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收藏钱币特别是清末民初的金银币诀窍有三:一是要充分掌握这个时期的货币铸造史;二是对这个时期铸造的所有币种(含样币、试铸币、未发行币)等,要了解其发行、铸造背景;三是能一眼就看出当年各币种的特征,有辨别老仿或新仿的眼力。
笔者曾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篇回忆性的文章,说有个祖传三代开当铺的金某,解放后公私合营进了商业局下属的一家国营寄卖店,仍操旧业收货寄卖。“文革”中因被视为“牛鬼蛇神”余孽被关押,有关方面对其进行三次抄家,都没有抄出反动物品,仅抄走了一套清代版的《金瓶梅》和一些老服装,最后就因这些东西判了他5年徒刑。金某的老婆和儿子一次去探监时,其见全家生活来源缺了主心骨,便告诉老婆他藏了祖传的一块“宣统三年的大清银币长须龙壹元金质样币”和一块“1907年光绪丁未年造的大清金币库平一两银质试样”,要老婆从墙壁中取出来,去外省乡下寻条件好的人家兑点钱弥补家用。金某之前听其父亲说,这两块银币在解放前就值一万块大洋,现在为了养家糊口换一千元应该没问题。哪知回家取出来后,全家人却怕得要死,哪有胆量把隐藏的“四旧”之物拿去换钱,就丢进煤炉中熔化了。待金某刑满回家问起此事,其老婆把熔成了几坨金银小颗粒交给他……这个故事,说明懂行的遇了不懂行的,也真是没办法。正如故事后来所说,金某如知道40年后可值几百万元,他也不会说出来。且不论它的真实性怎样,但告诉了钱币收藏爱好者,一要识货,二要懂行情。笔者在此特选择几枚孤、罕、珍、稀品种中的银元说一说。
1.1900年庚子京局制造光绪元宝七钱二分银币样(图1)。此枚币极为珍罕,为清代光绪二十六年岁次庚子(1900)清政府北京银圆局成立开始时铸造的银币样,当时该局特委托英国皇家铸币厂雕制铸币钢模,币面图样正中“光绪元宝”满、汉文四字,左右年份“庚子”,上端为铸造机关“京局制造”四字,下端计重“库平七钱二分”,背面图样中为大清龙图,上下端分别为英文“PEKING”和重量。当钢模送抵北京银圆局不久,适遭逢拳匪之变,又被八国联军劫掠,铸币厂房被毁,北京银圆局胎死腹中,仅留存极少银币样存世。数年后,清政府才改立造币总厂于天津。京局制造的银币背面的龙图,颇有大国风范,历来为钱币收藏界所珍视、喜爱,加上只试铸币样,又遭匪乱,传世甚少,为我国银币爱好者珍若拱璧、名贵非凡。
由京局制造的银币样共分五种面值,分别为七钱二分、三钱六分、一钱四分四厘、七分二厘和三分六厘。它是第一套清中央政府正式铸造的银币,意义不凡,尤以壹圆银币最为少见,也最珍罕,国内目前只有上海博物馆藏了一全套,七钱二分的一枚估价200万元左右。
2.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孙中山像船洋壹圆大字版样币(图2),直径32毫米,此枚珍币原为马定祥旧藏,目前在钱币界所见均为小字版,大字版罕见。该币当年共有两种设计样币,初为大字版,是参照金本位半圆图案设计,因此水波纹、帆船、壹圆等图样几乎近似;二为小字版,是依照民国二十四年中元银币图案设计。
民国二十五年与二十六年壹圆银币,是上海中央造币厂制造的最后一次银本位制的银质货币,其中某种款式据传说是由美国造币厂代制。该币的诞生正值法币政策的实施,一方面已经开始使用法币来稳定当时的金融危机,另一方面考虑到民众已经对银质货币更容易接受的习惯,同时根据银价暴涨的趋势,设计试制减重的银质货币,新款银币的重量只是原来银币重量的一半左右,壹圆面值银币重量约13克,然而减重的银币终究跟不上银价上涨的幅度而取消制作计划。而更重要的原因是要全面落实法币的发放,最后政府决定停止本银币制,全面使用法币纸钞替代同值银元,白银一律收归国有,所以民国二十五年与二十六年的银元是处在这样的年代和情况下产生的特殊试制货币。
从《中国近代银元史》一书中,可查阅尚且留存下来的民国二十五年壹圆银币计版式有四种,其中孙中山侧面像背配帆船,分别有壹圆大字版和壹圆小字版两种。第三种是孙中山侧面像背配布图壹圆,分别有直径32毫米小型版和直径35毫米大型版两种。第四种为民国二十六年孙中山侧面像背配布图壹圆一种,总共有四种版式五个品种,这几种银元样品存世量极少,特别是民国二十五年的壹圆大字版帆船,钱币界目前视之为孤品。这五个品种,1枚的市场估价分别在人民币200万—400万元左右之间。
3.1907年光绪丁未年造大清金币库平一两银质试样(图3)。此币非常珍贵,仅珍藏在大藏家手中,国内外各大博物馆均无此银质试样币馆藏。曾经有次在某拍卖会上露面,落槌价不菲,至于存世有几枚,暂无法预测到,但相关介绍,在有关文献中有记载:我国使用金币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二千二百年前的战国时期,楚国就行使“郢爰”等金版货币,近年来,先后又出土多枚汉、唐时期的金质钱币,如五铢、开元通宝等,上述金钱和后朝代中所铸的一些金质钱,种类不多,它们大多不是流通货币,而是特意铸之,以作馈赠之用的赏赐钱,所以铸造数量均很有限。
我国近代机制金币则始于清朝晚期,早在光绪中叶时,清廷中就有官员倡议我国行使金币,如陈炽在《通用金镑说》中提出“欲收利权,欲兴商务,并非铸金钱不可,金钱之轻重,非仿用金镑不可”之议,光绪三十年(1904)户部为筹款以铸金币,特向朝廷提出具体的实施办法,并由天津造币总厂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正式试铸了金币。该币面中间有楷书“大清金币”四字,上端有“光绪丙午年造”,下端有“库平一两”字样,背面蟠龙,四周绕以云纹,光边。次年造币厂又试铸“光绪丁未年造”金币,除正面铸造年份不同,背面的龙图、云纹、线圈也异,现发现丁未大清银币有两种版别,并且均为齿纹边。“大清金币”虽以试铸成品,但总因我国藏金有限,最终未能实现流通,今存世也甚少,丙午丁未大清金币的银质试铸样币,应比金币更为珍贵。
据《大清货币铸造史记》资料记录,对该金币的银质试铸样币(还有另外一种铜质试铸样币)曾有一说,清廷当时曾拟定行铸金银铜三品,而天津造币厂试铸的大清金币图案,因在币面上遗漏了大清王朝的满文,造成严重的失误,故此种试铸金币进呈御览时,引起不悦而遭否定。据该枚在某拍卖会上估价100万—160万元,成交价190.4万元。
4.1867年香港纹银壹两(图4)。此币为香港银币中之罕见珍品,有文献记载存世仅见四枚,一直被藏家视为珍罕品。
有关该币的历史,系公元1866年(同治五年)香港政府应英商之需,成立造币厂,专铸银元,便于与各国银元竞争,目的是专对中国扩大贸易之用。由于中国惯用银两贸易,经港英政府批准,于公元1867年(同治六年)试铸计重壹两银元,币面和普通香港壹圆银币相同,刻有维多利亚女王头像,背书中文为“纹银壹两”,英文“壹两香港”围绕四周,年份“1867”置于下方,“银”字下有986三个数字,系指含银纯度,“纹”字下亦有“TRIAL”英文小字,因造币厂开销过巨,且当时经济恶化已久,无法经营,只得关厂停铸,故未发行,后将整厂机器设备售予日本,连同雕模技师、管理人员一并被聘往日本,即后来成立的日本大阪造币厂。“纹银壹两”银质样币留存至今只发现有4枚,是香港特区政府发行的钱币中最珍罕贵重的一枚。美籍犹太收藏家古德曼旧藏一枚,于1996年在美拍卖,以约12万美元落槌,为全场最高价。还有一枚出自于美国Stack’s 2001年12月4日钱币拍卖会,品相完美,黑漆包浆,镜面精铸,打铸压力深,立体感强,是不可多得之大珍品。当年拍卖估价人民币120万—200万元,最终成交价190.4万元。
5.1929年民国十八年孙中山像背地球壹圆样币(图5),天津造币厂1929年设计试铸的。该银币正面为孙中山着西服肖像,上书“中华民国十八年”,背面有交叉的国民党党旗和中华民国国旗矗立于地球之上;下镌“壹圆”二字。外圈所镌英文意为“中华民国”。
据说孙中山像背地球双旗图壹圆银币,仅试铸样币一枚,未发行,是中国现代机制币最为珍贵的孤品种类之一。此枚样币的保存状态极佳,品相属于完全未使用品。1997年3月,此币在上海首届近代银币拍卖会上拍至55万元高价,目前市场的估价应在200万元左右。
该银币从民国中期起就有仿品,因制假者无实物作模版,有文章说模版是取自图录中的图片,也有说是仿已发行了的金币图样(图6)。对该币的真假一般根据传统的四个方面识别,一是孙中山两只眼睛中各有一个眼珠,无珠为假;二是头发丝丝清晰;三是孙中山像整体图案传神,做工精美;四是边齿和外围齿完整均衡。
笔者曾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篇回忆性的文章,说有个祖传三代开当铺的金某,解放后公私合营进了商业局下属的一家国营寄卖店,仍操旧业收货寄卖。“文革”中因被视为“牛鬼蛇神”余孽被关押,有关方面对其进行三次抄家,都没有抄出反动物品,仅抄走了一套清代版的《金瓶梅》和一些老服装,最后就因这些东西判了他5年徒刑。金某的老婆和儿子一次去探监时,其见全家生活来源缺了主心骨,便告诉老婆他藏了祖传的一块“宣统三年的大清银币长须龙壹元金质样币”和一块“1907年光绪丁未年造的大清金币库平一两银质试样”,要老婆从墙壁中取出来,去外省乡下寻条件好的人家兑点钱弥补家用。金某之前听其父亲说,这两块银币在解放前就值一万块大洋,现在为了养家糊口换一千元应该没问题。哪知回家取出来后,全家人却怕得要死,哪有胆量把隐藏的“四旧”之物拿去换钱,就丢进煤炉中熔化了。待金某刑满回家问起此事,其老婆把熔成了几坨金银小颗粒交给他……这个故事,说明懂行的遇了不懂行的,也真是没办法。正如故事后来所说,金某如知道40年后可值几百万元,他也不会说出来。且不论它的真实性怎样,但告诉了钱币收藏爱好者,一要识货,二要懂行情。笔者在此特选择几枚孤、罕、珍、稀品种中的银元说一说。
1.1900年庚子京局制造光绪元宝七钱二分银币样(图1)。此枚币极为珍罕,为清代光绪二十六年岁次庚子(1900)清政府北京银圆局成立开始时铸造的银币样,当时该局特委托英国皇家铸币厂雕制铸币钢模,币面图样正中“光绪元宝”满、汉文四字,左右年份“庚子”,上端为铸造机关“京局制造”四字,下端计重“库平七钱二分”,背面图样中为大清龙图,上下端分别为英文“PEKING”和重量。当钢模送抵北京银圆局不久,适遭逢拳匪之变,又被八国联军劫掠,铸币厂房被毁,北京银圆局胎死腹中,仅留存极少银币样存世。数年后,清政府才改立造币总厂于天津。京局制造的银币背面的龙图,颇有大国风范,历来为钱币收藏界所珍视、喜爱,加上只试铸币样,又遭匪乱,传世甚少,为我国银币爱好者珍若拱璧、名贵非凡。
由京局制造的银币样共分五种面值,分别为七钱二分、三钱六分、一钱四分四厘、七分二厘和三分六厘。它是第一套清中央政府正式铸造的银币,意义不凡,尤以壹圆银币最为少见,也最珍罕,国内目前只有上海博物馆藏了一全套,七钱二分的一枚估价200万元左右。
2.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孙中山像船洋壹圆大字版样币(图2),直径32毫米,此枚珍币原为马定祥旧藏,目前在钱币界所见均为小字版,大字版罕见。该币当年共有两种设计样币,初为大字版,是参照金本位半圆图案设计,因此水波纹、帆船、壹圆等图样几乎近似;二为小字版,是依照民国二十四年中元银币图案设计。
民国二十五年与二十六年壹圆银币,是上海中央造币厂制造的最后一次银本位制的银质货币,其中某种款式据传说是由美国造币厂代制。该币的诞生正值法币政策的实施,一方面已经开始使用法币来稳定当时的金融危机,另一方面考虑到民众已经对银质货币更容易接受的习惯,同时根据银价暴涨的趋势,设计试制减重的银质货币,新款银币的重量只是原来银币重量的一半左右,壹圆面值银币重量约13克,然而减重的银币终究跟不上银价上涨的幅度而取消制作计划。而更重要的原因是要全面落实法币的发放,最后政府决定停止本银币制,全面使用法币纸钞替代同值银元,白银一律收归国有,所以民国二十五年与二十六年的银元是处在这样的年代和情况下产生的特殊试制货币。
从《中国近代银元史》一书中,可查阅尚且留存下来的民国二十五年壹圆银币计版式有四种,其中孙中山侧面像背配帆船,分别有壹圆大字版和壹圆小字版两种。第三种是孙中山侧面像背配布图壹圆,分别有直径32毫米小型版和直径35毫米大型版两种。第四种为民国二十六年孙中山侧面像背配布图壹圆一种,总共有四种版式五个品种,这几种银元样品存世量极少,特别是民国二十五年的壹圆大字版帆船,钱币界目前视之为孤品。这五个品种,1枚的市场估价分别在人民币200万—400万元左右之间。
3.1907年光绪丁未年造大清金币库平一两银质试样(图3)。此币非常珍贵,仅珍藏在大藏家手中,国内外各大博物馆均无此银质试样币馆藏。曾经有次在某拍卖会上露面,落槌价不菲,至于存世有几枚,暂无法预测到,但相关介绍,在有关文献中有记载:我国使用金币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二千二百年前的战国时期,楚国就行使“郢爰”等金版货币,近年来,先后又出土多枚汉、唐时期的金质钱币,如五铢、开元通宝等,上述金钱和后朝代中所铸的一些金质钱,种类不多,它们大多不是流通货币,而是特意铸之,以作馈赠之用的赏赐钱,所以铸造数量均很有限。
我国近代机制金币则始于清朝晚期,早在光绪中叶时,清廷中就有官员倡议我国行使金币,如陈炽在《通用金镑说》中提出“欲收利权,欲兴商务,并非铸金钱不可,金钱之轻重,非仿用金镑不可”之议,光绪三十年(1904)户部为筹款以铸金币,特向朝廷提出具体的实施办法,并由天津造币总厂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正式试铸了金币。该币面中间有楷书“大清金币”四字,上端有“光绪丙午年造”,下端有“库平一两”字样,背面蟠龙,四周绕以云纹,光边。次年造币厂又试铸“光绪丁未年造”金币,除正面铸造年份不同,背面的龙图、云纹、线圈也异,现发现丁未大清银币有两种版别,并且均为齿纹边。“大清金币”虽以试铸成品,但总因我国藏金有限,最终未能实现流通,今存世也甚少,丙午丁未大清金币的银质试铸样币,应比金币更为珍贵。
据《大清货币铸造史记》资料记录,对该金币的银质试铸样币(还有另外一种铜质试铸样币)曾有一说,清廷当时曾拟定行铸金银铜三品,而天津造币厂试铸的大清金币图案,因在币面上遗漏了大清王朝的满文,造成严重的失误,故此种试铸金币进呈御览时,引起不悦而遭否定。据该枚在某拍卖会上估价100万—160万元,成交价190.4万元。
4.1867年香港纹银壹两(图4)。此币为香港银币中之罕见珍品,有文献记载存世仅见四枚,一直被藏家视为珍罕品。
有关该币的历史,系公元1866年(同治五年)香港政府应英商之需,成立造币厂,专铸银元,便于与各国银元竞争,目的是专对中国扩大贸易之用。由于中国惯用银两贸易,经港英政府批准,于公元1867年(同治六年)试铸计重壹两银元,币面和普通香港壹圆银币相同,刻有维多利亚女王头像,背书中文为“纹银壹两”,英文“壹两香港”围绕四周,年份“1867”置于下方,“银”字下有986三个数字,系指含银纯度,“纹”字下亦有“TRIAL”英文小字,因造币厂开销过巨,且当时经济恶化已久,无法经营,只得关厂停铸,故未发行,后将整厂机器设备售予日本,连同雕模技师、管理人员一并被聘往日本,即后来成立的日本大阪造币厂。“纹银壹两”银质样币留存至今只发现有4枚,是香港特区政府发行的钱币中最珍罕贵重的一枚。美籍犹太收藏家古德曼旧藏一枚,于1996年在美拍卖,以约12万美元落槌,为全场最高价。还有一枚出自于美国Stack’s 2001年12月4日钱币拍卖会,品相完美,黑漆包浆,镜面精铸,打铸压力深,立体感强,是不可多得之大珍品。当年拍卖估价人民币120万—200万元,最终成交价190.4万元。
5.1929年民国十八年孙中山像背地球壹圆样币(图5),天津造币厂1929年设计试铸的。该银币正面为孙中山着西服肖像,上书“中华民国十八年”,背面有交叉的国民党党旗和中华民国国旗矗立于地球之上;下镌“壹圆”二字。外圈所镌英文意为“中华民国”。
据说孙中山像背地球双旗图壹圆银币,仅试铸样币一枚,未发行,是中国现代机制币最为珍贵的孤品种类之一。此枚样币的保存状态极佳,品相属于完全未使用品。1997年3月,此币在上海首届近代银币拍卖会上拍至55万元高价,目前市场的估价应在200万元左右。
该银币从民国中期起就有仿品,因制假者无实物作模版,有文章说模版是取自图录中的图片,也有说是仿已发行了的金币图样(图6)。对该币的真假一般根据传统的四个方面识别,一是孙中山两只眼睛中各有一个眼珠,无珠为假;二是头发丝丝清晰;三是孙中山像整体图案传神,做工精美;四是边齿和外围齿完整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