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链脲佐菌素诱导的1型糖尿病小鼠角膜病变模型的对比研究

来源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8369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研究单次高剂量和多次低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腹腔内注射诱导糖尿病小鼠角膜病变的成模情况及其病理表现的异同。

方法

正常6~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8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多次低剂量1个月组、多次低剂量3个月组(60 mg/kg STZ连续腹腔内注射5次)和单次高剂量1个月组(150 mg/kg STZ腹腔内注射1次),每组20只。比较各模型组小鼠成活率、糖尿病成模率、平均体质量、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各组小鼠均行角膜上皮刮除术,采用荧光素钠染色法检测角膜上皮的缺损面积百分比。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角膜上皮p-Akt、Sirt1和Ki67的表达情况。采用Cochet-Bonnet触觉测量器检测角膜上皮刮除前、刮除后3、7、10和14 d角膜敏感度,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角膜上皮刮除前、刮除后14 d角膜神经密度。

结果

多次低剂量1个月组、多次低剂量3个月组和单次低剂量1个月组小鼠糖尿病成模率分别为90%、80%和70%。各糖尿病模型组小鼠血液HbA1c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糖尿病模型组间小鼠血液HbA1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角膜上皮刮除后24 h和48 h,多次低剂量3个月组和单次高剂量1个月组小鼠角膜上皮缺损面积百分比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次低剂量3个月组和单次高剂量1个月组小鼠角膜上皮p-Akt、Sirt1和Ki67的荧光强度均低于正常对照组。角膜上皮刮除前和刮除后14 d,多次低剂量1个月组小鼠角膜敏感度、角膜神经密度与正常小鼠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多次低剂量3个月组和单次高剂量1个月组小鼠角膜神经敏感度、角膜神经密度明显下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低剂量STZ注射1个月不能诱导糖尿病小鼠出现角膜病变特征,而高剂量STZ注射后1个月和低剂量STZ注射后3个月的糖尿病小鼠出现典型的角膜上皮和神经病变,可作为研究1型糖尿病性角膜病变的理想动物模型。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产妇康颗粒对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定期产前检查并行剖宫产术分娩的高龄产妇1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产妇康组及对照
目的探究家庭护理干预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MM瘤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护理,研究组采取以家
检验和判断KLG-1、KD-03、WJX-1等钻井用抑制剂的主要指标皆是“三次岩屑回收提高率”。用该方法检验和判断处理剂质量优劣不妥,因为岩屑不是标准物质,各油田各区块的岩性不同,
目的评估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hADSCs)向内皮样细胞诱导分化的可行性及其眼内应用的安全性。方法体外培养并诱导hADSCs向内皮样细胞分化,实验组加入青链霉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照组分别加入等量磷酸盐缓冲液(PBS),分别观察内皮细胞标志物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表达。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只C57BL/6J小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只,实验
本文论述了Struts和Spring整合的三种方法,并对这三种方法做了做了详细的分析和对比。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支气管扩张雾化器吸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1月在宜春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86例支气管扩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分
随着小寒的临近,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又该来了,此时如何御寒保暖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除了多穿衣物外,吃对食物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抗寒。  第一,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蛋白质本身具有很高的“食物热效应”(也叫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也就是说,进食后会促进体表散热,这种散热所消耗的能量高达蛋白质所含能量的30%之多。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吃涮羊肉会浑身冒汗,而如果只吃涮白菜、涮面条,就不可能达到同样的温暖效果。除了
农村垃圾治理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慈利县针对农村垃圾集中收集难、治理成本高等难题加大治理力度,探索出了组织领导有力、规划布局合理、操作务实高效、各类保障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