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肿瘤患者PICC置管静脉与导管直径最佳比例的研究

来源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818867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PICC置管静脉与导管直径比例对血液肿瘤患者置管术后出血、堵管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8年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二院血液科收治患者105例作为研究对象。PICC置管前,预先采用便携式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测量所选静脉直径,获取置入静脉与导管直径比值。105例血液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置管静脉/导管直径<2、2~3、>3纳入样本量均为35例。观察不同比例置管后患者出血、堵管发生率。

结果

3组血液肿瘤患者在置管后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堵管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血液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出血、导管堵塞高发生率不容忽视,置管静脉/导管直径对置管后出血无明显影响,但可以影响导管堵塞发生率。因此,临床中,应使用可视化评估工具准确测量患者穿刺静脉内径,选择合适的导管来降低置管术后并发症。

其他文献
咽鼓管通气障碍产生中耳负压是鼓膜内陷囊袋的发生机制,内陷囊袋如果不断加深,就可能导致后天原发性胆脂瘤。为什么临床上常看到松弛部胆脂瘤患者的紧张部和中鼓室是正常的,耳内镜技术的发展给出了清晰的答案:大多数人的上鼓室通气完全依赖鼓峡,在咽鼓管功能恢复后仍长期封闭,上鼓室就形成了"选择性低通气",由此可能出现最常见的后天原发性胆脂瘤。本文就中耳通气影响因素和上鼓室选择性通气障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本文报道了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自发性颞下颌关节外耳道疝患者,老年男性,因反复右耳道渗液伴耳鸣3年,疼痛半年就诊,经专科及影像学检查诊断为右侧自发性颞下颌关节外耳道疝,经耳内镜行疝囊切除+Huschke孔修补术,术后外耳道无狭窄,颞下颌关节活动良好,耳鸣消失。
期刊
期刊
电子喉镜检查是咽喉部检查的一种重要方法,本文通过对58例慢性咽炎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法、改良Valsalva法、自主抬头前屈法行电子喉镜检查,观察比较这三种方法在环后区的显露程度,结果显示自主抬头前屈法具有明显优势,可明显提高电子喉镜对咽喉部病变范围判断的准确性,对发现咽喉部早期病变、评估病变范围、发现环后区异物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期刊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经外耳道鼓膜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国8家三级甲等医院临床中心自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行耳内镜下鼓膜成形术的523例慢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56例,女267例;年龄18~68岁。术中常规取耳屏软骨-软骨膜复合物修补鼓膜。分别于术后1、3、6、9、12个月复查,至少随访3个月以上。分别比较不同影响因素下鼓膜穿孔愈合率,术前与术后3个月听力改善程度、术后并发
目的分析cN0/cN1下咽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点与淋巴转移及无病生存率的关系,探讨颈淋巴清扫方式对局部控制率及无病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1—2014年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手术治疗的154例cN0/cN1(63例为cN0,91例为cN1)下咽鳞状细胞癌患者,其中男148例,女6例;平均年龄(58.6±9.9)岁。随访患者的生存及疾病复发情况,Kaplan-Meier法计算无病生存率,
随着内镜设备的发展,耳内镜手术引起众多耳外科医生的兴趣,耳内镜外科逐渐在全国基层医院普及。规范的围手术期管理有助于初学者缩短学习曲线、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对耳内镜技术相关的设备器械、术前检查、知情同意、患者术前准备、手术室布局、术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应对措施以及术后处理和随访等围手术期管理做了详细介绍。
目的探讨总结鼓膜完整的传导性聋患者在耳内镜下行听骨链重建手术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0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国内5家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和深圳市第六人民医院)因传导性聋收治住院行耳内镜下听骨链重建手术的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8例,女17例,年龄12~69岁。纳入患者术前检查鼓膜均完整
本文对俄罗斯与苏联桦褐孔菌的抗肿瘤研究概况进行了总结。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桦褐孔菌在俄罗斯与苏联即被应用于胃癌、食道癌、肺癌、喉癌、乳腺癌、白血病等恶性肿瘤的临床康复治疗,并从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症状、增加机体抗病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调节神经功能神经等方面进行了较详尽介绍。
目的探讨创新护理用具在降低输液患儿静脉穿刺重注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10月—2018年3月收治的输液患儿480例,按照其就诊顺序依次进行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输液护理用具,观察组给予创新护理用具,对比两组输液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输液重注率为6.25%(15/240),穿刺成功时间为(1.19±0.33)min,不良反应