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全程机械化新路径推广综合农事服务新模式

来源 :农机科技推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c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延安市农机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深入推广’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模式”要求,按照“全要素供给、全产业链服务”的创建思路,悉心组织、精心指导,实打实高质量地在全市范围内选择规划布局合理、服务功能齐全、作业专业高效、经营效益良好、机械信息化高度融合的农机合作社,实施“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创建工作。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木槿扦插生根机制,探索植物生长调节剂萘乙酸(NAA)和吲哚丁酸(IBA)对木槿嫩枝扦插的影响,筛选提高木槿扦插成活的配方,为木槿扦插繁殖提供参考。【方法】以木槿1年生嫩枝为试验材料,采用3种质量浓度(100、300、600 mg/L)的NAA和IBA溶液处理插穗,以清水为对照(CK)进行完全随机区组扦插试验,对插穗解剖结构、生根性状和叶片生理指标进行观测,测定了插穗的生根率(RR)、根鲜质量(RFW)、根系TTC还原强度(RA)、TTC还原总量(TTCRA)、平均根长(ARL)、根平均直径(R
依据科尔沁沙地南缘的气候特点和自然条件,利用油菜的生物学特性,选用适宜的油菜品种,完善其沙地栽培的关键技术体系,实现沙地景观油菜生态与生产的有机结合的合理栽培。
【目的】探究刚毛柽柳(Tamarix hispida)植物络合素合酶(phytochelatin synthase,PCS)基因ThPCS1的镉胁迫应答功能。【方法】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对刚毛柽柳ThPCS1基因进行克隆;通过BioEdit、MEGA 5.0等软件对ThPCS1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分析镉(Cd)胁迫条件下ThPCS1基因在柽柳根和叶中的表达水平;构建pROKII-ThPCS1过表达载体,通过瞬时侵染技术获得转ThPCS1基
【目的】揭示接种蚯蚓和施用凋落物对杨树人工林土壤主要酶活性的影响,正确评价蚯蚓和凋落物在杨树人工林生态系统土壤养分循环中的作用,以促进其生产力长期维持及生态服务功能提升,为优化杨树人工林经营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江苏省东台林场20年生杨树人工林为试验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共设置杨树凋落叶表施(T1)、杨树凋落叶混施(T2)、接种蚯蚓(T3)、杨树凋落叶表施+接种蚯蚓(T4)、杨树凋落叶混施
村集体领办参股农机合作社,更易盘活土地、农机装备资源要素,提高经营效率,促进合作社发展壮大,实现村集体、合作社、农户三方互惠共赢。由当地村集体牵头创办的山东省肥城市地龙农机合作社,充分发挥村集体和农机装备的优势,以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和深化服务体系建设为切入点,围绕“粮食产业”做精做细,积极打造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组织,推进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
[目的]通过对比研究不同种杨树的铅(Pb)抗性和Pb积累能力,筛选具有修复Pb污染土壤潜力的杨树树种.[方法]选取7种速生杨树,用8mmol/L Pb处理6周,分析7种杨树Pb抗性和积累能力.
【目的】团聚体是土壤结构的基本单元,其对有机碳的保护作用是稳定土壤碳库的重要机制。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林型对兴安落叶松林土壤团聚体的分布、稳定性及有机碳含量的影响,为兴安落叶松林的可持续经营、碳汇功能提升提供参考。【方法】在内蒙古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原始林内,依据不同林型(草类-兴安落叶松林、杜香-兴安落叶松林和杜鹃-兴安落叶松林)设置28块30 m×30 m的样地,以距地面0~
【目的】研究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入侵对土壤因子的改造作用,以及土壤因子改变对互花米草生态入侵过程的影响。【方法】以江苏沿海滩涂湿地互花米草群落与和盐地碱蓬(Suaeda salsa)群落的交错带为研究对象,从互花米草群落到盐地碱蓬群落分6个生境梯度带,对各梯度带植物生长状况及表层(0~10 cm)、中层(≥10~30 cm)、下层(≥30~60 cm)3个层次土壤主要理化指标的梯度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1)各梯度带不同土壤层次间,除粒径、总磷,其他指标表层土壤性质
【目的】探究不同固废及其处理产物对盐碱土的改良效果,促进固废消纳的同时为渤海湾盐碱地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河北省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盐碱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土壤改良和盆栽试验,分析对照组(CK)、炉渣+煤矸石(S10、S50和S100)、生物炭(C10、C50、C100)和木醋液(V300、V100和V50)对土壤盐碱性状、养分状况和盐地碱蓬(Suaeda salsa)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各
文蛤等埋栖型生长贝类多分布在较平坦河口附近沿岸内湾的潮间带、浅海区域的细沙及泥沙滩中,栖息深度因水温和个体大小而异。近年来,渔民为提高经济效益,通常采用人工放苗围养,生长期满三年左右达到一定规格后采捕上市。在滩涂贝类养殖区域,贝苗放养前,多用旋耕机械对滩涂进行翻耕作业,翻耕后的土壤疏松,随后散放在表面的滩涂贝类易钻入土下埋栖生长。南通沿海滩涂有着丰富的贝类资源,近年来滩涂养殖面积稳定在30万亩左右,其中养殖文蛤等滩涂贝类20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