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了解从化市小儿呼吸道人类偏肺病毒(human metapenumovirus,hMPV)感染的临床与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60例6岁以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分泌物,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机 构】
:
广东省从化市中心医院儿科,广东省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新生儿科,广东省佛山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广东省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从化市小儿呼吸道人类偏肺病毒(human metapenumovirus,hMPV)感染的临床与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60例6岁以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分泌物,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hMPV M基因,采用多重PCR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A、B型(RSV-A、RSV-B)、流感病毒甲、乙型(Flu-A、Flu-B)和副流感病毒1、2、3型(PIV-1、PIV-2、PIV-3)。随机挑选7例hMPV阳性PCR产物进行基因测序。结果 260例标本中hMPV阳性21例(8.1%),其中发生混合感染7例(33.3%),hMPV/RSV-A 1例,hMPV/Flu-B 3例,hMPV/PIV-3 3例。2—5月份hMPV检出阳性率高于其他月份,以4月份阳性率最高。21例hMPV阳性患儿,临床表现以咳嗽、喘息、发热、憋气为主。hMPV感染患儿喘息症状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PIV-3感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MPV阳性患儿全部诊断为下呼吸道感染。7例hMPV阳性PCR产物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的序列比对,与HMPVgz01(基因序列编号:GQ153651.1)序列同源性为97%~99%。结论 hMPV是引起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一种重要病原体,2—5月份hMPV阳性检出率较高,以4月份最高,临床表现以咳嗽、喘息、发热、憋气为主。7例hMPV阳性PCR产物核酸序列与HMPVgz01(基因序列编号:GQ153651.1)序列同源性为97%~99%。
其他文献
Fewer than one million HIV infected individuals are currently receiving anti-retroviral therapy. The limitations of such treatment have underscored the need to
通过对原水有机物臭氧氧化前后种类和结构变化的分析,探讨了臭氧氧化对生物活性炭处理有机物的降解特征.结果表明,臭氧氧化除将少部分有机物直接氧化分解为无机物外,主要作用
根据植物基因的结构特征,合成了CrylAc活性杀虫蛋白的编码序列并与内质网定位肽编码序列组成嵌合杀虫蛋白基因Bt29K.构建了含Bt29K基因及慈菇蛋白酶抑制剂B(API-B)基因表达框
采用本实验室自制的羊骨基活性炭,研究其在不同吸附时间、不同溶液初始浓度、不同投加量、溶液不同的pH值条件下对Pb(Ⅱ)的吸附规律。结果表明:当Pb(Ⅱ)溶液的初始浓度为80mg
针对合流管的溢流污染,研究了不同截流倍数下合流管的污染物溢流量与雨水流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未实施截流的情况下,合流管的COD、SS、BOD5溢流量与雨水流量成正比。在暴雨、大雨过程中,雨水径流中的污染物浓度随雨水流量而变化。对于旱流流量为0.5m3/s的一条合流管(n0=0),一场降雨量为65mm的暴雨所造成的COD溢流总量为33.66t;截流倍数n0为1、3、5时COD总溢流率依次为93.14
The present study was designed to determine the changes of phosphorylation of c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 (CREB) in hippocampus induced by ohmefenta
研究了二氯喹啉酸胁迫条件下,向土壤施入降解菌对烤烟叶片中活性氧及保护酶的影响。结果表明,移栽后20 d时,与对照相比,施入降解菌能降低烟叶中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自
为了提高小鼠金属硫蛋白-Ⅰ(mMT-Ⅰ)在鱼腥藻7120(Anabaena sp.PCC 7120)中的表达量、便于表达产物的分离纯化,构建了新的穿梭融合表达载体pKG-MT.通过pKG-MT,mMT-Ⅰ cDNA在t
在饮用水液氯消毒副产物中,三氯乙酸的致癌风险最高,且难以生物降解,具有"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危害大.铜锌催化内电解法可有效地对三氯乙酸以催
The c-erbB-2 proto-oncogene encodes a 185kDa protein p185, which belongs to epidermal growth factorreceptor family. Amplification of this gene has been shown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