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胃病变155例的胃镜及临床表现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_sunday_tong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顾分析我院155例胃部分切除术后患者的胃镜资料及临床表现.结果显示在残胃病变中以残胃及吻合口炎最常见,占76.1%(118例),多发生于BillrothⅡ式术后;残胃及吻合口溃疡16.1%(25例),多发生于Billroth Ⅰ式术后;残胃癌7.7%(12例);缝线残留5.2%(8例),息肉4.5%(7例).残胃病变的临床表现主要为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纳差、消瘦、呕血、黑便等,缺乏特异性.提示为减少残胃病变,尤其是残胃癌的发生,要严格掌握胃切除的指征并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且手术后应定期内镜检查。

其他文献
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网站(http://www.cmaqk.cn)由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创办,将邀请各领域的专家就全科医生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讨论,与全科医生互动,及时传递全科医学在世界范围以及我国发展的动态信息。努力带给大家最新的实用而科学的全科医学知识,不断提高全科医生的技能。她将成为全科医生的好朋友、好帮手。
由国家科学技术部委托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完成的中国科技论文数据库,是目前我国最权威的科技期刊评价体系。在全国将近5 000种科技期刊中,被该数据库收录的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约1 600种,这些期刊已成为我国科技类期刊中最重要的期刊群,所刊登的论文代表了中国科技发展水平。作为科技期刊,能被该评价系统收录从一个侧面表明了期刊自身的综合质量水平和学术地位。《中华全科医师杂志》在被诸多期刊数据
期刊
拇外翻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传统的治疗方法很多,均要求术后内固定和石膏外固定,术后护理繁琐,部分术式还存在复发可能。
期刊
下肢浅静脉曲张是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表现为下肢浅静脉扩张、伸长、迂曲.早期患者患肢酸胀、沉重、易乏,晚期出现皮肤萎缩、脱屑、色素沉着、皮下硬结,甚至湿疹、溃疡,有时并发出血及血栓性静脉炎.欧美等发达国家发病率达30%以上,张培华等[1]调查我国华东地区15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为8.6%,且发病率随年龄增而升高,严重影响人民生活质量.长期以来,血管外科不断探索试图寻找一种最佳治疗方案。
为了促进国内与国际普外科中青年学术交流,加快普外科中青年学术交流的国际化进程,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主办的2007中国普外科中青年论坛拟于2007年7月下旬在广东省广州市召开,会议主要将就腹部肿瘤、微创手术、器官移植和外科感染与外科营养等普外科的热点话题进行学术探讨,会议主要学术交流形式包括大会演讲、论文展板、手术录像展示等。欢迎国内的普外科医生参与学术交流,参会代表
患者男,79岁,某部离休干部.2004年8月23日因心前区持续性疼痛2天就诊.自述疼痛特点为"自深部向外拱动",血压140/70 mm Hg(18.6/9.3 kPa),心率64次/min,因自己怀疑为心肌梗死而来院急诊。
期刊
期刊
期刊
患者男,26岁,因言语及四肢活动障碍1 h于2005年11月15日晚21:00入院.患者于当日酒后呕吐与人吵架时不慎摔倒,枕部受伤,随即出现意识模糊,言语不能,四肢活动障碍,小便失禁。
期刊
目的 探讨室间孔的影像定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30例正常人头颅磁共振成像的室间孔进行观察,了解其位置、形态及大小;同时与脑积水及室间孔区域肿瘤患者的室间孔进行比较.结果 室间孔位于大脑内侧、丘脑前端和穹窿之间,平均横径为2.8 mm,纵径为2.1 mm,双侧室间孔与第三脑室间形成一"Y"形结构.脑积水患者室间孔形态及大小变化非常明显,有时与第三脑室和侧脑室融为一体,形成"兔头征".室间孔区域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