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一叶总关情

来源 :初中生世界·八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r87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助学寄语
  又是一年春来到,在明媚的阳光里,初初又和你相遇在《初中生世界》。
  现在,初初想和你说一说本学期语文课第一单元的关键词——咏物抒怀。它是文学创作中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托意于物,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表现抽象事物或思想感情。“一枝一叶总关情”,自然界的风花雪月都有其独特的景致,这些景致流过心田,也就有了诗情与画意。在作者笔下,这些被描摹、咏叹的事物里,表达着他们的情思,寄寓着他们的愿望,流露着他们的人生态度,蕴含着生活的哲理。
  本单元所选的四篇咏物抒怀散文均是出自名家之手的经典之作,各有特色。它们有的直抒胸臆,浅显易懂,如茅盾的《白杨礼赞》;有的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甚至通篇使用象征,读者也许不易把握文章的主旨,如郭沫若的《石榴》、宗璞的《紫藤萝瀑布》、高尔基的《海燕》。
  初初觉得,要读好咏物抒怀的文章需抓住两个点:一是关键点;一是相似点。
  抓住关键点,即要把握好文章的重点,作者重点描摹的,也是读者应该认真关注的。因此,我们要仔细揣摩和分析吟咏对象的形象特点。
  抓住相似点,即要善于联想与想象,分析写作对象与所要表达的真实情感间的关联处,体会作者所抒之情、所言之志。
  当然,有时我们还要适当联系写作的背景。这里所说的背景,可以是社会背景,也可以是作者的生活背景(人生经历),从而了解作者写作的缘起。
  最后,初初想说,经典的散文作品,是作者用自己的人生阅历酿制的美酒,细细品,回味无穷。
  延伸文本
  《海燕》拓展阅读——
  黑蜜蜂
  鲍尔吉·原野
  黑蜜蜂无牵无挂,孤独地飞在山野的灌木上方。一只肚子细长的黑蜜蜂在岩石的壁画前飞旋,白音乌拉山上有许多壁画——古代人用手指头在石上画的图形符号。我觉得像是古埃及人来蒙古高原旅游时画的。黑蜜蜂盯着壁画看,壁画上有一人牵着骆驼走的侧影,白颜料画在坚果色的黑石上。黑蜜蜂上下鉴赏,垂下肚子欲蜇白骆驼。“古代骆驼你也蜇啊?”我说它。黑蜜蜂抻直四片翅膀,像飞机那样飞走了。
  草原上有许多黑蜜蜂,长翅膀那种大黑蚂蚁不算在内。盛夏时节,草地散发呛人的香味,仿佛每一株草与野花都发情了。它们呼喊,气味是它们的双脚,跑遍天涯找对象。花开到泛滥时节,人在草原上行走没法下脚,都是花,踩到哪朵也不好。花开成堆,分不清花瓣生在哪株花上。黑蜜蜂比黄蜜蜂手脚笨,在花朵上盘桓的时间长。我俯身看,把头低到花的高度朝远方看——花海有多么辽阔,简直望不到边啊,这就是蜜蜂的视域。蒙古人不吃蜜,像他们不吃鱼、不吃马肉狗肉、不吃植物的根一样。没有禁忌,他们只吃自己那一份,不泛吃。野蜜蜂的蜜够自己吃了,还可以给花吃一些。蜜蜂是花的使者,它们穿着大马裤的腿在花蕊里横蹚,像赤脚踩葡萄的波尔多酿酒工人。晚上睡觉,蜜蜂的六足很香,它闻来闻去,沉醉睡去。蜜蜂是用脚吃饭的人,跟田径运动员和拉黄包车的人一样。
  草原的晨风让女人的头巾向后飘扬,像漂在流水里。轧过青草的勒勒车,木轮子变为绿色。勒勒车高高的轮子兜着窄小的车厢,赶车的人躺在里面睡觉,凭驾车的老牛随便走,随便拉屎撒尿。黑蜜蜂落在赶车人的衣服上,用爪子搓他的衣领,随勒勒车去远行夏营地。月亮照白了夏营地的大河,河水反射颤颤的白光。半夜解手,河水白得更加耀眼,月亮像洋铁皮一样焊在水面。那时候,分不清星星和萤火虫有什么区别,除非萤火虫扑到脸上。星星在远处,到了远处,它躲到更远处。虫鸣在后半夜止歇,大地传来一缕籁音,仿佛是什么声的回声,却无源头。这也许是星星和星星对话的余音,传到地面已是多少光年前的事啦,语言变化,根本听不懂。等咱们搞明白星星或外星人的话,他们传过来的声音又变了。
  黑蜜蜂是昆虫界的高加索人,它们身手矫健,在山地谋生。高加索人的黑胡子、黑鬈发活脱是山鹰的变种,黑眼睛里藏着另外一个世界的事情。他们剽悍地做一切事情,从擦皮靴到骑马,都像一只鹰。黑蜜蜂并非被人涂了墨汁,也不是蜜蜂界的非裔人,它们是黑蝴蝶的姻亲,蜜蜂里的山鹰。蜂子们,不必有黑黄相间的华丽肚子,不必以金色的绒毛装饰手足。孤单的黑蜜蜂不需要这些,它在山野里闲逛,酿的蜜是蜜里的黑钻石。
  一位哈萨克阿肯唱道:
  黑蜜蜂落在我的袖子上,袖子绣了一朵花。
  黑蜜蜂落在我的领子上,领子绣了一朵花。
  黑蜜蜂落在我的手指上,手指留下一滴蜜。
  我吮吸这一滴黑蜜,娶来了白白的姑娘。
  晨光在草原的石頭缝里寻找黑蜜蜂,人们在它睡觉的地方往往能找到白玉或墨玉。黑蜜蜂站在矢车菊上与风对峙,它金属般的鸣声来自银子似的翅膀。图瓦人说,黑蜜蜂的翅膀纹络里写着梵文诗篇,和《江格尔》里唱的一样。
  (选自2016年第2期《文学教育》,本刊有删改)
  鉴赏空间
  《黑蜜蜂》的作者鲍尔吉·原野与歌手腾格尔、画家朝戈被称为当今中国文艺界的“草原三剑客”。鲍尔吉·原野来自草原,因此他的很多作品散发着浓浓的草原气息,就如散文《黑蜜蜂》。
  《黑蜜蜂》是一部充满想象力的作品,它为读者描绘了一个黑蜜蜂的生活世界,神奇而独特。细心的读者还会发现,这篇散文不仅是对黑蜜蜂的赞美,还是作者为蒙古人而作的赞歌。仔细读一读、找一找,你会发现开启文本的密码。
  读有所思
  1. 作者笔下的黑蜜蜂有哪些特点?
  2. “花开到泛滥时节,人在草原上行走没法下脚,都是花,踩到哪朵也不好。”说说句中“泛滥”二字的表达效果。
  《白杨礼赞》拓展阅读——
  山谷里的花
  于振坤
  早晨醒来,鸟啼树间。我洗漱完,走出山村,直奔山谷。
  山谷距山村五里路,但要翻过一个山头,再走上一段弯弯的小路。   正是春末,晴朗的天。从山里吹过来的风,带着青草和野花的气味,轻轻地吹拂着我的面颊和胸襟,我心生惬意,脚底生风,一会儿工夫就到了山谷。
  站在山谷的边缘,看到山谷不深,虽有裸露的岩石,但没有悬崖峭壁奇石异峰,也没有雪浪翻卷飞瀑轰鸣。从谷底到谷顶,从眼前向纵深,绿茵茵是山谷的主旋律。那浓浓的绿、淡淡的绿,是树,是草,是野花的茎和叶。它们高低起伏,随着山谷而绵延。绿色的中间开着许多异样的花,有白色的老鸦瓣、照山白,黄色的龙牙草、刺五加,红或紫色的马兰花、益母草、锦地罗……
  这些花,五颜六色,千姿百态,散落在山谷里,阳光一照,仿佛千万颗星星在眼前灼灼闪耀。微风一吹,它们像在跳舞,又像千万张稚嫩的小脸儿在向我微笑……
  我陶醉于山谷里,欣赏着这里的每一朵花。
  当走到山谷的底部,谷底的涓涓细流淙淙作响,浸湿了我的鞋子,我竟全然不知——我被小溪边上的一棵蒲公英吸引住了。它开了许多朵金黄色的花,绿油油的叶子,直挺挺的花茎,坚韧而苍劲。它的根像藤蔓深埋在小溪边的岩缝里。
  这是一朵最为普通、最为常见的花。但是,这朵花和我以前见过的有所不同,以前见过的是趴在地上的,可这朵花是向上的。也许,是因为它长在小溪边能吸取足够的营养又没有人来践踏。它那张开的小花瓣微微颤动,好像在和我说话:欢迎你老朋友!是啊,相信我们这些“50后”的人,几乎所有人的童年都曾与它邂逅过。它生长在路边、荒野、房前、屋后。那白白的小绒球,是它的种子。记得小时候,我常将那小绒球放在嘴边使劲地吹,每次吹,那小绒球都会四处分散,像天空中的降落伞。
  如今,在城里已经很难再见到它了——到处是柏油马路、水泥地面、高楼大厦……一想到这些,怜悯之心油然而生……
  我更爱这山谷里的花了。
  也许,你会觉得这山谷里的花,没有河南洛阳的牡丹花花大色艳雍容华贵,也没有福建漳州的水仙花叶姿秀美花香浓郁,更没有浙江金华的山茶花花姿绰约端庄高雅。
  是的,我不否认你的感觉。它们是名花,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但是,这山谷里的花却是纯天然、纯野生的啊!它们不羡慕名花,不卑贱自己,按照自己的天性活得非常自然;它们远离城区,远离人群,习慣于无人欣赏,活得自在且清闲。
  我赞赏它们。
  人,有许多种活法。
  如何选择?
  也许,你选择像这山谷里的“花”一样,会生活得不累,且富有情趣。
  “智慧的人,永远不会活在别人的嘴里,或者眼里。”
  我站在山谷里,久久不愿离去。忽然觉得这山谷之大、野花之多,而我之渺小。我被花包围,仿佛是花中的一员,融入了大自然……
  (选自2016年第7期《散文百家》)
  鉴赏空间
  读完文章后,你有没有发现本文与《白杨礼赞》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如通过交代花生长的环境来突显花的美丽自然的天性;又如通过写雍容华贵的牡丹、叶姿秀美花香浓郁的水仙、花姿绰约端庄高雅的山茶,来衬托山谷野花的清闲自在。作者按捺不住自己的情感,直抒胸臆地表达对“山谷里的花”的赞赏,亦是为了表达自己的生活态度。
  读有所思
  1.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这句话。
  微风一吹,它们像在跳舞,又像千万张稚嫩的小脸儿在向我微笑……
  2. “智慧的人,永远不会活在别人的嘴里,或者眼里。”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石榴》拓展阅读——
  温暖的苇花
  丁立梅
  芦苇的花,最不像花,像是用轻软的丝絮絮出来的。
  出城,逢到有河的地方、有沟的地方,就能看到它。不是一棵一棵单独生长,要长,就是一片,一群。挤挤挨挨,摩肩接踵,亲亲密密。它们是最讲团结精神的,这一点,比人强。人有时喜欢离群索居,喜欢独立特行。所以,人容易孤独,而芦苇不。
  风吹,满天地的苇花,齐齐的,朝着一个方向致意。它让我想起“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那样的诗句来,那是极具苍茫寥廓、极具凄冷迷离的景象。可是,我眼前的苇花不,一点也不,我看到的,是一团一团的温暖。冬阳下,它像极慈眉善目的老妇人的脸,人世迢迢,历尽沧桑,终归平淡与平静。
  我一步一步下到河沿,攀了两枝最茂盛的苇花。一旁的农人经过,看我一眼,笑笑。走不远,复又回过头来看我一眼,笑笑。他一定好笑我的行为,采这个做什么呢!
  我是要把它带回家的。家里有花瓶,靛青色的,上面拓印着一片一片肥硕的叶。这是我的一个学生,在江西读书,不远千里给我捎回来的。花瓶太大,没有花能配它。插两枝苇花进去,却刚刚好。苇花伸出长长的脖颈,在我的花瓶上方笑,绵软、温柔,一团和气。
  来我家的人看到,惊奇一声,这不是芦苇吗!
  当然是。寻常的物,换了一个环境,就显出不寻常来。有一句话讲,环境造就人。其实,环境也造就物的。
  我的老父亲看到,却吃吃笑出声来。他说,丫头,亏你想得出。我知道父亲笑什么,老家遍地芦苇,没人拿它当宝贝的。
  冬天,农闲。家家要做的事,就是去沟边河边割芦苇,运回家当柴火。一丛一丛的芦苇倒下,苇花受了惊吓,扑扑扑,四下飞散,飞絮满天。农人的头上身上,都沾满苇花。他们把它当尘一样的,随便拍拍,轻描淡写。弯腰,却在小鸟用苇花垒成的窝里,捡到几只还温热着的鸟蛋。他们很高兴地把鸟蛋揣进怀里,哪里顾得上半空中,鸟的凄凄鸣叫呢。他们的眼前,晃过家里几个孩子的小脸。请原谅,贫穷年代,那是孩子的美食。   我的祖母用苇花絮过枕头和尿垫。她称苇花叫茅花。“那个时候,天冷得嘎嘎叫啊,我的手冻得裂了口子,还是一条沟一条沟去摘茅花,摘回来给你爸絮枕头,絮尿垫。茅花软乎乎的,我的儿子枕在上面睡在上面就不冷了。”——祖母每说到这儿,就停下来,眼神里波光乍现。她想起她初为人母的幸福时光了,多遥远哪。而我,总会在她的话里,发好一会儿的呆。我转身,看着头发已渐灰白的父亲想,这么老的父亲,也是被他的母亲疼大的。人类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就是因为这样的爱啊,年年复年年,如苇花。
  也见过村人用苇花编毛窝的。这是一种草鞋,编出的毛窝,像毛茸茸的小船儿。天寒地冻,冻僵的双脚,伸进毛窝里,又轻软,又暖和。人被冻僵的神经,也一下子活络起来。贫穷年代,它默默无闻地,温暖了多少双脚啊!
  现在,毛窝已很少见了。今年,我去一个山沟沟游玩,在一间供游人游览的旧作坊里,赫然见到毛窝。它们被染成五颜六色,一双一双串在一起,挂在墙上,成了艺术品。
  (选自《向着美好奔跑》,丁立梅著,金城出版社2015年)
  鉴赏空间
  这是一篇优秀的抒情散文,笔触细腻。读这样的作品,心中满满的是温暖与诗意。平凡的事物里有不平凡,往往源于作者的独特经历,更源于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思考。就如郭沫若先生的《石榴》,如若不是作者的独特生活体验,又怎会把石榴看作是夏天的心脏呢?
  抓住相似点,即要善于联想与想象。“冬阳下,它像极慈眉善目的老妇人的脸,人世迢迢,历尽沧桑,终归平淡与平静。”读到这里,你会联想到什么?你读懂了吗?
  读有所思
  1. 作者为什么对普普通通的苇花有着如此深厚的情感?
  2. 文末写“毛窝”被“挂在墙上,成了艺术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紫藤萝瀑布》拓展阅读——
  紫藤花开
  尉克冰
  春天来了,树枝吐绿了,柔润,舒展。花儿们赶趟似的竞相开放,拥挤,热闹。可园子里的紫藤花架上还是一片沉寂,没有一丝生机,似乎连鸟儿都不愿意光顾它。
  我走近那架老藤。它扭着灰褐色的身躯攀爬在花架上,苍老而粗粝。它的枝干没有一寸肌肤是完好无损的,被凌厉的寒冬侵蚀得黯淡、皲裂,有的几乎要剥落。花架顶上错综的枝条是它的蓬头垢发,风一吹,更显得干枯凌乱。
  整整一个冬天几乎没有雪。好不容易盼来了春天,可它也十分吝啬雨水,土地饥渴得张大了嘴巴,难受地喘著气。紫藤就生长在这样的园子里。
  它不会是死了吧,我总是这样猜测着。我用手掐了下它的枝尖,“咔吧”一下就断了,干黄,粗糙,里面没有一点水分,看不到任何生命的迹象。每次我路过园子的时候,都会向它投去怜惜的一瞥,不忍心多看一眼。
  春光易逝,花落无声。轰轰烈烈开过后,花儿们渐渐地凋谢了各自的容颜,一抹抹灿黄、一片片绯红、一瓣瓣雪白都湮没在春天匆匆的脚步声里。
  当我又一次经过紫藤花架时,不由得怔住了。看,是谁在它身体上画出几片绿叶,挂了一串又一串的“绒毛虫”?那几片叶子里淌着怎样的绿啊,明媚得逼人眼,温润得沁人心脾。每片叶子分成五小片,像花一样绽放在枝头,像手一样抚摸着母亲苍老温暖的身体。一串串的“绒毛虫”,是春风写在紫藤花架上的诗行,还是包裹着美丽生命的魔法布?用不了几天,那“绒毛虫”里便会毕毕剥剥地飞出一群紫色的蝴蝶来。
  不几日,紫藤架上的“绒毛虫”越来越多。起初,从“绒毛虫”里钻出的是一串紫色的花蕾,形状像豆花,似弯弯的月亮。两三天后,花蕾便伸展了羽翼,化成翩跹的紫蝶。这时候,你再看吧,紫藤架上叶子更多更绿了,花已密集成了一串串、一团团、一簇簇,远远望去,似翠绿的浪花中升腾起淡紫色的云霞,典雅而清丽。微风过处,清香四溢。
  这时的花架已经完全被花和叶子覆盖了,几缕阳光调皮地从枝叶间挤进来,跳跃在花瓣上,演奏出一首明丽的春日乐曲。我站在花架下,聆听着花开的声音。是的,花开是有声音的。时而如管弦,发出丝丝的细碎声;时而似泉水,流泻出叮咚的清脆声;时而如瀑布,爆发出訇訇的喧闹声。每一小朵花都有一张笑脸,仰望着蓝天;每一小朵花都有一个嘴巴,甜甜地微笑;每一小朵花都有一双翅膀,在风中飞翔。不仅是单朵的花,每一串花、每一团花也如此,都呈现出一种飞翔的姿态,飞翔在属于它们自己的天空中。紫藤的美,便美在它的姿态上。它恬静优雅,从容内敛;它美而不媚,秀而不娇;它昂扬而不张扬,灿烂而不浮华;它不与百花争宠,不与同类比艳。正是因了这份特质,它才更有韵致,更具风情。
  土壤依然干旱,枝干依然枯老。紫藤没有生长在花柳繁华地,也没有生长在温柔富贵乡。就是这样一片贫瘠的土地,在仲春时节,竟孕育出蓬蓬勃勃的满树花香、满眼碧绿。我抚摸着它粗粝的枝干,那里面沉积着多少生活的磨难和艰辛,又承载着多少憧憬与梦想。每一次春天的萌动,都要走过冰冻尘封的冬日;每一朵花开,都会伴随着成长的疼痛,需要奋力剥开生命的躯壳。它们懂得这些,所以,才会把苦难当作养料,把考验当成磨砺,将梦想开成精致的花朵。
  时至暮春,紫藤花已谢。花架上浓密的叶子,呈送给人们一片清凉的绿荫。我捡拾起零落在地上枯萎的花朵,它早已失去了往日的丰姿。令我惊奇的是,它依然展开翅膀,呈现出凌空飞翔的姿态……
  (选自2015年第7期《散文百家》)
  鉴赏空间
  《紫藤花开》的语言特别美,像一幅画,有形、有色、有芳香、有声音。这篇作品须细细读,慢慢品,才能发现更多的妙处。
  读出些许滋味了,我们再来试着抓文章的关键点。看一看,作者重点描摹的是什么?想一想,这和作者要传达的情思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读有所思
  1. 赏析句子:“土地饥渴得张大了嘴巴,难受地喘着气。”
  2. 怎样理解“用不了几天,那‘绒毛虫’里便会毕毕剥剥地飞出一群紫色的蝴蝶来”?
其他文献
打开坚冰的闸门,  “哇”地一声,  春水哭了——为了一冬监禁的委屈,  也为着春来自由的释放。  春水义无反顾地向前,  以它新生的无比活力向前冲刺、撞击。  它把一块块巨大的冰凌举起来,  摔下去,  再举起来,直至摔成粉末,  融在自己的怀抱里。  春水胜利了,  但它并不排斥异己,  它偕同将融未融的冰块一道向前流去!  我看见,  它泛起欢快的浪花,  幸福地哭了,  仿佛告诉沿岸的  
人类在很早以前就学会了用全等图形设计精美的图案。在古代器皿(图1)、首饰、西方的建筑(图2)、服饰中,我们常常能看到一种纹饰十分特殊,其造型丰富,方圆兼具,变化多端,有单线、双线、一正一反相连成对或连续不断地折成“回”字形的带状纹样,图案灵活、壮丽、大方,称之为回纹(图3),也称回字纹,因纹样形如“回”字而得名。我们仔细观察回纹的基本结构,不难发现,它其实就是由延绵不断的全等图形组成的。回纹正是凭
小雨过后,天地除去了嘈杂,被片片静谧包围着。只有风声、流水声彰显着活力。 缓缓走至湖边,那是我年幼時的另一个天堂。天地似乎反转,那澄澈却不失高雅的蓝映在了湖底,一眼望去,心中一片明净。也许这是一面镜子,能明鉴我们的心灵,那倒影没有狰狞的面孔,只有狡黠如鹿般的眼眸,那便是心灵深处的自己吗?  轻轻踏上系在岸边的舟,泛舟在湖中肆意漂流。将手在湖面轻轻一点,圈圈涟漪散开。心绪也仿佛融了进去,念起了那位伊
——记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教育集团意扬文学社  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教育集团意扬文学社成立于2003年。文学社先后创办了社刊《意扬文学》和校报《实验之路》,还开设了微信公众号“新实意扬文学社”,旨在多方位地展现社员们的风采。  文学社坚持定期举办“意扬书市”图书义卖活动、“悦读意扬”红色经典读书征文活动、“天籟意扬”红色经典吟诵大赛、“赏中华诗词、寻文明基因、固文化自信”诗词大赛等特色活动,让
民俗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用心学习,倾力传播,才能使这颗璀璨的民俗文化明珠更加熠熠生辉。无锡市钱桥中学依托自身办学特色,成立了民俗文化社团并开设了相应的校本课程。课堂上,老师将一件件老物件的故事娓娓道来,引得同学们侧耳倾听;课堂外,同学们兴趣满满,跟随老师的步伐仔细寻觅民俗文化的足迹;民俗博物馆里,小小解说员自信地拿起话筒,向来宾讲解钱桥中学的民俗特色。在活动开展方式上,钱桥中学采用了浸润式的
大家简介  叶弥:1964年生,苏州人。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长篇小说《美哉少年》《风流图卷》;出版中短篇小说集《成长如蜕》《钱币的正反面》《天鹅绒》《桃花渡》《恨枇杷》等。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第一至第五届“紫金山文学奖”、首届“萧红文学奖”。部分作品译至英、美、法、日、俄、德、韩等国。  叶弥老师是一位优秀的女作家。她的文字细腻,笔触灵动,独特的文学风格令读者印象深刻。
瘋狂动物城你的狼性呢?——你的狼性呢?
他喜欢微笑。  他微笑着讲课文。他讲《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沉浸在童年欢乐里的鲁迅——他会摘覆盆子,会听长妈妈讲故事,也会在课上偷描小像。课文讲完了,他微笑着用手指向台下的我们,然后说道:“一个班那么多做小动作的学生,只有鲁迅成了大文豪啊!”于是,在做小动作的同学立马慌张地坐正。他们迎上他的微笑,于是脸变红了。老师的微笑,让我们感受到了宽容与智慧,让我们明白许多东西。  他微笑
来自内地的90后女生春夏,凭借着在影片《踏血寻梅》中的精湛演技,夺得第3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事實上,这已经是春夏二度加冕影后了。此前,她同样凭借《踏血寻梅》获得了第19届富川国际奇幻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对于前后两次获奖在心态上的变化,春夏说:“其实都是一样激动,虽然是不同的两个奖项,但带给我的荣誉、鼓励都是一样的。”24岁的春夏,第一次拍电影,第一次被提名,便成了金像奖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影
名师简介  蒋俭学:中小学高级教师,江苏省张家港市语文学科带头人,苏州市教科研先进个人,现任教于张家港市港口学校。  名著信息库  亲爱的小伙伴们,大家好!今天,初初想和你们聊一本具有传奇色彩的书——《红星照耀中国》。  埃德加·斯诺的传奇  毫无疑问,斯诺探寻红色中国的旅程是一次充满未知的冒险——因为国民党政权和資本主义世界对中国革命的严密新闻封锁,因为“多年来关于共产党暴行的恐怖故事层出不穷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