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与文学观的关系

来源 :精品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ian1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是明朝中叶以后影响最大的儒家学说,到今天仍有研究价值。下面将讨论该思想与文学观的关系。
  从哲学观看,“阳明心学”在内容上主要分三部分,“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王阳明认为“心”是宇宙的“天渊”,万物的“主宰”,“立天地,育万物,未有出于吾心之外也”①,从中可以看出他对“心”的本体地位的强调。针对朱熹的“知先行后”,王阳明强调“知行合一”。在王阳明看来, “知”是一種德性,要求清除心中的不善之念,而“行”必须与“知”相统一。我们可以看到,王阳明的理论并非空洞论述,而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这种将认识与实践结合起来的认识论无疑切合了辩证唯物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致良知”是王阳明晚年对其整个思想体系的概括,“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②。 “良知”就是天理,就是评判一切是非善恶的标准。
  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也体现在他的文学观中。就以往研究来看,并未得到文论界的充分重视。从心学思想出发,王阳明提出了如何阅读圣人之书。王阳明认为,成为圣人的渠道不是向外,而应该求之于自己的内心。在王阳明看来,心是本体,“立天地,育万物,未有出于吾心之外也”,那么,“六经”就是阐释“心”的“经”,王阳明他认为“六经”是圣人为后世所作。因此,在他看来,如何读经就很要紧了。王阳明反对的是当时歪曲圣人原意的解释。他认为,“六经”存于人心,求诸“良知”才可以真正理解。王阳明此说的意义在于对“尊孔孟”的读经方式有了别样发挥:他既强调读圣人之书,同时也认为应该以自己的“心”作为衡量尺度。在文学观上,王阳明的思考仍然在于什么是“良知”和如何反映“良知”。王阳明说:“如不见道之人,一片粗鄙心,安能说出和平话?总然都做得,后一两句,露出病痛,便觉破此文原非充养得来,若养得此心中和,则其言自别。”③
  王阳明的这种文学观念充分体现在他的文学创作中。王阳明的早期作品也讲究辞章华丽,后期发生了变化。他更多在诗中宣传自己的主张:“良知即是独知时,此知之外更无知。谁人不有良知在,知得良知却是谁?知得良知却是谁?自家痛痒自家知。若将痛痒从人问,痛痒何须更问为?”这样的诗当然也有缺点,就是过于讲理,损失了诗歌的文学性。不过,瑕不掩瑜,正是王阳明的哲理追求,使他的诗充满“格物致知”的美感。
  虽然王阳明的主要精力没有放在文论和写作上,但是他对文艺的影响确实深远。王阳明之后大量的文学家受他影响,比如后来的李贽倡导“童心”、“公安三袁”倡导“性灵”。从文学发展看,历来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论争不断,此起彼伏,并未脱离王阳明的讨论领域。因此,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洛杉矶,2011年6月  (四)  说起她的专业,杰西卡立刻变得滔滔不绝。她说心理学有很多治疗抑郁和其它精神心理疾患的办法和措施。对于李蔓这样的病人,最常用的是认知治疗或者叫思维治疗,这也是理论基础最牢固、研究最多的方法。其核心理论是:抑郁的感觉来自不正确的思维和判断。人的感觉受思维的影响。一个积极的想法可以使人兴奋、激动。相反,一个消极的想法能使人沉溺、郁闷。思维是对周围发生的事件的判断和解释。
期刊
2012年6月1日,美国明尼苏达州,奥巴马发表就业演讲后,为11岁的男孩泰勒亲笔写了一张请假条并签名:“请原谅泰勒,他与我在一起”。泰勒為能与总统“亲密接触”,旷课一天。
期刊
长期以来并不被大多数人熟悉的格陵兰岛,已经成为新一轮的旅游热点。二氧化碳排放导致的极地冰盖融化,让我们亲眼看到了温室气体的影响  “欢迎来到极地宴会,”一个经验老到的泰国人在朗诵美食长篇连祷前发表他的开场白。作为司仪,夏季的每周四,他都会准时出现在游客面前。“在祝您胃口好之前,请允许我先介绍我们的特色菜肴:独角鲸寿司、炖鲸、白鲸片,以及最重要的——风干北极熊肉!”  客人们迫不及待地在这份非常特殊
期刊
2004年,刚刚20岁初登大银幕的奥利维亚·维尔德,以《邻家女孩》中性感撩人的女邻居形象让观众久久不能忘怀,也曾是第22部邦德影片《皇家赌场》中“邦女郎”的有力竞争人选。在《领头狗》中,她火爆的裸露戏让大家十足震撼了一把。  不吝于展现身体使得奥利维亚的性感众所周知,并被《Maxim》杂志评为“全球最性感女人”。比她成名更早、且敢于在公众面前大方表态自己是双性恋的梅根·福克斯,曾经毫不吝啬地表达过
期刊
出了考场进了菜地  44岁的许先生提及自己的高考说:“那时候太简单了,社会上也没现在这么重视。”高考几天,他都是自己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到学校的考场去考试,“父母哪有时间啊,在地里从早忙到晚,我又是家里的老大,平时只要有空,就在地里帮忙,全部考完了,直接骑车回家就进了菜地帮忙了,父母问我考得怎么样,我随口说一句‘还行’,他们就不问了,就像以前考试的问答一样。”  一顿大肉饺的回味比高考还深刻  对高考
期刊
2012年6月3日,英國伦敦,在女王登基60周年庆典的泰晤士河驳船大游行中,伊丽莎白二世女王与儿媳卡米拉公爵夫人、孙媳凯特王妃及孙子威廉王子站在查特威尔精神号上。女王身穿纯白套装头戴经典英式礼帽,让全世界领教了最时髦祖母的风采。
期刊
几千年来,任何国家都把教育推崇为可持续发展的第一事业,中国也不例外。因此,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们适应社会发展和生存的常态型事业,自然而然就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其中的“高考”也仅仅是人们接受教育发展规律中的一环,而并不是人生命运的决定因素,人的生存是需要在社会发展中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过程。  教育原本是国家提供给全社会人人平等享受的公共事业,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却被莫名其妙地演变成了具有商业属性的产业
期刊
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题。  在送女儿高考的路上,母亲被疾驶的车辆撞飞,生命垂危,女儿该忍痛继续参加考试,还是选择陪伴母亲——哪怕付出复读一年的沉重代价?  媒体报道,6月7日早上8时10分左右,在长沙新姚路与友谊路交叉路口斑马线附近,一位母亲带着高考女儿过马路。一辆黑色大众车突然撞上母亲,将其撞飞十多米,倒在血泊中。在交警和路人的安慰劝说下,女孩含泪答应参加考试,交警紧急将其送往考场。  此事旋即引
期刊
  
期刊
6月7号是高考第一天,无论打开电视还是翻开报纸,我们都可以看到关于高考的“新闻”,有警车开道护送的,有家长组成护卫队揪噪声源的等等,没有你想不到的关怀,可以说高考逐渐步入病态。  本来高考是我国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而且高考确实曾经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它让许多人的梦想成为了现实,但是如今它却逐渐地走向了不正常。好像参加高考的学生什么都不用管,只要到时到考场考试就行了,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请想一想,如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