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尽孝不分家七世同堂为养老

来源 :幸福·悦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c_t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清平乐》,开头就上演了宋仁宗赵祯认生母的故事,这段故事在民间传说中被演绎成了“狸猫换太子”。尽管在历史上,刘太后并未为难李氏,但宋仁宗得知真相后,也是差点引发政治地震。要知道,有宋一代,孝老爱亲几乎被宋朝皇帝奉为国策,而宋仁宗更是出了名的大孝子,不能为生母尽孝,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孝文化也一直是古代传统道德的核心,在这一传統文化氛围之下,古代也衍生出了许多独特的养老方式,其中影响深远的一个,便是家族合居。
  家族合居这一现象,与古代的经济社会条件密切相关。古人生产劳作全靠人力,效率比较低,富贵人家倒还好,一般平民如果是单门独户、人丁寡少,很容易陷入饥馑穷困。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朝廷开始提倡家族合居这一方式。晋朝司马氏以臣废君,在维护统治上只强调忠君未免理亏,于是拐了个弯,特别提倡孝道。而家族合居以尊奉老人,也就是在晋朝以后得到加强。南北朝时期,北魏时河北博陵李氏,一门七世同居不分家,一大家子有二十二个房头,合计一百九十八口,在当时蔚为奇观,以至于朝廷专门在李家挂了旌表孝行的诏令。
  不过,“大家族”的产生,除了朝廷引导之外,还有实打实的经济考量。魏晋南北朝时征税靠编户齐民制度,也就是说,户籍上有名才会征税,否则便可逃避赋税。数世同居,动辄几十房、几百口人,隐藏户口有一定便利,民间老百姓自然会倾向于选择“大家族”生活。
  宋朝对家族合居尤为重视,自太祖赵匡胤时代就屡屡颁诏,对合族居住、孝老养亲作出重点强调。后来宋朝历代皇帝也都延续这一精神,逐渐在礼仪和法律上形成明确规定。
  对于累世合居之家,宋朝或是像前朝一样张挂表彰诏令,或是授予实物、官爵的奖励。在朝廷的刻意引导之下,宋朝社会家族合居之风尤其盛行,七世乃至八世同居,都是屡见不鲜。据《宋史·孝义传》载,宋太宗时代,江州德化人许祚八世同居,人丁非常兴旺,合家老幼多达七百八十一口,这已经是一个小村落的规模了。由于许家人实在太多,不好经营维持,江州向朝廷反映了情况,宋太宗下令,每年可以赐给他家米一千斛。越州会稽郡人裘承询家族,居然达到了惊人的十九世同居!
  为了保证推行合居养老,朝廷不光鼓励,还在法律上予以政策性引導。我们还以宋代为例。宋代出台了一项同居共财制度。内容主要是:家族的财产,统一由户主支配,子孙不能私藏。这个制度的精神可以远远追溯到《礼记·曲礼》记载的:“父母存……不有私财”。
  北宋哲宗时,宰相章惇在其父亲病重未死之时,命令儿子另立户籍,置买产业。这一行为被朝中官员弹劾,说章惇父亲还在,他却擅自代替父亲做主让儿子拆户买田,不仅是极大的不孝,更是触犯了朝廷同居共财的法律。章惇虽然贵为宰相,却也顶不住这样的道德攻击,结果被降官一级。
  当然,合居不分家,往往会产生一些尴尬乃至烦恼。
  首先,称谓就会带来麻烦。我们现在的亲缘关系称谓中,以同姓兄弟为例,有亲、堂、族之分,亲兄弟就不多说了,堂兄、堂弟是指一个祖父下的兄弟,而族兄弟则是指更远一层甚至几层的同姓兄弟。但古代则不一样,由于大家族往往不分家,同姓兄弟即使到了四世、五世,甚至出了五服,仍然统一排行辈,兄弟辈往往能达到十几位甚至几十位。比如唐朝白居易有一句脍炙人口的诗“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首诗名为《问刘十九》,而这位姓刘的朋友之所以被称为“十九”,就是大家族排辈份排出来的。
  大家族合居,还有很多捱不过去的矛盾。如上文所说的那位宋朝的裘承询家族,《宋史》记载他家“十九世不异爨”,意思是家人太多,却还要集中开饭,东房长西房短,锅碗瓢勺难免磕磕碰碰。当然这还只是个简单的喻指,各房或许也能自己开开小灶,但十九世之家要实行同居共财,肯定会引发财产分配上的矛盾。如经典电视剧《大宅门》演绎的,白文氏临终前嘱咐白景琦千万不能分家,但经过几十年变迁,各房头矛盾越来越大,白景琦自然而然地就把大家族分开了。
  异世而同符,古人的生活规律与近世并没有太大差别,所以后来随着宋朝南迁、衰亡,缺少了朝廷的政策支持,这种几百口人聚居的不合理生活方式,很快就消失了。
  摘自《北方人》
其他文献
冠,又称元服,是古代头衣的一种。古人的冠与今人的帽子不同。帽子的主要功能是保暖,而冠则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即古代贵族成年男子的标志。  古代冠的形制也与如今的帽子不同。《说文解字》云:“冠,絭也。所以絭发,升冕之名也。”古代中原人蓄长发,所以要将头发绾起来,而冠就是用来绾发的。其具体的做法是,先将头发在头顶盘成髻,用一块黑帛包住,然后将一个竹子做的冠圈套在髻上,再用一根冠梁从前到后覆在头顶上。而冠圈
期刊
1980年夏天,马云为了锻炼自己的英语技能,勇敢地用稚嫩的英语与正在西湖游玩的肯·莫利一家打起了招呼,他的勇氣与热情得到了肯·莫利一家的高度赞赏,从此以后,他与肯·莫利一家成为了好朋友。  1985年,马云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入了杭州师范大学,肯·莫利一家人向他发出邀请,希望他能去澳大利亚看看,拓宽视野。在当时取得护照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竭尽全力也并不一定拿到。在肯·莫利的再三鼓励下,马云决定试一试。
期刊
回家过年特别好  今年我38岁,这是我在家过的第38个春节。  我们家是5代同堂的大家族,上至爷爷奶奶,下到家中最小的弟弟妹妹,都特别尊重家族传统和过年过节的规矩。常回家看看对很多人来说是心愿和梦想,但对我来说,却是一直都在践行的事。  我的爷爷奶奶都90多岁了。6年前,作为长子的父亲把他们接到家里来住。从那以后,每年的年夜饭和大年初一一整天,整个大家族近百人都待在我们家。  爷爷奶奶住着3居室的
期刊
儿子乐乐的小提琴拉得不错,他的同学宁宁却总是更胜一筹。最近,他们一起参加省里的小提琴比赛,宁宁轻轻松松获得了金奖,每天发奋练琴的乐乐只得了银奖。颁奖结束后,我带乐乐回家,一路上他表情落寞,我问他怎么了,他说:“妈妈,不管我怎么努力,宁宁总是拉得比我好!我太笨,太没用了。”  “宝贝儿,妈妈知道你輸了很失落,但你也拿了银奖,这已经很棒了!何况世界很大,总有一些人能力超群,是我们比不上的。只要尽到自己
期刊
“你在非洲,最怕什么?”  我的答案是乘飞机。  在非洲旅行,除战争、抢劫、疾病之外,乘飞机也是大问题。全球的飞机“退休”后都去了哪里?到非洲接着工作。机龄在30年以上的飞机都敢继续飞。非洲很多国家国小人穷,低成本航空公司非常多,飞机保养不行,飞行员培训次数少,管理混乱……  我的一个朋友讲,在几内亚,他去送朋友乘飞机,看着飞机起飞后才回家。结果,他的朋友过了一会儿也回来了,因为飞机轮子有问题,飞
期刊
养花需要参悟、内省,遵循自然规律,营造合适的环境,经营家庭亦是如此。  最近搬了新家,儿子为了给新装修的家净化空气,买了很多盆景花卉。为了让它们长得更健康、更美丽,我定时定量地浇水和施肥,但是,没有多长时间,其中有几盆叶子泛黄、发蔫,没有了生命力。于是就尝试浇更多的水,尝试把花放在阳光下,但效果欠佳,有的眼看着就要枯萎了!  经过这一番折腾,发现越心急越糟糕,完全是前无经验,后无实证,盲目行事。于
期刊
汤飞凡(1897-1958),湖南醴陵人,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微生物学家,中国第一代医学病毒学家,中国预防医学事业奠基人之一。他一生热爱祖国和人民,终生致力于医学病毒学研究,他试制出中国首支青霉素,系“中国疫苗之父”和“衣原体之父”,是曾经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他生产了中国自己的狂犬疫苗、白喉疫苗、牛痘疫苗和世界首支班疹伤寒疫苗,并将沙眼发病率从将近95%降至不到10%。抗日战争结束后,生
期刊
1  熱闹了一个夏天的高温天气,终于在8月即将要终结的几天里大张旗鼓的凉爽起来。说起来,这种突如其来的凉意有些措手不及,还好,我前段时间刚好购置了秋天的衣服,也不至于打开衣柜不知道穿什么好了。  因为是下雨的缘故,天色也早早的就进入了夜晚模式。我在家整理早晨出门的时候被我翻乱的衣柜,大功告成之后,我躺在床上,翻看着手机。想到一位好久没有联系的朋友上个月发来消息说:铭哥,我这个月结婚,在北京,希望你
期刊
拔擢人才时,吃苦耐劳的员工是最容易获青睐的,那些善于发牢骚、踢皮球的老油条,则是没有前途的。  笼络人心是天下上司的常用手段。如果有一天,你收到这种笼络——上司的甜言蜜语(且让我们称为“糖果”),你是收得高兴,吃得安心,还是心里嘀咕个不停,甚至像收到烫手山芋呢?  糖果一:“我是看重你,才把这事交给你的!”  一件很难做、很琐碎,而且不容易显示业绩的事,上司要你去做。你心里一万个不愿意,想著为什么
期刊
我们对工作过量导致自律神经失调,忧愁烦恼造成的紧张,喜欢甜食、运动不足导致的提不起劲儿等多不在意。但你绝对想不到,这些“小事”和可怕的过劳死之间只有五步距离!  第一步:打不起精神。这个阶段的人常觉得不如以往那么精神百倍。此时,人体吸入的氧气量减少,血液中氧气浓度与血糖值下降。于是身体发出警告:“我已经疲劳了。”  要消除这种疲劳非常简单,每天深呼吸5次即可。吸气时,先使腹部膨胀,然后使胸部膨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