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嘉译:大器晚成的“神仙父亲”

来源 :现代妇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ida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中的张嘉译,和他入戏中的大叔是一个类型,不知道架子是什么东西。

  最近人人都大呼剧荒,而张嘉译的新剧 《少年派》 一出场,就在口碑和收视方面做到双赢,并再次证明一个神奇的理论——演他闺女的姑娘后来全都火了。这次更厉害,剧中所有的小演员都火了。张嘉译不是流量,却能捧红流量。

大器晚成,39岁才走红


  张嘉译考上北电,是1987年。到1991年毕业,作品数量是零。张嘉译出道是1995年,然后大概几年才接到一部戏,成为圈中最可有可无的那类人。讲真,当时他在这个行业中不具备任何优势:外形太普通,不帅也不丑。还有着因伤病造成的永久驼背,气势上又输一截。谁都没料到,这个很丑的驼背,后来会变得很有名。
  张嘉译走红是2009年。与他出道日足足相隔14年。若从考上电影学院那天算起,就是18年。可以说,他用半生等待“宋思明”。
  这个角色,在中国剧史上绝对可以谋得一席之地。因为他的复杂性与真实性。六六对“宋思明”颇为青睐,并钟情于大帅哥柳云龙。但导演滕华坚持认为,张嘉译是不二之选。事实证明,他是对的。柳云龙不是不能胜任,但他的正气总归是多了一些。比不上张嘉译,既有一张“公务员一身正气的脸”,又游走于正邪之间。
  出道作品《道北人》中,他饰演的张建国,从一个可怜孩子逐渐黑化成彻头彻尾的人渣;何群的《使命》系列中,他饰演的警察是他最早树立起的个人形象标签;在《半路夫妻》中,他又把一个家常感十足的乘警演得令人心悦诚服;到了《蜗居》,他终于得到了一个纯正的灰色人物,非常难演。张嘉译获得前所未有的成功:一个邪恶却无比通透、贪婪却不油腻的中年男人,帮张嘉译踹开了演艺路上最厚的那扇门。门外,是金光大道。

面对很多机会,他争取抓住全部


  “一剧爆红”的演员一茬茬一片片,能持续下去需要能力,更需要态度。张嘉译的优势在于,此时,他已年届不惑。懂得了取舍,更懂得机不可失失不再来。面对很多机会,他争取抓住全部。主角、配角、客串都无所谓。一年出产五六部甚至七八部片子,对他来说,不是奇迹,是常态。其中辛苦,一言难尽。说出来,又是矫情。
  更难得他主演的作品品相极高。至少12部,豆瓣评分在8.0分以上。于别人,有一部就足以骄傲地宣布自己是个好演员了。其中9部都在成名后,于密集中完成。说明他有能力在数量和质量之间,找到完美的平衡。
  而且,这些角色重复度极低。在六六的另一部作品《心术》中,他扮演一位名医。医患关系是敏感到炸的话题,这种作品注定毁誉参半,但超过2.1万人给出的8.0分,证明了他的成功。张嘉译扮演的“刘晨曦”,是个几乎没有瑕疵的完美男人。太高大上,就容易假。张嘉译以真诚换真诚,获得了观众的认同——刘大夫,是真的仁心仁术大大夫。
  《悬崖》中,他饰演地下党员“周乙”。他头发锃亮,穿着极为讲究。表情和语调都鲜有起伏,代表职业性的老谋深算。唯一明显的,是那个著名的驼背和走路摇摆的姿态,代表他从来没有停止思考。
  《下海》中,他尝试的角色是改革开放的弄潮儿。这是一部冷门作品,却能让人看出满腔热血。虽然还是一个好人,但这个“好”代表的是大多数中国人在金钱面前拥有的底线。有挣扎、有苦恼、有绝望、有幸运,总之,绝对不单纯。这种“无聊的”小人物,如磨刀石,令张嘉译的演技一次比一次锋利。
  《营盘镇警事》也是一部高分冷门作品。这是一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献礼片。对,最容易被吐槽的那种,比如一个好警察为什么不能当一个好丈夫之类的。但张嘉译表演的接地气程度,让你相信,的确,难两全。当他竞选分局长失败,把那辆破吉普开到荒野,伫立良久,那背影令人莫名泪流。“警察穿着制服是老百姓,脱了制服也还是老百姓”。演得真准。

亦正亦邪,口碑之王


  2014年,张嘉译出了两部口碑大作:《四十九日·祭》和《大清盐商》。
  《四十九日·祭》是电视剧版的《金陵十三钗》。该片入选当年广电总局的“中国电视剧选集”,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张嘉译扮演的被洋人神父收养的小混混“法比”,再次刷新他涉猎的角色类型。
  他的眼神和姿态依旧缺少变化。但只要一点点变化,就把法比的无赖相抖得精光。在南京大屠杀面前,他的正义感的良善之心逐渐被激活。他向前耸出的肩膀,渐渐有了正义的力量。到最后,从混混蜕变为英雄也绝无突兀。他的眼神和表情让人坚信,在民族大义面前,他是个响当当的中国男人。
  《大清盐商》则被赞为国产古装剧的还阳之作,2014年最牛的作品。因为它特别真实,处处透着正邪之间的人情世故。“汪朝宗”也不是道德的化身,而是个彻头彻尾的商人——精明仁义、老谋深算、运筹帷幄、争求利己不损人,内心的格局比天大。没人知道“汪朝宗”的原型汪春应是什么样,但张嘉译演来,你就觉得,嗯,就是这个样。连他怕媳妇的样子,都分外销魂。
  再然后,当然是那部响当当的《白鹿原》。8.8分,这也是他目前为止拿到的最高分。此等巨著,怎么拍都有人骂,张嘉译的版本能做到骂声最小。作为主演兼制片,张嘉译花了最多时间,献出了最大的诚意。他饰演的“白嘉轩”,于无声处见惊雷。单单一碗面,就能吃出无数花样来。所谓戏骨,于细微处见功夫。正合着他的初衷——从考北电那天起,就奔着表演艺术家去的。

当他女儿的,全都火了


  近些年,随着年龄的增长,张嘉译很识时务地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父亲”。不过早在《心术》时,如今红到发紫的张子枫就当过他女儿啦。再往后是《一仆二主》的关晓彤,以及在《我的!体育老师》和正在播出的《少年派》中均饰演他闺女的赵今麦,都在剧集播出后爆红。
  所以,“演张嘉译女儿的都红了”,隔三差五就会成为娱乐圈的热门话题,他更被誉为“神仙父亲”。一方面,当然是如今的张嘉译在挑选作品方面有了很大的空间,而他的眼光从来不差。另一方面,和一位演技上可圈可点的演员合作,更容易找到“剧感”,何况他那么随和,让人很容易放松下来。
  生活中的张嘉译,和他入戏中的大叔是一个类型,不知道架子是什么东西。这与他漫长的草根时代不无关系。有人算出,他在《蜗居》之前已经拍了超过1000集的电视剧,这种坚持,你服不服?知道这些,你才會理解,永远弯着背,靠止疼药和止疼针活着的他,在已经不缺钱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这么拼!他是真的爱这一行。连一向孤高的陈道明都称赞他:作为演员你条件并不太好,能走到今天这步,全靠个人努力。
  5部戏的片酬不及小鲜肉1部,他还是会拍5部。因为担心以后身体更加不好,再也拍不了。趁现在还可以,能多拍一部是一部。
  跑了太久,不会一直帅气,一两部烂片难免;一把年纪却始终拼命向上的样子,我们比你还珍惜。
  (摘自《妇女之友》)(责编 芳庭)
其他文献
大学毕业,怀着对未来无限美好的憧憬,很多年轻人在大城市里奋力拼杀。在一番血雨腥风后,留下的往往是一身的疲惫与流血的伤口。  “在外面太难了,还是回来吧!让你爸托人找个单位先做个临时工,然后再考公务员、教师,咱们家又不差你在外挣的那份工资……”妈妈在电话里说着。  沉默,还是沉默;不甘心,但得面对现实。理想被现实击得粉碎。打开微信钱包,明天的早餐与房租都是压力。  “回来吧!”妈妈的话像是块有着强大
那天,我11岁的儿子乐乐离家出走了,走的时候他淡定地说了一句:“我走了。”我憋着一肚子气,回了一句:“好。”  樂乐出走的原因是我们想让他转回国内上学,申请的学校需要他填写一张表格,而他不同意回国上学。我解释道:“因为爸爸回国工作了,我们都认为一家人在一起比什么都重要。”乐乐不依不饶:“可是我就不回去。为什么爸爸不能在加拿大找工作呢?或者他可以回来看我们啊……”  那天我试图压制内心的火,压低声音
两年前的7月16日,是我初识《现代妇女》的日子,在我被退稿折磨得严重怀疑自己的时候,收到了杂志编辑发来的终审的通知。我狂喜了一个小时后,箭一般的跑进小城的每一家书店,想在每一家有《现代妇女》出售的书店各买一本杂志。  因为我家附近的书摊上没有《现代妇女》,我在一个月之内,发动亲戚朋友故意去询问过N次,直到有一天,我终于在那个书摊看到了她。收到样刊的那天,我又仔细地研读了她:纸质棉厚,开本较大,封面
为帮扶户送去化肥  3月13日,星期二,天还算晴朗,区妇联全体干部为龙渠乡龙首村6户一般贫困户、白城村2戶已脱出的贫困户送去春耕化肥。  龙首村一社的高勤、李兴茂,四社的王建军,六社的朱兴仁、朱生歧、候殿元,是甘州区妇联帮扶的一般贫困户。区妇联主席魏冉带领我们一行5人,为8户帮扶户送去了化肥。每家2袋,价值160元。  此次送化肥,首先解决贫困农户春耕备耕中存在没有化肥的问题,同时了解贫困户家中存
鱼   周总来到编辑部,跟大家说:“我来看看你们養的鱼还有几条。”众位编辑默默地看了看那条在大缸里游得正欢的鱼,又看了看隐隐露出期待的周总,集体微笑。周总说:“哦,那就让它继续游下去吧。我是来看看,如果鱼没了,我就把鱼缸搬走插花了。”  花如主人   编辑部的花花草草长得率性而茂盛,巴西木有一人多高,富贵竹节节上升,绿萝垂下来两米多长,就连水蓝随意放在小鱼缸中的一株吊兰苗,也在两个月内将叶片四
再次相见  1958年,中国大戏院。戏开演了,一个身材瘦削、穿着破旧棉大衣的“老农民”蜷缩在椅子上,帽檐被压得很低很低,连眉毛都盖住了,他一动不动,脸上的大口罩遮住了内心的波澜起伏。  谁能想到,昔日的中国大戏院首任经理,短短几年,便被命运掐着脖子俯向了尘埃,当年那个激情洋溢的“泥土诗人”,如今只是一个被劳改的“右派”,一个受尽责难、瘦骨嶙峋的农民。  他把头深埋在胸前,生怕被人认出来。偏偏这时,
小时候看杂志有一个故事印象特别深刻:一个大婶在菜场卖菜,没有客人时就洗把脸,刮几片黄瓜贴在脸上。旁人看见了,就问:“你都这样了,还那么講究?”  郭婉莹也被问过同样的问题。当丈夫入狱、家庭破产,她带着儿女挤在一间7平方米左右的屋子,却在煤球炉上用铁丝烤出金黄焦脆的面包,用搪瓷缸子煮下午茶,穿着优雅的旗袍去干刷马桶的工作时,别人不理解,问她:“日子这么艰难,为什么还这样讲究?”  她回答:“因为这才
1.一位妇女在收获之后,露出朴实而美好的笑容。(摄影/ 周著铭) 2.黄土高原上最常见的地貌和最常见的表情之一,这里是我的家乡。(摄影 /巢贞) 3.苹果熟了,孩子们的笑容也熟了。(摄影 /周著铭) 4.两位老人,两只狗,一生的朝夕相伴。(摄影 /巢貞) 5.秋天,这种最传统的耕种方式,仍然在一些地方延续着。(摄影 /张宗祥)
人生在世,难免会遇到一些灾难性的事件。在这些事件中,我们作为灾难的目击者甚至受害者,亲眼看到自己或者他人的生命丧失或者身体残缺,身心都可能受到极大的伤害。在这样艰难的时刻,我们的亲朋好友的关怀和照顾,是我们能够坚强地活下去的精神支柱。而与此同时,来自心理医生的专业帮助同样也是不可缺少的。  遭遇爆炸  1998年的那个情人节,相信会定格在很多武汉人的记忆中,当然也会更加深刻地定格在潇潇的记忆之中。
朴宜美是一位定居美国芝加哥的韩国女白领,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儿子已上小学二年级。今年夏天一放暑假,她的儿子跟她提出想要一套乐高玩具,于是儿子放假后的第一个星期天,朴宜美便开车带儿子直奔专卖店,进店朴宜美陪儿子左挑右选,最终选好了一套新款玩具,拿着玩具刚要去付款,突然听到有人喊她,回头一看,是读大学时的美国同学布丽安娜,朴宜美高兴地答应,并拉着儿子快步向布丽安娜走去。  一到布丽安娜身边,朴宜美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