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几点认识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rah_z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促发展,为沉闷的教改带来活力,在活动中小学生主动实践,主动探索、使他们在实践中获得新知,形成了意识,锻炼了能力,让小学生的个性在实践中得到了张扬,整体素质在实践中获得了提高。下面本人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
  一、重视活动的实践性
  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多种“感官参与”,在“动”中接触事物、感知事物。如我校少先队员去敬老院组织献爱心活动后,同学们都写出了五百字左右的心得体会,课堂上开展一次评选活动,把评出的优秀文章做成手抄报张贴在宣传窗中。从这些手抄报中可以看出,不少同学对尊老敬老作了很好的宣传。这种实践活动,不但使学生能献出爱心,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活动组织、文字撰写等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实践活动的能力,我们还结合地方实际,挖掘地方资源,开展了以语文学科为主题的各种实践活动,来拓宽语文知识运用的时空领域,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关注大自然的情感。如“家乡老字号的寻访”、“家乡的特产”、“家乡的名人与典故”等,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开展调查研究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不怕挫折、敢于创新的个性品质。
  二、重视实践与文本相结合
  综合实践活动最普遍的学习方式是实践,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做”,但这一种实践性的学习活动必然包括一定的文本学习。文本学习是一种符号学习,是对前人积累下来的认识成果通过各种间接学习的方式来获得。实践学习与文本学习的关系实际上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是教师讲解与学生自主实践活动的关系。同时教师一定要注重实践的深度,要求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真正理解实践的目的与意义,把握各种不同实践方式的基本要求和操作要领,结合具体的活动情境,恰当地选择和利用活动工具和相关手段,完成、达到活动的具体任务和目的。
  活动课中,我们对现有教材作了适当改造,增加了一些时代信息和与现实生活相关的信息,以促进学生综合地运用知识、创造性地实践知识。如我校开展了一次《家乡小河的寻访》综合实践活动。在进行活动设计时,我们安排了参观、访问、摄影、绘图等,将语文、社会、美术、法律、家乡环境调查等诸项知识与见闻有机地结合起来,并组织学生进行汇报交流。活动后,大家又展开了“如何保护环境”的大讨论。同学们积极参与,灵活运用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声情并茂地表达了他们对污染母亲河的不良行为的愤慨,以及要求保护的请求和愿望。这样的活动,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心智和语言素质,而且得到了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启蒙教育,培养了综合素质。
  三、注重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人的创造力要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来。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中,我们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交叉活动,通过“发展”途径进行“提高再创造”的训练,使创造潜能得到了发掘,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发展。如老师设计的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课《找春天》:先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观察春天、寻找春天;然后组织学生说春天、画春天、写春天;最后在班里举行展示会。在这次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进行展示。这样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而且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了创新能力。
  四、突出能力的综合训练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活动积极性,让他们在“动”中学。因此,教师应把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寓于活动之中。如我们开展“十个一”活动,要求每个学生“发一则现代科技信息”、“收集一条科技小常识”、“提一个科学小创意”、“写一则读书笔记或心得”、“编一份科技小报”等。活动中,同学们通过各种渠道积极搜集现代科技新信息,收集科技小常识,每个同学都作了读书笔记,写了读书心得,还亲自设计科技小报参加“六一”展评。此类活动,学生自己动手,不但学到了许多平时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而且使阅读和语言实践能力都得到了训练。
  五、注重学生生活空间,实现学生乐学
  综合实践课要回归生活和社会,我们不能将学生老是圈在学校,而要以学生的活动和交往为线索,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全面实施教育。要引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在家庭、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生活。因此,活动的组织形式要根据时空的特点,或班级,或小队,因地制宜。要通过各种生活体验活动,满足学生的天性,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快乐和愉悦的同时获得发展。例如:在教授综合实践活动课——《不断更新的通信家族》时,我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留心观察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变化,通过简单的观察、调查、探究及搜集资料的能力,学会与同伴们讨论与合作。
  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文本学习是必要的,但如果把实践学习完全变成灌输式的文化学习过程,那么,综合实践活动也会名存实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始终保持着学习的热情,正是由于我们正确处理了实践学习与文本学习的关系,从而使学生表现出了极强的求知欲望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的教育,要解放孩子的头脑,让他们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让他们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们能做;解放孩子的时间,让他们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因此,我们老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要大胆放手,让孩子敢于尝试、勇于创新。
其他文献
演示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提高人才科学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在获得生动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还为学生实验的正确操作起着示范的作用。  演示实验要成功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演示实验前要充分准备  演示实验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内容
期刊
小学生有其特定的心理特征,有效利用学生的心理特征,遵循小学生认知规律,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合格的人才,不只是教学生得高分,而是培养健全的人格,使其自觉学习,取得好成绩。老师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只有尊重个性特征,只有尊重个体,才能提高课堂整体效率。  一、只有付出才有回报  几乎每个小学生都有美好的愿望,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向往。他们幻想做一个有学问、受人尊敬的人,但自制力差,如何实现这一美好理
期刊
抛体运动是一种非常典型的曲线运动,在新课标考纲中为Ⅱ要求,各类考试考查频繁。仔细研读高考各卷,不难发现,在2012年之前,高考对抛体运动的考查以比较方向、数理结合、实际应用为主,而在2013年的各类卷中,命题不仅保留了这一特点,同时还增设了科学探究。  现摘选部分试题以解读这种变化,希望考生在复习中多加关注。  一、巧用抛体运动,探究弹性势能  例1.某同学利用如图1甲所示装置对轻质弹簧的弹性势能
期刊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抽象、概括出来的,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基础。初中学生正处在兴趣的发展时期,怀有强烈的好奇心,通过实验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分析能力。因此物理实验教学是教学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物理实验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实验教学直观、主动,能直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
期刊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曾在《论教育学过程最优化》一书中指出:“在一定的条件下,既能取得最大的可能的教育效果,而师生又只能花费最少的必须时间。”这为我们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课堂教学是教学的最基本形式,它是教学的最基本环节。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能用“课内损失课外补”加重学生负担的方法,而是努力提高每节课的教学效率。  那么,如何使学生在每一节课的有限时间里既学到
期刊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教研探讨和大量调研,发现60%的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热情和兴趣,44.3%的小学毕业生未过写字关,识字达标率仅27.5%,55%的小学生在校就是错别字满篇,作业潦草,写字马虎,不注意字的结构顺序,就更难以发挥中国汉字的艺术美了,这是我们在西和县三所农村小学抽查不同年级共100名学生的调查结果。我们从学生口头问卷、家长访谈、社会咨询和第一线语文教师交流,调查表明,结合我们十多年语文
期刊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持续思维活动。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他对课堂提问给予了充分肯定。重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让其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环节。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抓住时机,营造氛围,让学生敢问、乐问、能问、会问。  一、营造质疑的氛围,让学生“敢问”。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一种真诚的尊重和
期刊
数学是中学阶段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许多学生初中阶段数学成绩优秀,进入高中阶段后学习不适应,失去了学习兴趣。通过调查研究,出现这种情况的影响因素有多方面:  1.高一新生不适应高中数学的教学方式。初中教师重视直观、形象的教学,老师每讲完一道例题后,都要布置相应的练习,学生到黑板表演的机会相当多。为了提高合格率,不少初中教师把题型分类,让学生死记解题方法和步骤。而高中教师在授课时强调数学思想和方法,
期刊
在现实生活中,“退”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策略。在解决数学问题上,“退”是一种思维方法,也是一种解题技巧。  先看一个强盗分金的例子:  五个强盗抢到了一百个金币,但又不愿意平分,最后五个人同意先抓阄决定顺序:抓到1的是1号,抓到2的是2号,依次类推。然后由1号强盗提出分配方案,他的方案必须有所有人(包括他自己)的半数以上通过才可执行,否则他将被丢进海中喂鲨鱼,再由2号强盗提出分配方案;2号的方案也
期刊
随着高考命题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成了教学的重点,而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数学方法的渗透。数学问题的求解离不开逻辑变换的转化,而巧妙的转化就可以给解题开辟途径,以达到化难为易的目的。因此,掌握各类问题的转化策略,是提高观察条件、分析题意和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手段。  常见的转化策略有:熟悉化、简单化、直观化、正难则反。下面把我们常遇到的一些例子分类归纳出来,可以启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