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林类事》及其研究

来源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xx000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鸡林类事》是我国北宋时代孙穆撰写的一部有关朝鲜风土、朝制、语言的著作,原作还附有《表文集》。遗憾的是,这部著作没能全文流传下来。元代陶宗仪编纂的《说郛》收录了很少一部分风土、朝制内容,全文保留下来了有关语言的《方言》一卷。这里,用汉字写音的办法记录了当时高丽语的356个单词的读音,不仅为研究十二世纪朝鲜语言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也为研究我国宋代的汉语语音提供了难得的语言学资料。因而,《鸡林类事》
其他文献
<正> 方以智(1611—1671),字密之,号曼公、浮山愚者,安徽桐城人。他学识渊博,对经、史、百家、天文、历算、地理、名物,典制、语言文字、文学、书画、金石等均有涉猎。还接受了西方传来的自然科学知识,但不满同时传入的基督教神学,并指出西方自然科学“详于质测(指考究原理)而拙于言通几(指上升为哲学理论)”(《物理小识自序》),亦有局限。他反对“离气以言理”、“离器以言道”的宋明理学,是我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同时又精于“小学”,长于考据,是我国古文献学史上很有造诣的古文献学家,成
【正】 朱利安&#183;L&#183;西蒙(Jnlian L&#183;Simon)是美国伊利诺斯大学的经济学和工商管理教授。他先后发表了《人口增长经济学》(1977年版)和《最终的资源》(1981年版)
<正> 我国刑法公布和实施以来,报章杂志上发表了一些文章,对我国刑法是否采用罪刑法定原则展开了讨论。从已发表的文章看,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我国刑法是以罪刑法定为基础,以有严格控制的类推作为补充;另一种观点认为,我国刑法规定了有控制的类推原则,而没有采用罪刑法定主义。这里就涉及到如何看待罪刑法定主义、罪刑法定和类推的关系、以及我国刑法是否采用罪刑法定原则等。下面谈谈笔者的一些看法。
<正> 社会计量法(Sociometry),又称社会测量法,是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中常用的一种研究手段,是一种评估和测量某一社会团体中人际吸引或排斥的工具。社会计量法的创始人是美国
<正>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科学技术革命,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到过去不能比的高水平。于是有人问,列宁不是说,帝国主义是腐朽的资本主义吗?而其腐朽性的重要表现之一不正是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停滞吗?既然现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科学技术有了如此巨大的发展,那么,应该怎样来理解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腐朽性的原理呢? 列宁主义认为,在帝国主义阶段,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产生停滞的趋向,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垄断。因为垄断在经济上“有可能人为地阻碍技术进步”。但另一方面,“
本文将殷商时代已识的一千零甲骨金文摆进周秦音系中,观察它的分布特点,从而上推殷商音系。初步结论是:殷商音系有19个声母;韵部应分阴、阳、入三大类,暂定29部,每部只能分开
<正> 先秦诸子的富国富民思想,是在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的社会激烈变动中产生的,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关系中的基本矛盾。富国,在先秦诸子那里,一般指的是国家财政的丰裕。富民,则是指人民物质财富的充足。奴隶制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造成了国贫民穷的局面。“庶民罢敝”,“道殣相望”(《左传·昭公二年》),“财不足以待凶饥,振孤寡,故国贫而民难治”(《墨子·辞过》)。如何摆脱这种严重的危机,是一个尖锐地摆在人们面前的
<正> 本书收集了黄枬森教授1978年以来发表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和历史的三十多篇论文,共约四十万字,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这些文章按内容编排,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第二部分是关于唯物辩证法的,第三部分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人的理论的,第四部分是关于其他问题的。内容涉及国内近六年来争论的部分问题,诸如哲学基本问题和党性原则,真理标准和真理的阶级性,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人道主义和异化,马克思的某些早期哲学思想,对
<正> 一、问题的提出一个完整的经济增长理论必须包括人力资源的有效增长和合理配置的理论在内;一个完整的经济发展理论必须包括关于劳动者全面的、综合的发展理论在内。教育在经济增长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于它提高劳动者的文化技术水平,以促进入力资源的有效增长和合理配置,促进劳动者的全面的、综合的发展;而社会就业问题实际上也就是如何有效地、合理地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以及如何使劳动者全面地发挥自己的才能的问题。因此教育和就业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当然,教育和就业之间虽有密切的关系,但它们毕竟
<正> 李少一同志: 接到来信及《关于郑圃隐》一文,也看到郭沫若为郑圃隐问题回你的信。你向我打听郑圃隐其人的历史,我和郭一样也不清楚。经请教我校东方史专家周一良教授,知此人在《高丽史》中有传(见《高丽史》卷一百七十,列传第三十)。经检阅《高丽史》本传,知道郑原名梦兰,字达可,九岁改名梦龙,旣冠,又改名梦周。他著有《圃隐集》,圃隐是他的笔名或别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