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教师:博物馆中的教师专业发展

来源 :中国科技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iletonyfra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联通校内校外,把博物馆作为校外课堂是美好的教育图景。特别是在当前探索项目化学习、跨学科教学的背景下,博物馆提供了丰富的场景和资源。但要让博物馆和学校建立有效的连接并非易事。博物馆对中小学教育的理解,教育项目的策划设计,教育管理部门的政策支持保障,学校管理者对博物馆的认知,学校所处地区的博物馆资源丰富程度、交通是否便利等因素都会影响馆校教育活动的开展可能性和成效。随着2020年10月教育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的出臺,学校更多地走进博物馆成为必然。而进入博物馆之后,下一步亟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改变“到此一游”模式,让博物馆资源与中小学教学、育人活动结合起来。我们发现教师对博物馆的认知和使用博物馆资源的能力非常关键。
  博物馆为教师提供培训的必要性
  目前开展馆校合作的方式包括:学校预约参观,馆方提供定制路线讲解;馆方提供现有教学内容,由展教人员直接对学生进行教学;馆方提供辅助材料,以学校教师为主开展教育活动;馆方走进学校开展等。从辐射面看,限于馆方展教人员数量,博物馆接待学生的能力有限。而从内容上,博物馆以展厅、展品或主题为单位,从馆藏展品出发设计活动,通常是通识类内容,较难提供针对学校具体教学问题的内容。
  学校在主动利用博物馆资源时,往往带有自身的个性化目的。比如开发校本课程、组织研学活动或者作为某个具体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等。这就主要依赖于教师的经验和能力。我们在调研学校中发现,有这方面需求的教师通常有探索博物馆资源服务于课堂的意愿,但对在博物馆中带领学生进行学习有所顾虑,信心不足。这主要源于博物馆内涉及的知识领域众多且专业。教师虽然对教材、课堂驾轻就熟,但要把博物馆的藏品、展品资源有机融合,则有较大难度。即使是形式最为简单的博物馆参观,如果想让学生不走马观花有所收获,教师也需要在前期做很多功课,才能保证学生走进博物馆后有条不紊,有所取舍,重点学习。
  目前中小学教师培训体系中很少为教师提供非正式环境中开展教学的指导和培训。博物馆如能在这方面提供相关资源会实质性地提升馆校结合品质。欧美博物馆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培训的一些做法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国内亦有部分博物馆开始了这方面的尝试。
  国外博物馆为教师提供培训的案例
  笔者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做研究时,亲历了2次博物馆为中小学教师举办的活动,对此印象深刻。一次是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面向中小学教师开展的小型工作坊。十几个教师由博物馆的教育工作者带领着参观展区。与面向公众的参观不同,这个参观重点介绍展品背后的故事、与教学内容可以结合的点,包括教师在带领学生时可以怎么引导等。教育工作者所举的例子不时让教师发出感叹之声。工作坊后续的研讨围绕教师们的困惑和在博物馆中开展教学的方法展开。另一次是博物馆为即将开放的一个特展所举办的“教师之夜”。在教师之夜上,博物馆安排了策展人、考古学家向中小学教师介绍展区的设计、其中蕴含的教育内容,以及为此研发的教育产品。活动之后没多久,就看到拿着教师布置的作业和学习单的中小学生络绎不绝来展区里记录、学习。除了面向教师开办的培训和活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还面向纽约的中小学教师提供教育硕士学位培养,提供了非常完备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开设教师创新学院(Teacher Innovator Institute),为初中教师提供有关STEAM的非正式学习实验支持。该培训每年2周,持续2年。第1年与教育和STEM专家合作,探索非正式STEM教育和真实学习之间的联系,并且独立制订一个项目,将博物馆学习纳入教学实践。第2年教师再返回博物馆继续实践,并指导新加入的成员。参与教师将有机会与来自美国各地的同行交流合作,共同成长。
  类似这样给教师提供课程资源和指导的还有美国国家美术馆。它不仅为中小学阶段的教师给予支持,还经常举办研讨会,为高校教师运用跨学科教学法提供帮助。每年暑期,教师学院给参与教师带来积极的影响,在这里,教师可以与博物馆专业人士进行互动,来自美国各地的不同学科的教师学习艺术的跨学科融合,培养批判性思维技能和发展视觉素养的技能等,并在之后运用在自己的课堂上。2021年,面对新冠疫情带来的突发危机,美术馆联合其他史密森博物馆开设了2家虚拟教师学院,为教师提供专业指导。
  除了现场培训,不少博物馆还推出在线学习,在MOOC平台或博物馆网站上提供在线课程。比如,美国当代艺术博物馆(MOMA)为教师提供诸如“艺术与思想:主题教学”这样的免费在线课程,帮助他们了解现代和当代艺术,并发展博物馆教学中使用的教学技能,教师在参加完每个课程后可以获得一份证书。在线课程中,博物馆教育工作者与参与教师共同探讨教学中常用的4个主题:场所与空间,艺术与身份,改造日常物品,以及艺术与社会。参与教师会学习到基于主题的教学实践技能,并建立将现代和当代艺术融入跨学科课程计划的信心。
  国内博物馆的探索和实践
  国内博物馆对馆校结合日益重视,在开展教师培训上同样进行着积极的尝试。我们在对国内科技场馆的调研中也看到很多创新的做法。比如,北京索尼探梦科技馆曾与北京市教委合作,承办10个郊区县的科技教师培训。馆方为教师提供科学表演和展示的培训。类似的还有江苏科技馆为教师科普剧创作表演提供支持等(鲍贤清,顾洁燕,李秀菊,2020)。这些培训主题是教育系统中较少能获得的,为想要开展依托博物馆资源的教学的教师提供了资源和专业技能上的帮助。
  上海自然博物馆在政府、学校、博物馆三方支持下开展了上海市中小学在职教师培训,培训包括“馆校课本开发”“博老师研习会”和“校本课程开发”3个部分。博老师研习会依托馆内资源,开设参观、活动体验、专家讲座、同行分享、实践工作坊等培训课程,这些培训课程分散在2~3个月里的4~5个半天,总时长20课时,期间教师需要利用课余时间自觉完成布置的任务(刘楠,唐智婷,邓卓,饶琳莉,2020)。馆方通过培训发现,教师培训要更好地发挥作用,需要弱化合作主体的知行偏差,满足培训分众化需求,提高馆方人员专业性,强化职业认同感。
  广东科学中心将与学校开展科学教育活动中的教师培训分为基于展馆资源和非展馆资源两类。前者通过“认识参与传播”的科学中心“三段论”方式,促进教师加深对科学中心展项资源认知;后者基于其他辅助类教育项目资源,如创意机器人项目从讲座 DIY、翻转课堂、线上线下,至幕课课程,是课程改革和教学理念对进校园的科技教育资源的时代发展要求,二者均是非线性螺旋式上升认知的过程(侯的平,管昕,韩俊,2016)。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开设“游于艺”项目,依托馆内藏品和展览,联合各省市相关教育机构和文博机构,并聘请实物教学经验丰富的艺术史领域专家,结合中小学需求,共同建设中小学实物教学基地。这也是高校博物馆在此方面作出的重要探索。“游于艺”面向中小学教师开设了实物教学师资研习班,包括名师课、体验课、拓展课、作业汇报等,该研习班旨在向中小学教师推广实物教学理念,提升实物教学技能。馆方先与5所试点学校共同研学对接课标的课程,然后通过线上方式覆盖到全国范围的中小学,并且课程研发团队定期为其他中小学提供现场教学指导。
  借鉴和启发
  为使馆校结合落在实处,让教育共同体间产生有机联系,为教师提供如何使用博物馆资源及相关教学方法的培训非常必要。博物馆通过为教师提供支持资源可以成倍发挥其教育功能,学校、教师、学生也都会因此获益。
  欧美博物馆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形式多样的培训,也提供了线上线下的丰富资源,甚至在跨学科教学、研究性学习等教学方式上起到引领,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国内博物馆也非常有意识地通过自主探索和与教育部门联合等方式为教师提供培训资源。
  教师是最后落实馆校结合,发挥教育成效的关键之一。博物馆有必要思考如何主动把自己嵌入到教育大生态中,创新地为教师提供专业型的培训和支持资源。如何在形式和内容上进行创新,在机制上保障,需要进一步的实践研究。
其他文献
项目有效性与成果为了改善今后的活动并增强活动的有效性,我们对项目进行了持续跟踪监测。我们可以在较长时期内看到一个教育项目的成果,其成效的真正监测时间间隔相当于教育周期,至少是3〜4年。短期监测包括一系列问卷(包括在活动期间完成的),涉及观众最喜欢的主题、了解信息传递的方式、最有效的和最受年轻人欢迎的教学方式等问题。中期监测包括以1年为时间间隔收集的数据和以3〜4年为时间间隔处理的信息,以便追踪以前活动的成果并调整项目实施方法。
四川绵竹地区城墙岩磷矿床属著名的“什邡式”磷矿产地之一。赋矿地层为下泥盆统沙窝子组,其中矿体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呈层状、似层状产出,P2O5品位为18.29%~35.57%,品位高低变化与含磷层的厚度具正相关性。其岩相组合为“高岭石黏土岩铝磷酸盐岩磷块岩”。矿石自然类型为黏土质或砂砾屑磷块岩矿石,工业类型为硅质及硅酸盐型磷块岩矿石。矿石主要成分相关性和聚类分析表明,P2O5、CaO、F密切相关;Fe2
对UV/PAA降解三氯生(TCS)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CS在UV/PAA中的降解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体系中羟基自由基(HO·)促进了TCS的降解。初始pH对TCS的降解影响显著,pH越高TCS的降解速率越快。随着PAA投加量的提高,TCS的降解效率也逐渐提高,但同时PAA也能与TCS竞争HO·。虽然HCO3-和Cl-可与HO·反应,但它们对TCS的降解几乎无影响;SO42-和Cu2+对TCS
2020年7月,受到苏州芭蕾舞团的邀请,我为该团创作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作品《我的名字叫丁香》(以下简称《丁香》)。这是我创作的第一部90分钟长度的芭蕾舞剧。女性题材、芭蕾舞者、当代风格、江南气质是这次创作的关键词,也是创作的核心。为了呈现这些核心诉求,我早早就开始了前期的准备工作,8个月筹备,近3个月落地排练,该剧计划于2021年6月在苏州文化艺术中心大剧场举行世界首演。
朱祥麟主任医师出身五代中医世家,是湖北名医、湖北省中医名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审定的内伤伏气致病学术流派代表性传承人,从医50余年,学博且深。近著成《李时珍学术论丛》、《本草纲目良方验案类编衍义》二书,共58万字,张奇文教授作序,2018年先后由贵州科技出版社出版.
劳动关系是社会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和谐的劳动关系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推动企业长远发展。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各国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和冲击,也对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维持和构建带来了巨大挑战。不少企业尤其是服务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因为生产经营困难而面临着裁员、减薪,劳动合同纠纷凸显等重重困境,且非正规就业群体的权益也难以得到保障。针对疫情给劳动关系带来的这些冲击,我们应通过引入劳动合同中止制度,建立全过程的协调机制,创新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等途径,来促进
《农药学学报》是由中国农业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农药学综合性学术期刊,曾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中国农业期刊网最具传播力期刊”等称号,现已入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源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京大学图书馆编)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主要面向农药和植保专业科研工作者及大专院校师生,旨在及时、全面报道农药学各分支学科有创造性的最新研究成果与综合评述,促进农药的原始创新绿色
在线无损高清音乐播放并非新鲜事,之前国内外已有音乐平台涉足,但现在Apple Music将在线无损高清音乐播放这事搞得人人皆知的程度,不仅宣传了自己,也带动了同行(当然也会让同行不知所措)。这次苹果音乐推出在线无损高清音乐服务,的确引人注目,主要是苹果之前的音乐服务做得还不错,而现在更加吸引人。
周凡夫先生是本刊特约主笔,大概从2006年开始周先生不计稿酬微薄赐稿本刊十五年有余。7月5日,周先生发来本文,7月7日晚上忽闻周先生仙逝的消息,编辑部上下颇感突然和惋惜,更没想到本文是周先生生前最后一次赐稿。周先生虽驾鹤西去,但留下众多的音乐美文会常伴我们听音赏乐.
大疱性类天疱疮(BP)是多发于老年患者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皮损表现为红斑或正常皮肤的紧张性大疱,糜烂面易愈合伴有瘙痒,黏膜损伤轻微,病理表现为表皮下水疱和真皮浅层嗜酸性粒细胞浸润[1]。激素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但是易出现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