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操作插上想象的翅膀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6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空间观念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培养小学生具有初步的空间观念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课程中,应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作为六年级上册的一节几何课,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架起了桥梁,这一内容的学习可以加强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认识,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形成立体图形知识的整体框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学生的思维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展开折叠的操作让学生有了直观感悟,但是过程中应如何避免依赖操作不思考的局面?如何让学生通过操作,深化对长方体和正方体面和体的认识,提高空间想象力?如何通过操作和想象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带着这些思考,我在我的课堂上有了一些实践。
  一、由简到难,操作想象有抓手
  1.改变顺序,有效分化难点
  苏教版教材对节课是这样安排的:首先,让学生拿正方体沿着指定的棱剪开,得到展开图;然后,依旧正方体沿其他的棱剪开,得到多种展开图,与同学交流;最后,拿长方体纸盒,沿一些棱剪开,观察展开图。我认为这样的安排对于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其一,学生对于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对应和切换上缺乏经验。其二,正方体展开图情况复杂,学生对于展开图的观察缺乏抓手,不知道如何观察。其三,学生不知用怎样的数学语言来表述发现的图形之间的关系。而如果以长方体引入,就能有效分化难点,让学生在观察和想象中建立表象,初步形成方法。课始,教师出示长方体,示范将长方体沿棱剪开,得到展开图。请学生观察展开图,并结合回忆展开的过程,提出问题:你能找到3组相对的面吗?学生中的方法有:根据面的大小形状来判断,因为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或者回忆长方体展开的过程,还有同学想象把长方体叠起来判断。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深化了对长方体面的特征的认识,也初步发展了想象力,构建了体和面联系的表象,能用合适的语言来表述自己的发现。
  2.同与不同,激发探索兴趣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在形式和观察方法上有许多联系和不同,从长方体过渡到正方体,体现到了观察方法由特殊到一般,认识由易到难的过程。学习了长方体的展开图后,教师可以通过小结巧妙抛出问题:“长方体六个面不完全一样,可以根据面的特点来判断相对的面,那如果换成正方体,六个面都是完全一样的正方形,你还能很快找到3组相对的面吗?”
  学生马上兴趣饱满地投入到接下去的探究活动中。抓住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联系和不同,便于学生在不断地观察、对比、想象等过程中,明确本质,发现特点。
  二、由展到叠,操作想象齐发力
  1.多次变换,发挥想象
  从长方体的展开图过渡到正方体,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和方法结构,在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间建立了初步的联系。此时,老师引导学生将一个正方体沿着指定的棱剪开,得到展开图,并为每个面标上序号。借此设计多层次地变换想象活动,让学生在问题中在变化中找到不变的,逐步发现实质。第一层次:找出三组相对的面。提问:回忆我们展开的过程,你能找到三组相对的面吗?第二层次,指定一个面,想象还原。如果①是底面,相对的面是哪一个?该怎么样折叠还原呢?其他几个面分别是什么面?如果①是前面,怎么折叠还原?其他几个面呢?第三层次,变换底面,想象还原:如果②是底面,其他几个面又是怎样的情况呢?第四层次:出示其他展开图,同桌合作,一人指定一个面,另一人回答其余几个面各是什么面。
  2.折纸验证,清晰表象
  把展开图折一折,是个很直观的操作。但一味地折纸,不展开想象,会弱化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而如果只让学生想象而不进行操作,学生想象中的错误就无法得到纠正,也不利于发展空间想象力。所以,可以在刚刚展开和折叠的过程中,学生一旦有不确定或者有问题时,请学生折一下,验证一下自己的想象。
  三、由做到画,想象突破操作限
  1.独立操作,交流中发现规律
  皮亚杰指出:“要认识一个客体,就必须动之以手。”直观的操作,便于学生建立清晰深刻的表象。教师引导学生将正方体沿一些棱剪开,得到不同的展开图。其次,看着自己的展开图,找找相对的面,做好标注。随后,教师在黑板上出示很多学生的展开图,在大量的感性材料下,引导学生说说有什么规律。学生很快就能发现,相对的面不相邻的规律。最后,结合展开的过程,让学生明白如果相对的面相邻,就折不起来了。
  2.展开想象,画图中渐现类型
  正方体的展开图有11种情况,比较复杂,即使全班学生每人都剪开一个正方体,完成一个展开图,也不一定能把所有情况都表现出来。此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上下的两个小正方形还可以怎么放,自己试着画一画。再追问:“刚刚是四个连成一排,如果是三个连成一排,又会出现哪些情况呢?”学生画出一种,随即通过头脑中“想象操作”判断能否折成正方体。在不断地作图、尝试与判断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的空间想象力。
  四、由认到辩,想象先行有提升
  1.个别标注,为想象助力
  学生经过多次的操作和想象,脑海中已经建立清晰的表象,通过对比辨析,能更好地发展空间观念。在判断哪些图形沿虚线折叠后能围成正方体时,鼓励学生在脑海中想象折叠的过程。如果有点困难,可以先在一个面上标注为底面,然后想象其余几个面分别是什么面。
  2.经典练习,加深空间感
  一些经典的判断,可以帮助学生再认正方体的特征,加深空间感。如,学生可以利用标注想象的方法,标注一个面为底面,然后发现有两个上面,就是不能折成正方体了。又如 ,学生易发现一个顶点只能连接三个面,连四个面肯定不可能。
  空间观念的发展离不开动手操作,更离不开空间想象。脱离了想象的操作,无法切实提高空间观念,脱离了操作的想象,无法建立清晰表象。所以,只有将操作和想象有机结合,以想象为主线,让操作为想象助力,才能提高教学有效性,在“虚实之间”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参考文献:
  徐炳蔚.合理操作 发展想象[J].教学月刊小学版,2013(11).
  编辑 王团兰
其他文献
摘 要:前概念是学生在接触科学的知识前,对现实生活现象所形成的经验型概念,这些概念具有生活化和片面性的特点。在数学概念学习中,学生应该从数字的符号、内涵、外延、规则几个维度进行数学化的学习。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前概念有数学概念内涵理解模糊、狭隘,外延的认识错误,规则未能建立三种情况,在此基础上得出了设置概念的认知冲突情境,暴露学生的数学前概念,建立科学的概念实践模型,丰富学生的数学概念感性认知;提
爱心、关爱教育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一个永恒话题,也是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的一项奠基工程。爱心教育的实施对幼儿一生的健康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幼儿的童心需要百般呵护,只要在孩子心灵中播下爱的种子,就一定会收到丰硕的果实。爱是人间最美的语言,是人类最高尚的情操。“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在生活中,一个亲切的问候,一个真诚的微笑,都在传递着爱的真谛。爱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爱像生命中的一
摘 要:不同的人心目中的好老师显然是不同的,有的具体,有的抽象,但是,概括地说是有一个能让人具体感知的“样子”,那就是有梦想、有爱心和有能力,即有自己的人生梦想、精神追求,是学生心目中温柔的天使,而且具有尽职尽责的能力。  关键词:梦想;爱心;能力  对于“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是什么样子”这一问题,有人做过一个调查,得到的结果是:好老师热情、耐心、公正、不偏心、虚心、平易近人;以身作则,学识渊博、讲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了“四基”,即:“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由此,数学活动经验不仅是数学知识的一部分,而且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感悟数学思想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经验成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教学的目标。  一、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  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关键,是解题者对题目进行
摘 要:小学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课堂上要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堂教学活动。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教学;魅力课堂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是无止境的,需要数学教师不断地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更新教学理念,运用多种手段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浓厚的探究
摘 要:语文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重要性不言而喻。语文课堂教学中,传统“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模式已不再能适应当下的教学发展,随着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学生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得到彰显,因此,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还应从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正确地且有创见地指导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学习的最佳办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学习方法;能力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一、妙解文题,激发兴趣  师:课题中“跨越”是什么意思?  生:跨过去。  师:你能做个跨越的动作吗?(生离开座位跑跳步跨了一大步)  师:(微笑着)你很了不起,不但知道意思,还能做出动作。谁知道“海峡”指哪个海峡?  生:台湾海峡。  师:为什么说是“生命桥”呢?  生:可能和生命有关。  师:用木头做的桥叫(木桥);用石头、水泥和钢筋筑的桥叫(石桥);树搭在河上供人们通过的桥叫(独木桥)。  
摘 要:在小学语文拼音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心态,同时,也要找到适合学生学习的技巧。  关键词:小学拼音教学;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教师要注重语文拼音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以“玩要精彩 学要轻松”为宗旨,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综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来提高教学质量。  一、小学语文拼音教学研究存在的问题  1.学生学习拼音注意力集中时间短  一般学生在刚刚进入小学时,因年龄小,所以,学习汉语
摘 要:课堂上一定要读书,要充分地读,整段、整篇地读,用各种方式读。如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呢?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基调;品析“文眼”,巧施技巧;创设情境,激情引读。学生只有对语言文字的深层次品读,才能真正体会到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关键词:小学语文;会文;个性体验  崔峦老师曾撰文指出:“课堂上一定要读书,要充分地读,整段、整篇地读,用各种方式读。没有朗朗读书声的阅读课,没有每个学生充
摘 要:在教育教学中,每遇到新的问题都会反思教学行为,从而得出几点心得体会: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提醒教师理论和教学实践要有机结合;教师始终保持冷静的头脑。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应在反思中不断总结,不断加深对教育原理的理解,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不断修正自我、重塑自我。  关键词:教师;反思;成长  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助推器。教师除了具有专业知识之外,还要具有教育理论修养,具备教育问题意识和科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