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休克时的血液流变学事件

来源 :微循环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iemei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症或不可逆性休克是休克的最终阶段,由于治疗措施难以凑效,预示病人有生命危险.一般相信,如果充分理解不可逆性休克的发病机理,不可逆性休克是能够逆转的.为了研究不可逆性休克的发病机理和寻找治疗重症休克的新方法,作者用大鼠复制了严重的失血性休克模型.首先,放血使平均动脉压(MAP)从100 mmHg降到40 mmHg,并持续1 h;然后将放出的血液再回输.回输血后见到两种不同的趋势:恢复血容量后,平均动脉压回升到100 mmHg,但在非存活组,血压在120 min内再度下降,而在存活组则保持正常;另一方面,回输血液后2 h,提睾肌A3小动脉的血流量在非存活组趋于减少,只有失血前的25.6 %,而在存活组则趋向于逐渐增加,达失血前的48.2 %.因此,在严重休克治疗之后大循环血压(BP)和微循环血流(BF)的恢复之间出现分离现象,它意味着持续的低灌流量和持续低血压是不可逆性休克发病的两个重要的流变学事件.探索不可逆性休克时无复流和顽固性低血压的机理与治疗是十分重要的,因为重症休克时微循环的恢复与疗效和存活率密切相关.本综述根据我们的研究工作,集中讨论这两个血液流变学事件.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估利用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检测少量细胞非整倍体的准确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结合10K 2.0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基因分型芯片平台与多重置换扩增技术(MDA),计算并比较扩增模板为1~10个细胞时各染色体拷贝数分析的准确率,评估影响芯片平台的拷贝数准确率的有关因素及其对染色体拷贝数异常的实际分辨率.结果 使用MDA-DNA作参照时,拷贝数分析的准确率[(79.3±2.9)%~(1
水是生命之源,在活细胞中水的比例约占总质量的70%.大多数细胞的生化反应都是在水环境中进行的,而细胞内外水平衡的稳定是维持生命的关键因素之一.研究显示,水分子跨细胞膜快速转运是通过细胞膜上的一种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P)实现的。
统计学符号按GB3358-19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如下:1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x(中位数用M);2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3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4t检验用英文小
细胞因子(Cytokine,CK)是体内的免疫细胞和非免疫细胞(如: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肌细胞等)分泌的一类生物活性物质,多为分子量在80000以下的多肽类糖蛋白,在体内含量极
蛋白Z(Protein Z,PZ)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维生素(VK)依赖性Ca2+结合蛋白,1977年由Prowse和Esnouf[1]首次从牛血浆中提取出来,属于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超家族成员。人类相应蛋白
继1999年和2000年连续两年被列为年度"人类十大科技进展"后,有关干细胞研究于2007年被再次列为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之一.干细胞由于具有自我复制、高度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等特点,已经成为组织细胞发育分化研究、临床医疗应用等领域的重要材料与产品。
目的了解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亲属在照护患者期间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制订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13名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亲属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分析
目的 用5-溴-2-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标记的人巨细胞病毒(HCMV)进行脑内定位注射,建立SD大鼠脑组织感染模型;研究大鼠脑组织海马部位神经元对HCMV的容许性及HCMV在其内的感染
第五届国际病理生理大会于2006年6月28日至7月1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微循环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会议作为卫星会议与第五届国际病理生理大会同期召开
目的:验证2型糖尿病(T2DM)易感基因CDKAL1(CDK5调节亚基相关蛋白1类似物1)rs7756992位点与中国汉族人群T2DM的关联性,并分析该位点不同基因型的临床特征,为本地区易感人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