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化密植对多穗柯生长状况及经营效果的影响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fgtestwe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究多穗柯矮化密植叶用林的经营效果。[方法]以株行距180 cm×180 cm传统密度营造的多穗柯林分为对照(CK),研究矮化密植(种植密度为6 273株/hm2)对多穗柯的生长状况、鲜叶质量(嫩枝、嫩叶)、采摘工效等经营效果的影响。[结果]矮化密植处理的株数比CK处理增加117.4%,树高降低71.1%,枝下高较低,总分枝数略有降低,但5级及以上分枝数显著增加,鲜叶质量明显提高,两者间单株总鲜叶质量在0.05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单位面积鲜叶质量在0.01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矮化密植林分站立采摘率达100%,而CK的站立采摘率仅30.4%~31.5%,矮化密植处理采摘速度较CK处理提高3倍多。[结论]采用矮化密植技术措施处理多穗柯叶用林具有良好的经营效果,可以在适当的地区推广应用。
  关键词 多穗柯;矮化密植;经营效果;鲜叶质量
  中图分类号 S 792.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1)19-0117-02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19.029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Effects of Dwarf Dense Planting on Growth Status and Management Effect of  Lithocarpus polystachyus
  LIAO Chao-hui
  (State Owned Forest Farm of Jianning,Fujian Province,Jianning,Fujian 354500)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management effect of dwarf dense leaf plantation of  Lithocarpus polystachyus .[Method]The row spacing 180 cm × 180 cm stand was used as control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dwarf dense planting (planting density of 6 273 plants/hm2) on the growth status, fresh leaf quality (twigs and leaves), picking efficiency and so on. [Result]Compared with CK treatment, the number of plants in dwarf dense planting treatment increased by 117.4%, the tree height decreased by 71.1%, the height under branches was low, and the total number of branches decreased slightly, but the number of branches of grade 5 and abov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the quality of fresh leaves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total fresh leaf quality of a single plant at the level of 0.05 and the fresh leaf quality of a single area at the level of 0.01.The standing picking rate of dwarf dense planting stand was 100%, while that of CK was only 30.4%-31.5%. The picking speed of dwarf dense planting treatment was more than 3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CK treatment.[Conclusion]The dwarf dense planting technique has good management effect and can be popularized in appropriate areas.
  Key words  Lithocarpus polystachyus ;Dwarf dense planting;Operating effect;Fresh leaf quality
  基金項目 福建省林业厅科研项目“多穗柯甜茶叶用林经营技术研究”(闽林科便函〔2018〕26号)。
  作者简介 廖朝晖(1975—),男,福建建宁人,工程师,从事森林培育及林业科学技术研究。
  鸣  谢 感谢福建省建宁国有林场刘敬灶、蔡世锋等林业技术人员给予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
  收稿日期 2021-04-29
  多穗柯( Lithocarpus polystachyus  Rehd)为壳斗科乔木树种,是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组成树种之一。多穗柯枝叶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物质,是我国传统的药理保健植物,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过敏以及抗肿瘤、降脂等功效[1-3]。叶片中二氢查耳酮含量高达12.0%[4]。二氢查耳酮甜度高,但无热值或低热值,无毒副作用,是糖尿病和心血管病人可食用的甜味剂[5],因此成为优良的天然甜味剂[6]。多穗柯是当今许多国家寻找的茶、糖、药三合一的第三代新茶源[4,7],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潜在的经济效益。多穗柯与大多数壳斗科植物相似,属于合轴式生长的枝系[8],具有较明显的主干,树体较高大,相对枝叶量较少,采摘也不方便。在经营密度上,闽西北用材林造林株行距一般为(1.8~2.0) m×(1.8~2.0) m,而生产鲜叶质量为主的栽培模式往往采取矮化密植的技术措施,至于针对如何选择经营密度有待研究。   适宜的经营密度,调控树体形状,充分有效利用光照条件,是提高多穗柯鲜叶质量的关键技术。刘敬灶等[9-10]研究了不同干扰强度、不同截干高度多穗柯树体结构和枝构型变化,认为人为干扰可以促进多穗柯萌发枝条,建立多头形态,同时指出,截干能够影响多穗柯枝构型,降低树体高度,增强分枝能力,末级分枝数量较多,
  可以实现矮化密植作业。笔者分析了多穗柯的经营效果,试图为福建建宁地区挑选具有地方特色的经济树种,并提供可借鉴林业生产实践经验及发挥良好的经济效益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多穗柯矮化密植试验设在福建省建宁国有林场岭头工区12林班51大班22小班。福建省建宁国有林场位于福建省建宁县(116°30~117°03′E,26°32′~27°06′N)境内,与江西省黎川、南丰、广昌等县相邻。年均气温16.8 ℃,冬季气候寒冷,夏季昼夜温差较大,形成明显的山地气候特点;年降水量较大,达到1 822 mm,全年平均空气相对湿度达到80%,生态环境较湿润,适合林木生长发育,多穗柯资源在建宁县野生分布较多,当地长期有获取其枝叶制作茶制品的习惯。试验地前茬为杉木人工林,山坡下为毛竹林,试验地设在中下坡缓坡区段,坡度10°~15°,坡向南偏东28°,属于阳坡;综合立地质量为较肥沃类型(Ⅱ类地)。主要植被有小刚竹( Phyllostachys sulphurea)、乌毛蕨(Blechnum orientale)、丝茅(Imperata koenigii)、盐肤木(Rhus chinensis)、山莓(Rubus corchorifolius)、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 。2012年皆伐后,每隔2 m开1 m等高梯带,在梯带内按照50 cm×100 cm错位挖小穴(30 cm×30 cm×20 cm)。2013年春采用1年生多穗柯容器苗营建多穗柯矮化密植叶用林。
  1.2 试验设计
  在多穗柯叶用林中建立3块20 m×20 m标准地(AM处理),并在同一面坡同年营造株行距180 cm×180 cm的多穗柯林中,在与AM处理立地条件相似的林分内建立3块标准地(20 m×20 m),作为对照(CK)。
  1.3 处理方法
  AM处理的主要技术措施:树高生长达到100 cm左右,主干60 cm处进行截干,选留3~4枝分布较均匀的萌发枝,或通过吊、拉适当调控到较均匀状态,作为骨干枝;
  当骨干枝新抽梢在30 cm以上时,及时在30 cm处摘心或截取顶梢,每个骨干枝选留3个侧枝作为二级侧枝,以后每年在枝梢停止生长后进行摘心或截取顶梢,整树高度控制在1.5~1.8 m,树体整形呈矮林丛状型。CK处理不截干、不修剪、不整形,任其自然生长,其他抚育、施肥采用相同的方法。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2020年分别在春、秋抽梢季节,及时采摘嫩叶、嫩枝,现场称取鲜叶质量(含嫩枝,下同),累加算出鲜叶质量,不同处理分别计算工效,工效以采摘1 kg鲜叶所需时间为指标。工效测定时,选择有相似采摘经验的工人,采摘分为站立采摘和借助其他工具2部分,分别称取鲜叶质量,统计消耗时间,确定站立采摘率。2020年底进行每木测定,主要测定树高、地径(离地面5 cm)、冠幅、冠长,统计各级侧枝数。采用标准株法测定分枝数,每小区按照平均地径和树高(允许误差在±5%范围内)确定1株标准株。枝序采用离心式方法,即将直接着生于主干上的枝作为1级枝,着生于1级枝上的侧枝定为2级枝,以此类推。
  1.5 数据统计
  数据整理及差异显著性分析应用Excel和DPS软件进行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林木生长状况比较
  2.1.1 林分生长状况。
  自然生长的多穗柯树体系合轴型枝系结构,侧枝可替代主枝向上生长,顶端优势仍然较明显。通过截干、摘心、截取顶芽以及定向修剪,林木生长状况发生变化,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AM处理现存株数比CK处理增加117.4%,平均树高1.76 m,低于CK处理,树高仅为CK处理的28.9%,而CK处理树体较高大,影响枝叶采收。经方差分析,不同处理树高间在0.01水平存在显著差异,表明AM处理矮化效果明显。说明矮化处理对光、热利用以及调控相邻个体的竞争起到了作用,为矮化密植经营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AM处理枝下高较低,仅0.43 m,整个树冠靠近地面;而CK树体高大,枝下高达1.15 m,比AM处理高出167.4%,林内光照不足,树冠层抬高,这与多穗柯为中性偏阳生物学特性有关。随着林龄增大,对光照要求增加,导致自然整枝加剧,树冠层抬高,处于中下层的枝叶由于光照不足,沦为“无效叶”,不利于枝条的萌发和叶片的生长。
  2.1.2 分枝数。由表2可知,AM处理单株总分枝数比CK处理降低6.5%,但末级分枝数(5级及以上)则增加62.9%。在光能摄取和占据空间中主要依靠末级小枝。经方差分析可知,两者的总分枝数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末级分枝数在0.01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从单位面积分枝数分析,无论是总分枝数还是末级分枝都是AM处理大于CK,且在0.01水平存在显著差异。这是由于AM处理单位面积株数较多,也说明AM处理通过密植可以提高分枝总数,尤其是末级分枝数弥补了单株分枝数较少的不足。
  2.2 鲜叶质量比较
  多穗柯叶用林以获取嫩枝、嫩叶为经营目标,鲜叶质量是重要的产量指标。多穗柯有春梢与秋梢之分,均可以作为制茶原料。由表3可知,AM处理的春梢和秋梢均高于CK,分别增加21.9%和44.7%,总鲜叶质量提高28.0%。经方差分析,两者间单株总鲜叶质量在0.05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单位面积鲜叶质量在0.01水平存在显著差异。这表明AM处理无论是单株鲜叶质量还是单位面积鲜叶质量均显著高于CK。由此可知,以获取鲜叶质量的叶用林,采用矮化密植技术是可行有效的。   2.3 采摘鲜叶的功效比较
  由表4可知,AM处理采摘工效春梢为23.3 min/kg,秋梢为24.7 min/kg,全部可以站立采摘,站立采摘率达到100%,CK处理采摘工效春梢为77.3 min/kg,站立采摘率为31.5%,秋梢采摘工效為79.6 min/kg,站立采摘率为30.4%。同一处理春梢、秋梢采摘工效相差较小,不同处理间鲜叶采摘工效相差较大。AM处理采摘速度比CK提高3倍多,表明采用矮化密植技术措施可以提高多穗柯采摘速度,提高工效和劳动生产率。CK的嫩枝、嫩叶分布在树体较高处,采摘较难、耗时,且成本较高。由此可知,矮化是叶用林提高采摘效率的关键环节。
  3 小结
  该研究结果表明,多穗柯叶用林采用矮化密植的技术措施具有良好的经营效果。采用矮化密植叶用林现存株数6 273株/hm2,比自然生长的CK处理增加117.4%,林分生长状况良好,树高仅为CK的28.9%,降低了71.1%,两者间树高在0.01水平差异显著,枝下高较低,总分枝数略有降低,但5级及以上分枝数显著增加,鲜叶质量明显提高,两者间单株总鲜叶质量在0.05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单位面积鲜叶质量在0.01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矮化密植林分站立采摘率可以达到100%,而CK站立采摘率仅为30.4%~31.5%,采摘速度比CK提高了3倍多。
  参考文献
  [1] 廖晓峰,于荣,肖坤福.天然野生植物多穗柯甜茶的化学成分分析[J].林产化工通讯,2003,37(6):32-34.
  [2] 王坤,李开祥,陈金艳,等.野生多穗柯主要活性成分及其含量变化[J].经济林研究,2016,34(4):96-100.
  [3] 燕妮,王佐,高雄,等.多穗柯挥发性组分分析及抗癌活性的初步研究[J].现代食品科技,2017,33(3):35-39,73.
  [4] 廖晓峰,姚惠源.天然甜味植物资源——多穗柯[J].农牧产品开发,1997(12):29-31.
  [5] 张桂玲,温四民.甜味植物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8):4712-4713.
  [6] 韦宝伟,李茂,李伟芳.多穗柯总黄酮的降糖作用[J].内科,2008,3(4):510-512.
  [7] 曾祥艳,陈金艳,廖健明,等.不同栽培密度对多穗柯幼林生长的影响[J].经济林研究,2014,32(1):113-116.
  [8] 陈波,宋永昌,达良俊.木本植物的构型及其在植物生态学研究的进展[J].生态学杂志,2002,21(3):52-56.
  [9] 刘敬灶.不同干扰强度天然次生林中多穗柯种群特征[J].福建林业科技,2020,47(3):34-39.
  [10] 许强,杨自辉,郭树江,等.梭梭不同生长阶段的枝系构型特征[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3,28(4):50-54.
其他文献
【摘 要】 新课程的开发实施,带来了新理念,如何创设一个让学生自由学习、快乐学习的数学课堂,让孩子们充分享受学习的快乐,领略数学的乐趣,已成为每位数学教师的追求。改革教法,为学生自主学习指路引航,创新教法,为提高学习成绩扬起风帆,强化习惯,为引领数学学习保驾护航,乘着新课改的东风,在课堂教学改革的洪流中扬起风帆。  【关 键 词】 改革;创新;强化;小学数学  新课程改革以来,经历了一个从理念更新
【摘 要】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建设是江苏省乡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深化教师培训模式改革的重大举措。但是,如何将这一构想落实到实践层面,目前仍在探索中。本文试以句容市乡村理化生骨干教师培育站为例,从培育对象、主题确定、方案实施、问题解决几个方面对培育站管理与运作的经验作一粗浅论述。  【关键词】理化生培育站;科学课程;教师培训;乡村教师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
·编者按·  基于对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重要性的认识,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在不断加大教师培训的力度,然而培训脱离教育教学实际、针对性不强、内容泛化、形式单一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同时困扰着培训管理者和广大参培教师,制约了教师培训的成效。  日前,教育部出台《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以下简称《指导标准》),涵盖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数學、化学学科(其他领域标准将陆续研制出台)
摘要 针对长江流域地区由于高温、高湿、少日照气候条件导致梨树营养生长旺盛、冠层郁闭及病虫害滋生的问题,制定了《长江流域梨树体管理增效技术规程》,标准号DB42/T 1578—2020。该标准规定了树体管理协同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的树形管理、树体改造、修剪、树体下部管理及树体有害生物管理,以期通过提高树体冠层通风透光条件及自身抗病虫能力,从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实现梨产业的提质增效。  关键词 树体
为探明覆盖醋渣对海滨滩涂新开垦盐渍土麦田小麦生长的影响,在盐渍土麦田小麦播种以后撒施覆盖45 t/hm~2醋渣,分析了覆盖醋渣处理对小麦拔节期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株高和地上部干重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覆盖醋渣的对照相比,覆盖醋渣处理的拔节期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株高和地上部干重等均显著提高。因此,播种后麦田覆盖醋渣可促进盐渍土麦田小麦拔节期的生长发育。
摘要 为了研究克氏原螯虾 LC3 基因的序列及其生物信息学,分离并提取肝胰腺组织,并克隆了其 LC3 基因ORF全长序列。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 LC3 基因ORF序列片段为369 bp,编码122个氨基酸。结构分析显示, LC3 基因存在2个结构域,证明了 LC3 基因在细胞自噬中存在多种功能。序列比对及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克氏原螯虾与节肢动物进化关系最接近,其 LC3 基因序列具有节肢动物的典型
摘要 大豆籽粒蛋白质含量受到遗传因素、生态因素、耕作制度和栽培技术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遗传因素是影响大豆蛋白质含量的主要因素,有效的栽培措施也可以提升大豆品质。综述了大豆籽粒蛋白质遗传规律研究进展,并从播期、种植密度、水、肥料4个方面总结了栽培措施对大豆籽粒蛋白质积累的影响。在遗传方面,大豆籽粒蛋白质含量主要受加性效应影响;在栽培方面,大豆籽粒蛋白质含量的主要受播期影响。  关键词 大豆;蛋白质
摘要 苹果是典型的呼吸跃变型果实,采后苹果在长期低温贮藏后或从低温贮藏结束转移到货架后易发生虎皮病,降低了果实的贮运价值。虽然国内外学者对苹果虎皮病发生机理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普遍认为虎皮病的发生与α-法呢烯及其氧化产物的积累存在密切的关系,但苹果虎皮病系统的发生机制至今仍未完全阐明。主要从虎皮病症状、虎皮病发生机制、延缓虎皮病的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全面阐明虎皮病的发生机制和防治虎皮病的
在自然条件下,研究5种不同种植密度(15、30、45、60和75株/m~2)对刺苦草和密齿苦草在种群和单株水平上生长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刺苦草和密齿苦草的分株数、扩繁面积、株高、种群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均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均在种植密度为30株/m~2时达到最大值。刺苦草和密齿苦草的平均单株生物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先减少后增加,均在种植密度为30株/m~2时达到最小值。刺苦草的相对生长
摘要 利用延庆区玉米秸秆、蘑菇渣、芦苇和园林树枝作为原材料进行好氧发酵腐熟,混合好的腐熟物通过30%替代草炭、50%替代草炭、70%替代草炭和100%替代草炭,制成蔬菜栽培复合基质并分析其理化性质。结果表明,废弃物生产基质的安全性是有保障的;不同类型的农林废弃物腐熟的温度变化不同,但在45 d均可达到基质要求;物理性质方面,通气孔隙和持水孔隙均与草炭基质有显著差异;化学性质方面,pH属于正常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