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悟空的成长看教育惩戒

来源 :家教世界·V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ll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孙悟空扰乱课堂纪律,遭受菩提祖师当头三戒尺的责罚,之后不急不恼在半夜三更天跪求师傅传授真本事。一名老师的专业发展大致经历了四重境界。
  其一:手中无尺,心中无尺;其二:手中有尺,心中无尺;其三:手中有尺,心中有尺;其四:人尺合一,教学相长。
  【关键词】
  孙悟空;惩戒;教育
  《西游记》作为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是一部神魔小说,品读《西游记》,能找到现实的影子。生活其实没有什么新鲜事,大都是历史在重演。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唐太宗李世民说“以史为镜”,告诫人们,不管是个人发展还是治国理政,都要吸取历史教训,少干糊涂事,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西游记》虽然不是史书,但是素材出自民间,源于当时的社会现实。悟空的成长历程让我们体味到了求学艰辛,看到了教育管理,看到人才观、质量观。从石猴问世、快乐美猴王、灵台学艺、履职弼马温、自诩齐天大圣、大闹天宫、被压五行山、除魔降妖取经历程,最后修成正果成为斗战胜佛。细致品读《西游记》,从孙悟空的成长历程反思教育及其学校管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2020年9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以49号令发布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要求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规则》首次对教育惩戒的概念进行了定义,规定教育惩戒是“学校、教师基于教育目的,对违规违纪学生进行管理、训导或者以規定方式予以矫治,促使学生引以为戒、认识和改正错误的教育行为”。
  一石激起千层浪。网上一片热议:部分家长和社会人士担心,此举是为老师们体罚、变相体罚学生授权,给处理类似师生矛盾、家校纠纷提供政策依据。有老师认为此举非常及时,学生越来越难管,老师也不敢管,是时候让学生明白“每个人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棍棒出孝子”“严师出高徒”都被搬出来了。事实上教育部的文件已经做出明确细致规定,惩戒基于什么原则,哪些类型适用什么惩戒条款。惩戒绝不等于体罚,更不是伤害,不是心理歧视。《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明确学校是培养教育下一代的场所,保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相关法律是高悬的利剑,无论学校、老师、家长,违法者必然会受到惩处。
  我们回到《西游记》第二章《悟彻菩提真妙理断魔归本合元神》,品读原文:“……话表美猴王得了姓名,怡然踊跃,对菩提前作礼启谢。那祖师即命大众引孙悟空出二门外,教他洒扫应对,进退周旋之节,众仙奉行而出。悟空到门外,又拜了大众师兄,就于廊庑之间,安排寝处。此处描述了悟空从花果山乐园转向灵台拜师求学的艰辛历程。无忧无虑的花果山美猴王,看到一只老猴离世,无比忧伤,萌生长生不老想法,走名山访大川,漫漫求学路是他为人生第一个梦想做出的正确选择。求学之路是人生走向成功的最佳路径。所谓“学海无涯苦作舟”,美猴王历经千难万险走进了学园,开始了校园生活。《西游记》原文:“……孙悟空在旁闻讲,喜得他抓耳挠腮,眉开眼笑,忍不住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忽被祖师看见,叫孙悟空道:‘你在班中,怎么癫狂跃舞,不听我讲?’悟空道:‘弟子诚心听讲,听到老师父妙音处,喜不自胜,故不觉作此踊跃之状。望师父恕罪!’”
  由此不难想象,老师经常遇到让人崩溃的学生。开学了,网络时髦语是这样说的:“神兽”归来。“神兽们”是千奇百怪、个性飞扬,游走在家校之间。让老师头疼的特例学生有:自暴自弃型,我不学也不让他人好好学;聪明好动型,什么道理都懂,就是习惯不好,经常违反学校、班级课堂纪律,每天都要给老师和家长惹很多事;还有极度不自信、没有安全感的孩子,他们缺失家庭关爱,在学校时常通过怪异言行,引起他人注意。
  孙悟空在灵台学艺时坐不住板凳,课堂上抓耳挠腮。这是不是所谓“另类”学生呢?老师把他们划归另类自是不妥,戴着有色眼镜或是偏见看孩子肯定不对。作为一名读者,悟空课堂上的表现,我们看到的不是令人生厌的刺儿头,更多是率真、懵懂、可爱的学童形象,他就是一个典型的“神兽魔童”。菩提祖师自然是慧眼识人。作为平凡人的普通老师,我们对待孩子有没有扪心自问:是孩子不懂我的心,还是我们不懂他的心呢?这位学生是不是泼猴再现、魔童降世?我们老师能不能学一回祖师慧眼识才?再假如,这是我们自己的孩子呢?抑或我们就是孩子呢?将心比心,也许就能心心相印,教育之花自会静静绽放。
  如今,在纷繁复杂的教育观念和舆论的推动下,惩戒孩子的种种负面作用被无限夸大。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对“惩戒”充满了担忧,其实,新闻曝光的往往是占少数的“典型”,那种虐待孩子、道德败坏的老师、家长也仅个别存在,如果能够把握好尺度,心中有爱,那么“教育惩戒”必将成为育德育才的良好方法。
  教育惩戒在《西游记》也被提到。第二章“悟彻菩提真妙理断魔归本合元神”原文:“祖师闻言,咄的一声,跳下高台,手持戒尺,指定悟空道:‘你这猢狲,这般不学,那般不学,却待怎么?’走上前,将悟空头上打了三下,倒背着手,走入里面,将中门关了,撇下大众而去。唬得那一班听讲的,人人惊惧,皆怨悟空道:‘你这泼猴,十分无状!师父传你道法,如何不学,却与师父顶嘴!这番冲撞了他,不知几时才出来呵!’”
  孙悟空不愿学这不愿学那,只求长生不老。菩提祖师对待这一泼猴,处理办法也是简单粗暴,用戒尺当头打三下,抽身离开课堂。对于祖师的责罚,孙悟空不急不恼,心领神会地在半夜三更长跪祖师门前,求他传授真本事。对于这样的学生,常规按部就班肯定不行,因材施教、一生一策就是最佳选择。菩提祖师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菩提祖师用戒尺打了三下,起到非常好的教育效果。很多时候,我们老师批评甚至责罚学生时,自己气得不行,教育的效果微乎其微。我们不懂学生,学生也不理解老师,甚至记恨老师,家校矛盾由此产生。加之舆论误导及部分家长偏执,纠缠不休,引发出学校教学事故、舆情或大事件来。
  作为古老的私塾先生的教具,戒尺沿用了很久,今天有的学校教室里还有,但是它原本具有的功能——喧闹教室敲两下的醒堂木功效、对不守纪律学生的拍打责罚、私塾先生树立威严高悬的教育惩戒武器等不复存在了。戒尺这东西不坏,关键看怎么用,谁来用。菩提祖师的戒尺在悟空身上发挥作用了,如果没有菩提师祖的当头三下,悟空将在学海慢慢煎熬、苦苦挣扎。菩提师祖的因势利导、个性化教学让孙悟空学会七十二变、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同理,在取经路上如果唐僧没有紧箍咒,孙悟空永远就是泼猴,成不了斗战胜佛。
  虽说时隔久远,不可与现今同日而语,但因人而异、一生一策却是菩提祖师教育良方,也是唐僧师徒四人从摩擦、磨合到团结一心获取真经的关键。无论是刚入职的年轻教师或是处于成长期的老师,抑或走向成熟优秀的老师,在处理学生问题、问题学生时,惩戒的方式方法和尺度,确实都难以把握,时代不同、家长诉求迥异,不同人存在差异,而老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历练。
  大家都希望成为菩提祖师那样的教育名师。年轻老师难免把握不住分寸、掌控不了火候,发展经历可以归纳为四重境界:其一手中无尺,心中无尺;其二手中有尺,心中无尺;其三手中有尺,心中有尺;其四人尺合一,教学相长。用老师的学识和人格魅力以及高超的管理艺术在孩子面前不怒自威,“人尺合一”,这是至高境界,也是所有老师追求的目标。
  “教育惩戒”贯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成长中需要的不仅是爱,更要有敬畏之心,知敬畏、守规矩,才能获得成长。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出台让老师们手上有“尺”,学生眼里有了“戒”。更期待老师们心中有“尺”,更需要心中有“戒”,心中藏爱,心中装满整个学生,成长为人尺合一、教学相长的一代名师。
其他文献
请父母们根据下面的描述想象一个场景,然后想想你会怎么处理:你的孩子和另一个孩子在一起玩耍,突然另一个孩子抢走了你孩子手中的玩具汽车,你的孩子很生气,就动手打了那个孩子,你会怎么处理呢?   也许很多父母会因为自己的孩子打人而去打骂孩子,其实这个时候父母忽略了孩子打人的原因是玩具被抢走非常生气。处理这类问题,家长需要按照四个步骤来处理:首先站在孩子的角度,发现孩子生气的原因,然后接纳孩子的坏情绪,并
记得刚懂事时,爸爸妈妈经常给我讲共产党的故事,在我心中,共产党是一个既严肃又关心人民的组织,人民需要他,他保护着人民。成长的日子,我时刻感受到党的教育和关怀,共产党员的英勇形象和事迹在我心中越发清晰。终于,在組织的关心下,我怀着崇敬的心情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成了一名光荣的青年党员。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当前,各地各部门积极落实党中央部署,多措并举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也认真研读了《中国共产党简史
近几年,酗酒和毒品滥用越来越多,其引起的疾病发生率也较高,如HIV感染、精神健康问题,但很少有护士能有充分的准备去进行有效的应对。在护理本科的全部课程中,应教育和干预物质滥用者有关的护理角色包括护生、教育者、顾问、保健人员、研究者、管理者和领导者。
期刊
青春期,是我们没有办法回避的一个话题,就是孩子的性发育,无论是从他们的生理上,还是从他们的心理上,男女之间都很难再做到像童年期一样天真无邪。自然而然,家长也对这个事情开始敏感。当我们开始看到孩子和一个异性走在一起的时候,我们都会忍不住开始心里打鼓,他们是不是恋爱了?作为家长,除了担心,我们还应该去了解青春期孩子性心理发育特点,以及该怎么去对青春期孩子进行性教育。   少量性知识储备   我们要去了
问:我的病人在2d前行股骨骨折修复术,并加强了预防深部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处理。今天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焦虑和低SpO2、咯血1次,胸部和腋窝出现瘀斑,但却无下肢DVT的症状和体征。该怎样解释呢?
期刊
陋习让孩子变得不可爱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暑假来临,女儿终于能长吁一口气,美美享受无忧无虑的假期了,我也便纵容她睡个懒觉,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尽管我是个非常蹩脚的厨师,每天也尽力变着花样地满足孩子的胃口。   一天我身体有点不适,头昏脑胀,有点感冒的症状。我拖着软绵绵的身体,坚持给女儿做了凉拌茄子和炒鸡蛋。女儿丝毫没有觉察出我的异样,吃饭的时候,依然是手舞足蹈,边说边吃,边吃边掉,最后盘底剩
探讨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置入术患者术后观察及护理要点,加强术后健康指导,观察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
期刊
【摘 要】  本文从当前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着手,结合问题学生个案分析,就心理健康教师对问题儿童的辅导途径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  问题儿童;心理健康辅导;家庭教育  中小学阶段是人的心理和生理飞速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格外需要我们关注。根据统计,我国17岁以下的青少年中,大约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心理问题的困扰。近年来,国家也十分关注中小学生的
一些护理组织号召护理教育转变到培养具有提高患者护理质量和安全的护士基本能力上来,这些能力包括: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能力;作为跨学科团队一员的协作能力;搜集、解释和综合信息的理解力;循证护理的能力;员工管理和临床决策的能力。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是获得上述这些能力的基础。许多护理教育者和他们的学生应用电视会议、模拟试验、便携式设备、网络学习策略等技术来促进教与学。然而,需要做进一步的工作来确保学生能够把这
期刊
经常遇到家长们询问关于喂夜奶的那些事儿:   “黄医生,我家宝宝十个月了,每天晚上夜奶要吃四五遍,有没有好办法?”      什么是夜奶   顾名思义,夜间喝的奶,具体是指晚上12点到第二天早上6点之间喝的奶。由于母乳消化吸收快,孩子经常会饿,喂养的时间间隔短,有时仅为1~2小时(人工喂养婴儿能坚持3~5小时),因此婴儿睡醒的次数相对较多。若婴儿夜醒过多,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孩子的睡眠质量。   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