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构建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来源 :大观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uc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H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11-0100-01
  新课程教学改革提出:教学不只是单向、封闭、静态的知识传授过程,而是师生多向、开放和动态的对话、交流的过程。因此,教师应该用变化的、动态的、预设生成的观点来看待课堂教学,着力建构开放和谐、动态生成的语文课堂。
  一、 解读文本,促使课堂动态生成
  新课程要求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灵活使用教材,使教科书不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使教材更具开放性。
   1、解读文本,创设新角色
  文本解读是在不同思想意识的碰撞中不断生成的教学生长点、突破点、延伸点及新的教学程序的过程。教学实践表明,要想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取得成功,就必须充分挖掘教材,深入解读文本,重新“激活”书本知识,使知识恢复到“鲜活状态”,从而在“多向互动”和“动态生成”的教学中凸显知识的活性。如在学习《桃花源记》时,让学生担任记者,来到桃花源的现场进行采访。小记者们的问题还真不少:“请问渔人,你来到这个地方,第一感觉是什么?”“请问渔人,你们是否愿意回到外面的世界?”“如何开发桃园,请谈谈你的设想。”……面对小记者们的提问,扮演渔人、桃园中人的同学一一作答。采访完之后,记者们马上作现场报道或写新闻报道。这样,让学生通过体验新角色,把自己融入课文情景,实现了课文和学生的深层对话,突出了教材的束缚,教学中生成了出人意料的新体验、新思维。
  2、 弹性留白,设计新的训练点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有经验的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个通往一望无际的科学世界的窗口,而把某些东西有意地留下不讲”。这样就给学生造成了暂时性的知识“空白”。实践表明,语文教学中预留空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探究并解决问题的兴趣,引起学生的联想、想象,使语文教学实处含虚,虚处含实,形成无穷的意味、悠远的意境。如在教学《斑羚飞渡》时,在较圆满地欣赏了文章的精妙之后,尝试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探讨。给学生布置了书面作业,要求以“这是一次 飞渡”为题,完成课堂随笔。学生的思维极其活跃,填写情况可谓是百花齐放,如“生死抉择的”、“跨越生死线的”、“超越生命极限的”、“心灵升华的”等等。学生一改往日写作文的头疼脑涨,写起来神采飞扬,妙笔生花。由此看来,学生经过与课文的内在交流后,留白所产生的丰富的联想和心灵的震撼,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的最佳表现。
  3、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文本再体验
  在使用教材时完全可以打破学科的隔阂,向邻近学科开放,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整合中开阔学生的视野,促使课堂的动态生成。如在学习《音乐巨人贝多芬》一课时,让学生边看课文边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来感受贝多芬的生活遭际、个性气质和特有的精神世界,面对生活的窘迫和苦难的压力,他对不幸遭遇不妥协不屈服的抗争意志,在悲怆激昂的音乐中得到了很好地体现,在阅读中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阅读感受和内心体验。
   二、营造教学过程,促使课堂动态生成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也不再是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应让教学过程走向开放。
   1、 尊重个性解读,促使课堂动态生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教材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随着学生课堂主体性、自主性的增强,学生更加乐于表达,善于表达。对于学生表达的欲望与对文本的个性解读,教师不应轻易制止,而应更多地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并在倾听过程中发现他们的焦点、理解的偏差、观点的创意、批评的价值。这些“意外”或许打乱了教学的节奏,但许多不曾预约的精彩也会不期而至。如在学习《春》一文时,发现学生他们对课文内容很熟悉,就直奔重点的“品读赏读”的学习,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欣赏课文、品味课文,使他们享有充分的自主选择的权利,培养他们的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
   2、 倡导“质疑———探究”学习,促使课堂动态生成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观念之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教师与学生共同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景,激励学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进行扎扎实实的独立思考学习,获得独特感受与体验,然后再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彼此交流启发,共同探讨,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不是单一的,以此培养学生多向思维的意识和习惯,培养他们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要以强烈的求知欲促使学生去读文章,并且主动地进行讨论交流,在自主探究中获取知识的乐趣。
   3、 嫁接错误资源,促使课堂动态生成
  错误是一种自然现象,是极具课程意义的课堂动态资源。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愿意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有的成效的学习时刻”。
   面对语文课堂中的“错误发生”,我们应确立“错误是一种动态资源”的教学观念,及时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错误信息,把错误资源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资源,通过引导学生参与找错、议错、辨错这一动态过程,寻求改正错误的方法,从而把错误转化为一次新的学习契机。例:一位老师教学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文时,意外地将“世外桃源”一词,写成了“世外桃园”。面对学生的发现,教者并没有以简单“纠错”的方式加以处理,而是积极引导学生探讨“如何避免写错的问题”。实践表明,本课的教学中,通过教者对意外资源的捕捉与调控,既帮助同学们纠正了错别字的写法,又在深化文本理解的基础上,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且看这一精彩意外生成:生1:渔人进出的是桃花源,而不是桃花园;生2:桃源就指桃花源,题目就是《桃花源记》;生3《三国演义》中有“宴桃园豪杰三结义”一说,我们可通过比较“宴桃园”的“园”字,来提醒自己不要写错。
   总之,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要从关注生命的高度,细心地呵护学生,积极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生机盎然的舞台。
其他文献
预防手指扭挫伤的观察研究宋丽亚(浙江农业大学310029)手指扭挫伤是篮、排球运动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小创伤。当手指受到侧向外力冲击使手指发生侧屈或外力使手指过伸时,都可引起指间关节
当下我国行政管理新举措层出不穷且争议甚多,应当客观和全面地加以观察和评价,关键在于要以法治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以宽容和冷静的心态来对待当下的行政管理新举措及其争议;全
当各类通俗文化论的研究方兴未艾之时,法律文化的研究,却长期沉默失语。其中重要原因是,法学界对“法律文化”概念的把握存有失误,由此造成相关研究不能解释当代各种法文化现象,研
从运动生物力学角度,探讨田径技术项目的共同点,对田径教学和训练工作者如何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较好地掌握技术和提高运动成绩,有启示和帮助作用。
《体育理论》作为高校体育专业的必修课程,在我国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了。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体育理论》课程为培养体育专业人才,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与事业心,提高体
在以往的教科研活动中,教师常常处于被动的地位,心态与情绪都是很消极的,究其原因有三点:一是教师对教科研活动意义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幼儿园接触的是3-6岁幼儿,把孩子带好,用不
当今普通高校体育教育存在重“人”轻“社会影响”的倾向,在教育目标上失衡,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教学管理松驰,严重地限制了高校体育自身功能的发挥,正视、研究并避免再
文章运用文献综述法,阐述了体育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与对策,为主管部门决策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微机在工业锅炉上的应用已很普遍,但就其控制算法来看,沿用“常规仪表控制方式”居多。本文就经济燃烧算法问题作一分析。
通过对高校知识分子的抽样调查,同时运用因素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揭示了影响当前高校知识分子体育行为的五个主要因素即:自身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因素、体育因素、经济因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