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千百年来,这句至理名言不知被世间多少人借用过,大家不得不承认兴趣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一个人只要对某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去发现,并且在探索实践的过程中产生愉快的体验、成功的喜悦。
从《幼儿园教育规程》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再到《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都强调指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园应该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注重活动的过程。因此,在平日的活动中,我们要从幼儿的兴趣出发,设计开展他们喜爱的游戏活动。
一、利用看书的兴趣设计活动
在本期的捐书活动中,孩子们积极响应,纷纷拿出了自己宝贵的看图识字书籍、故事书、迷宫书等等。每天早上、每次上完活动课的间隙,孩子们总爱去图书角找自己喜欢的书来看。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孩子们除了爱看故事书外,最喜欢的就是走迷宫了。孩子们怎么那么喜欢走迷宫呢?走迷宫对他们的成长有没有帮助呢?带着这个疑问,上网查资料后我才知道走迷宫可以提高幼儿的方向感、逻辑能力、推理能力、记忆能力、判断能力、观察能力、空间能力。
了解这些后,我不仅鼓励孩子们走迷宫,还结合平日的教学活动和他们一起走迷宫。迷宫书里有很多孩子们喜欢的喜羊羊、奥特曼。1~10按顺序,孩子们很会运用,但倒着数对他们来说却有些困难。利用孩子们对迷宫的兴趣,我设计了帮喜羊羊救美羊羊的数学活动,按10~1的顺序闯关,就能顺利救出美羊羊,孩子们在愉快的活动中加深了从10倒数到1的顺序。
二、利用探索的兴趣延伸活动
快过新年了,为了把我们的活动室布置得更漂亮,我请孩子一起动手折出了五彩的鱼,还请孩子们从家里将气球吹了拴好再带来装饰我们的教室。
最近,有的孩子将气球揣在了包里,没事时总爱拿出来吹吹,有的甚至上课也吹。上周三,馨馨小朋友带了好大一包气球来,有几个孩子围在她身边,她发给小朋友们一些一个气球,几个小朋友就在教室吹起来。越来越多的小朋友围到了她的身边,都想得到一个气球,弄得整个教室闹嚷嚷的。
见此情景,我走到馨馨身边问她:“可不可以送给每个小朋友一个气球呢?”她说可以,于是每个小朋友的手里都得到了一个气球。拿着气球就让他们吹吗?想想后,我请他们来进行吹气球比赛,二十秒钟,看谁吹得最大。游戏进行了三次,我提议收起来,开始上课,并要求孩子们一会儿下课再吹,老师没说可以吹不就可以拿出来。这次,孩子们不像以前上课总想偷偷拿出来吹,很遵守约定,没有一个孩子拿出来,而这节课也上得非常的安静、认真。
中午,我又同意孩子们可以吹气球了。有的小朋友鼓足了腮帮子,有孩子还提出问题:“老师,气球怎么会越吹越大呢?”“老师,气球怎么会被吹爆呢?”我建议孩子们今天放学回家查资料,第二天他们将搜集到的答案在班上做了交流,孩子们对气球有兴趣,并积极地深入了解相关的知识。
人的兴趣是在学习、活动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兴趣是行为的先导,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幼儿对气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他才会愉快地去操作、深入地去探索。
三、利用对游戏的兴趣开展活动
《纲要》规定幼儿每天的体育活动时间不得低于一小时。因此,半日活动中,我总会带幼儿去户外运动。
我们三楼教室有个得天独厚的“操场”,每天让孩子们到操场去玩,他们除了跑步就很少有其它的锻炼方式了,而有的孩子甚至站在操场旁边不愿去活动。
一日游戏课上,我和孩子们一起玩“小伞兵”的游戏,孩子们在操场时而站立、时而奔跑、时而倾斜,快乐至极。看到孩子们对这个体育游戏如此感兴趣,在第二次的游戏课上我又和他们玩了“农夫看菜园”的游戏,也得到了孩子们的喜欢。不单是我提供游戏给孩子们,有的孩子还将自己在家和小朋友或家长一起玩的游戏带到了幼儿园。户外活动时,他们特别喜欢玩这些游戏,有的在玩老鹰捉小鸡、有的在学蚂蚁搬食物、有的在丢沙包……
呼拉圈、绳、皮球都是孩子们喜欢玩的物体。凡是用来游戏的东西,孩子们是从不马虎的,他们尝试着以不同的方法与外界事物作用,于是,同一样东西,在他们的手里被反复地变着花样玩。
在玩绳这个游戏中,我请幼儿自由选择后分散玩,幼儿在分散活动中非常有创意,想出了许多的玩跳绳的方法。有二人摇绳,有一个人跳的,有跑着跳的,有几个小朋友拉着绳跑的,有双脚跳、单脚跳的,玩法真是应有尽有,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玩不出来的。
游戏是孩子发展的需要,教育的目标是孩子的发展,孩子们在喜爱的游戏中快乐地成长着……
从《幼儿园教育规程》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再到《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都强调指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园应该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注重活动的过程。因此,在平日的活动中,我们要从幼儿的兴趣出发,设计开展他们喜爱的游戏活动。
一、利用看书的兴趣设计活动
在本期的捐书活动中,孩子们积极响应,纷纷拿出了自己宝贵的看图识字书籍、故事书、迷宫书等等。每天早上、每次上完活动课的间隙,孩子们总爱去图书角找自己喜欢的书来看。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孩子们除了爱看故事书外,最喜欢的就是走迷宫了。孩子们怎么那么喜欢走迷宫呢?走迷宫对他们的成长有没有帮助呢?带着这个疑问,上网查资料后我才知道走迷宫可以提高幼儿的方向感、逻辑能力、推理能力、记忆能力、判断能力、观察能力、空间能力。
了解这些后,我不仅鼓励孩子们走迷宫,还结合平日的教学活动和他们一起走迷宫。迷宫书里有很多孩子们喜欢的喜羊羊、奥特曼。1~10按顺序,孩子们很会运用,但倒着数对他们来说却有些困难。利用孩子们对迷宫的兴趣,我设计了帮喜羊羊救美羊羊的数学活动,按10~1的顺序闯关,就能顺利救出美羊羊,孩子们在愉快的活动中加深了从10倒数到1的顺序。
二、利用探索的兴趣延伸活动
快过新年了,为了把我们的活动室布置得更漂亮,我请孩子一起动手折出了五彩的鱼,还请孩子们从家里将气球吹了拴好再带来装饰我们的教室。
最近,有的孩子将气球揣在了包里,没事时总爱拿出来吹吹,有的甚至上课也吹。上周三,馨馨小朋友带了好大一包气球来,有几个孩子围在她身边,她发给小朋友们一些一个气球,几个小朋友就在教室吹起来。越来越多的小朋友围到了她的身边,都想得到一个气球,弄得整个教室闹嚷嚷的。
见此情景,我走到馨馨身边问她:“可不可以送给每个小朋友一个气球呢?”她说可以,于是每个小朋友的手里都得到了一个气球。拿着气球就让他们吹吗?想想后,我请他们来进行吹气球比赛,二十秒钟,看谁吹得最大。游戏进行了三次,我提议收起来,开始上课,并要求孩子们一会儿下课再吹,老师没说可以吹不就可以拿出来。这次,孩子们不像以前上课总想偷偷拿出来吹,很遵守约定,没有一个孩子拿出来,而这节课也上得非常的安静、认真。
中午,我又同意孩子们可以吹气球了。有的小朋友鼓足了腮帮子,有孩子还提出问题:“老师,气球怎么会越吹越大呢?”“老师,气球怎么会被吹爆呢?”我建议孩子们今天放学回家查资料,第二天他们将搜集到的答案在班上做了交流,孩子们对气球有兴趣,并积极地深入了解相关的知识。
人的兴趣是在学习、活动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兴趣是行为的先导,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幼儿对气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他才会愉快地去操作、深入地去探索。
三、利用对游戏的兴趣开展活动
《纲要》规定幼儿每天的体育活动时间不得低于一小时。因此,半日活动中,我总会带幼儿去户外运动。
我们三楼教室有个得天独厚的“操场”,每天让孩子们到操场去玩,他们除了跑步就很少有其它的锻炼方式了,而有的孩子甚至站在操场旁边不愿去活动。
一日游戏课上,我和孩子们一起玩“小伞兵”的游戏,孩子们在操场时而站立、时而奔跑、时而倾斜,快乐至极。看到孩子们对这个体育游戏如此感兴趣,在第二次的游戏课上我又和他们玩了“农夫看菜园”的游戏,也得到了孩子们的喜欢。不单是我提供游戏给孩子们,有的孩子还将自己在家和小朋友或家长一起玩的游戏带到了幼儿园。户外活动时,他们特别喜欢玩这些游戏,有的在玩老鹰捉小鸡、有的在学蚂蚁搬食物、有的在丢沙包……
呼拉圈、绳、皮球都是孩子们喜欢玩的物体。凡是用来游戏的东西,孩子们是从不马虎的,他们尝试着以不同的方法与外界事物作用,于是,同一样东西,在他们的手里被反复地变着花样玩。
在玩绳这个游戏中,我请幼儿自由选择后分散玩,幼儿在分散活动中非常有创意,想出了许多的玩跳绳的方法。有二人摇绳,有一个人跳的,有跑着跳的,有几个小朋友拉着绳跑的,有双脚跳、单脚跳的,玩法真是应有尽有,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玩不出来的。
游戏是孩子发展的需要,教育的目标是孩子的发展,孩子们在喜爱的游戏中快乐地成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