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研究生幸福感初探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TAL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对幸福生活的不断追求。人们从哲学、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不同的角度探讨了这一问题,形成了不同的理论和观点。
  幸福感是人们由幸福目标取向和追求方式所带来的生活是否幸福的评价。
  具有幸福感的人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满激情,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缺乏幸福感的人,常常悲观失望,缺乏生活激情,不能积极面对现实生活,难以实现自己的预定目标。现在对于幸福感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不同学科领域的重视。
  随着我国研究生的扩招,研究生的队伍不断扩大,女研究生的比例也在增长。女研究生群体是一个特殊群体,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虽然我们有关幸福感的研究涉及到很多方面,如青少年幸福感,大学生幸福感,研究生幸福感,老年人幸福感等等,但是针对女研究生生活幸福感的研究还很少。女研究生的幸福感研究是很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的。
  
  一、幸福感的含义
  
  从哲学传统角度说,有关幸福的概念与理论有两种:快乐论(hedonic)与实现论(eudemonia)。快乐论认为幸福是一种快乐的体验。实现论认为幸福不仅仅是快乐,更是人潜能的实现,是人的本质的实现与显现。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现代幸福感的研究有两种理论,即主观幸福感(Sub-jeetwell-being简称SWB)和心理幸福感(Psyehologywen-behag简称PWB)。主观幸福感认为幸福是由人的情感所表达--的,幸福就是对生活的满意,拥有多的积极情感和少的消极情感。主观幸福感有三个重要的评价指标: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和总体的生活满意度。
  而心理幸福感认为幸福并不只是情感上的体验,而应该关注个人潜能的实现。心理幸福感的指标体系则有自我接受、个人成长、生活目标、良好关系、环境控制、独立自主、自我实现等。不少人从不同角度对幸福感的内涵作了描述,我们认为任何概念的科学界定都离不开发展的历史与文化的背景,毋庸置疑,幸福感的定义根植于文化内部。
  一般的关于幸福感的定义都是基于文化规范和文化模式。文化规范在某种程度上对人们常常抱有什么情绪具有很大影响。比如有的文化更相信生活满意和积极情绪的价值,而有的文化则强调消极情绪的适宜性。拉美国家趋向于视愉快情绪为合意,而不愉快情绪则被认为不适宜。人们关于快乐的文化价值观有着本质的不同,这些价值观可能深刻影响着个人的情绪体验与表达,进而影响他们的幸福感水平。文化模式(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维度)对幸福感也有影响。众所周知,个人主义的文化,强调个人的内在感觉和思想,个人相对地拥有更多的自由。在注重集体主义的文化里,更强调群体(通常是家庭和朋友)内部与外部明显的区别。个人主义者在其判断生活满意的时候倾向于个人情绪的经验,集体主义者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各有利弊,最佳的幸福感需要在个人与团体取向中进行平衡。因此只有吸取这两种文化模式--之所长,避开这两种文化模式之所短,从而促进人们幸福感的良性发展。
  
  二、女研究生幸福感与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影响幸福感的一个因素。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有很大程度的相关,而心理健康既有主观感受到的一面,也包括自己感受不到的一面。心理健康只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幸福感,幸福感也反映心理健康。目前我国女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突显,成为社会热点。虽然女研究生心理健康已经有了大量的相关研究,但是关系到女研究生的幸福感的研究却很少。应该关注女研究生的幸福感,关注女研究生心理健康。
  
  三、女研究生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影响女研究生幸福感的因素很多,目前已有人研究女研究生人格特征与幸福感、社会支持与幸福感等。笔者认为影响随着女研究生幸福感的因素很多,有来自个人、家庭以及社会等方面的因素。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归纳女研究生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1 女研究生的生理因素
  由于女研究生体力和精力各方面不如男生,容易产生疲劳,很难集中精力。女研究生月经周期变化,女性体内的荷尔蒙含量也会发生变化,许多女研究生由于周期的不适而变得情绪低落、抑郁、焦虑、紧张、烦躁、易怒。研究生期间不像本科大都是呆在学校上课,还可能要跟导师出去做课题、做调查等,这给女研究生带来很多不便,产生压力,导致许多消极情绪,影响女研究生的幸福感。
  2 学业的压力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与本科有很大差别,注重研究和扩散联系的思维,创造性的研究让女研究生很不适应。她们的个性中具有追求完美的色彩,这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她们的学业。她们认真刻苦、追求卓越的特征使她们在人生的征途上过关斩将,不断获胜;而成功又进一步强化了她们的个性,也给她们带来了压力,越来越高的目标让她们很难去适应。
  3 工作的压力
  现在的女研究生比例增加,女研究生辛辛苦苦地读了二十多年书,不少人甚至是放弃了比较优厚的待遇、比较有前途的工作或者比较理想的婚恋对象来读研的,自然希望今后在事业上有所作为、有所成就,不想追求事业有成的女研究生至少也想有一份舒适、安逸、高收入的理想工作。但由于研究生年年扩招,导致研究生就业形势并不好;另外由于女研究生本身年龄大,一毕业就面临婚恋、生育问题,再加上一些单位存在性别歧视,很多女研究生发现自己在人才市场上竞争力甚至不如重点院校的本科生,从而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
  4 人际交往问题
  研究生的人际交往比本科时狭窄,加上心态成熟,也没有像本科时那么有激情去与不同的人打交道。女研究生还受到传统道德的束缚,就更不能自如地去扩大自己的交际面。研究生之间的交往最多的是本班级、本专业、同宿舍以及宿舍紧邻的研究生。研究生的生活是比较独立的,生活节奏和作息规律不一致,而适合研究生参与的校园社团很少,集体活动又很难举办。研究生的群体来自不同的背景,年龄差异比较大,共同的语言会少些。研究生导师大部分是男导师,女研究生很多心理问题不能很好地与导师交流,造成人际交往缺乏老师的指导。
  5 婚恋问题
  女研究生由于年龄的不断增大,对于关系到人生幸福的婚姻和恋爱会考虑比较多。一方面有来自家庭的压力,父母要女儿确定好自己的婚姻问题。另一方面来自自身的年龄的增大,还有周围同学大部分都有了感情的归属。即便是很多女研究生有了感情的归属,她们也不一定幸福,很多女研究生的伴侣不在同一个城市,距离的遥远也产生了很多问题,导致女研究生在爱情方面没有安全感。
  
  四、总结
  
  从主观幸福感来看,女研究生的自我积极情绪不多,消极的情绪较多,总体生活的满意度不高;从心理幸福感的自我接受、个人成长、生活目标、人际关系、环境控制、独立自主、自我实现等指标来看,女研究生在这些方面没有达到较理想的状态。那么怎样提高女研究生的幸福感,目前没有什么统一可行的标准,也是很难解决的一个问题,关系到我们的教育体系、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女研究生个人的因素。虽然不少的论文针对女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提出了各种对策,但是女研究生的幸福感仍然是值得探究的问题。有不少文章提到加强心理咨询、加强学校与女研究生的沟通及女研究生与导师间的交流,也有文章提到女研究生自身的努力调整等。如何提高女研究生的幸福感,我的看法如下:
  生理因素是固定的,性别差异无法改变。但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学校可以组织校医多为女研究生提供服务,讲授健康知识,增加针对女研究生健康的保健或治疗的活动。在学习过程中或到外地调研的情况下,导师要对女研究生的特殊生理予以理解和关照。
  学业压力方面,学校应该为女研究生提供既有引导性又轻松的学习氛围,尊重女研究生的个性发展。在就业压力这方面,学校可以做的工作也很多。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式比较严峻,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学校也有些困惑。而我们的研究生教育没有系统的就业指导。收集就业信息,传授就业知识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可以减轻女研究生的就业压力。当然,提高女研究生的幸福感,学校可以做的工作很多,整个的教育体系也可以为女研究生幸福感提供好的宏观的大环境,女研究生自身努力是关键的方面。
其他文献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意识形态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域,尽管它本身不过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处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支配之下,但它又对经济基础即物质生产方式发生反作用,并能在某种限度内改变经济基础,影响全部社会发展。任何一个社会都需要也必然有其主流意识形态。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它是以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为根
分析了拉伸系数、板材性能组织等因素对钽筒深拉成形的影响。
在普通高校的管理中,班级管理是一个重要的方面。班级管理包括学校领导对班级的管理和班主任(辅导员)对班级的管理,还包括学生自主参与的管理。而怎样建设一个积极上进的班集体,是摆在每个学生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在班级的管理中要发挥每个同学的能动性,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从而提高班级的凝聚力,最终建设出一个具有优良作风的班集体。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未来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对人才的
光阴荏苒,转眼间我从事大学辅导员工作已经一年了,这期间,我有过迷惘与不安,顾虑和犹豫。但如今我已能游刃有余地开展教学管理工作,体会到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真谛。爱能完善师生的关系,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使辅导员工作得心应手。    一、师生平等,让班级管理融入民主意识    新生报到意味着我的辅导员工作正式开始。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对今后良好班风的形成至关重要。这些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
近年来,大学生因心理疾病、精神障碍等原因不惜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案例时有发生,据报载:2004年北京地区高校有19名大学生自杀身亡;2005年仅北京大学就有4名大学生自杀;2006年春节后刚开学,华南农业大学相继发生3起自杀事件。可见,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已到了迫切需要面对和解决的时候。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快,高职院校的学生面临着比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越来越多的心理压力。如何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问
研究了Tal2W合金板材的高温拉伸性能与组织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Tal2w的变形温度低于再结晶温度,其高温性能强烈依赖于原始组织,而变形温度在完全再结晶温度以上,其拉伸性能与组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涵义及表现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涵义  1974年,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登伯格首次提出了职业倦怠这一概念,特指在助人行业中,个体的体力、精力、能力无法应对工作要求而产生的一种身心俱疲的状态。而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助人。职业,逐渐成为了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伴随于长期高水平的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 
采用粉末冶金法研制的以钽为基体添加钨、钇的合金条,其添加元素分布均匀。为防止条在低温烧结时因体积膨胀而引起条粘结成块,工艺上采用了两段烧结法,使产品满足了用户的要求。
研究了两种钨含量和两种晶粒度的钽钨合金在平板撞击下的断裂和损伤特性。利用金相、扫描电镜等方法,观察了回收样品微孔洞和微裂纹等与入射应力、钨含量、晶粒度之间的关系,得
在高等教育中,无论是学年制、学分制或者其他教学管理制度,都需要通过一定的课程使学生掌握与专业相应的知识、技能。因此,课程的质量、结构及数量与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水平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系统对课程建设的重视,“课程资源”这个概念也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常见的定义有课程资源“是指课程资源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是指附有教育价值的、能够转化为学校课程或服务于学校课程的各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