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洪防疫防蚊子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S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个被疫情、洪灾等各种突如其来的灾害做出重点标记的年代,一些小“麻烦”很容易被忽视,比如蚊虫叮咬。以往在这个时候,名列“四大恶虫”之首的蚊子,是构成“苦夏”的一部分。可在2020年,人们对蚊子的容忍度却在增大,在听到世界卫生组织说明没有信息或证据表明新冠肺炎病毒可以通过蚊子传播后,大家甚至会长出一口气,对身上的红肿小包不再在意。可实际上对“人蚊大战”,我们什么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日前发布的《洪涝相关防灾与自救互救知识》中,防蚊虫位列其中,里面提醒大家“蚊虫较多时尽量穿浅色长袖长裤,暴露部位可以涂抹驱避剂,晚上尽量使用蚊帐,可以使用蚊香或电蚊香驱赶蚊虫” 。

死蚊子才是好蚊子


  虽然在一些西方的童话故事里,蝙蝠和吸血鬼的形象常常被联系在一起,可在现实生活中,蚊子更符合飞舞的“吸血鬼”设定。一只雌蚊子能吸2~5毫克的血液,在吸血后体重会比平时增加一倍,这些血液为蚊子的卵提供重要的蛋白质,让蚊子家族能够开枝散叶。
  虽然失去2~5毫克血液对一个人来说不算什么,但危险的是,蚊子在吸血时可能传播病毒、寄生虫或蠕虫和严重疾病,比如臭名昭著的疟疾、昏睡病等。因此世卫组织提出“小小叮咬危害大“的口号,让人们保持对蚊子的重视。
  在和蚊子旷日持久的斗争中,蚊子的口器越来越锋利,飞行的声音也越来越小,“隐形轰炸”能力不断增强。而人们也发展出一系列简单易行的防蚊措施,如使用蚊帐、蚊香等来进行预防保护。不过在疾病的威胁下,人们越来越发现对待蚊子消极防御并不够,还应主动出击消灭蚊子,毕竟只有死去的蚊子才是好蚊子。
  在灭蚊战中,无论是电蚊拍还是灭蚊灯都是零敲碎打,逐渐成熟的生物武器才是“地图炮”。之前灭蚊行动有赖于使用杀虫剂和清除滋生蚊子的环境,尽管从上世纪中期开始在半个地球范围内展开的灭蚊行动是较为成功的,但蚊子已经卷土重来,而且由于逐渐对杀虫剂产生了抗药性,它们更难被消灭了。和化学药剂相比,生物方法效果更好、副作用也更小。
  科学家们已经尝试向蚊子体内植入一种致死基因,阻止其后代的生长发育。和受到过辐射、难以跟野生同性争夺配偶的蚊子不同,转基因蚊子很容易找到配偶,把致死基因传递给下一代。科学家们在开曼群岛、巴拿马和巴西等地开展的小规模试验显示,这种方法能让当地的蚊子数量最多减少99%。

外来的蚊子会咬人


  如今在我们身上咬起肿块的蚊子,可能是来自异国他乡的“海外蚊”。
  蚊子携带的多数的病原体来自非洲、亚洲或拉丁美洲等湿热的地区。但在北半球温带地区,现在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热带地区蚊子,比如亚洲伊蚊、亚洲虎蚊和埃及斑蚊等。德国汉堡伯恩哈德-诺赫特热带医学研究所的科学家花了两年时间,在德国55个地点采集了超过7.5万只蚊子,发现了约50种本土以及外来品种。研究人员发现,在特定地区已经存在外来的蚊子品种,它们已融入了当地环境。
  近20年来,随着环境变化、旅行和贸易的增加、农业发展变化及规划不健全的快速城市化,大大拓展了蚊子的活动空间,许多外来品种的蚊子由游客或商务人士带到世界各地,可以说,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蚊子也相应地实现了“全球化”。这让人们的健康受到威胁。因为外来的蚊子携带有外来的病毒,对于缺乏抗体的本地人群,更容易引发外来疾病的肆虐。
  在对抗蚊子的战斗中,季节变化原本是人类的盟友。因为,在北半球寒冷的冬天里,通常多数的蚊子会消失,因为它们受不了低温和干燥。但由于气候变暖,冬天逐渐缩短,这改善了蚊子的生存条件,让外来蚊子每年可以在本地繁殖多代,并逐步扩大其活动范围。

  蚊子在吸血时可能传播病毒、寄生虫或蠕虫和严重疾病,比如臭名昭著的疟疾、昏睡病等。

誰更招蚊子


  蚊子整体猖獗,但我们常发现,几个人在一起的时候,总有些人容易被蚊子密集轰炸,而另外一些人却安然无恙。究竟什么人更招蚊子,目前存在各种不同的解释。
  蚊子在寻找食物的时候会综合各种信息,但生物学家认为气味是主要因素。因为新陈代谢更快、体温更高、汗水更多的人更有可能被蚊子叮咬。
  蚊子根据气味寻找叮咬对象的说法得到了验证,研究发现,身上散发酒味的人就更容易成为蚊子袭击的目标。在夏天,痛饮一杯啤酒本来是不少人消暑解乏的选择,但却要付出“血”的代价——被蚊子叮咬。《美国蚊虫控制协会杂志》发表的研究称,饮酒会大大增加我们被蚊子叮咬的可能性。而一项小型研究则发现,喝过一瓶啤酒的人更有可能招致蚊子叮咬。
  除了气味外,蚊子还会被身体产生的乳酸、呼出的二氧化碳和皮肤上的天然细菌所吸引。也有人“天生”就招蚊子,因为其基因构成天生对蚊子更具吸引力。
  蚊子的口味和人的血型有一定关系。一项研究发现,O型血的人被咬的可能性是A型血的两倍。其他被蚊子叮咬的高风险因素包括体温高、孕妇期、气息重和体形高大等。
  这些研究结果综合起来的话,能列出一长串吸引蚊子的因素,这使得招蚊子的话题在很多情况下更像一门玄学,缺少简洁明确和统一的解释。从现在看来,我们靠谱的做法是:尽量做到让蚊子无从下口。至于用什么方法,那就各用妙招吧。
其他文献
引子:    扭转乾坤的遵义会议、拨乱反正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在史书上留下了惊心动魄的一笔;我一向对会议怀有敬意:会议还原了历史,衬托出了领袖人物;会议将沸腾的热血提炼成冷却的经验,重新整合缝隙与缝隙之间的凝聚力,发出最威严的声音;放眼望去,这些激动人心的会议联合起来,汇集成一条亘古的河流,呼啸而来。    中民大厦:报到现场    早早便接到中华慈善总会第三次代表大会的开会通知,2007年5月15日
明珞裝备为汽车制造、航天航空、新能源和一般工业领域提供高效可靠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1984年春节后,中央召开了14个沿海城市的座谈会,提出要参照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的经验,继续对外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划定一个有明确地理界限的区域,按照经济特区的政策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  1984年4月,广州市委开始筹建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曾担任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主任的朱秉衡回忆,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选
奋斗是幸福的,但过多加班却达不到同样的目的。每天晚上九点多拖着疲惫的身躯从办公室出来,披星戴月地回到家,早上不到六点又被闹钟吵醒。再次融入拥挤的人流中去上班。这样“996”的节奏很难让人有回味幸福的闲暇,因为难得的休息时间,也都被用来补觉了。  幸福感应该在清醒的时候得到,然而每天只有同定的24小时,在被填得满满的日程表上做减法,也能达到同样的结果,比如,可以从减少加班做起。日本:给加班时间设上限
4月25日,在第四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数字成果展览会上拍摄的厦门国际银行的机器人(魏培全/摄)  “如果你对政府数据开放还感到陌生,那不妨先向你举一个例子。新冠疫情期间,你一定浏览过各大互联网平台发布的疫情地图,这些制作精美、数据及时更新的地图,其底层数据来源,其实正是各省份卫健委发布或开放的疫情数据。”复旦大学数字与移动治理实验室主任、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郑磊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称,他
2019年1月11日,游客在由重庆市江北纺织仓库老厂房改造而成的北仓文创街区内游览(王全超/ 摄)  在摩天大楼拔地而起的同时,不少城市建筑和城市景观也因失去文化个性而受到质疑。  在北京市古代建筑设计研究所原所长、《古建园林技术》杂志主编马炳坚看来,让城市建筑设计重拾本土文化记忆,是避免“千城一面”的关键,而这将是一个系统性的长期工程。建筑无魂导致“千城一面”  《瞭望东方周刊》:为何要强调文化
腌笃鲜  许多时候,在“不时不食”的江南,肉香并不以主角的身份出场,它是那些时鲜货背后沉默的帮衬。  然而,没有肉香的江南,不是春天。肉香是名副其实的敦厚派和实力派,要么不出场,要么出场就一局定乾坤。  阳春三月,莺飞草长,山里的春笋甜了。这时候,炖一锅腌笃鲜恰逢其时。一般人的春天,是从春江水暖、草色遥看中感悟出来的,美食家的春天,是从一锅腌笃鲜里端出来的。  腌笃鲜,用大白话说是笋烧咸肉。腌,指
城市治理者一定要多打大算盘、算大账,少打小算盘、算小账,要善于把地区和部门的工作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大棋局,做到既为一域争光、更为全局添彩。  近期,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集中通报了云南、安徽、辽宁等8省份一批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连日来,被通报地区开展生态环保百日攻坚,启动问责调查程序,开展专项排查整治……一系列态度鲜明、措施坚决、要求明确的整改行动纷纷展开,不少生态环境问题正得到有效解决。  被通报
郑嘉励:专职田野考古,业余从事杂文写作,既为个人抒情遣怀,也为考古工作者与大众之间的情感、趣味和思想的连接  严子陵先生是真正的隐士,晚年优游世外,垂钓富春江上。北宋范仲淹知严州时,撰有千古名篇《严先生祠堂记》,“云山蒼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桐庐严子陵钓台,遂名扬四方。  照书上说,严先生本是余姚县龙泉乡客星里人,即今慈溪市横河镇子陵村。为何他不愿归隐故乡而远赴桐庐养老,古书没有明说
文物执法人员甚至需要骑马、骑自行车去追赶开着汽车的盗墓贼  明代“大明宣德年制”款方型铜炉、粉彩花口碗、金漆木雕窗花……165件文物被拱北海关查获,由珠海市博物馆收藏保管——这个发生在2017年盛夏的场景,是近年来我国加大对文物违法犯罪打击力度的一个缩影。  受国务院委托,文化部部长雒树刚2017年12月23日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上作关于文化遗产工作情况的报告时说,2013年以来海关共查获非法进出境文
4月7日早上7点刚过,北京开车上班的徐小姐就发了一条朋友圈:拥堵时间越来越早。她配发的图片显示,东三环上呈现红色拥堵。导航还提醒她,北三环中路附近将发生拥堵,让她注意避让。  北京车主吐槽拥堵,要在平时毫不稀奇。可是,徐小姐的这次吐槽,却有另外的意味。因为,就在一个月前,北京是不堵的,不少车主跟徐小姐一样发朋友圈感叹,“啥时候找回堵车的感觉”。  没错,从不堵到复堵,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北京这座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