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为游学领域中的新兴概念,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主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 [1] 。 研学旅行是“行走的课堂”,让教学发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让学生调动各方面的能力,运用教材知识解决生活中碰到的问题,从而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达到“立德树人”目的。嘉兴是红船精神的发源地,嘉兴的南湖、乌镇、海盐秦山核电站这三个景区已经被列入红船精神主题旅游路线,以研学旅行的方式,走进这三个景区,开发研学旅行课程,以达到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目的。
一、红船启航——研学设计彰显学科核心素养
(一)主题立意高远,指向核心素养
研学旅行的主题是一次研学活动的灵魂,一个好的研学主题,既能体现出线路资源特色和独特的教育价值,更能表达资源价值和核心素养导向。将本次研学旅行的主题定为红船精神之旅,源于嘉興是红船精神的发源地,2005年6月21日习近平主席在《光明日报》上刊发5000多字的署名文章《弘扬“红船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系统阐述“红船精神”,认为“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他将“红船精神”的内涵高度提炼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嘉兴的南湖、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海盐秦山核电站这三个景区分别展现了当代嘉兴人的奋斗精神、首创精神和奉献精神,通过此次研学,能够深化学生对红船精神的理解,更好地培养对国家的认同。
(二)目标设置清晰,引领核心素养
课程目标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研学旅行课程的目标的设定必须与培养核心素养结合起来。在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统领下,设置具体化、个别化、情景化的目标。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接受历史与社会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是学生通过历史与社会学习能够体现出的带有本学科特性的必备人文品质和关键综合能力,主要由“空间感知”、“历史意识”、“综合思维”和“社会实践”等要素构成[2],根据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要求,将本次研学旅行活动的目标设置为:1.通过参观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海盐秦山核电站科技馆,了解这三个地方的区域特色,培养空间感知素养;2.学会搜集资料与信息、课题研究、合作探究等技能,培养社会实践素养;3.通过研学旅行,更好地弘扬和实践红船精神,培养历史理解素养。
二、红船领航——研学实践涵养学科核心素养
(一) 行前导学,感知学科核心素养
有效设置前置性学习内容,有利于学生理解研学旅行的价值,明确研学旅行对培养自身核心素养的意义,作好研学旅行活动的思想准备,也有利于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设置前置性学习内容,通过观看录像、查阅书籍资料、参观网络博物馆等,根据研学手册对所研学地进行初步的了解,丰实知识储备,形成“研学导航”导学单,试图让学生提前走进每一个景点,预先感受红船文化,做到心中有数,目标明确。
例:研学导学单:
(二)行中游学,达成学科核心素养
根据研学旅行的目标设置,本次研学旅行主要培养学生空间感知、历史理解、社会实践等三方面的学科核心素养,而素养的达成又必须通过过程性学习任务来完成。过程性学习任务是指在学生参观学习的过程中,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索或激发深度思维的导引性学习任务。这是研学旅行课程的重点和关键,研学任务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
(1)空间感知素养的达成
空间感知素养包括了区域认知和人地观,区域认知是指在了解的基础上对有关区域位置、特征、差异、联系等进行解释、比较、说明,就有关区域进行归类、概括,并展开综合分析,人地观念是指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理解和判断。为了达成这一素养,在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这一研学点中设置了如下任务:任务一:游览乌镇东栅、西栅景区,听专家讲述古镇历史。任务二:以小组为单位,采访古镇居民,了解古镇逸事。在这两个任务中,学生能运用时空观念来分析和解释乌镇的历史发展、变迁和延续,培养空间感知。在游览海盐秦山核电站时,要求学生通过了解海盐的自然、人文特色,理解将海盐作为核电站选址的原因。在这一研学任务中,学生通过搜集海盐的自然、人文资料,能够了解海盐的区域位置、特征、差异,能够分析海盐成为核电站选址的原因,培养空间感知的能力。
(2)历史理解素养的达成(见下表)
(3)社会实践素养的达成
社会实践素养包括了图表实用、资料实证和社会活动。在嘉兴南湖这一研学点中,让学生撰写课题:论证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或新时代弘扬红船精神。学生在撰写课题的过程中,掌握搜集史料的途径和方法,对史料进行辨析,培养社会实践能力。参观海盐秦山核电站时,要求学生事先通过网络、书籍等搜集关于秦山核电站的相关资料信息,对秦山核电站有初步的了解。采访核电站相关工作人员,了解核电站的建设历史,知道秦山人为中国核电事业所作的贡献,从而掌握搜集史料的途径和方法,对史料进行辨析,培养社会实践能力。
(三)行后延学,巩固学科核心素养
研学旅行行程的结束,并不意味着课程的结束。有效实施行后课程是保证研学成果巩固和提升的重要手段,行后课程主要包括:成果加工、成果汇报、成果展示。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将进一步得到提高,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例如在研学结束后,我们将指导学生完成相关摄影作品、视频作品等的制作,通过展厅、微信公众号、学校网站等进行展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此次研学旅行的汇报答辩,学生将研学过程中习得的知识与获得的体验进行分享与交流。在汇报过程中,学生的空间感知、历史理解和社会实践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红船远航——研学评价深化学科核心素养
学习评价对研学课程实施过程和效果有着深刻影响。学习评价能力属于高阶思维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不论是反思性的自我评价,还是对他人或外界作出第三方评价,对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都具有促进作用 [3]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研学旅行课程通过过程性的评价和成果性的评价,将进一步深化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一)过程性评价,动态促进学科核心素养
因为研学旅行的评价旨在评价真实的学生实践活动,例如团队协作、人际沟通、问题解决过程、团队活动等。这些实践活动是动态的、体验性的、非标准化的,因此要求评价不仅仅关注学习结果,更关注学习过程,因此研学旅行课程的学习评价必然是过程性的。例如在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研学时,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采访古镇居民,了解古镇逸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对学生的考察探究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进行评价,学生的区域认知、资料实证、社会活动等素养也将进一步能到提高。在参观海盐秦山核电科技馆,模拟当一回小小讲解员这一活动中,我们通过对学生的资料搜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进行评价,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素养。
(二)成果性评价,全面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成果性评价是衡量研学旅行活动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成果性评价是指依据外显的学习成果和内化成果中的知识成果所进行的评价。我们可以对研学手册的完成质量、实践考察报告,课题研究成果、摄影作品解讀等研学成果进行评价,在评价中全面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例如在嘉兴南湖研学结束后,要求学生撰写课题:论证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或新时代弘扬红船精神,学生要完成课题,必然要进行史料的搜集、整合,将符合史实的材料作为证据,对这一观点进行论证,进而对历史形成正确、客观的认识,学生的资料实证意识进一步得到培养。在游览完乌镇后,学生将游览录制成一段短视频,介绍宣传乌镇,并将成果发送至微信群及朋友圈,这一段视频不仅体现了学生的拍摄能力、审美能力、视频制作能力,而且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更能体会到乌镇的魅力,从而培养家国认同感。
总之,研学旅行在国内还属于新生事物,将它与社会学科课程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为出发点,这样的模式还需要进一步去探索,笔者相信,在未来,研学旅行会成为社会学科培养核心素养的有效助力,推动课改的不断发展。
【注释】
[1]彭其斌:《研学旅行课程概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9年,第32页。
[2]牛学文:《中学社会学科考试评价研究》,杭州:浙江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198页。
[3]吴颖慧等:《研学旅行学校指导手册》,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89页。
一、红船启航——研学设计彰显学科核心素养
(一)主题立意高远,指向核心素养
研学旅行的主题是一次研学活动的灵魂,一个好的研学主题,既能体现出线路资源特色和独特的教育价值,更能表达资源价值和核心素养导向。将本次研学旅行的主题定为红船精神之旅,源于嘉興是红船精神的发源地,2005年6月21日习近平主席在《光明日报》上刊发5000多字的署名文章《弘扬“红船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系统阐述“红船精神”,认为“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他将“红船精神”的内涵高度提炼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嘉兴的南湖、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海盐秦山核电站这三个景区分别展现了当代嘉兴人的奋斗精神、首创精神和奉献精神,通过此次研学,能够深化学生对红船精神的理解,更好地培养对国家的认同。
(二)目标设置清晰,引领核心素养
课程目标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研学旅行课程的目标的设定必须与培养核心素养结合起来。在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统领下,设置具体化、个别化、情景化的目标。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接受历史与社会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是学生通过历史与社会学习能够体现出的带有本学科特性的必备人文品质和关键综合能力,主要由“空间感知”、“历史意识”、“综合思维”和“社会实践”等要素构成[2],根据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要求,将本次研学旅行活动的目标设置为:1.通过参观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海盐秦山核电站科技馆,了解这三个地方的区域特色,培养空间感知素养;2.学会搜集资料与信息、课题研究、合作探究等技能,培养社会实践素养;3.通过研学旅行,更好地弘扬和实践红船精神,培养历史理解素养。
二、红船领航——研学实践涵养学科核心素养
(一) 行前导学,感知学科核心素养
有效设置前置性学习内容,有利于学生理解研学旅行的价值,明确研学旅行对培养自身核心素养的意义,作好研学旅行活动的思想准备,也有利于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设置前置性学习内容,通过观看录像、查阅书籍资料、参观网络博物馆等,根据研学手册对所研学地进行初步的了解,丰实知识储备,形成“研学导航”导学单,试图让学生提前走进每一个景点,预先感受红船文化,做到心中有数,目标明确。
例:研学导学单:
(二)行中游学,达成学科核心素养
根据研学旅行的目标设置,本次研学旅行主要培养学生空间感知、历史理解、社会实践等三方面的学科核心素养,而素养的达成又必须通过过程性学习任务来完成。过程性学习任务是指在学生参观学习的过程中,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索或激发深度思维的导引性学习任务。这是研学旅行课程的重点和关键,研学任务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
(1)空间感知素养的达成
空间感知素养包括了区域认知和人地观,区域认知是指在了解的基础上对有关区域位置、特征、差异、联系等进行解释、比较、说明,就有关区域进行归类、概括,并展开综合分析,人地观念是指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理解和判断。为了达成这一素养,在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这一研学点中设置了如下任务:任务一:游览乌镇东栅、西栅景区,听专家讲述古镇历史。任务二:以小组为单位,采访古镇居民,了解古镇逸事。在这两个任务中,学生能运用时空观念来分析和解释乌镇的历史发展、变迁和延续,培养空间感知。在游览海盐秦山核电站时,要求学生通过了解海盐的自然、人文特色,理解将海盐作为核电站选址的原因。在这一研学任务中,学生通过搜集海盐的自然、人文资料,能够了解海盐的区域位置、特征、差异,能够分析海盐成为核电站选址的原因,培养空间感知的能力。
(2)历史理解素养的达成(见下表)
(3)社会实践素养的达成
社会实践素养包括了图表实用、资料实证和社会活动。在嘉兴南湖这一研学点中,让学生撰写课题:论证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或新时代弘扬红船精神。学生在撰写课题的过程中,掌握搜集史料的途径和方法,对史料进行辨析,培养社会实践能力。参观海盐秦山核电站时,要求学生事先通过网络、书籍等搜集关于秦山核电站的相关资料信息,对秦山核电站有初步的了解。采访核电站相关工作人员,了解核电站的建设历史,知道秦山人为中国核电事业所作的贡献,从而掌握搜集史料的途径和方法,对史料进行辨析,培养社会实践能力。
(三)行后延学,巩固学科核心素养
研学旅行行程的结束,并不意味着课程的结束。有效实施行后课程是保证研学成果巩固和提升的重要手段,行后课程主要包括:成果加工、成果汇报、成果展示。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将进一步得到提高,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例如在研学结束后,我们将指导学生完成相关摄影作品、视频作品等的制作,通过展厅、微信公众号、学校网站等进行展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此次研学旅行的汇报答辩,学生将研学过程中习得的知识与获得的体验进行分享与交流。在汇报过程中,学生的空间感知、历史理解和社会实践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红船远航——研学评价深化学科核心素养
学习评价对研学课程实施过程和效果有着深刻影响。学习评价能力属于高阶思维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不论是反思性的自我评价,还是对他人或外界作出第三方评价,对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都具有促进作用 [3]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研学旅行课程通过过程性的评价和成果性的评价,将进一步深化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一)过程性评价,动态促进学科核心素养
因为研学旅行的评价旨在评价真实的学生实践活动,例如团队协作、人际沟通、问题解决过程、团队活动等。这些实践活动是动态的、体验性的、非标准化的,因此要求评价不仅仅关注学习结果,更关注学习过程,因此研学旅行课程的学习评价必然是过程性的。例如在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研学时,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采访古镇居民,了解古镇逸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对学生的考察探究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进行评价,学生的区域认知、资料实证、社会活动等素养也将进一步能到提高。在参观海盐秦山核电科技馆,模拟当一回小小讲解员这一活动中,我们通过对学生的资料搜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进行评价,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素养。
(二)成果性评价,全面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成果性评价是衡量研学旅行活动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成果性评价是指依据外显的学习成果和内化成果中的知识成果所进行的评价。我们可以对研学手册的完成质量、实践考察报告,课题研究成果、摄影作品解讀等研学成果进行评价,在评价中全面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例如在嘉兴南湖研学结束后,要求学生撰写课题:论证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或新时代弘扬红船精神,学生要完成课题,必然要进行史料的搜集、整合,将符合史实的材料作为证据,对这一观点进行论证,进而对历史形成正确、客观的认识,学生的资料实证意识进一步得到培养。在游览完乌镇后,学生将游览录制成一段短视频,介绍宣传乌镇,并将成果发送至微信群及朋友圈,这一段视频不仅体现了学生的拍摄能力、审美能力、视频制作能力,而且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更能体会到乌镇的魅力,从而培养家国认同感。
总之,研学旅行在国内还属于新生事物,将它与社会学科课程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为出发点,这样的模式还需要进一步去探索,笔者相信,在未来,研学旅行会成为社会学科培养核心素养的有效助力,推动课改的不断发展。
【注释】
[1]彭其斌:《研学旅行课程概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9年,第32页。
[2]牛学文:《中学社会学科考试评价研究》,杭州:浙江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198页。
[3]吴颖慧等:《研学旅行学校指导手册》,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8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