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教学走近生活

来源 :新校园·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ezheng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的职高生,本来多数已经对学习丧失了信心或者说根本就放弃了学习。课堂要想活跃起来由老师呼应的比登天还难,那怎样才能使这些人对语文的学习有所努力呢?我想:我们的语文课只有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有可能得到发展。然而,这些却往往容易被我们有意无意地忽略掉。
  我在讲授《语言运用要得体》时,首先以一则故事导入:有一人宴请朋友,只到了三位客人,还有两位迟迟未到。主人着急地说:“该来的还不来。”其中一位客人听后,心想看来是我们不该来了,于是起身走了。主人一看急了,说道:“不该走的又走了!”剩下的两人听后,又有一人想,看来该走的是我们了。于是也拂袖而去。主人一看更急了,说:“我又不是说他们俩!”第三位一听,心想:敢情是说我的,那我也走吧。于是第三个客人也走了。
  这样的事在生活中经常发生,由于说话表达不得体,既得罪了朋友,又不能干成事情。学生的感触很深都争着抢着回答课上所提的问题。可见接近生活的话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那么语文教学如何走近生活?
  现在的高考趋于人性化,把训练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放在重要地位。在这种大环境下,我们还怎么能把学生禁锢在书本中,只是去体会书上的思想情感呢?那么,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怎样才能走近学生的生活呢?
  一、树立贴近学生生活的意识
  作为教师,一方面,在备课、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树立贴近学生生活的意识,设计教学环节,不能只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把知识与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结合起来,力争每一节课都让学生有所得,让学生乐于接受、主动学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把学生当作教学的主体;另一方面,要让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应该是指在广阔的社会空间的学习,而不仅仅是语文课堂、教科书的学习。因为汉语是渗透在我们学生生活的空间与时间中的,所以他们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语文,让学生在广阔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文,其意义将更为深远。如课外阅读、参加文体活动、参加社会活动、衣食住行等,处处都是学习语文的机会。要教给学生利用一切机会学习语文的方法。
  二、课堂教学应贯穿实用原则
  课文教学时,我们不能只让学生回答或者只告诉学生中心思想是什么,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那里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呢?应该进一步询问是通过什么来表现中心思想,为什么要运用这种修辞方法,为什么不采用那种说明方法呢?也就是说,我们的教学绝不能停留在“这是什么”的层次上,而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写而不那样写,不同的情感、不同的场合要用不同的表达方法。
  浓缩教材,适当向社会延伸。很多老师喜欢把书上的课文篇篇精讲,有的课文甚至花一个多礼拜才能讲完,认为只要是书上的必须讲透讲实,才能安心,其实,这样的做法得不偿失,课堂上老师活动多,学生活动少,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能接受多少呢?况且占用了大量的课堂时间,把学生的目光束缚在课本中,学生目光狭窄、学习被动是必然的。我们可以浓缩教材,精讲少讲,让学生主动探究,并适当联系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进行探讨、研究、结论、成文。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还能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生活,从生活小事中发掘生活的意义。只有贴近生活才有真情。作文的材料,不是写作文时想出来的,而在于生活的积累。平时不知积累材料,作文时抓耳挠腮、无话可写也就很正常了。有人认为平时积累材料很难,其实不然,重要的是养成善于积累的习惯。我们教师就是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了解生活、研究生活,让他们保持对生活的敏感,逐渐养成观察积累的习惯,学生作文时就不会无材料可写了。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材料本,可以记录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件,也可摘录所读书中的资料,我们还可以采取师生同写日记的方法,教学生捕捉生活浪花、学会选择有价值的材料。
  三、换个方法布置作业
  刘国正先生说过:“课堂譬花果,社会乃其根。土沃椒兰茂,源开江海深。”传统式的假期作业因其题型单调、缺少鲜活性和信息量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该改革了。近兩年,我试着给学生布置一些新颖的假期作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摘录几条如下:
  ①记录假期中发生的一两件社会事件并表达自己的看法;
  ②针对中学生上网问题,写一份调查报告(其他热点问题也可以);
  ③写一两则自己的格言,作为座右铭;
  ④自拟题目,创作一首诗歌(题材、体例不限),表达某种情感;
  ⑤与家人共同完成一件事,写出自己的感受;
  ⑥读两本好书,并分别用500字向同学介绍出书的内容,开学后展示交流;
  ⑦打电话向自己的亲朋好友问候、拜年,语言要得体。
  总之,生活是根,语文教学必须贴近学生生活,只有坚韧扎实的根系才能孕育出教育的常青之树。生活是源,语文教学必须贴近学生生活,只有生活源头的活水才能浇灌出学海灿烂的春天。走近学生生活去教学,将会给我们的教学带来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具有正确审美观点和鉴赏美、创造美的教育活动,是强化素质教育的美育实践有效途径。小学美术课的教学活动就是从小对儿童进行感知美、认识美、了解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教育,陶冶美的情操,激发追求美的欲望,促进他们创造美的能力的发展,进一步在美术课的教学活动中实施美育教学活动。  关键词:美术教学;创新能力;美育实践    一、在美术教学中激发小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  兴趣是一种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大力
猪瘟病毒(CSFV, Classicsl swine fever virus)是引起猪的高度传染性致死性疾病——猪瘟的病原。CSFV感染可导致猪严重的白血球减少症、免疫抑制、广泛的血栓症和内皮损伤,给
淮北矿区五台双圆弧齿轮减速器使用情况表明,轮齿折断、齿面点蚀和塑性变形是齿轮失效的主要形式,并分析了失效原因。指出现场应从提高安装质量、认真进行试车跑合、合理润滑
摘要:创造性思维是人类的一种特殊潜能,它是人类智慧的最高表现。许多教育学家、心理学家经过实验都证实了,婴幼儿期就有创造潜能的表现。在幼儿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教育和培养,对孩子的一生将会产生重大的影响。而且,对幼儿创造性的培养不仅关系到开发幼儿个体的潜能,更关系到整个人类文明精神的延续。  关键词:幼教工作;创造性思维;发展对策    一、科学营造有利于孩子们自由发挥的良好氛围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
ZM系列增摩型(以下简称防滑型)钢丝绳防锈脂(油)是由江苏省煤矿研究所、中国矿业大学、兰州炼油化工总厂共同研制而成的。它具有较好的增摩防锈性能,产品质量接近国外同类产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农村打工潮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席卷中国西部广大贫困农村。无数农村留守学生因缺少父母的关爱,再加上祖辈隔代教育的弊病,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严重,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故加强农村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而思想政治学科的学科特点,便得其成为了农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政治学科的教育教学则应时刻贯穿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农村留守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
摘要:儒家理想人格为“文质彬彬”之君子,其人格的最高境界,是文质合一。礼与情合一。儒家人格思想不仅有益于培养现代人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与高尚人格,而且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形成恰当的礼仪行为。  关键词:儒家 君子人格 文质彬彬    一、儒家理想的君子人格: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儒家创始人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思想,系统阐述了他向往的理想君子人格,并提出了一系列的人格修养方法。《论
芬兰数字电视论坛是一个开放型组织,成立于1988年6月,目的是在数字电视领域开展合作。截止到1999年4月,对发展芬兰数字电视感兴趣的114个团体或组织参加了该论坛。芬兰数字电视论坛特别小组建
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al hepatitis,DVH)是由鸭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virus,DHV)引起的雏鸭一种高度致死和传播性的病毒性传染病。根据GenBank中已登录的Ⅰ型DHV全基因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