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人共相生

来源 :北京纪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jietianj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比之石头掮客,能够真正成为石头藏客的人现在少之又少,他们都是耐得住寂寞的“得道高人”。他们大多是超然于经济利益之外、真正玩得起寂寞的、为天然艺术而疯狂的人,他们孜孜追求石头内在的艺术之美,对炒客们的功利性诉求不屑一顾,他们崇尚“石人共相生、一石一世界”。
  
  老魏的早晨
  清晨的第一抹曙光照亮了北京昌平区流村镇古将村的一处宽大的四合院。院里有个人总是黎明即起,开始他一天丰富而幸福的生活。这里是北京最大的私立奇石博物馆——北京大漠奇石馆。这个人就是奇石馆的创始人、大漠奇石收藏家魏进学。世间爱石者无不知大漠奇石,京城爱大漠奇石者无不知魏进学,魏进学因爱奇石而得到大收藏、大境界和大养生。可谓“一石三得”。
  老魏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是赏石。奇石馆始建于2003年,这里的十几间展室内陈列着他历时数年、耗资300万元、重达数百吨的大漠奇石。珍贵的玛瑙、晶莹的水晶、神秘的玉髓、璀璨的沙漠玫瑰……数不尽的奇石瑰宝令人叹为观止,这也是老魏毕生追求的恢弘见证。对它们,魏进学充满虔诚,他认为,大漠奇石是大自然的精灵,不能个人垄断,要让它的熠熠华彩在人间得到绽放。于是,他付出了数年艰辛和自己的毕生积蓄,建立了这个大漠奇石馆。
  边擦拭、边欣赏奇石是老魏每天的第一门功课,擦着、看着,突然就有了一种新的艺术感受和灵感生出来。石头的自在安闲,给了老魏重要的人生启示。
  吃过早饭,老魏马上就走进他的石工场。大漠石是一种“动态”的收藏。要艰苦寻找、辗转运输,未经过处理的石头大部分都是“泥蛋蛋”,要经夯、砍、削、凿、冲、刷、洗、涤好一番打理才能现出美丽的真容。接下来还要为它制作底托。有人说,三分石,七分托,一个与石型非常匹配的底托可以让石头大大增色。制作底托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趋近完美的过程。先是挑选与石头匹配的树根。为了两者的“配型”成功,一块百多斤重的石头,往往要在树根上抬上抬下四五十次,绝对是一件力气活。加上电锯、电刨、修边机、雕刻机的一番反复精心加工后才能成型。然后是反复地修改和完善,直到将那奇石严丝合缝地嵌入底托,放到台面上显出石木合一的艺术效果。这个时候,一种快感会迅速击中幸福的老魏,他甚至会激动得双手打颤,生怕那石头马上振翅而飞。用老魏自己的话说,“那种爽快是多少钱也买不来的”。
  
  与石结缘
  魏进学的奇石收藏数以百吨计,更说不清到底有多少块,但屋里、院里的某块石头被人稍稍变了一点位置,他都能敏感地察觉到。他和大漠石之间有一种冥冥中的缘。
  魏进学患有糖尿病,但自从迷上了大漠奇石,他潜心研究,用心专一。白天,他专心赏石、作画。入夜,他的奇石馆里万籁俱寂,掉下一根针都听得十分真切,他伏案钻研石经,隔绝了人间一切烦扰,全身心地投入他的大漠奇石事业。久而久之,他的尿常规竟渐渐地恢复了正常,他的朋友、藏石家赵立云说,“老魏的身体受益于石头,他整理搬运石头,可以强身健体。他用心观赏石头,可以做到心石相融,灵感互动。久而久之,可以精神愉悦,心情豁达。而广大石友间的亲密交往,又可以增进友谊,扩大社会视野,这都是石头给人们带来的精神享受啊!”
  魏进学为寻找大漠奇石,踏遍了内蒙古巴盟、阿盟近300平方公里的大沙漠。他数十次出入其里,拉出了60多卡车大漠奇石。对它们,魏进学充满虔诚,他认为,大漠奇石是大自然的精灵,不能只用金钱来衡量,也不能个人垄断,要让它的熠熠华彩在人间得到绽放。于是,萌生了建立大漠奇石馆,保护珍贵艺术资源的想法。他付出了数年艰辛,付出了自己差不多全部的积蓄。大漠奇石馆落成仪式上,魏进学寻常打扮就上台讲话,有人劝他换件体面衣服,他说,“石头是自然的,我本人也就是这个模样,衣服上的尘土泥点子,是因为我每天都要拥抱我的石头啊!……”
  大漠奇石没有灵璧石、太湖石、柳州石的俊朗圆润,也不似雨花石风雅可人,但其“无工之工”的神韵无石能及。它奇伟豪迈,率性天成,具有刀砍斧削般的天然砺痕,神秘奇妙的自然纹理和令人啧啧称奇的奇特造型,充满一种磅礴的力道之美,石品即人品,魏进学恰如其石。魏进学不以石为利,他很少参加社会上组织的石展,也轻易不卖自己的石头,他经常拒绝许多出手几十万的求石者。平时,他的大漠奇石馆里往来无白丁,尽是一些收藏界、书画界的朋友,他们赏石品茗,其乐融融。魏进学认为,大漠石是一种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收藏者要有博大的爱石之心,倘若将其当成了赚钱的载体,就违背了真正藏石、赏石的初衷,这是对奇石的一种亵渎。
  玩石不易
  最近,魏进学专门出了一本画册《大漠奇石馆藏石》以飨石友,新书尚未问世,盗版已在市场流行。魏进学听了淡然一笑曰:“只要有人喜欢,就让他们玩去吧。”淡薄之情溢于言表,这就是收藏宏富而布衣素食,身价累亿而谦恭谨慎的魏进学。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曾为大漠奇石题诗:“千姿百态任方圆,日月生成未纪年,不假雕工凭造化,自由自在自安闲。”您听听,这说的不就是他“一石三得”的魏进学吗?
  说得那么热闹,看官一定会提出以下一个问题:老魏为什么能过这种收藏宏富却淡然如仙的生活呢?他用什么来将养那么多石头啊?我在坐着他的巨大卡迪拉克前往他的博物馆时就问了以上问题。老魏淡然一笑说,我有自己的产业,做得还算不错。收藏石头是要花很多钱的,没有一定的物质基础是万万不行的。一句话点醒梦中人,我明白了,“因石而发”“因石而富”乃至“以石养石”还只是现阶段一部分人的精神追求,更多的人还处在奇货先居、择时而出的阶段。当然,这个阶段很费钱、也很漫长。真正称得上藏家的似乎大多压根儿就腰粗。
  老魏告诉我,他经常进出内蒙古淘换奇石,如果多,就雇卡车往北京拉。如果少,就用自己的轿车捎带着往家拉,多的时候也有一两吨重,弄得汽车的减震都受了内伤。我仿佛看到重载中的卡迪拉克,车身下沉,行进在内蒙古颠簸的三级公路上,这其实是中国奇石产业发展中的一个缩影——玩得起再玩,玩不起别瞎玩。
  编辑/任 涓woshirenjuan@126.com
其他文献
5年前从市委宣传部到中国杂技团工作,机缘有点错位的感觉。当年有可能去北京发行集团、奥组委甚至中央单位,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都没成。全党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我下基层到几个市属文艺院团,回来感觉中国杂技团最好,部领导就要安排我去那里工作。这是一个老单位,又面临着文化体制改革,有难度有风险,最初不愿意去。后来经过与市文化局副局长、中国杂技团团长,现任北京演艺集团总经理、中国杂技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恩杰同志的
帽儿胡同、雨儿胡同、鸦儿胡同……这些胡同名听起来奇怪,但它们的背后却都有一段掌故,静静地讲述北京城那3000多年的历史;鸟巢、水立方、磁悬浮列车……彰显着北京的现代化。透过金色、蓝色和绿色——将世博会里的北京馆描绘得既古老又现代,既时尚又亲切。    金色:3000多年的古都历史尽显无遗  金色不仅代表着富贵,更是悠久历史积淀的象征。北京作为城市的历史就有3000多年,历经N多个历史朝代:先秦、两
2003年12月25日,圣诞节,何晓彬清楚地记得进入中国杂技团的日子。他曾是山西省歌舞剧院的舞蹈演员,后在广州军区战士杂技团第一次与杂技亲密接触。来中杂当导演之前,何晓彬对中国杂技团的印象停留在“红花绿袄”的阶段——那种家族式、纯技术的表演。成为中杂人的一员后,何晓彬心中一直有个念想,希望能够强调杂技的艺术性,将节目打造成艺术氛围浓、追求高的精品。  与舞蹈相比,杂技节目的编导需要顾及更多,“舞蹈
期刊
“我会为你守候,当大雨倾盆/ 我会为你守候,一如既往/ 我会为你守候,因为你也在为我守候/ 我会为你守候……”  美剧《老友记》(原名Friends,又译《六人行》)这首10年不变的主题歌,在全世界一代剧迷的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剧集中的经典场景——6位老友每日聚首的“Central Perk”咖啡馆,也成为承载了精彩的剧情回忆,象征着最纯正的友谊、爱情和梦想的圣地。很多朋友到纽约旅游,都会到
期刊
“企业教练”进入中国已经有10年历史,进入北京至少也有3年了。运用“教练技术”的人势必要对心理学或身心灵课程有较深的造诣,有的“企业教练”甚至深谙催眠法。常被国内教练提到的国外教练机构是国际教练联合会(ICF),拿到过ICF认证的教练有一种科班出身的优越感。    源于体育  管理教练源自欧美,大概只有15年历史。教练这个词与企业联系在一起是20世纪90年代的事。业内广为人知的一个故事是这样的:当
概述了纳米技术作为一门新的高新技术在食品加工、食品包装及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舶来品”阿根廷探戈,在北京有了自己的粉丝聚集地——一家推广红酒文化的场所,不小心变成了跳探戈舞的地方。  红酒屋位于东直门外,临近加拿大使馆。我从“东方银座”徒步走了十几分钟,终于在一条极僻静的小巷里找到了它。红酒屋的周围没有任何店铺,路灯暗暗街面静静,只有它一家的霓虹灯在丛木中闪耀。我怕找错地方,便问服务生这里是否跳探戈,服务生说:“是!每周四、日晚上,在二楼举办探戈舞会,已经有人在跳了。” 
邸慧,1987年2月出生,第四届北京中青年文艺工作者德艺双馨奖获奖者。2004年,主演的《双人滚杯》获第20届法国玛希国际马戏节最高奖“水晶大奖”,在同一赛场的另一参赛节目《蹦梯顶技》获第二名。参演的《俏花旦·抖空竹》获“金K奖”“金狮奖”“法兰西共和国总统奖”及2007年CCTV春节联欢晚会观众最喜爱的节目一等奖等国内外多个奖项。北京奥运会期间,作为主要演员参加了《SPLENDID·一品一三绝》
在很多老北京人的心中,都有一种难舍的四合院情结,人们慨叹楼盖得越来越高,心和心的距离越来越远,大家关上门过日子,守着自己的孤独,在同一个楼里住几年,却不知对门住的是谁。四合院之所以令人难忘,是那种近距离的生活中形成自然互助的帮扶,是老邻之间浓浓的情谊,是我送几个粽子给你过节,你送一盘子红枣给我尝鲜的真诚邻友情。在都市建设高速发展的今天,那种浓情挚意,那种分享的快乐和温暖,真的越来越远、越来越遥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