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越来越多的被运用于教学领域,而多媒体教学更是成为了教学的重要手段与潮流。绝大多数老师在授课时都会准备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但是由于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和深入的研究,有一些老师虽然也能制作出多媒体课件来,但是总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甚至事倍功半。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和教务工作经验,针对如何制作满足教学要求的多媒体课件
提出了一些想法。
关键词:多媒体 多媒体课件 制作流程
中图分类号:G7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b)-0186-011 基本概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应用的领域也从起初单纯的军事领域发展到了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其中,计算机技术与传统教育理念的融合,在教学领域形成了计算机辅助教育这一全新的学科。而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 CAI),则是当今教育领域面临信息革命产生的最有代表性的新型现代化教学手段。它的出现使得教学可以通过多媒体、多渠道、多层次和多形式来实现。在介绍如何制作满足教学要求的多媒体课件之前,先阐述几个相关概念。
(1)多媒体(Multimedia)。所谓媒体,就是人与人之间实现信息交流的中介,也可以理解为信息的载体。在传统教学中,黑板、课本、声音(老师讲课、录音机)等就是媒体,形式简单,表现力不足。而在计算机系统中使用的媒体则包括文字、图片、照片、声音(音乐、特殊音效、各种旁白等)、动画和影片等。(2)多媒体技术(Multimedia Technolog-
y)。是指运用计算机对文本、图形、图像、声
音、动画和视频等多种信息进行综合处理,进行有机组合,构建逻辑关系和人机交互作用的信息技术。(3)多媒体课件(Multimed-
ia Courseware)。简单来说就是一种教师用来辅助教学的工具,是制作者运用多媒体技术,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创意,在对信息进行分类之后,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媒体素材进行空间和时间上的集成,使之成为交互的有机整体,从而制作出的满足教学要求的多媒体应用软件产品。
2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流程
当前出现的多媒体课件,可以根据教学策略的不同而分成演示型、自学型、测试型、练习型等多种不同的类型。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将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流程总结如下(以演示型多媒体课件为例)。
2.1 明确教学目的
制作多媒体课件首先要做的就是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明确教学目的。例如,制作课件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是解决某一传统教学手段不好解决的重难点问题。只有明确了教学的目的,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制作出满足教学要求的多媒体课件,对课堂教学起到积极的作用,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习效率。
2.2 创作脚本
“脚本”一词通常用于影视剧的拍摄制作过程中,我们将“脚本”一词引入到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中,可以理解为是教师准备的教案和文字稿本。想要制作出满足教学要求的多媒体课件,首先就要求教师要精心准备教案和文字稿本,而且是能够充分将多媒体的优势体现出来的教案和文字稿本这样才能保证课件类型的合理性,才能够引入符合学生思维的递进性和教学连贯性的多媒体课件。
脚本的创作过程,就是讲教学进程具体化的过程。创作脚本首先要对课件在整体上进行构思,对于主界面和分界面的设计心中有数,选取相应的文字、图像、视频、音频等进行交互设计,同时还要明确切入课件的时机。
2.3 构建素材库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必然需要大量的素材作为基础,素材是否合理与丰富直接决定了课件的好坏。教师应该在平时就重视起素材的收集工作来,在制作课件时直接从中选取合适的素材,从而保证了素材的多样性、规范性与个性化。素材的获取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
(1)自己制作。教师可以在平时空余时间里,根据平时教学的需求与习惯,自己制作一些原始的、常用的素材。自己制作的素材不仅能够满足教师的习惯性要求,而且能将个性化体现出来。(2)利用网络。网络上的资源是极其丰富的,一方面我们可以在平时空闲时间在网上浏览,下载收集一些可能使用得上的高质量素材;另一方面也要对于一些专门提供素材的网站加以注意,在制作课件需要某些素材时进行有目的的搜索、下载、使用。(3)取自他人。在教师参与课件评比或者听取他人授课等活动时,也应该对其他教师使用的多媒体课件加以注意,对于其中可能会为自己所用的成品和半成品素材进行收集。相互交流也是素材收集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
2.4 选择合适的制作工具
根据所选用素材的类型与教学的内容和目的,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应该选择合适的软件工具。PowerPoint作为一种简单易学的软件,是以页为单位制作演示文稿,然后将制作好的页集成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课件。使用PowerPoint可以在短时间内制作出幻灯片类型的课件,是最常见的课件制作软件之一。
Authorware作为使用人数众多的另一种软件,具有交互功能强的特点,能把文字、符号、动画、声音、视频等素材整合在一起,将多媒体的优势充分体现出来。此外,Authorware是以图标为基本单位,基于流程图的可视化多媒体设计方式,一般不需要进行复杂的编程,因此,操作起来也是比较简单的。
除此之外,常用于制作多媒体的软件还包括Director、方正奥思、凯迪多媒体创作系统、ToolBook等。
2.5 课件的制作与修改、调试
在编写好脚本,选取了合适的素材与制作软件之后,就到了课件制作这一最重要的环节。制作课件是对编写好的脚本进行加工完善并最终形成产品的过程。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文字规范、图像清晰、构图与色彩使用合理,从而保证运行时稳定流畅,便于操作与观察分析。同时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多媒体课件虽然可以使用单一的软件进行制作,但是为了使课件的内容更加丰富,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课件的实际制作过程中应该搭配使用多种软件。
最后,还需要根据教学环境的不同,对制作完成的课件进行演示与审核,发现问题及时修改,加以调试和完善,直到达到最佳的教学辅助效果为止。
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只有根据实际需要,将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形式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多媒体的特点,才能实现最好的效果。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敢于创新,提高了学习效率,就实现了使用多媒体课件的初衷。
参考文献
[1] 陈芳林,马广月,刘桂玲,主编.多媒体课件制作教程[M].电子工业出版社.
提出了一些想法。
关键词:多媒体 多媒体课件 制作流程
中图分类号:G7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b)-0186-011 基本概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应用的领域也从起初单纯的军事领域发展到了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其中,计算机技术与传统教育理念的融合,在教学领域形成了计算机辅助教育这一全新的学科。而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 CAI),则是当今教育领域面临信息革命产生的最有代表性的新型现代化教学手段。它的出现使得教学可以通过多媒体、多渠道、多层次和多形式来实现。在介绍如何制作满足教学要求的多媒体课件之前,先阐述几个相关概念。
(1)多媒体(Multimedia)。所谓媒体,就是人与人之间实现信息交流的中介,也可以理解为信息的载体。在传统教学中,黑板、课本、声音(老师讲课、录音机)等就是媒体,形式简单,表现力不足。而在计算机系统中使用的媒体则包括文字、图片、照片、声音(音乐、特殊音效、各种旁白等)、动画和影片等。(2)多媒体技术(Multimedia Technolog-
y)。是指运用计算机对文本、图形、图像、声
音、动画和视频等多种信息进行综合处理,进行有机组合,构建逻辑关系和人机交互作用的信息技术。(3)多媒体课件(Multimed-
ia Courseware)。简单来说就是一种教师用来辅助教学的工具,是制作者运用多媒体技术,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创意,在对信息进行分类之后,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媒体素材进行空间和时间上的集成,使之成为交互的有机整体,从而制作出的满足教学要求的多媒体应用软件产品。
2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流程
当前出现的多媒体课件,可以根据教学策略的不同而分成演示型、自学型、测试型、练习型等多种不同的类型。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将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流程总结如下(以演示型多媒体课件为例)。
2.1 明确教学目的
制作多媒体课件首先要做的就是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明确教学目的。例如,制作课件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是解决某一传统教学手段不好解决的重难点问题。只有明确了教学的目的,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制作出满足教学要求的多媒体课件,对课堂教学起到积极的作用,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习效率。
2.2 创作脚本
“脚本”一词通常用于影视剧的拍摄制作过程中,我们将“脚本”一词引入到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中,可以理解为是教师准备的教案和文字稿本。想要制作出满足教学要求的多媒体课件,首先就要求教师要精心准备教案和文字稿本,而且是能够充分将多媒体的优势体现出来的教案和文字稿本这样才能保证课件类型的合理性,才能够引入符合学生思维的递进性和教学连贯性的多媒体课件。
脚本的创作过程,就是讲教学进程具体化的过程。创作脚本首先要对课件在整体上进行构思,对于主界面和分界面的设计心中有数,选取相应的文字、图像、视频、音频等进行交互设计,同时还要明确切入课件的时机。
2.3 构建素材库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必然需要大量的素材作为基础,素材是否合理与丰富直接决定了课件的好坏。教师应该在平时就重视起素材的收集工作来,在制作课件时直接从中选取合适的素材,从而保证了素材的多样性、规范性与个性化。素材的获取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
(1)自己制作。教师可以在平时空余时间里,根据平时教学的需求与习惯,自己制作一些原始的、常用的素材。自己制作的素材不仅能够满足教师的习惯性要求,而且能将个性化体现出来。(2)利用网络。网络上的资源是极其丰富的,一方面我们可以在平时空闲时间在网上浏览,下载收集一些可能使用得上的高质量素材;另一方面也要对于一些专门提供素材的网站加以注意,在制作课件需要某些素材时进行有目的的搜索、下载、使用。(3)取自他人。在教师参与课件评比或者听取他人授课等活动时,也应该对其他教师使用的多媒体课件加以注意,对于其中可能会为自己所用的成品和半成品素材进行收集。相互交流也是素材收集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
2.4 选择合适的制作工具
根据所选用素材的类型与教学的内容和目的,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应该选择合适的软件工具。PowerPoint作为一种简单易学的软件,是以页为单位制作演示文稿,然后将制作好的页集成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课件。使用PowerPoint可以在短时间内制作出幻灯片类型的课件,是最常见的课件制作软件之一。
Authorware作为使用人数众多的另一种软件,具有交互功能强的特点,能把文字、符号、动画、声音、视频等素材整合在一起,将多媒体的优势充分体现出来。此外,Authorware是以图标为基本单位,基于流程图的可视化多媒体设计方式,一般不需要进行复杂的编程,因此,操作起来也是比较简单的。
除此之外,常用于制作多媒体的软件还包括Director、方正奥思、凯迪多媒体创作系统、ToolBook等。
2.5 课件的制作与修改、调试
在编写好脚本,选取了合适的素材与制作软件之后,就到了课件制作这一最重要的环节。制作课件是对编写好的脚本进行加工完善并最终形成产品的过程。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文字规范、图像清晰、构图与色彩使用合理,从而保证运行时稳定流畅,便于操作与观察分析。同时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多媒体课件虽然可以使用单一的软件进行制作,但是为了使课件的内容更加丰富,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课件的实际制作过程中应该搭配使用多种软件。
最后,还需要根据教学环境的不同,对制作完成的课件进行演示与审核,发现问题及时修改,加以调试和完善,直到达到最佳的教学辅助效果为止。
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只有根据实际需要,将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形式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多媒体的特点,才能实现最好的效果。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敢于创新,提高了学习效率,就实现了使用多媒体课件的初衷。
参考文献
[1] 陈芳林,马广月,刘桂玲,主编.多媒体课件制作教程[M].电子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