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中,往往存在诸多影响其教学效果的情况。比如,教师课前布置的学习任务过多,或要求模糊,或督促不及时,使学生先学流于形式。课堂教学中,教师或教学设计随意散漫,重点不突出;或驾驭教材能力不足,不能适时对学生的研讨进行深入有效的指导,使研讨浮于表面热闹。笔者主持了安徽省教育科研课题“‘翻转课堂’在高中语文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在实践教学和理论研究中对提高“翻转课堂”有效性的体会是:深度先学,精辟解读,精巧设计,充分研讨。
一、学生深度先学是基础
翻转课堂强调“先学后教”。“先学”就是要求教师把需要讲解的内容做成一段段微视频,让学生在课前初步学习。“后教”就是教师在课堂上解决学生在微视频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或者把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点拓展开去,进行深层次、多角度的探讨,从而增加了课堂交流的深度和广度。可见,学生充分地“课前先学”并提出问题,是实现课堂有效“翻转”的基础,只有有深度的“先学”,学生才能提出有教学价值的问题,教师的“后教”才能有的放矢,教学效果才能得到保障。如何保证学生深度先学呢?我的体会是要做到如下三点:
1.任务要具体
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具体清晰的“先学”任务单。如阅读课文,利用工具书理解哪些词语;如何划分文章结构并概括段意;思考哪些问题;都要细化清楚。
2.要求要明确
在“先学”任务单的设计中,要明确要求学生学什么、怎么学、达到什么目的。同时精心设计预学问题是重中之重,要体现“知识问题化,问题探究化,探究层次化”的特点。
3.监测要及时
在学生学习完一个微视频之后,要布置给学生巩固相关知识的作业,并要求学生及时提交。教师可通过网络平台提示、监测他们的作业情况,并发现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此来确定课堂教学的重点。
二、教学设计精巧是重点
在翻转课堂中,技术必然改变课堂,但教师不能被工具所束缚、所代替,教师仍然是课堂的主导。在大量的教学信息中,教师如何精选有教学价值的教学内容,精巧设计教学过程,成为提高教学效率的重点。要达到此效果,我的体会可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1.要坚持“学生立场”
翻转课堂强调把“重教”的课堂转变为“重学”的课堂,力求做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过程的设计应该是围绕学生的“学”展开,课堂上更关注的是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兴趣、学习状态和学习效率、效益、效果。
2.要有“课程意识”
教师一定要从课程意识的角度,用好教材这个“例子”的作用,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一篇文章摆在面前,究竟要让学生掌握什么,掌握到什么程度,要求教师要从语文学科特点、教材体系特点、文本特点等方面,提炼出知识点和能力点,进而有重点地、循序渐进地组织教学。
3.微课要短小精悍
微课是翻转课堂的重要载体,它需要紧扣某个学习要点进行10分钟左右的讲解阐释。这就要求翻转课堂的教学内容必须精粹,要选择“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内容,要选择容易被学生忽视而又有充分的教学价值的关键内容。
三、师生充分研讨是保障
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充分深入的研讨是翻转课堂中教学内容深化、激发智慧的核心部分,是对学生“先学”的总结与提升,也是翻转课堂真正“翻转”的所在。我在用翻转课堂上《烛之武退秦师》这篇文言文时,课前给学生布置了观看微视频的作业。课堂上的前20分钟用来检查学生“先学”的效果,后20分钟的时间用“模拟联合国”的形式,分角色来辩论:“灭掉郑国,对秦过是利还是弊?”并评选“最佳外交官”。在辩论和比较中内化了对人物形象和说理技巧的理解,教学效果良好。对此,我的体会是:
1.研讨的问题要从学生中来
“问题”是学生学习的起点和归宿,真正有研讨价值的问题从哪里来?学情是教学内容确定最终依据。在教学前,通过对收集学生问题进行分类归纳来确定“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实际上需要教什么”,问题从学生中来,才能激发他们的思维火花,才能进行有深度地思考和探索。
2.要给课堂交流更多的时空
教师要有意识地创造时间和环境让学生提出问题,把学生能否提出问题和提出什么样的问题作为自己教学成败的一个标准。同时,对于理解教材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核心问题,要给予充分的时间来研讨,绝不能蜻蜒点水走马观花,要让学生在研讨中体验思考和探索的快乐。
3.学生需要追问和引导
由于受学识和经历的限制,学生的研讨往往很肤浅。这时,教师要发挥教学的主导作用,在追问中引领学生层层剥笋、步步深入地思考研讨,理解文章深刻内涵和巧妙的匠心。
总之,“翻转课堂”要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收获,不仅要有精致的教学形式,还要有精练的教学内容,更要真正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作用;要“翻转”在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之处,要在“翻轉”中着力于提升学生思维和审美鉴赏能力等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学生深度先学是基础
翻转课堂强调“先学后教”。“先学”就是要求教师把需要讲解的内容做成一段段微视频,让学生在课前初步学习。“后教”就是教师在课堂上解决学生在微视频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或者把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点拓展开去,进行深层次、多角度的探讨,从而增加了课堂交流的深度和广度。可见,学生充分地“课前先学”并提出问题,是实现课堂有效“翻转”的基础,只有有深度的“先学”,学生才能提出有教学价值的问题,教师的“后教”才能有的放矢,教学效果才能得到保障。如何保证学生深度先学呢?我的体会是要做到如下三点:
1.任务要具体
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给学生提供具体清晰的“先学”任务单。如阅读课文,利用工具书理解哪些词语;如何划分文章结构并概括段意;思考哪些问题;都要细化清楚。
2.要求要明确
在“先学”任务单的设计中,要明确要求学生学什么、怎么学、达到什么目的。同时精心设计预学问题是重中之重,要体现“知识问题化,问题探究化,探究层次化”的特点。
3.监测要及时
在学生学习完一个微视频之后,要布置给学生巩固相关知识的作业,并要求学生及时提交。教师可通过网络平台提示、监测他们的作业情况,并发现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此来确定课堂教学的重点。
二、教学设计精巧是重点
在翻转课堂中,技术必然改变课堂,但教师不能被工具所束缚、所代替,教师仍然是课堂的主导。在大量的教学信息中,教师如何精选有教学价值的教学内容,精巧设计教学过程,成为提高教学效率的重点。要达到此效果,我的体会可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1.要坚持“学生立场”
翻转课堂强调把“重教”的课堂转变为“重学”的课堂,力求做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过程的设计应该是围绕学生的“学”展开,课堂上更关注的是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兴趣、学习状态和学习效率、效益、效果。
2.要有“课程意识”
教师一定要从课程意识的角度,用好教材这个“例子”的作用,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一篇文章摆在面前,究竟要让学生掌握什么,掌握到什么程度,要求教师要从语文学科特点、教材体系特点、文本特点等方面,提炼出知识点和能力点,进而有重点地、循序渐进地组织教学。
3.微课要短小精悍
微课是翻转课堂的重要载体,它需要紧扣某个学习要点进行10分钟左右的讲解阐释。这就要求翻转课堂的教学内容必须精粹,要选择“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内容,要选择容易被学生忽视而又有充分的教学价值的关键内容。
三、师生充分研讨是保障
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充分深入的研讨是翻转课堂中教学内容深化、激发智慧的核心部分,是对学生“先学”的总结与提升,也是翻转课堂真正“翻转”的所在。我在用翻转课堂上《烛之武退秦师》这篇文言文时,课前给学生布置了观看微视频的作业。课堂上的前20分钟用来检查学生“先学”的效果,后20分钟的时间用“模拟联合国”的形式,分角色来辩论:“灭掉郑国,对秦过是利还是弊?”并评选“最佳外交官”。在辩论和比较中内化了对人物形象和说理技巧的理解,教学效果良好。对此,我的体会是:
1.研讨的问题要从学生中来
“问题”是学生学习的起点和归宿,真正有研讨价值的问题从哪里来?学情是教学内容确定最终依据。在教学前,通过对收集学生问题进行分类归纳来确定“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实际上需要教什么”,问题从学生中来,才能激发他们的思维火花,才能进行有深度地思考和探索。
2.要给课堂交流更多的时空
教师要有意识地创造时间和环境让学生提出问题,把学生能否提出问题和提出什么样的问题作为自己教学成败的一个标准。同时,对于理解教材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核心问题,要给予充分的时间来研讨,绝不能蜻蜒点水走马观花,要让学生在研讨中体验思考和探索的快乐。
3.学生需要追问和引导
由于受学识和经历的限制,学生的研讨往往很肤浅。这时,教师要发挥教学的主导作用,在追问中引领学生层层剥笋、步步深入地思考研讨,理解文章深刻内涵和巧妙的匠心。
总之,“翻转课堂”要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收获,不仅要有精致的教学形式,还要有精练的教学内容,更要真正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作用;要“翻转”在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之处,要在“翻轉”中着力于提升学生思维和审美鉴赏能力等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