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CT和MR在女性盆腔恶性肿瘤患者中的诊断效果

来源 :健康体检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insun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比较CT和MR在女性盆腔恶性肿瘤患者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此研究时段我院收入的65例盆腔恶性肿瘤检查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实施CT扫描与MR(磁共振)检查,以病理检查为标准,对两种不同检查方式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比对。结果:将病理检查结果作为诊断标准,MR检查疾病诊断正确率与CT检查疾病诊断正确率相比,指标对比差异未显示出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就准确定位、定性价值而言,MR诊断价值较高;就恶性肿瘤钙化转移方面而言,CT诊断应用效果更具优势;且淋巴结转移及术前分期MR检查更具优势,故针对盆腔恶性肿瘤患者的疾病诊断,MR整体应用价值更高。
  【关键词】CT;MR;盆腔恶性肿瘤;诊断价值
  生殖器官、盆腔腹膜以及结缔组织组成了盆腔,是为胎儿或幼体提供生长发育的场所[1]。由于其解剖结构的特点,容易高发恶性肿瘤,且发病较为隐匿,初期常无典型特征而影响患者就诊。近年来,女性生活、家庭、工作等各方面压力日趋增加,导致生活饮食习惯不规律,增加了盆腔恶性肿瘤发病率,并逐渐向年轻女性靠拢。一旦患病,对女性身心健康及其良好生活品质可产生严重不良影响。故必须辅以高效的疾病诊断方式,以便为后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更加严谨、可靠的参考依据[2]。为进一步了解影像学检查技术的诊断价值,本文选择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此研究时段我院收入的65例盆腔恶性肿瘤检查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对分析比较CT和MR在女性盆腔恶性肿瘤患者中的诊断效果,现将详细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此研究时段我院收入的65例盆腔恶性肿瘤检查者作为研究对象,参加研究患者和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且自愿参加研究。年龄分布为30~65岁,平均年龄(42.23±15.02)岁。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经相关检查证实,均符合疾病诊断标准;(2)排除依从性较差患者;(3)无严重精神类疾病、未伴随重大器官严重疾病。(4)排除存在血液系统障碍、合并输卵管嚴重疾病等情况。
  1.2 方法
  使用相关螺旋CT扫描仪为所有患者实施CT检查,具体步骤如下:先将扫描层间距、层厚参数分别设置为5mm、5mm,然后对检查者盆腔位置予以平扫,之后实施增强扫描时,需将层厚参数调整至3mm。 然后为所有患者行MR检查,具体步骤如下:为患者讲解所用仪器设备、检查步骤以及相关注意事项,以提高患者配合度,并指导患者保持稳定均匀呼吸,预防运动伪影的发生;然后使用MR扫描仪进行横断面、冠状位以及矢状位扫描,扫描层间距、层厚参数分别设置为1mm、5mm;利用造影剂对需进行增强扫描的患者予以检查。为所有患者行手术病理检查。
  1.3观察指标
  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参照标准,分析对比两种不同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并对其疾病诊断正确率进行比较。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0.0软件,将此次研究所得数据输入软件中进行处理,x2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P<0.05,表示数据差异符合统计学价值。
  2 结果
  通过病理检查结果可知,65例盆腔恶性肿瘤患者中,宫颈癌患者3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12例、卵巢原发性恶性肿瘤患者10例以及卵巢转移癌患者5例。经过CT检查,疾病诊断正确率为92.31%(60/65),经过MR检查,疾病诊断正确率为95.38%(62/65),两种检查方式指标对比结果为x2=0.816,P=0.366,指标对比差异均未显示出统计学价值(P>0.05)。
  3讨论
  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是女性盆腔恶性肿瘤常见类型,均具有较高发病率与致死率,严重威胁女性身心健康。多数肿瘤类型均存在发病隐匿性的特点,临床诊断耗时过长,极易影响患者获得疾病治疗最佳期,并提升了疾病后期的治疗难度,严重危及患者生命,故必须辅以一种高效且准确的检查手段,便于医师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案的制定,最大程度保障患者生命安全[3]。
  过往多以B超检查对盆腔恶性肿瘤予以诊断,虽此种检查方式操作简易、花费少,但其对于宫颈小肿瘤的漏诊、误诊率极高,影响影响患者疾病治疗。伴随医疗条件的大踏步前进,影像学技术得以提升并广泛应用[4]。CT扫描检查下,恶性肿瘤钙化及其转移情况得以有效显示,子宫内膜敏感性较高;MR检查下,恶性肿瘤定位及其定性价值得以展现,可有效显示宫颈癌分期情况,此外,术后复发情况亦可得以明确[5]。此次研究中,MR检查疾病诊断正确率与CT检查疾病诊断正确率相比,指标对比差异未显示出统计学价值(P>0.05)。证实两种检查方式均具有较高的疾病诊断价值。通过CT检查可知,肿瘤体积增大,并伴随积液、钙化的情况,大部分患者外淋巴结显示有异常增大的情况,并出现转移的趋势,存在腹水表现;通过MR检查可知,患者子宫内膜出现不规则增厚情况,且子宫侧壁亦存在一定程度增厚现象。
  综上所述,就准确定位、定性价值而言,MR诊断价值较高;就恶性肿瘤钙化转移方面而言,CT诊断应用效果更具优势;且淋巴结转移及术前分期MR检查更具优势,故针对盆腔恶性肿瘤患者的疾病诊断,MR整体应用价值更高。
  参考文献
  [1]蔡波,袁铭,张发尧, 等.女性盆腔恶性肿瘤的CT和MRI诊断分析[J].饮食保健,2019,6(2):247-248.
  [2]杜灏蓝,兰鹏,刘烽.CT和MR在女性盆腔恶性肿瘤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及应用效果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20,18(25):75-78.
  [3]赵淑军.CT和磁共振(MR)在女性盆腔恶性肿瘤患者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16):84.
  [4]雷斌,汪庆伟.CT和MR在女性盆腔恶性肿瘤患者中的诊断意义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19):151-152.
  [5]卜海涛.CT和MR在女性盆腔恶性肿瘤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对比观察[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9,30(8):956-957.
  潍坊市坊子区人民医院  山东潍坊  261200
其他文献
癌症是当前人类健康的最大敌人,每年全世界约有600万人被痛症夺去生命,其中中国约130万人死于癌症。但是,大多数癌症是可以预防的。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WGRF)多年来致力于癌症的基础、临床以及癌症预防等方面研究,总结了全世界在癌症领域的研究结果,提出了具有广泛科学依据的从膳食和健康方面预防癌症的14条建议。  1、合理安排饮食。在每天的饮食中植物性食物?如蔬菜、水果、谷类和豆类应占2/3以上。  
期刊
北 方/口述 依 升/整理  我与妻子淑娟是大学同学。婚后性事一直和谐美满,以致每晚都要相拥而眠,每周都要品尝一两次鱼水之欢。因此,我每天做起事来风风火火,妻也显得满足而安详,夫妻俩好得形同一人。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今年春天的一个晚上,在我们交欢时,她异乎寻常地气喘吁吁,直喊“窒息得要命”,恨不得把我从她身上推开。类似情景出现数次后,我只好带她到医院检查。检查结果如一盆冷水向我们当头浇来:妻得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在外科手术学基础课程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的混合式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1年5月之间的102名临床医学五年制专业学生为研究范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進行分组,研究组51例学生,采用翻转课堂教学;参照组51例学生,采用传统较学方法,对比其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总满意度占比为95.00%,参照组学生对教学总满意度占比为86.27%,两组数据间对比有意义(P<0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趣味性互动式健康教育对社区老年人健康素养的影响。方法:以我社2019.1~2021.1内登记的396例老年志愿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化将所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198例,常规健康教育)和趣味组(198例,趣味性互动式健康教育),统计对比两组老人干预前后健康素养具备率。结果:两组老人干预前的健康素养评分无对比差异(P>0.05),但干预后的趣味组老人的健康素养评分显著高于
期刊
【摘要】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危险因素。但大部分高尿酸血症患者从未有痛风发作,而有些痛风患者尿酸正常。这就提出了一个难题,血清尿酸(SUA)在痛风发作中的真正作用。由于尿酸在体内具有抗氧化特性和促炎症的双重作用,因而尿酸置于平衡新陈代谢的微妙地位。痛风是一种多因素代谢疾病,其发病机制不应仅依赖于高尿酸血症。  【关键词】尿酸;高尿酸血症;尿酸钠晶体;痛风  1. 前言  并非所有高尿酸血症患者都会患痛
期刊
【摘要】:目的:比较股骨头坏死患者CT与核磁共振的诊断价值及准确性。方法:研究时间2018年2月-2020年10月,接诊的疑似股骨头坏死的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CT检查和核磁共振检查;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两种检查方法征象检查情况比较。结果:CT检查灵敏度82.50%、特异度81.25%、准确率82.14%,MRI检查灵敏度97.50%、特异度
期刊
摘要:目的 对人工智能在骨肌系统影像领域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 对近几年人工智能在骨肌系统影像领域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在骨科科室内随机选取20位骨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医学影响技术,实验组患者使用人工智能系统。对两组患者的误差几率比较。结果 使用人工智能的对照组患者骨肌系统影像检测失误率远远小于对照组,说明人工智能对于骨肌系统影像利用与信息发掘能力远高于传统方式。结论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将超声应用至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06月至2020年09月期间我院收诊的8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者,为患者行超声诊断,其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互比,分析超声诊断的准确性情况。结果:所有80例乳腺癌患者中病理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者65例,未转移者15例。病理结果:所有80例乳腺癌患者中病理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者65例,未转移者15例。超声诊断准确率8
期刊
【摘要】目的 讨论64层螺旋CT应用于肺结节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本文所研究的患者都是来自2018年2月-2020年2月两年间经我院诊断的肺结节患者。使用64层螺旋CT技术来檢查,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良性结节诊断准确率为96.97%,恶性结节诊断率为93.75%,漏诊误诊的风险为2.00%,良性结节与恶性结节的大小分布情况清晰可见。结论 64层螺旋CT诊断结果快,对患者身体伤害小,分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常规超声联合弹性成像在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0月-2019年12月在本院进行乳腺检查发现有肿块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目标,采用常规超声联合弹性成像方式对患者进行检查,计算肿块面积比以及应变率比值,最终病理诊断结果为其诊断价值评价的标准。分析联合检查方式在鉴别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临床价值。结果:良性乳腺肿块患者62例共70个肿块,其中纤维腺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