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ww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大学生就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本人的共同努力。大学生就业也是一项民生工程,关系到家庭的幸福与和睦,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本文就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 原因 指导对策
  
  大学生就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本人的共同努力;大学生就业,也是一项民生工程,关系到千万个家庭的幸福与和睦,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高等教育大众化、双向选择就业、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大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困难重重,牵涉到方方面面,我仅就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1.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调查以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09届本科毕业生为例,160人中105人升学(包括出国留学)攻读研究生,55人直接就业。55人中,有部分学生找到了心仪的工作,没找到工作或者没找到满意工作的学生,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
  1.1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1.1.1就业力不强。原因有三:第一,进入大学后,挤过独木桥的寒窗学子思想上开始放松自我追求与完善,认为可以“休息”了。学习上马马虎虎,集体活动能逃则逃,更不关心综合素质的提高,成天沉迷网络游戏和网络虚拟空间。大学相对宽松自主的学习环境成了他们放纵的温床。另一方面,家长把小孩送上大学后,认为教育小孩是学校的事了,家长的责任和义务已经尽到了,该松口气了,便放松了对小孩的教育和引导。在无人监管和约束的情况下,自我约束力差的大学生便放任自流,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第二,进入大学后,强手如林,一部分学生尤其是性格偏内向、自理能力差的学生不能适应新的环境。“优等生”丧失优越感,失去往日的自信与自重,在自暴自弃中度过大学生活。第三,一部分学生是服从专业调剂被转到生命科学专业就读的,专业思想不坚定,专业兴趣不浓厚。大一大二繁重的课业压力让他们疲于应付。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使得他们只是被动地度过大学生活,从未积极地考虑个人能力的培养、素质的提高。在以上三种消极怠惰思想的影响下,使得大学生在专业技能、动手实践、人际交往等能力方面都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激烈的竞争环境,他们的就业情况不尽如人意。
  1.1.2就业意识淡薄,主动性不强。当代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优越的成长环境,造就了他们被动接受、依赖的习惯,导致他们对人生、对理想没有明确的规划,“读书是为了家人”的思想比较普遍。因此,他们在大学校园里得过且过,生活得轻松自在。责任感的缺失,心理承受能力的薄弱,在遭遇就业门槛时,大学生极易产生畏难、退缩情绪,等靠要的思想自然滋长。待业在家“啃老”,是他们的选择。
  1.1.3就业区域狭窄。大学生们在考虑选择就业区域时,不是考虑单位环境和自身发展成长,而是选择东南沿海城市、生源地、男(女)朋友就业地等熟悉的环境,不愿到基层、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和私营企业就业。
  1.1.4就业观念落后。高等教育已发展到大众化教育阶段,但个别大学生尤其是农村考上的大学生,仍持有精英教育阶段的就业观,同时在现代教育投资过高的补偿心理影响下,对就业的期望值偏高。比如大城市、好单位、工作稳定、高收入,这无疑增加了就业的难度。
  1.1.5求职面试技巧缺乏。大学生制作的简历内容简单,错别字、语句不通顺等现象很常见。在面试相关单位时,学生对单位的背景、文化不深入了解,想当然地回答应聘问题。在面试过程中,他们因紧张等原因不能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从而影响了应聘的成功率。
  1.2客观原因
  1.2.1供求矛盾突出。近年来,社会对大学生需求的增长速度并没有赶上大学毕业生增加的速度,而对能够作为初级工人、高中和职专毕业生的需求却有增无减。这说明,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大量接受了大学教育而没有一技之长的大学生面临着就业尴尬局面。[3]世界经济危机形势下,供需不平衡。2009年初据新闻报道全国有2000万农民工失业或返乡,有250万往届未就业大学生要找工作。[4]国务院温总理与网友在线交流时提到:“这些年我们大学生增长很快,大学的升学率已经达到23%。我们一年安排的新就业职工最多也就是1100—1200万,通常在900万,而大学生就占到600多万。”有限的空缺就业岗位,在应、往届大学毕业生、下岗职工、农民工三个方面的劳动力大军面前,显得捉襟见肘。
  1.2.2职业指导工作有待加强。高校的职业指导工作是随着大学生就业市场化的变化而逐步推进的,现实高校的职业指导工作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5]从人员上看,学校专门从事职业指导工作的人员屈指可数,一部分学生辅导员参加了职业指导师的培训且获得了职业指导师证书,但很少对学生给予专门的职业指导。总体上而言,学校职业指导工作人员严重不足,师资匮乏。从机构上看,学校就业指导中心隶属于学校学生工作部,行使组织和管理工作。在学院层面上,与就业相关的工作只是由分管学生工作的思政辅导员承担;从内容上看,主要是完成事务性工作,如发布招聘信息,组织校园招聘会,鉴证登记就业协议书、上报就业方案、寄发档案等,而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就业形势分析、就业技巧等职业指导方面的内容偏少,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等课程仅开设少有的选修课,就业指导课还未开设,只是以开大会、讲座的形式给予学生极为有限的指导。
  2.指导对策与建议
  2.1高校方面
  2.1.1专业课程设置应适应市场的需求。高校培养的大学生最终是要经就业市场检验的,只有符合市场的需求,大学生才能有用武之地。因此,高校应把大学生就业问题放在国家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改进教育体制机制,根据市场需求适时调整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和招生人数,增加毕业生的竞争力,实现与用人单位的“无缝”对接。
  2.1.2建立专兼结合的职业指导师资队伍。厦门大学目前鼓励各学院成立就业促进中心等就业指导机构,学院可以把握机会招聘专业的就业指导工作人员以加强职业指导工作。另外,学校可积极利用多方资源,扩大兼职职业指导师资队伍。目前,厦门大学已有政策鼓励和资助辅导员取得与学生工作有关的专业资格证书,且逐步推进辅导员开展形势与政策课、就业指导课、心理辅导课等课程的第一课堂教学。但还没有相关政策鼓励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法律、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专业教师参与政府部门组织的职业指导培训并取得职业指导资格。我认为,学校可制定政策激励专业教师开设学生所需要的涉及职业生涯规划、求职技巧、求职礼仪、就业形势分析、职场适应等各类职业指导课程。例如:为大一新生开设《大学生生涯发展与成才》选修课;为大三学生开设《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与求职》必修课,为大四学生开设《形势与政策》选修课,使学生在校获得较系统的职业指导。在课程安排上,可以穿插经验访谈、情景模拟、案例教育,让大学生做到自演自悟自省,以促进积极就业。
  2.1.3积极利用网络资源。大学校园里,网络无处不在。手机、电脑是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必备品。无线网络、手机上网设备在大学生中广为流行。高校工作者应集中有效力量,主动占领网络这块教育阵地,积极开辟专栏,优选资源,吸引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高。
  2.1.4力邀用人单位参与职业指导。为了吸引优秀人才,越来越多的知名企业主动走进学校开展校园招聘、宣讲活动,学校可积极利用资源,主动邀请有丰富用人经验的用人单位高级管理人员为学生开设各类职业讲座、座谈,担任学生职业指导活动的评委。一方面,用人单位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宣传单位,深入了解学生。另一方面,学生可以了解不同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的标准,明晰差距,有针对性地“充电”,达到“双赢”的效果。
  2.2学生自身方面
  2.2.1主动实践,增加就业砝码。大学生首先应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辅修第二专业课程,或选修人文社科方面的课程,以扩充知识面。第二,利用假期多参加社会实践,在课余时间多参与企业实习、青年志愿者、社团等活动,积极培养提升交流管理、团结协作等综合素质,学会做人做事。第三,积极参与学校举行的职业生涯规划挑战赛,如可口可乐营销大赛、戏剧小品大赛等活动,积极挖掘潜力,提升职业素养。第四,有选择地积极参加正规部门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真正提炼内功。
  2.2.2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早做职业准备。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大学生可从入校就开始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气质类型等情况,结合相关的职业或性格测试,认识自己,定位自身职业取向,找准职业目标,通过努力,有计划地逐步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和人生目标。
  2.2.3转变就业观念,到基层去,到祖国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当前经济形势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及选调生和选聘毕业生到乡村任职计划等,拓宽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基层急需人才,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能学有所用、大有可为。
  2.3社会、家庭方面
  高等教育发展到大众化教育阶段,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一方面,社会应减少对大学生的过度关注,减轻大学生的压力。社会应主动为大学生脱去“天之骄子”的外衣,以宽容的心态给大学生成长的空间,让他们以良好的心态完成大学阶段的学业和自我完善。另一方面,社会尤其是企业应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政府“准就业”政策,给大学生提供锻炼实践平台,从而缓解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在中学教育和家庭教育方面,老师和家长会给学生编织善意的谎言:现在吃点苦,进了大学你就轻松了。对小孩的教育还是以考上大学为目标,忽视了对小孩完善人格、健康心理、良好习惯、综合能力的培养。学生进入大学后,理想信念、人生目标的缺失,导致大学生失去生活的激情和学习的动力。因此,社会和家庭应以学生健康成长、终身幸福为根本,逐步削弱高考指挥棒的魔力作用。
  3.结语
  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大学毕业生是社会最宝贵的人力资源。要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大学生需要主动练好内功——专业技能、沟通交流能力、团结协作精神和心理承受能力等,以提升核心竞争力。在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下,有效解决其就业难问题,真正实现大学生好就业、就好业。
  
  参考文献:
  [1]王琴琴.假如“统包统分”还在,是否人人皆有去处?——访中国人民大学大学生就业研究所副所长姚裕群教授[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9,(20):4-7.
  [2]编辑部.中国大学生就业年历[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9,(24):5-12.
  [3]廉思主编.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R].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9.
  [4]刘娜.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3):9-10.
  [5]陈颂坚,徐向东,刘琼辉.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J].职业时空,2009,(7):19-20.
  [6]郭玉梅,姚妍妍,许佳,孙桂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J].科技信息,2009,(21):126.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汕头市卫生学校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和预防思路,从而达到有病早治疗、无病早预防的目的。方法利用每年学生健康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中专生身高、体重等形态指标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幼儿的教育应该贯穿于日常生活,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幼儿天性对各种各样的游戏充满了兴趣
主题墙作为班级环境创设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不但让课程和教学内容一目了然,同时也让孩子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看得见。带着这些问题:主题网络图的作用是什么?需要谁来梳理?什
本文介绍了在基于攻防对抗仿真的导弹作战效能分析时应该面对的四个主要环节,提出了采用攻防对抗仿真进行导弹作战效能分析的一般过程。该方法适用于各类导弹等武器系统攻防对
1O月24日上午,中注协陈毓圭秘书长会见了来访的爱尔兰特许会计师协会(ICAI)执行总裁帕特·卡斯特罗先生(Mr.PatCostello)一行。
根据燃烧诊断的需要,研究了理论相干反斯托克斯喇曼光谱(CARS)与温度、浓度和压力的关系,在液化石油气/空气预混火焰中进行了氮分子CARS测温实验。结果表明,CARS是一种很有前途的
足球比赛激烈,要求运动员具备强烈的竞争意识。竞赛法不仅注重运动员足球技战术的培养,而且注重运动员竞争意识的培养,从而显著提升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本文阐述了竞赛法在足
群众性武术赛事的逐年增多,办赛问题凸显,阻碍了赛事的发展.而体育赛事服务满意度采用的IPA分析法仍处于停滞阶段,尚未跟进.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
3月7日晚,年仅20岁的“富家子弟”胡斌驾驶大红色三菱跑车在杭州繁华的街头与朋友“飙车”,将看完电影、正在穿过斑马线回家的25岁青年谭卓当场撞死。这起交通事故引起杭州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