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教帅往往因“导语”运用不当而不利于教学。现就导语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谈谈我的见解。
一、导语运用存在的问题
1.赘语太多。一些教师在活动中唯恐讲少了,怕孩子听不懂,经常出现赘语现象。比如,在观察小乌龟时教师常常会提出“小乌龟有四条腿,对不对?”“小乌龟遇到危险会把头缩到壳里,是不是?”等问题。幼儿往往不假思索就机械地回答:“是(不是)”“对(不对)”……致使幼儿不愿思考,形成思维惰性。
2.导入语繁琐。一些教师在活动前喜欢有些开场白,其本意想和幼儿拉近距离,引发幼儿集中注意力,进人活动主题。但由于其导语繁琐,时间过长,以致出现消极等待现象和时间的隐形浪费,也使得幼儿活动兴趣锐减。
3.缺失即兴导语。在教学活动中,一些偶发事件由于教师导语的缺失而失去随机教育的契机。比如,在小班艺术活动“撕贴花蝴蝶”中,教师引导幼儿学习用正方形纸撕出两个三角形,再两两对拼贴出蝴蝶身体。在操作过程中,芸芸拿起一张长方形的纸说:“老师这个纸不能做蝴蝶了。”教师看了后说:“芸芸,对不起,老师在裁纸时没裁好,给你换一张吧。”这样回答使教师失去了一次激发幼儿思考、发挥幼儿想象力的教育契机。假如教师对芸芸说:“蝴蝶有各种各样,长方形能做出什么样的蝴蝶呢?”这样能激发幼儿积极思考和探索的兴趣,深化活动内容。
4.指令性语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会用指令性的语言来让幼儿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致使幼儿“被活动”。比如,在“羊羊开了个蔬菜店”活动中,妞妞和佳佳出现不合作现象。教师怕影响活动效果就发出指令。“妞妞,你来当羊羊,在店里卖莱。”“佳佳,你去买菜。”佳佳嘟着嘴丢下钱,提着菜就走。由于幼儿失去了自主性和对活动的兴趣,因而活动效果很不理想。如果教师从幼儿爱妈妈的角度让幼儿做小厨师给辛苦作的妈妈做菜,那么就能调动幼儿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兴趣,使活动得以顺利开展。
二、导语运用的策略
1.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多钻研教案。教帅应根据班级幼儿现有水平,设定目标,仔细分析活动的重难点,做到胸有成竹。否则,在教学活动中,当孩子提出问题或遇到困惑时,教师会因准备不充分、思考不全面,而不能抓住孩子问题或困惑的关键。情急之下,教帅往往会出现废话连篇、赘语满堂的现象。
2.多学习,不断锤炼基本功.教师应多学习导入的技巧,尽可能地以较快而有效的方式导入活动,以避免出现幼儿消极等待和隐形浪费时间的现象。同时,教帅要不断地锤炼观察能力、交流能力等教学基本功,以更好地引导幼儿参与活动。
3.巧用即兴导语。教师要多观察,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在游戏和偶发事件面前善于抓住其所隐含的教育契机,并巧设导语,积极加以引导,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比如,在科学活动“美丽的金鱼”中,教师正给幼儿讲解金鱼的外形特征时,诚诚盯着鱼缸,忽然好奇地问:“老师,金鱼怎么不动了?”幼儿顿时议论纷纷:“是不是金鱼死了?”“金鱼饿了,游不动了?”教师走到鱼缸前看了看(金鱼还活着正休息),然后用轻柔的声音、神秘的表情告诉幼儿:“嘘,金鱼正睡觉做美梦呢,我们不要吵醒它哦。”幼儿立即静了下米,原来金鱼还会睡觉,他们的学习兴趣更浓了。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幼儿特别专心,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
4.少用指令性语言,要学会灵活引导。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少用指令性语言,要体会幼儿的心理,尊重幼儿的发展需要,根据幼儿出现的不同情况灵活运用引导语言,让幼儿乐于参与活动。
一、导语运用存在的问题
1.赘语太多。一些教师在活动中唯恐讲少了,怕孩子听不懂,经常出现赘语现象。比如,在观察小乌龟时教师常常会提出“小乌龟有四条腿,对不对?”“小乌龟遇到危险会把头缩到壳里,是不是?”等问题。幼儿往往不假思索就机械地回答:“是(不是)”“对(不对)”……致使幼儿不愿思考,形成思维惰性。
2.导入语繁琐。一些教师在活动前喜欢有些开场白,其本意想和幼儿拉近距离,引发幼儿集中注意力,进人活动主题。但由于其导语繁琐,时间过长,以致出现消极等待现象和时间的隐形浪费,也使得幼儿活动兴趣锐减。
3.缺失即兴导语。在教学活动中,一些偶发事件由于教师导语的缺失而失去随机教育的契机。比如,在小班艺术活动“撕贴花蝴蝶”中,教师引导幼儿学习用正方形纸撕出两个三角形,再两两对拼贴出蝴蝶身体。在操作过程中,芸芸拿起一张长方形的纸说:“老师这个纸不能做蝴蝶了。”教师看了后说:“芸芸,对不起,老师在裁纸时没裁好,给你换一张吧。”这样回答使教师失去了一次激发幼儿思考、发挥幼儿想象力的教育契机。假如教师对芸芸说:“蝴蝶有各种各样,长方形能做出什么样的蝴蝶呢?”这样能激发幼儿积极思考和探索的兴趣,深化活动内容。
4.指令性语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会用指令性的语言来让幼儿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致使幼儿“被活动”。比如,在“羊羊开了个蔬菜店”活动中,妞妞和佳佳出现不合作现象。教师怕影响活动效果就发出指令。“妞妞,你来当羊羊,在店里卖莱。”“佳佳,你去买菜。”佳佳嘟着嘴丢下钱,提着菜就走。由于幼儿失去了自主性和对活动的兴趣,因而活动效果很不理想。如果教师从幼儿爱妈妈的角度让幼儿做小厨师给辛苦作的妈妈做菜,那么就能调动幼儿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兴趣,使活动得以顺利开展。
二、导语运用的策略
1.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多钻研教案。教帅应根据班级幼儿现有水平,设定目标,仔细分析活动的重难点,做到胸有成竹。否则,在教学活动中,当孩子提出问题或遇到困惑时,教师会因准备不充分、思考不全面,而不能抓住孩子问题或困惑的关键。情急之下,教帅往往会出现废话连篇、赘语满堂的现象。
2.多学习,不断锤炼基本功.教师应多学习导入的技巧,尽可能地以较快而有效的方式导入活动,以避免出现幼儿消极等待和隐形浪费时间的现象。同时,教帅要不断地锤炼观察能力、交流能力等教学基本功,以更好地引导幼儿参与活动。
3.巧用即兴导语。教师要多观察,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在游戏和偶发事件面前善于抓住其所隐含的教育契机,并巧设导语,积极加以引导,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比如,在科学活动“美丽的金鱼”中,教师正给幼儿讲解金鱼的外形特征时,诚诚盯着鱼缸,忽然好奇地问:“老师,金鱼怎么不动了?”幼儿顿时议论纷纷:“是不是金鱼死了?”“金鱼饿了,游不动了?”教师走到鱼缸前看了看(金鱼还活着正休息),然后用轻柔的声音、神秘的表情告诉幼儿:“嘘,金鱼正睡觉做美梦呢,我们不要吵醒它哦。”幼儿立即静了下米,原来金鱼还会睡觉,他们的学习兴趣更浓了。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幼儿特别专心,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
4.少用指令性语言,要学会灵活引导。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少用指令性语言,要体会幼儿的心理,尊重幼儿的发展需要,根据幼儿出现的不同情况灵活运用引导语言,让幼儿乐于参与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