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名《我们仨》
作者 杨绛
出版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时间 2012年9月
定价 23.00元
钱锺书的《围城》,不是空前但也绝后,它那让人常看常新时看时乐的本事,恐怕很难再有人可以复制和超越了。写《管锥编》、《谈艺录》是做学问,写《围城》则是做人,想把人做好,当然要比做好学问难得多。
毋庸置疑,《围城》是伟大的作品,但使它伟大的,却正是散落在字里行间的“小”,写的是小人物的小心思,小知识分子打的小算盘,这些小,汇聚成了大,最后大到竟能够概括浮生百态,你不是方鸿渐,也是赵辛楣,不是苏文纨,就是孙柔佳。说来真是尴尬,人心里的弯弯绕那么多,每个人都藏着掖着点儿什么,都指望着少点儿付出多点儿回报,然而,这般复杂的人心,居然就被一本书一个人三言两语地给写透彻了。看着人们惯用的小小伎俩如此轻易地就被拆穿揭露,在拍案叫绝的同时,怎能没有一点点的自惭形秽。
钱锺书是出了名的淡泊和爱清静,“吃鸡蛋不必认识下蛋的母鸡”的趣事不必多说,此外,据说有人慕名拜访钱锺书,杨绛推脱说锺书很忙不便接待,那人离去的时候往窗口一望,钱锺书哪里是忙,闲得在那儿叠纸飞机玩儿呢。
我想这也就是《我们仨》如此热卖的原因之一。一个人的行事越是低调,他的蛛丝马迹就越是惹人遐想猜测。相反,若是一切都一览无余,反而令人失去了了解的兴趣。作为读者,难道没有带着一种微微窥看名人隐私的兴奋心情来翻开《我们仨》的第一页吗?
我们眼里的钱锺书是一个出色的学者,但人的一生不可能只担任一个角色,所以与此同时,他还是个笨手笨脚的丈夫,一个童心未泯的父亲,一个经历过大风大浪的沧桑老人,想了解这些,只能通过杨绛,这个他身边最亲近的人,也是独自坚守到最后的人。
《我们仨》是一本回忆之书,逆时间的流水而上,文字在此时变作时光机器,载着我们重温无法再来的往日时光。苏伟贞的《时光队伍》,徐晓的《半生为人》都在此列,它们同属于回忆,由时间镀上黄晕,因为生者对往生者的挂念,显出忧伤的温存。
读完全书再回过头去读第一部分,那种恍惚之后的巨大悲恸才会悠然显现。怎么会不痛呢。只是那种痛不能够明说,那一颗颗包含着泪水的血泡被反复磨砺结成老茧,从此拂过伤口,在痛的同时又多了一丝渗透肺腑的酸涩。
“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远,愈怕从此不见。”“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读到诸如此类的句子,鼻子当然是会发酸的,但也仅仅是酸一下,之后有的是无限的怅然。
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站在岸上的我们除了将那只小船送过一程又一程,又能有什么更好的选择呢?杨绛当然懂,所以在《我们仨》里,很少能看到痛苦或悲伤,我们读到更多的是平凡快乐的家庭生活,杨绛的眼睛一直跟随着丈夫和女儿的身影,他们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那才是值得永远保留的珍贵回忆。虽然一家三口聚少离多,但是在难得相聚的日子里,三颗紧紧相依的心感受到的却是无与伦比的温暖。三人相互依靠和支撑,形成世界上最最稳定的关系。
想象一下杨绛这一辈子的遭遇,出国留学,回国,遭遇战乱后逃亡,经历过“反右运动”和文化大革命,女儿、丈夫周而复始地被病痛折磨,最后双双离去,留下她一人对着孤灯一盏写下这本《我们仨》,这是一种怎样复杂的情绪,大概常人无法感同身受。即便如此,杨绛还是以平实温暖的语句完成了《我们仨》,以乐观豁达的态度完成了一次对生命的回望。
钱锺书一辈子守着满腹的经纶无欲无求,但却总是能够遇见真正懂得赏识他才华的人和能够让他发挥才干的契机。杨绛勤勤恳恳,顾家,爱子,在文学上亦有建树,从钱锺书的背后站到了身旁。钱瑗虽然早逝,但她能够生在这样一个美满健康的家庭,走完一段由家人和朋友陪伴的人生,也不枉此生。
人都是要死的。文人的逝去并不令我遗憾,真正让我觉得遗憾的,是当有一天杨绛也追随父女的脚步而去的时候,这个世界上就再无可以真实讲述这段故事的人了,从此,就只剩下作为学者的钱锺书。那个父亲,那个丈夫,就将永远消失了。
作者 杨绛
出版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时间 2012年9月
定价 23.00元
钱锺书的《围城》,不是空前但也绝后,它那让人常看常新时看时乐的本事,恐怕很难再有人可以复制和超越了。写《管锥编》、《谈艺录》是做学问,写《围城》则是做人,想把人做好,当然要比做好学问难得多。
毋庸置疑,《围城》是伟大的作品,但使它伟大的,却正是散落在字里行间的“小”,写的是小人物的小心思,小知识分子打的小算盘,这些小,汇聚成了大,最后大到竟能够概括浮生百态,你不是方鸿渐,也是赵辛楣,不是苏文纨,就是孙柔佳。说来真是尴尬,人心里的弯弯绕那么多,每个人都藏着掖着点儿什么,都指望着少点儿付出多点儿回报,然而,这般复杂的人心,居然就被一本书一个人三言两语地给写透彻了。看着人们惯用的小小伎俩如此轻易地就被拆穿揭露,在拍案叫绝的同时,怎能没有一点点的自惭形秽。
钱锺书是出了名的淡泊和爱清静,“吃鸡蛋不必认识下蛋的母鸡”的趣事不必多说,此外,据说有人慕名拜访钱锺书,杨绛推脱说锺书很忙不便接待,那人离去的时候往窗口一望,钱锺书哪里是忙,闲得在那儿叠纸飞机玩儿呢。
我想这也就是《我们仨》如此热卖的原因之一。一个人的行事越是低调,他的蛛丝马迹就越是惹人遐想猜测。相反,若是一切都一览无余,反而令人失去了了解的兴趣。作为读者,难道没有带着一种微微窥看名人隐私的兴奋心情来翻开《我们仨》的第一页吗?
我们眼里的钱锺书是一个出色的学者,但人的一生不可能只担任一个角色,所以与此同时,他还是个笨手笨脚的丈夫,一个童心未泯的父亲,一个经历过大风大浪的沧桑老人,想了解这些,只能通过杨绛,这个他身边最亲近的人,也是独自坚守到最后的人。
《我们仨》是一本回忆之书,逆时间的流水而上,文字在此时变作时光机器,载着我们重温无法再来的往日时光。苏伟贞的《时光队伍》,徐晓的《半生为人》都在此列,它们同属于回忆,由时间镀上黄晕,因为生者对往生者的挂念,显出忧伤的温存。
读完全书再回过头去读第一部分,那种恍惚之后的巨大悲恸才会悠然显现。怎么会不痛呢。只是那种痛不能够明说,那一颗颗包含着泪水的血泡被反复磨砺结成老茧,从此拂过伤口,在痛的同时又多了一丝渗透肺腑的酸涩。
“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远,愈怕从此不见。”“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读到诸如此类的句子,鼻子当然是会发酸的,但也仅仅是酸一下,之后有的是无限的怅然。
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站在岸上的我们除了将那只小船送过一程又一程,又能有什么更好的选择呢?杨绛当然懂,所以在《我们仨》里,很少能看到痛苦或悲伤,我们读到更多的是平凡快乐的家庭生活,杨绛的眼睛一直跟随着丈夫和女儿的身影,他们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那才是值得永远保留的珍贵回忆。虽然一家三口聚少离多,但是在难得相聚的日子里,三颗紧紧相依的心感受到的却是无与伦比的温暖。三人相互依靠和支撑,形成世界上最最稳定的关系。
想象一下杨绛这一辈子的遭遇,出国留学,回国,遭遇战乱后逃亡,经历过“反右运动”和文化大革命,女儿、丈夫周而复始地被病痛折磨,最后双双离去,留下她一人对着孤灯一盏写下这本《我们仨》,这是一种怎样复杂的情绪,大概常人无法感同身受。即便如此,杨绛还是以平实温暖的语句完成了《我们仨》,以乐观豁达的态度完成了一次对生命的回望。
钱锺书一辈子守着满腹的经纶无欲无求,但却总是能够遇见真正懂得赏识他才华的人和能够让他发挥才干的契机。杨绛勤勤恳恳,顾家,爱子,在文学上亦有建树,从钱锺书的背后站到了身旁。钱瑗虽然早逝,但她能够生在这样一个美满健康的家庭,走完一段由家人和朋友陪伴的人生,也不枉此生。
人都是要死的。文人的逝去并不令我遗憾,真正让我觉得遗憾的,是当有一天杨绛也追随父女的脚步而去的时候,这个世界上就再无可以真实讲述这段故事的人了,从此,就只剩下作为学者的钱锺书。那个父亲,那个丈夫,就将永远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