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提高高职学生就业质量的思考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mf6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是高职院校的中心工作,必须明晰办学思想,切实做到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制定体现职业特点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方案,建立体现就业需要的课程体系,倡导并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法,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职业岗位的接轨。
  关键词:高职学生 就业质量 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3(b)-0000-00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学校对社会的一种责任,如何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使学生具有较好的就业竞争力是教育工作者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1 明晰办学思想,切实做到以学生就业为导向
  高职院校提供的是一种职业教育服务,学生是接受服务的对象,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围绕学生进行。以学生就业为导向,首先要在“职业”二字上做文章。根据职业岗位的任职素质和专业技术发展要求,确定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增强人才的技能性、针对性、适用性培养,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职业岗位的接轨。其次在“就业”上下功夫。学校要有前瞻性,要紧盯市场,及时通过行业交流、企业走访、劳动市场调研等渠道,了解相关行业的就业状况和人才需求变化,了解所需人才的技能、素质特点,对于企业不需要的、学生就业困难的专业和专业素质应及时调整。
  
  2 强化专业建设,制定体现职业特点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
  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核心是高技能、高素质。围绕“双高”,学校应根据职业岗位(群)的任职素质和专业技术发展要求,确定具体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做到课程设置科学,教学要求合理,教学目标清晰,要充分体现“三性”。第一,职业性。明确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职业发展能力,体现职业活动中的创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将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学生在校期间取得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提供条件。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的培养,将职业素质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中。第二,技能性。把技能培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这些能力包括基本专业理论、基本专业技能、核心技能等。合理设计实验、实训、实习等关键环节,融“教学做”为一体,培养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并注重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第三,社会性。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过程应主动争取企事业单位参与,要把学校的育人标准、育人过程与企业的用人标准和企业需要的技能有机融合和对接,明确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由社会评判,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为学生创造实践条件,促进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3 深化课程改革,建立体现就业需要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改革是专业改革的核心,建立体现就业需要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做相应的调整和改革。首先,要以培养职业岗位能力为着眼点,调整课程目标,制订专业核心课程和主干课程的建设汁划。课程目标,一要紧紧围绕企業现实岗位需求的大方向,具有现实性和较强的可操作性。二要进行职业分析,开展职业岗位、生产过程对人才规格要求的调查,设计课程标准,明确课程在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地位、作用。其次,要依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精心构建课程体系,积极建设体现职业性、技术性和示范性的精品课程。在保持基本课程体系完整的基础上,淘汰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课程。最后,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该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以“是什么”和“为什么”的知识为主,以适度、够用理论知识为辅。通过校企深度合作,以工作任务为载体,以专业核心技能培养为目标,让学生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将要做什么”以及“能做什么”、“怎样做”,使学生在做中思考分析讨论,明白“为什么”,自觉地把个人的专业学习、素质的提高和就业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在教材选用中,要积极推行选用由行业企业和学校三方共同编写的专业特色教材,包括专业基础教材、职业技能教材和生产性实训教材,使课程改革、教材开发与企业所需技能相适应。
  
  4 提升学习效果,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法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就是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成为学习的主角,学生应该积极、主动参加到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教师是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和主持人,而不再只是知识的灌输者和标准答案的掌控者。要创造环境,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以典型任务的完成,来启发、引领学生,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通过信息化教学手段,建立纸质、声音、电子、网络等多种媒体构成的立体化教学载体,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如在实验实训教学中,把实验实训时间、内容、资源向学生开放,学生可以在自己方便的时间,利用学校的实验资源,自由想象、自由设计,做题目自拟、方案自选的“自助式”实验实训项目的训练。
  总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是提高高职学生就业质量的根本,高职院校只有下大力气,积极探索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法才能在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到路上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 周一平.电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8,12.
  [2] 杨金土.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问题和对策建议[J]职教论坛,2008 ,4(上).
  [3] 陈兵.论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J].中国建设教育,2008,12.
  [4] 鲁伟.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策略[J].职业时空,2009,6.
  [5] 李焦明.高等职业教育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成人教育,2009,9.
  
  ①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2009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一般课题《高校毕业生跟踪控制模型和就业质量提高策略研究》(09SJB880031),主持人:王书营。
  作者简介:(1)马宪亭(1961-),男,山东郓城人,江苏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机制教研室主任,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高职教育教学和就业质量;(2)王书营(1963—),男,山东荣成人,南京工业职业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职业教育就业质量。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一些学者近期有关森林立地分类和评价方面学术争论的要点,然后提出我国立地分类和评价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并着重论述在一个局部地区应如何抓住地形和土壤
<正> 黄脊竹蝗(Ceracris kiangsu Tsai)是毛竹林的主要害虫,我国南方毛竹产区常遭大面积危害,严重影响毛竹的生产。过去对此虫的生物学、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等曾有人作了不少
<正> 植物遗传转化时,选用抗性基因作为标记基因,用来分析已转化植株的基因整合及表达。新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neo)是在遗传工程中经常使用的标记基因,它对卡那霉素具有很高
<正> 杨树人工林密度是个争论很大的问题。初植密度不同,对林分未来产量和效益影响很大。根据营林目的确定合理的造林密度和轮伐期是杨树集约栽培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和基本
农桐间作条件下的能量平衡及水分利用状况都发生了变化。与对照相比,间作第7年林下的净辐射及其各分量均有降低,而显热通量占净辐射的比重(H/R_n)减小,潜热通量(LE)和土壤热
摘 要: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综合训练的主要阵地,广大语文教师也对此已有重视,但是现在作文教学依然是个薄弱环节,好多教师教学方法依然落后,训练形式依然单一,作文现状仍然堪忧。再说学生平时生活贫乏,缺乏写作素材,一提作文就皱眉头,一副苦相,怎么能提高作文水平呢?  关键词:多媒体兴趣灵感积累钥匙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
研究了Ⅰ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系统.在该系统中,针对Ⅰ型糖尿病患者的生理特点,将热传导偏微分方程应用到血糖控制系统中,从定向控制的角度研究控制输入和控制目标输出的关系
阅读是一种读者与环境融合旅程的互动,文章通过对图书布局的布置和利用,阐述了阅读空间与读者的关系,展示了图书馆设计在读者与图书馆的联系中有着很重要的沟通桥梁,同时说明
本章简要回顾了由“漠河红松”误称导致认为在大兴安岭“缸松已经引种成功”,“已经安家落户”,酝酿生产性全面推广的历史。说明误称纠正后,有对此进行重新认识的必要。主张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本文从“结合语文课堂教学全方位渗透德育教育;结合课外活动多形式强化德育教育;结合社会实践多角度强化德育教育。”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智育与德育的统一,从而达到德育教育效果。  关键词:新课标 中学语文教学 德育 感恩 渗透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