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硅双环笼状膦酸酯阻燃剂合成与应用

来源 :工程塑料应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hks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盐、三氯氧磷和甲基乙烯基二氯硅烷为主要原料,两步合成了一种有机硅双环笼状膦酸酯阻燃剂,即甲基乙烯基二(1–氧代–1–膦杂–2,6,7–三氧杂双环[2.2.2]辛烷基–4–亚氨基)硅烷(MVDIS),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表征产物的化学结构.确定最佳的反应条件为:在氮气保护下,溶剂为二乙二醇二甲醚,反应温度为90℃,笼状膦酸酯胺与甲基乙烯基二氯硅烷物质的量比2.1:1的条件下反应10 h,产物MVDIS的产率可达91.4%.通过热重–差热、极限氧指数、垂直燃烧和扫描电镜对阻燃性能与机理及烧蚀产物的微观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MVDIS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与气相阻燃机理,且作为阻燃单体引入不饱和聚酯树脂后获得了良好的阻燃与自熄性能.
其他文献
采用紫外光引发对苯乙烯磺酸钠在聚醚醚酮(PEEK)表面进行接枝聚合,将磺酸基引入至PEEK表面以改善其成骨活性.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水接触角测试对磺酸基修饰的PEEK进行表征,同时,用MC3T3-E1成骨细胞评价磺酸基修饰PEEK的成骨细胞相容性和成骨分化活性.结果表明,采用紫外光引发成功获得了磺酸基修饰的PEEK表面,且改变紫外光辐照时间能获得不同含量磺酸基修饰的PEEK表面;与未修饰PEEK表面相比,磺酸基修饰PEEK表面能显著改善成骨细胞的黏附、铺展、增殖与成骨分化活性,且成骨细胞的黏附、铺展、增殖
为使聚氨酯既具有对微裂纹的自修复功能,又可以再加工使用,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以β–巯基乙醇为原料,首先合成了含有双硫键的脂肪族二醇双(2–羟基乙基)二硫醚(DTBO),将该DTBO引入到端基为呋喃基团的聚氨酯分子链上,再和双马来酰亚胺发生扩链反应,制备了既有双硫键又有Diels-Alder(DA)键的两种动态共价键的自修复线性聚氨酯(PUR-SSDA).该PUR-SSDA具有良好的自修复性能,在经过132℃热处理0.5 h+80℃热处理4 h修复后,断裂试样可达到86.0%的修复效率,且可多次自
通过水热法制备核壳结构的氧化铝(Al2O3)包裹钛酸铜钙(CCTO)填料CCTO@Al2O3,并采用原位聚合法合成出聚酰亚胺(PI)/CCTO@Al2O3复合薄膜.通过红外光谱仪、激光粒度分布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复合薄膜进行表征,对复合薄膜的介电性能、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进行测试,研究填料CCTO@Al2O3含量对复合薄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进一步探究PI/CCTO@Al2O3薄膜与PI/CCTO薄膜的差异.结果表明,CCTO@Al2O3在PI基体中有较好的分散性,当CCTO@Al2O3质量分数为10%时,介
研究了纳米纤维素(NFC)的功能化制备及NFC基水相绿色涂层溶液在生物降解薄膜上的应用,将NFC用丙烯酰胺接枝改性后与纳米蒙脱土、聚乙烯醇和淀粉混合制成混合涂层液,然后涂布在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聚乳酸(PLA)膜上制备纳米阻隔薄膜.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扫描电子显微镜、水蒸气透过率仪等对阻隔膜进行全面表征.结果表明,添加一定量的改性NFC可以大大降低涂布后PBAT/PLA复合薄膜的水蒸气透过率(WVTR)以及水蒸气透过系数(WVP)(温度30℃、湿度90%条件下).
采用微纳层叠多层共挤技术,制备了聚偏氟乙烯(PVDF)/聚酰胺(PA)11复合材料,实现了PA11原位成纤,研究了PA11含量对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A11含量增加,复合材料中微纤含量增大,微纤直径变小,微纤彼此缠结的倾向增大,尺寸变得均一;PA11微纤是PVDF的异相成核剂,可提高复合材料的结晶度;PA11质量分数低于15%时,PVDF相有双熔融峰现象,PA11质量分数在15%及以上时,PVDF相的双熔融峰现象消失.PA11微纤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且PA11质量分数为10%时
为解决工程应用中如何同时兼顾玻纤(GF)增强尼龙(PA)外观和力学性能的问题,将不同黏度的PA6树脂与40%GF共混,制备不同类型的PA6/GF复合材料.系统研究了树脂黏度对PA6/GF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结晶性能和外观的影响.结果表明,树脂黏度对PA6/GF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树脂黏度越高,PA6/GF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越高,而拉伸强度越低;PA6/GF复合材料的熔融结晶行为与其树脂黏度具有密切的关系,树脂黏度越高,材料的结晶温度和结晶度越低;当使用相对黏度2.0树脂与相对黏度4.0树脂复配
采用乙二醇及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对聚乳酸(PLA)进行降解,合成特定端羟基的PLA遥爪聚合物(PLA-diol),探究醇解时间及催化剂添加量对醇解产物分子量的影响;在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作用下,利用马来酸酐(MAH)对不同分子量的PLA-diol进行接枝改性,探究分子量对接枝率的影响.通过凝胶色谱仪、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以及接触角测量仪对醇解产物和接枝物的分子量、结构特性、热性能及亲水性能进行了表征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产物分子量随着醇解时间的增加而降低,且在醇解时间为1 h,催化剂加量为
以退役乘用车塑料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和Comsol模拟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乘用车塑料粒子荷电及其高压静电分离研究.首先探索了聚丙烯(PP)/聚氨酯(PUR)/聚氯乙烯(PVC),PP/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PVC和PP/聚酰胺(PA)6/ABS三组典型乘用车塑料粒子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摩擦桶中的荷电量,得到了三组粒子的摩擦荷电量.进而基于Comsol对粒子在两级高压静电场分布特性、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发现粒子荷电量越大,受电场力影响越大,轨迹偏移越明显.此外,通过模拟得出三组
基于轻薄型环保复合材料的推广与应用,探索了纤维质量分数在45%~85%的高纤维含量以及板材厚度在0.6~1.4 mm的轻薄型长竹原纤维(BF,纤维长度≥100 mm)/环氧树脂(EP)热压复合板材的力学性能及吸水性能.结果表明,随着BF含量的增加,BF/EP复合板材的拉伸和弯曲性能呈现出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当BF质量分数在65%时,BF/EP复合板材的弯曲强度和弯曲弹性模量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72 MPa和30.245 GPa;BF/EP复合板材的吸水率随着BF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当BF质量分数从45%增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