革命者的曲折经历与牺牲精神。
  很快,在上海“一大”会址纪念馆15位参加者的展示图片中,那个醒目的空白将不复存在……
  
  媒体文章来源:
  
  李泓冰:一大“第十五人”揭开面纱,《人民日报》2007年9月24日。
其他文献
图书馆藏印章具有对馆藏资料进行标识和象征的作用,同时也对书籍有装饰和美化作用,而随意乱盖馆藏印章反而破坏书籍的版式设计,影响美观.本文从审美的角度,把图书扉页钤印作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技术性人才成为主要的生力军。本文主要介绍了现代化农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农技推广人员职业素质普遍低的原因,以及在农业现代化建设
胡振荣在《档案时空)2008年第八期中撰文指出当前我国已具备了促进档案产业发展的基本条件。首先要弄清几个基本问题。第一,档案产业生产的是档案信息产品,档案文化产品、为公共
●1月5日,我馆举办山东农民书画艺术精品展。13日,我馆荣获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网页设计竞赛活动优秀组织奖。15日,台湾艺人凌峰做客"大众讲坛",讲述《八千里路阅读齐鲁》
2008年3月1日,国务院批准颁布了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下简称《名录》)2392种,山东省图书馆共有38部珍贵古籍人选,其中宋、元本古籍为八部,现叙录如下。
本文简要介绍了南海海区千吨级巡视船减摇鳍座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具体分析了减摇鳍座结构加强的处理过程和处理方法.
组织档案行政执法检查,依法查处档案违法行为,是《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办法》赋予市和区县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法定职责.执法检查作为“十五”期间依法管理档
国家档案局副局长 中央档案馆副馆长段东升    受国家档案局局长中央档案馆馆长毛福民同志的委托,非常高兴来参加北京市档案工作会议首先我代表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对这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借此机会向长期以来一贯关心支持档案工作的北京市委市政府和有关方面的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选向这次会议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参加会议的全体同志并通过你们向全市档案工作者表示亲切的问候!  这次
本人在文山州农机推广站做了多年农机推广工作,对文山农机化发展有自己的一点建议,现根据文山州的地理环境,提出文山发展农机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